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三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卷六十八

杨廉

和朱大尹新正写怀

潭潭道爱堂素不通杂客况当正旦初公事少关白尝观循吏传声誉无赫赫如公真其人清暇事文墨

和朱大尹郊行叠前韵

长安簪绂者软尘恋东华谁知程鄠县独爱前川花今晨偶无事行行临水涯农功自兹始辛苦念田家

题张御史夫妇忠节録

正统己巳秋北兵来犯塞权奸劝亲征请留徒至再六飞驻宣府已报前军败大同暮安营黑气罩如盖仓卒议旋师铁骑追已逮土木望怀来未在一舍外彼奸辎重多牵制姑少待四十万貔貅饥渴俱困惫长刀如墙来鬬志我巳怠乘舆既蒙尘綉斧旋遇害主辱臣死之明训简编载南朝李侍郎心事本同泒夫人闻讣音呼天竟无奈诸孤属未亡一死非所爱共姜矢柏舟凛凛氷蘖在彼苍佑善人後福殊未艾双凤已高骞仲也尤大拜尚留忠节名永永昭百代

过牐简莫水部

疎牐密牐连一带南船北船此关隘往年水小谨启闭十目五日牐边待今年济水偶然溢雪浪奔腾复砰湃下如落井上登天三老无功神是赖谁移两山作一门管束千流与万派当初本为畜水设岂知水大亦为阂世间未有无敝法十利未免兼一害人言月河且缓筑不然水势无由杀牐官恨不高於山设心措意或有在冬官先生大气力能令驽钝追骥快征夫自是怀往途见月望弦今已再履霜又恐阻氷冻帝乡尚在红云外噫嘻水大莫怨迟还胜从前水小时

歌风台

被酒径泽隆准公巨蛇溅血汚剑锋鬼媪啾啾夜深哭红旗昼满山之东入关坚守牧羝约亲与降王除面缚以寛易暴法三章告谕秦民皆喜跃董公遮道天遣来发丧义帝师衔哀尝闻伯者假仁义汉伯一着先胚胎范增趣舞谋自拙玉斗何辜碎如雪伤残所过无一言惟对君王数持玦一仁一暴胜负分况有豪杰纷如云义旗东向无不捷蹙项直至乌江濆归来丰沛乘黄屋醉後高歌仍击筑千秋游子思故乡特令此邑为汤沐我来访台正落晖两碑对立高墙围台边古井不可问千年事往人民非炎汉开基未为窄泗上荒台仅寻尺兴亡百战无代无登高一啸秋空碧

题林待用所画山水为王员郎作

王君此画来何从自言昨得之林公公心欣然为挥写苍烟老树山重重莓苔无尘水石净中有袒裼遐栖翁养高习静君夙志无乃聊寓烟霞胸我言是境皆脱洒朝市亦有山林风正闻部符忽相促淮阳征榷行匆匆诗人王事念靡盬未许箕踞休长松淮阳莆阳地虽异公斋对此将无同不见濂溪庐阜下曾志乡关在目中

莲龟呈祥庆人夀

泥中曳尾尘土缘何如轻举游红莲花开玉井长十丈瑞锺洛水经千年争如老子学辟谷捉得灵龟当牀足如雷鼻息撼蓬瀛一睡交梨一回熟

食梨戏作

鹅声鶃鶃梨百颗多谢乡人远遗我放鹅出笼且养之爱渠日浴当清池梨择数颗呼爨仆緼火爇薪为蒸熟擎来去柄削其皮软脆颇足充吾饥记得往年涉远道南北两京梨?好就中二美堪齐驱雪梨香水天下无风滋露味生最上熟之似员方竹杖西江所产澁者多间如嚼木齿欲讹是品只可令熟?不比两京熟味淡噫嘻凡物皆有宜岂独区区口腹梨

