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四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一

寇准

奉圣旨赋牡丹花【时正言直馆】

栽培终得近天家独有芳名出衆花香递暖风飘御座叶笼轻霭衬明霞纵吟宜把红牋擘留赏惟张翠幄遮深觉侍臣千载幸许随仙仗看穠华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絶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之祀世不絶享郡无正人遗弃若是感事伤俗因留斯句

人生苦远游多是悲登眺况复念三闾遗踪良可吊道直出章华才高逐边徼寃声喷夜江愁色迷烟峤断碑没败莎古木吟荒庙祠破少来奠岸峻稀停棹神容渍老苔坏壁通残照旧径失朱门空庭起寒烧余基虽索寞清问长光耀旌贤谁再兴勿使过者诮

水阁晨起

板阁常晏眠偶独起清旦月落檐鸟语烟开客船散长江色自澄汀树声空乱羣动又复然劳劳可长叹

晩望有感

出门望寒野四顾惟椒坡忆昔楚大夫还此情如何残阳半明雨水落西风多因同下蔡恨不觉增悲歌

南浦

春色入垂杨烟波涨南浦日落动离魂江花泣微雨长郊雨余远树减翠新蝉忽鸣激耳嘹唳久客孤坐情如何哉形之於文聊以自遣

遥山夏雨歇远树凉风至凭栏偶开襟新蝉动秋思沙溪洁细流庭木惊疎翠节候又复然幽忧斯所萃芳岁若奔流羲光不停辔感物悼前期谁知此时意

雪霁池上

霁雪池上亭晴光扇泉石暖觉岸氷消静闻檐溜滴务简身暂闲景幽心自适极目望南山圭峯露微碧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度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通清渭沈思忽自惊

再归秦川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秋夜独书勉诗友

西风惊万木危坐思悠哉故国经年别秋鸿半夜来人应多弃善天岂不怜才休学严夫子荒凉老钓台

秋日原上

萧萧古原上景物感离肠远峤收残雨寒林带夕阳溪声迷竹韵野色混秋光吟罢还西望平沙起雁行

秦中感怀寄江外知巳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髪白犹捜句时清尚旅游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水村即事

虚斋临远水吟钓度朝晡苇?秋声合莎亭鹤影孤片云藏叠巘野烧起寒芜独步时吟望离人隔五湖

暮秋感兴

苒苒前期远穷途一可伤有时闻落叶不语立残阳塞草秋先白溪沙晩更光那堪望天末燕雁又成行

冬夜旅思

年少嗟羇旅烟霄进未能江楼千里月雪屋一龛灯远信凭边雁孤吟寄岳僧炉灰愁拥坐砚水巳成氷

初夏雨中

緑树新隂暗井桐杂英当砌坠疎红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

感兴寄莲岳一二诗禅友

西风伤远别前计竟成非芳草此时暮故山何日归禅应同雅道贫合长天机飜忆云浮侣无憀对夕晖

湖上作

极目望南浦望中生远思雁沈芳草渡烧断夕阳陂岁月寒萍梗江山念别离泪余清夜梦暂与白云期

邺北旅中怀友人

浮世多尘事悠悠难定期梦阑怀远夜秋尽望乡时道在应无闷风亡自业诗何当归钓渚搘肘一沈思

楚江夜怀

西风生远水萧飒度吟台明月夜还满故人秋未来寒蛩啼暗壁败叶下苍苔谁念空江外年年首重回

巴东寒食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归州留别傅君

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还愁别後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余顷从穰下移涖阿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絶句书於河上亭壁

堤草惹烟连野緑岸花经雨压枝红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斾风

蝉鸣日午树隂浓避暑行吟独杖筇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岸阔樯稀浪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疎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暮天寥落冻云垂一望危亭欲下迟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送人

客亭残照里歌阕独南行芳草无断色离人多别情远涂方不极长笛更飞声莫动乡关念徒令白髪生

晓带轻烟间杏花晩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南阳春日

水满池塘花遶城日斜南陌暖风轻千门柳色春烟淡独倚高楼闻暮莺

中书秋日有怀青社旧游

掖垣秋色生鸡树忽忆青丘感旧情曾倚西楼吟暮雨数峰寒碧遶高城

送转运梅学士赴边郡

怅饮惜离羣穷边去路分雪深山馆夜孤雁背灯闻

絶塞程苦远穷隂岁欲残石城归梦断陇月照人寒

秋怀

轻云不动日微隂高树无风秋色深独听暮蝉临水坐十年林壑阻归心

自古名高衆毁归只应身退是知机林风惊断西窗梦一夜秋声忆翠微

秋斋

霁景有谁同远望秋怀无奈只悲歌云收远峤凝岚翠雨歇空庭败叶多

无题

金甲珠襦鏁绣扃杜城残月葬娥英春风候馆花如雪空有莺传度曲声

巴东驿秋日晩望

楚驿独闲望山村秋暮天数峰横夕照孤笛起江船遣恨须言命冥心渐学禅迟迟未回首深谷暗寒烟

南平驿

心随流水还乡国身向青山上屈盘远梦不成秋雨细西风一夜客亭寒

东归再经峡中

复命经三峡波澜极目愁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楚丘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

