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雪溪集卷三      宋 王銍 撰

律诗

送王敦素归金陵

晓踏河堤月逢人问去舟已为羇旅客更挽别离愁索寞怜同姓丁宁数旧游欲知幽独意风露满城秋洪驹父泛舟将过颍同张仲宗出饯席间留诗为别且邀用韵

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隂机晩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平生无别泪相对倍沾衣

晩岸云低月相随照梦归行藏叹人境开阖在天机身与江山远书寻鸿雁飞薄情怨青女偏解透征衣

别高子勉兄弟

南北奔波岁月催足间浑未洗尘埃休将旧事从头说且喜新年入手来千里远同传信雁一枝同挿未开梅浊醪有尽情无尽醉入都门首重回

别张自强

鷰子低飞入坏檐柳条轻拂緑毵毵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万古愁多凭浊酒九原事往落清谈都门别恨终难写满眼风光思不堪

和赵德麟

故国春浓懒纵观强寻幽境步蹒跚风酣蕙草清香煖烟湿杏花红粉寒但觉时光自催换可怜人事几悲酸百年未必长于梦虚作邯郸枕上看

梦中赋秋望

阁小寒宜远林荒晩带风遥山秋色外?树雨声中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此邦非我里随意作流通

送杨道士归葵州

列子风回驭林宗雨垫巾花明千嶂晩云暖一山春炉竈聊随俗簪裾未称贫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

用前韵寄洪驹父

共临寒水别独趋暮春归万事风前烛百年梭过机应寻骑鹤客重咏落霞飞林叶终何补京尘化旧衣

江山霜落木千里一身归去国怜张翰回舟为陆机烟林无际远寒叶有声飞何必少陵老悲伤未拂衣徐师川典祀庐山延真观用送驹父韵饯别四首

徐穉前风在何劳白首归书来寄文锦诗报守寒机驽骥难同力鸾凰任自飞前村幽独意且放酒淋衣

都门两河路谁送李膺归人望终调鼎亲慈早断机漫虚崑阆集不尽羽翰飞酒圣君家事霜清怯减衣

丁令飞昇去千年始一归琳宫况庐岳烟阙替尘机洞口斜晖入苍崖素练飞水云曾作伴愧我薜萝衣

康阜如蓬岛欲寻风引归烟藤猿啸月云碓水鸣机剩结餐霞侣深随杖锡飞谢公行乐处山翠扑人衣

送酒与许田史纯风

尘土装怀岁月侵贱官情味我能任龙锺老态浑非昨索漠英游不可寻蜨遶书窗空费梦蚁浮玉琖不同斟相望解寄重阳酒满路西风黄叶深

送李文若归修水并吊其兄商老之亡

子去何凄断乡关岁月新荒山寒带雨古驿夜无人生死风前烛音容梦里身临分感平昔挥泪到松筠

游鸿福寺和关子东

刘家古寺城南曲选得僧坊共醉吟野草幽花闲自媚黄蜂白蝶静相寻半檐落日留难住满地东风扫不禁漫道青春一分在池边緑树已成隂

秋晩洛中道上

数雁横空送断霞穷秋游子向天涯泉甘野店黄粱酒霜重荒原白菊花满目刼灰伤井邑回头佳气恋金华故人他日如寻我试问云溪旧钓沙

题沈休文八咏楼

诗人不见旧楼空只见溪山与昔同望处地寛闲白昼坐来天濶剩清风六朝遗恨沈衰草八咏雄篇丽彩虹何待吟哦清庾月蹔来佳赏自无穷

幽居

幽居寂无事晨起伴僧禅晓澹岩前月秋明水底天望乡书断雁问路客回船阻絶平生友清游有梦传

芭蕉

六曲栏干院宇深影连苔色昼沈沈已将虚实论因果尤称风流写醉吟梦短不禁帘外雨愁多常怯槛边隂可怜今古无穷恨卷在凋零如寸心

别故人张孝先

平生尝叹少陵诗岂谓残年尽见之共脱兵戈身偶在各怀乡国语尤悲又寻芳草春风路犹听孤舟夜雨时避地海山周万里此行无处寄相思

访关子开兄弟于余姚怀先世旧契

山嵇交契自当年重到同乡各怆然百里山川清自旧两家子弟老于前疎梅开处数枝玉小雨来时一段烟岁晩不调相会数溪头尚趍有归船

顷在庐山与故友可师为诗社尝次韵和予诗云空中千尺堕柳絮溪上一旗开茗芽絶爱晴泥翻燕子未须风雨落棃花重江碧树远连雁刺水緑蒲深映沙想见方舟端取醉酒酣风帽任欹斜後三十年避地剡溪山中时可师委蜕亦二纪矣灵隐明上人追和此为赠感念存没泪落衣巾因用韵谢之