和储静夫户侍元武湖

羣公湖上欣持盃此会难再须徘徊百年籍册比铜版祖皇严令如春雷就中半字谁敢裂寃抑扣之自能雪环以波光水气寒六月那知有炎热千棂万牖诸库开我初见之犹惊猜承平户口转增益但覩万国梯航来我朝声教皆渐被周礼司徒掌舆地示来诗句何铿锵剩有高才敌宾戏中洲去岸六七里犹忆宿湖霄曳履画船上鎻金钥收极目惟看渺弥水一来五日耗不通纱窗夜夜明晴虹魂清少寐歌达旦余音下撼蛟龙宫廿年不到湖上路回首光隂如箭去澄波照影衰鬓蓬自觉容顔已非故沿堤高柳仍含烟锺山一幅罨画然无端往事不可问惟有景物如当年

折桂寺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峯涧流千丈瀑崖长万年松少室留苍鹿番君现小龙布鞋从此制云峤寄遐踪

次韵张汝霖和潘黄门斋居二首

禅室由来静幽偏更此亭天斋闲数日夜坐或观星对越惟精白功名要汗青昔年陪鎻闼从未此居停

右庆夀寺

明衣新様制端默坐斯亭议礼严郊社分坛首日星祼将牌累白扈跸幕连青夜久千官转銮舆待晓停

右神乐观

玉山察院和壁间韵

舍棹还趍陆停舆也驻?隂重台上栢画黯壁间松雨後蛙争聚春深卉鬬浓喉襟南北地万里尽尧封除夕东湖録唐子西诗见示同和其韵

光隂真转毂此夜岁云徂潦倒仍縻禄羇愁自作孤漏长频翦烛寒甚懒围炉静想归田语奚为竟不符

书荻港驿

客怀只合醉腾腾荻港来沽酒十升贫户为垣编白苇小墟陈货挂青藤乾坤好似阅人传身世浑如行脚僧喜是邮夫供笔墨聊将履历记吾曾

道傍废宅

破屋三间古道西蓬蒿门外与腰齐鼠留旧穴妖蛇入鸡别空埘野雉啼庭草有痕曾接烧上墙无覆半颓泥感伤岂独王承福马上行人亦惨凄

竹枕

剖篁编枕荷朋分携向南窗卧火云节上带来风露气牀头爱看水波纹广藤恨软非能耐布被还清合与羣西华睡臣唯片石可人争似渭川君

邂逅张克修时闻李天瑞邹汝愚贬官

卧病湖头少送迎春风一笑故交情几年逐客无消息此日斯文喜合并往事不妨於我诉新闲更是使人惊尊前只用沈沈醉分付苍头酒尽倾

闻邹汝愚言事

燕台消息近全无忽见封章出汝愚此日读来惊吐舌当时投进分捐躯洛阳自古称年少西蜀于今有丈夫愧我恰如君疏语江湖泛泛水中鳬

山居静乐为范君赋

厌住城中住范塘应怜水色与山光欲耕不似人无地习静须知自有方惯看庭前儿扑枣勤呼墙下仆栽桑数声啼鸟林花落坐爱居闲岁月长

庆成燕和吴懋贞韵

苍壁先朝礼百神赭袍今日讌臣邻盛分折俎圜丘胙屡赐深杯内法春虞室赓歌同浃洽周家王业起艰辛由来致泰须君子试数夔龙在要津

白鹿书院留别野亭

鄱湖浪檝为谁停鹿洞先生饱六经夜卧喜聨泉上榻午吟便坐石边亭升沈琐细同春梦议论源流是过庭水石清幽莫相负好将陶冶答山灵

游开先寺

昨日遗踪访紫阳今朝名寺寄徜徉松依石路晴偏?泉引斋厨饭亦香世味岂如云卧好僧家端为客来妨龙池青壁高千丈欲记初游到上方

挽庄定山用见素韵

东头曩日侍先皇犹记鳌山第一章独酌久应收燮理素丝新岂恋羔羊不妨野寺参南老肯使终身作务光草阁天峰人已去依然篱菊自寒香

送宫保徐公致仕

归沐君恩似海深堂开緑野对槐隂光生闾里新横玉惠普交亲旧赐金鵷侣天边长作别鸥盟溪上复相寻大臣畎畮难忘国会见他年有谏林

寒溪乐夀为歙庠生吕佐父题

隐君节操老弥坚收拾寒溪万顷烟麈柄谭高风入座鹤汀魂醒月侵船闲中野史春秋笔社里班行耆艾年桂籍自关儿子事菊庄新酒自篱边

送陈都宪本仁巡抚延绥

圣代规模万世雄备边唐宋岂能同因河践华窥雄略扫穴犁庭上首功虎旅谁言今独少狼烟吾怪近犹红延绥此去烦经略会见天山早挂弓