舂陵闻雁

危栏秋尽偶来凭霜落秋山爽气澄谁道衡阳无雁过数声残日下舂陵

荆南秋望

西风吹户牖独自客荆蛮积水浮秋汉微阳淡远山蝉稀疎叶尽雨歇片云闲何日忘簪绂深居石室间

秋日

柳衰蝉噪寒烟没地迥山遥暮雨收宛是昔年秋气味只添多病与离愁

留题洛北罗汉阁

地高阁迥宜闲望望尽云山首懒回林下野僧应笑我半年旌斾四曾来

辇下春日

雨余宫阙丽春隂三月花光照上林谁倚青楼望归骑日斜南陌柳烟深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十·赵翼
  第八出 和鹞·李渔
  第一出 发端·李渔
  ●卷五·张德瀛
  莲子居词话卷之二·吴衡照
  白蝴蝶·戴望舒
  记忆·闻一多
  卷三百十二·陈思
  卷十一·朱彝尊
  松陵集巻二·陆龟蒙
  天台续集别编巻二·李庚
  卷五百七十三·佚名
  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答张燕公翻着葛巾见呈之作·张说
  ●序·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二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魏文帝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此诗艺文类聚作徐干盖别有所据明梅禹金八代诗乗署此为苏武妻作而题曰答外赠诗可谓拙于作伪矣】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

  • 畋猎第三十八·吴兢

    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亲御皮轩,穷猛兽之窟穴,尽逸材于林薮。夷凶剪暴,以卫黎元,收革擢羽,用充军器,举旗效获,式遵前古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二·乾隆

      楚汉  【乙是义帝心元西楚霸王项籍元汉王刘邦元年是嵗未秦亡 纲目于楚汉之际每甲子下俱分列诸国今但列楚汉诸国倐亡倐亡不备载】  五星【嵗星柬方春木荧惑南方夏火太白西方秋金辰星北方冬水填星中央季夏土】

  • 皇清开国方略巻一·阿桂

      太祖髙皇帝【癸未年至丙戍年】  癸未年夏五月征尼堪外兰克图伦城  初苏克素防河部图伦城有尼堪外兰者隂搆明宁逺伯李成梁引兵攻古哷城主阿太章京及沙济城主阿亥章京成梁授尼堪外兰兵符率辽阳广宁兵二路进成梁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正统十年十一月庚午朔钦天监进正统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辛未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张惠为光禄寺卿以九年秩满也○迤北瓦剌脱脱不花王并太师也先等遣使臣皮儿马黑麻等来朝贡驼马及方物

  • 卷之九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李平传·李延寿

    李平,字云定,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礼经》、《易经》,很有文才。太和初年,任通直散骑侍郎,孝文帝对他十分器重。他请求到一个郡任职,孝文帝说:“你想治理一个地方来试试自己的才能吗?”任他为长乐太守。李

  • 卷七 征抚高丽·李有棠

    太祖即位之九年冬十月戊甲,高丽遣使进宝剑。高丽为古箕子始封地。当唐季,高氏政乱国危,其臣王建以大族承其敝,权知国事,据有三韩。神册三年春二月,高丽遣使来贡。天赞四年冬十月辛巳,高丽来贡。太宗天显十二年秋九月辛未,遣使

  • 八年·佚名

    丁未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以朴長遠爲刑曹判書,趙復陽爲吏曹參判,李慶徽爲兵曹參判,李慶億爲大司憲,尹文擧爲右副賓客,李時術爲兵曹參知,李翊、沈梓、李有相、洪萬鍾爲春坊兼官,尹趾善爲說書,金澄爲掌令,吳斗寅爲校理,洪重普加輔

  • 能言第四十·桓宽

    大夫曰:“盲者口能言白黑,而无目以别之。儒者口能言治乱,而无能以行之。夫坐言不行,则牧童兼乌获之力,蓬头苞尧、舜之德。故使言而近,则儒者何患于治乱,而盲人何患于白黑哉?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故卑而言高,能言而不能行者,君子

  • 篇目·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篇目 诗之所系与作者姓名皆附着其下有异说者悉据经传为之辩明归诸至当【诗之所系与旧谱不合者二十有五篇作诗之人可考其姓名者四十一篇正其有异说者四十有二篇】 第一卷【周南正风】 关雎【文王

  • 卷第二十九·道宣

      广弘明者。言其弘护法网开明于有识也。自上九篇随时布现筹度理路。其缘颇悉。然于志之所之。未备详睹。如不陈列颂声何寄。故次编之殷鉴遐迩。且法王御宇哥颂厥初。梵王天主声闻菩萨。咸资偈赞用畅幽诚。无经不有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三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三结等性熟  断见有根系是在具成缘  此章愿具说有三结。谓有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五又上座言。火界或少。或不增强。即名为冷。所以者何。于彼无日。或去日远。便有冷故。又如极大炎热起时。无别少分所造触起。同许唯有火大增多

  • 二二 大念处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名剑磨瑟昙之拘楼人市镇。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比丘应诺世尊:&ldquo;世尊。&rdquo;世尊如是曰:&ldquo;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

  • 织田信长·山冈庄八

    《织田信长》是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时代小说,作者是山冈庄八。本书主要讲述了织田信长从统一尾张到重立将军、控制京畿,最后在事业巅峰遭部将背叛,梦断本能寺的悲壮一生。日本畅销巨著《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冈庄八,以文

  • 四朝闻见录·叶绍翁

    宋叶绍翁著。五卷。全书分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每条各有标题。记叙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朝章国政、名物制度以及时人轶事,尤其是对韩侂胄由得幸到被诛的缘由经过,记述颇详,为他书所不及。书

  • 清代文字狱档·佚名

    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于1931年至1934年分九辑陆续出版。该书用纪事本末体分类编纂,共收录清代前期雍正、乾隆两朝65起文字狱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有: 谢济世著书案、王肇基献诗案、丁文彬逆词案、刘震宇治平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