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时间底教训

太阳射上床,惊走了梦魂。

昨日底烦恼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

啊!这样肥饱的鹑声,

稻林里撞挤出来——来到我心房酿蜜,

还同我的,万物底蜜心,

融合作一团快乐——生命底惟一真义。

此刻时间望我尽笑,

我便合掌向他祈祷:“赐我无尽期!”

可怕!那笑还是冷笑;

那里?他把眉尖锁起,居然生了气。

“地得!地得!”听那壁上的钟声,

果同快马狂蹄一般地奔腾。

那骑者还仿佛吼着:

“尽可多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

那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猜你喜欢
  王澜·唐圭璋
  卫元卿·唐圭璋
  后记·唐圭璋
  第三十八出 沉江·孔尚任
  第五场·老舍
  提要·吴可
  卷三·沐昂
  卷201 ·佚名
  卷三百三十七·陈思
  和靖诗钞·吴之振
  庐山集巻二·董嗣杲
  天台续集别编巻一·李庚
  卷三百七十·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四十七·康熙
  ●樱桃园·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 果啰罗易之诗序·迺贤

    易之果啰罗氏也少居江南长游齐鲁燕赵之间以客于京师博学善歌诗其词清润纎华每出一篇则士大夫辄传诵之大抵五言类谢眺柳恽江淹七言类张籍王建刘禹锡而乐府尤流丽可喜有谢康乐鲍明逺之遗风间録其近作一编来谒曰仆于世甚

  • 卷九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九十九上官昭容昭容名婉儿上官仪之女孙也辨慧能文习吏事武后爱之中宗即位使掌制命由婕妤陞昭容景龙初置修文馆学士选公卿善为文者李峤等二十人为之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有集二十卷近体诗九月

  • 序言·陈三立

    散原先生手书诗稿,起民国八年己未,讫十五年丙寅。都如千篇,次第与刊本《散原精舍诗》同,惟稿本录存《为海客索赠鼓娘诗》《雪娘曲》《庸庵尚书逸社第二集诗》《庸庵尚书来游白下赋赠寄题》《曹公亭及胡琴初母寿诗》等篇,汰

  • 雍熈乐府卷之二十·郭勋

    杂曲山坡里羊     叹世身无●干心无●患一生不到凨波岸禄休千贵休攀功名縦得皆虚幻浮生落芲空过眼公也梦间私也梦间当休髙歌荠塩贫过皮囚身肤皆参破冨如何贵如何闲中自有闲中乐天地一壷寛又阔东也在我西也在我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十一月庚申朔 上谕礼部自今朔届长至之辰朕祗奉 皇穹于 大高玄殿特举事 天鸿典命文武大臣张溶费采等以是月五日分祭朝天宫诸祠○贵州宣慰使宋夔差舍把宋墙等贡马贺 万寿圣节赐钞弊如例○升翰林院编修郭朴

  • 曹良臣传·张廷玉

    曹良臣,安丰人。颍州寇贼起事,聚集乡里筑城堡自卫。在应天归附太祖,担任江淮行省参政。从取淮东,收复浙西,晋升为行省左丞。跟从大军攻取元都,经略的土地到达泽、潞。提升为山西省平章,回守通州。当时大部队正出征山西,通州守

  • 商书·咸有一德·佚名

    伊尹作《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

  • 迩言卷十一·刘炎

    ○习俗场屋之文朝廷假以取士与学优则仕异矣士大夫以此髙下人物更相矜傲更相景慕亦可悲矣善乎敷文郑公之言曰不为俗学所累者可与言理道或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也百里之地恨无文行者何也曰文坏于场屋之习行蠧于科目之路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四·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巻十四宪问第十四胡氏曰此篇疑原宪所记【赵氏曰宪问耻不书姓而直书名其为自记之证一也他章夫子称弟子则名之曽子有子冉子门人之所记则以子称非其师者皆

  • 卷十(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三尔时寂意。复问密迹金刚力士。如来有几事秘要。一切声闻诸缘觉地所不能及也。何况凡庶闇蔽之类。善哉密迹愿意乐任。颁宣如来秘要普入。一切众会咸欲闻之。密迹力士谓寂意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 卷第四·道忞

    禅灯世谱卷第四 南岳下临济宗黄龙法派世系图 (十二世)黄龙慧南(卍进本十二世为八世。已下递次准之) 信州章氏子。嗣石霜圆。宋仁宗熙宁二年己酉三月十七日示寂。谥普觉。 (十三世)晦堂祖心 南雄邬氏子。哲宗元符三年

  • 卷第二十七·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十七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洞上古辙卷上 序曰。道无今古。而有今古者。世之变也。道无辙迹。而有辙迹者。世之防也。少林之道。六传而至曹溪。曹溪之门。嗣法者众。而青原思称为得髓。后五传而至

  • 卷二·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二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再住云南府慈云禅院语录沅江总府王公请上堂一钵年来颇自过爱闲不打葛藤窝如今又上华王座依旧开

  •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佚名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矜经。撰人不详,约出朴南北期。系早期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本之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汤用彤、杨联陞、吉冈义丰均认为出自南北朝。述正一道戒律。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善月

    佛典注疏。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善月撰。四卷。是隋智顗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的注释书。内容分总说和释经两部分。总说又分为二:(1)“悬谈大义”,即申之以“五重玄义”;(2)“依文申释”,即析经文为序、正宗、流通

  • 坐禅三昧法门经·佚名

    二卷,僧伽罗刹造,秦罗什译。明治淫欲嗔恚等之法者。第一治淫欲法门。第二治瞋恚法门。第三治愚痴法门。第四治思觉法门。第五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法门。次明四禅四空四等五通法。次明四念止法。次明大乘念佛等法。

  • 六十颂如理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明诸法离有无二边,不可说有性,不可说无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