烹茶和赵侍御韵

惠山杨子事多虚深井呼童试汲初此日煮团看几凤何人封绢托双鱼睡魔降伏诚为易欢伯交游便可疎莫道今年先谷雨摘鲜应是至尊余

其二

白瓯晃漾识先春最惬空斋静坐人好事当年惟鬬早名毉近代更论陈一铛随舫堪为伴三盌挥毫觉有神犹惜蔡襄天下士翻将口腹爱君亲

王大参寄示知邵提学登滕王阁吊徐孺子墓诗用韵复之

槛外长江水接天诸公壶矢正铮然新诗寄到残年里高阁登来廿载前自昔三王皆隽杰如今邵子亦神仙良时盛会无由再南浦西山意独悬

王知州朝卿挽词

相见当年好弟兄未几黄甲即登名秋风我爱邢居实循吏谁收董少平自古清才多夭死如今直气有公评海门夜折珊瑚树月落潮来百感生

浮梁道中借前人韵

复岭重冈转更湾迥然风景异尘寰形如鳬浴溪生石势学蛇盘路遶山计里已难凭急舗停骖时得宿禅关经旬跋涉疲劳甚尚有诗豪未易删

咏珠灯次少宗伯马先生韵

上元灯事颇争妍谛视高堂席屡前太极团团明假象恒星粲粲各归躔难将缀语随寒士只合娱情照绮筵一自阳春题品後搢绅无数续诗篇

赠朱员外升之监税江右用原赠韵

英英直气讵能回桃李春风喜见梅江省荣行俄已驾长亭贫宦未能杯催科抚字兼为政错节盘根始见才此後佳声频属耳江湖应有雁书来

赠胡工侍赴召

几年光禄得相随又喜迁官荷主知冰泮长河旋斾日漏传高阁候朝时虞廷山泽为初命周室司空已峻资自是大才当柄用早登公辅慰相期

同寅罗缉熙宅梅花用王懋学韵

花谱从头仔细评此花偏是出尘清真香不藉风传递老干何忧雪压平迹似化工分冀越影依窗纸定隂晴乾坤消息枝枝上欲起伊川细讲明

秋亭夜坐和吕冬官祖邦韵

公署能闲四钓矶静中心地看危微谁游碧落风生腋我在冰壶月浸衣篱下寒花惊渐满院东高柳觉全稀百原山里尧夫坐世虑无端尽一挥

琅琊寺和庄定山韵

山入琅琊不计重沿溪秋水映芙蓉肯辞披草寻幽径安得诛茅住乱峰盘谷可当韩子序武夷应有紫阳踪老僧会得西来意尽日跏趺对古松

开先寺读书台

僧房五百架庐峰凿谷开巗重复重挟策昔人依薜茘登台此日宿芙蓉西来惯说庭前树洛学能参寺里钟最爱山中杉桧古月明窗外半虬龙

和韵复林云庄

客星阁下频来往两个渔矶管送迎使者诸方劳物色钓船何处听滩声公无当日为臣意帝有先年共学情怪底希踪巢父辈是何谏议不能轻

和吴宗伯并蒂瓜韵

秋瓜并蒂生无数此等难云不是祥自与蔷薇相并架肯随禾黍後登场青丝绾结揺风软緑叶纷披带露瀼老我得归林下日会应多种遶书堂

喜雨偶成简东川太宰

三伏炎蒸雨势微孰云倾泻复霏霏未论秋意先通信且与烦歊暂解围嘲哳有声知鸟喜寂寥无迹认龙归今宵谢得天公力高枕安眠不启扉

赠萧淩汉巡抚两广

姓名当日重金闺不负平生气吐霓品秩峻登台左右恩威行徧岭东西公厅緑满榕隂合驿路红深茘子迷循拊韩公推第一愿言声望与之齐

邸舍牡丹盛开病中强成一律不欲孤负此花耳兼简南峰仪制

台榭何曾尽有之花中除此更无奇乃知植物争妍日却在春光欲暮时翠縠翦裁分嫩叶红云飞堕着柔枝觇从世变趋文处每爱刘因解赋诗

癸未岁人日和杜工部韵简吴东湖

晴明人日那能得方朔占书试举看老去不无惊岁改杯迟犹自作春寒世间噂沓同风过客里光隂信指弹七种菜羮传旧俗呼童办此未为难

送贵州镇守牛总兵

十四章飞衆所推贵州南去拥旌麾蛮夷向後依山少军卫从前改郡宜上策恐无逾镇静先声早已肃偏禆轻裘缓带委蛇地端为羊公远大期

李锦衣得凤凰台遗址创别墅于其上春日邀饮以病未赴次李白登台韵以致谢意兼呈席上诸公