昔访庐山惠远家寻春草木未萌芽自从柳拆烟中色不寄梅开雪後花事往泪多添海水诗来恨满算河沙惊回三十年前梦放鹤峯头日未斜

溪上观雪

沙洲苍莽水云昏雪落寒溪镜有痕山际疎钟烟际寺林边微迳水边村天涯岁月行将尽人世穷愁孰与论忆与邹枚同赋咏人非事迬但心存

秀远亭

镜似氷壶表里清我来闲伴白云行四山迤逦青围野一水蜿蜒渌绕城试问春来观秀色何如雨後听泉声昔人飞驭烟霞外落日空怀万古情

送吕道师还天台山

结宇孤峯藓径危身闲鸥鸟信忘机水声山色何今古物态人情果是非子踏白云来问道我埀华髪自生辉赤城归去松门晩万里秋风上客衣

早秋寄昔慧老且吊慈受老师之亡

昔日禅河早预流老寻支许剡中游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眼看珠沈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峯头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送孙肖之还缙云

蓬蒿频岁掩乡关再喜相逢一破顔游子年华红叶老幽人风味白云闲那知箧里书成後犹作溪边兴尽还流落天涯俱避地念君更入万重山

送郭寿翁还庐陵

共遭敌骑汝隂城十载相逢尚甲兵万里鵷鸿自骞举九关虎豹任纵横雨昏山远行人恨日暮草长幽鸟声只有别离心似旧乱来难得是交情

与郭寿翁俱客钱塘寿翁归吉州追饯至龙山白塔寺惜别怅然终日始登车而去既行旬日予得请庐山太平观将归隐浙东山中寄诗奉怀

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予作名臣传数十篇寿翁尤所称爱】归隐我无冲斗气相思时望少微星送谢景思假太常少卿奉祀温州太庙先至三衢省觐

神游眇邈海边城捧诏躬祠盛此行九代衣冠汉原庙百年礼乐鲁诸生东山世德声名早南省仙班气象清晓雨都门携锦帐路人更羡彩衣荣

古意

有恨匆匆别无期缓缓归天涯作孤客楼上对斜晖目断路不断魂飞花更飞无多清滴泪恐损别时衣

雪溪集卷三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七·彭定求
  冯去非·唐圭璋
  刘子寰·唐圭璋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二·谢章铤
  ●卷二·徐陵
  卷之七·高启
  楔子·吴昌龄
  第二十歌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刘半农
  卷九十八·陈元龙
  卷二十五·陈元龙
  淳熙稿卷七·赵蕃
  卷十七·范成大
  蜕庵集卷三·张翥
  幽通赋原文·班固
  提要·危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御史思衍(两山稿)·顾嗣立

    思衍,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余干人。至元间,丞相伯颜渡江,遣武良弼下饶,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世祖以安南未附,召拜礼部侍郎,副都省参议秃卢奉使招谕,安南奉表款附,赆使甚厚,时秃卢受,思衍不受。既还,上劳慰,问所

  • 卷三百二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下谒江华曽宰二首抠衣三十年前事曽以诸生傍绛纱一国所专吴白下双鳬独逺令江华时来馆学总余事老去衣冠懐古家共怪我门郊岛外狂生尚有一刘义鬟

  • 列传第六十六·刘昫

    ○肃宗代宗诸子 肃宗十三子 代宗二十子 越王亻系 承天皇帝倓 卫王佖 彭王仅 兖王僴 泾王侹 郓王荣 襄王僙 杞王倕 召王偲 恭懿太子佋 定王侗 淮阳王僖 昭靖太子邈 均王遐 睦王述 丹王逾 恩王连 

  •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六·赵尔巽

      林则徐 邓廷桢达洪阿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少警敏,有异才。年二十,举乡试。巡抚张师诚辟佐幕。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典江西、云南乡试,分校会试。迁御史,疏论福建闽安副将张宝以海盗投诚,宜示裁抑