古迹新营领客游成隂鹤盖尽名流密栽牡药围红紫巧作池塘备岛丘僻静浑疑非市郭清幽即此是沧洲无缘得蹑前川後不着胸襟半点愁

金吾卫指挥张英在正德末年剖腹以尸谏

命似鸿毛肯自残新闻奇事出长安精忠尚见唐金藏往事无惭殷比干连署谏章文职继独操七首武臣难老夫和泪题诗句留与他年告史官

寄蒋敬所阁老

人物当今房杜流清论冰玉重山丘追随秘省如前日调燮中书已十秋天上恳辞黄阁去人间径作赤松游九重回首思良佐何必劳神梦卜求

题画四幅为吴德厚赋

山高径路微林深茅屋小读易者何人焚香坐清晓

题曹宪副采蓴卷

三泖秋霖浸四围水边那觉露葵稀金盘玉筯长安客几个西风为汝归

送杨惟高先生致仕

一日能归一日仙莫言华髪未盈颠夕阳江上收帆早半夜何妨浪拍天

画菊与邹汝愚同赋

好事持醪莫谩过餐英拟和独醒歌傍人只爱寒香远知受风霜是几多

题画为吴德厚作

是边家画是林家古句形容亦自嘉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四

 

猜你喜欢
  第十三出 防辱·李渔
  邓玉宾·隋树森
  白石道人集外诗·姜夔
  卷二十六·黄希
  不知名的道旁(印度)·徐志摩
  谁知道·徐志摩
  二集卷九·乾隆
  卷十四·陆游
  卷195 ·佚名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卷三百六十四·曹学佺
  卷五十七·吴之振
  卷四百四十九·陈廷敬
  卷三十·陈廷敬
  秋声集原序·黄镇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本·杨景贤

    湛露尧蓂一叶新 宝筵祥霭丽仙宸 三元同降天王节 万国均瞻化日春 第一出之官逢盗 (观世音上,云)旃檀紫竹隔凡尘,七宝浮屠五色新。佛号自称观自在,寻声普救世间人。老僧南海普陀洛伽山七珍八宝寺紫竹旃檀林居住,西天我佛

  • 卷511 ·佚名

    赵蕃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 去年迫重九,倦游正长干。 税驾僧屋古,无从借船官。 今年山中居,朝暮无续餐。 朔身谩九尺,何时辞馁寒。 货殖赐何有,箪瓢未舑

  • 列传第五十三·李延寿

    达奚武 若干惠 怡峰 刘亮 王德 赫连达 韩果 蔡祐 常善 辛威厍狄昌 梁椿 梁台 田弘 子仁恭 孙德懋达奚武,字成兴,代人也。祖眷,父长,并为镇将。武少倜傥好驰射,贺拔岳征关右,引为别将。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武与赵贵收尸归平凉

  • 卷第一百七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隋纪二〔起玄黓困敦(壬子),尽屠维协洽(己未),凡八

  •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洪武十八年九月庚申朔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胡昱言故元辽东将校徙北平为民者几二千人宜收隶军伍以备边防 上曰彼既安于农业今复籍为兵是扰之也不听○丙寅置午门端门承天门东上门东中门东安门西上门西中门西安门北上门北

  • 第二三章程(第二四号之附件)一一二○二-一·佚名

    淡水厅八房办案章程计开列〔八房办〕案章程(注)一、升授官员,报捐贡监,及登挂各书卯册,应归吏房办理。一、开设蔗廍、牛磨、当饷,及地丁、钱粮、耗羡,示禁小钱,并设秤等项,应归户总办理。一、报垦田园,升科

  • 通志卷六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后汉纪第六上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髙祖九世之孙也岀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

  • 靖海志卷二·彭孙贻

    海盐彭孙贻羿仁氏著壬辰(顺治九年、永历六年)正月初二日,成功督师至海澄港,潮水大涨,直至中权关下,郝文兴开城率将士出降,授前锋镇,挂印。以参军黄维璟知县事。初十日,成功进兵江东,遣各镇攻长泰县。至溪西,击败漳州援兵。廿三日

  •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李克刚 戴孟姣 译注【译文】楚元王刘交,是高祖的同母小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大哥名伯,伯早就死了。当初高祖微贱的时候,曾经为了躲避难事,常常和宾客路过大嫂家去吃饭。大嫂讨厌小叔,小叔和宾客来家时,大

  • 孙景西·佚名

    孙景西先生小传孙先生名元方字景西安徽寿州之世族也天资聪颖年十九留美求学二十八得哲学学士学位回国入北京中国银行办事时中国银行正拟草定银行营业规则及发行纸币其规划多为先生所手定未几任中国银行监察员兼财政币

  • 法海观澜卷第三(目录)·智旭

    【禅观要典】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圆觉经(一卷)维摩经(三卷)华严合论(四十卷)摩诃止观(二十卷)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宗镜录(一百卷)景德传灯录(三十卷)续传灯录(三十六卷)传法正宗记(十卷)宗门

  • 佛学的人生观·太虚

    ──十九年新春在集美中学演讲──余于前数年中,早已知有厦门集美学校,而来厦两次,总未遑一造参观!此次承贵校校长及诸同学之邀,得来参观贵校,及获与诸君谈话的机会,私心如何欣快!今天与诸君所谈的,是佛学的人生观。在谈此题之

  • 卷九·佚名

    △清净品第八之二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我当守护其人及此法门。时尊者须菩提,谓帝释天主言:憍尸迦。汝见有法可守护耶。帝释天主言:不也须菩提,时须菩提言:天主。若菩萨摩诃萨。如所说般若

  • 佛说四十二章经·宋真宗

    佛者梵语。佛陀。此云为觉。盖觉悟之义也。觉有三义。一者自觉胜凡夫。凡夫汩没生死无暂觉者故。二者佛能觉他。胜声闻缘觉二乘人。不能觉他故。三者觉行圆满。胜诸菩萨。为菩萨虽行二利行未满。故至佛果位。三觉方满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三·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二为示极理异后乘故者即止观中约三义读十法界三字以成三谛之文也辅行云初以十字独呼法界两字合呼此约真谛作所依释十数是假所依是空以能从所十法皆空故此十以空法为界名十法界次以十法两字合呼

  • 砚笺·高似孙

    古砚专著。宋高似孙撰,共四卷。此书集录前人众家论述,详而有据。一卷撰端砚,二卷撰歙砚,三卷撰砚品,四卷集前人论砚诗文。二卷附砚图四十二式, 已佚。是书成于嘉定癸未(1223)年间,前有自序一篇,文字隐晦、艰涩,难明其

  • 黄帝阴符经解义·佚名

    黄帝阴符经解义,原题「开州助教萧真宰解义」。《通志•艺文略》着录《阴符经》三卷,萧真宰注,当出于北宋。《正统道藏》收入洞真部玉诀类,合为一卷。经文取三百字本,分作三章。注文本于老庄之说,间引五经诸子,盖为儒者之作。

  • 诗法家数·杨载

    诗论。元人杨载撰。一卷。载有《杨仲宏集》已著录。《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坊贾所托”。所论推宗汉魏盛唐,以为“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又倡言诗法,以风雅颂为诗之体,赋比兴为诗之法。指出诗学的正源即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