  • 卷九十 晉紀十二·司马光

      起強圉赤奮若(丁丑),盡著雍攝提格(戊寅),凡二年。   中宗元皇帝建武元年(丁丑、三一七年)   春,正月,漢兵東略弘農,太守宋哲奔江東。   黃門郎史淑、侍御史王沖自長安奔涼州,稱愍帝出降前一日,使淑等齎詔賜張寔,拜寔大都

  • ◎“共死圈”·恽逸群

    七月十八日起,美国飞机对上海市区作了四次以上的大轰炸,死伤的十分之九是平民,毁损的也多数是平民的房屋财产。这倒不是没有目标或找不到目标,而是为了敌人的一切军事机关都已迁入市区,嵌在居民稠集的场所;如蒲石路迈尔西爱

  • 卷十八·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八 纪年 世宗圣明皇帝下 【己亥】大定十九年春正月太子允升贼杀其弟晋王允猷事觉奔和龙帝遣完顔宇追杀之并诛其妻孥八十余人 晋王宫僚张克已延晋王允猷宴於南凉观三鼓方散晋王因寝

  • 一三八○ 山东巡抚惠龄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一三八○ 山东巡抚惠龄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三十日山东巡抚臣惠龄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仰祈圣鉴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内先后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偏谬及肆

  • ●续吴先贤赞卷之六·刘凤

    刘凤 朱纨 周广 陆粲 王庭 王守 袁衮袁襄 张寰 顾存仁 陆师道 皇甫濂 瞿景淳 章羙中 沈启 ○朱纨 朱纨字子仁父昂文学掌故罢归妇所生子为逆娣施始孕纨生圄中逆者子巳窜父他所又欲取纨戕之且将图施赖施以死全之父亦竟

  • 第十三章 第一次的失败·冯玉祥

    自从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滦州秋操中途停止,留在新民府的我们一般倾向革命的同志们,人人兴奋得坐立不安。郑金声、王石清、戴锡九、我和马医生、李某等,常常在一起聚晤,商谈我们应当怎样对武昌响应,应当怎样在新民府发动。大

  • 九 民报社听讲·周作人

    鲁迅住在东竹町的时候,由陶望潮发起,往神田到一个俄国女人那里学俄文,因学费太贵(其实也只每月五元)而中止,在伍舍时由龚未生发起,往小石川到民报社请章太炎先生讲《说文》,到了伍舍散伙时,那一班也几乎拆散了。结果是钱某走了

  • 卷一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十六歌颂五十六【生监诸臣七】万夀诗【四言一章】生          员【臣】邹庆鲁皇帝御极宝历光昌数周甲子岁纪昭阳化行四表泽被万方和气蒸洽惠风翺翔祥徵五序瑞曜三光鹿鸣鼓瑟

  • 奇怪篇第十五·王充

    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卨母吞燕卵而生卨,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诗》曰:“不坼不副”。是生后稷。说者又曰:“禹、卨逆生,闿母背而出;后稷顺生,不坼不副

  • 卷五·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五     宋 崔子方 撰僖公元年春王正月僖公之不即位见闵公之弑也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古之用兵观势而后动次于聂北为之声援葢救邢也传谓言次非救似误矣桓公攘外患而安中国区区以是为

  • 新旧问题的根本解决·太虚

    现今中国的学者,于文化思潮上,发生了一个新旧问题,纷纷争辩不已!然考其所由争辩之故,因以先有了两方面不同的知见:一方面、则以凡较新者必较好,较旧者必较坏,故吾人唯当选择孰为较新者而取之,孰为较旧者而弃之耳。又一方面则以

  • 陆九渊集·陆九渊

    中国南宋心学(陆王学派)著作。陆九渊长子陆持之于1205年编成《象山先生全集》28卷,另外集4卷。南宋开禧三年(1207)高商老刊于郡庠,南宋嘉定五年(1212)袁燮刊刻于江西。此后版本主要有明正德李茂元刻本、明嘉靖王宗沐刻

  • 十二游经·佚名

    一卷,东晋迦留陀伽译。佛三十五岁成道,其后十二年始还父国,记其十二年间之游化,名为十二游经。

  • 无心论·佚名

    中国人假托菩提达磨所撰经典。全一卷。撰者、刊行年代均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以十一项问答,阐论无心之旨;以为能悟‘无心’者,即了脱一切烦恼、了悟生死涅槃。本论之敦煌古写本,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史坦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