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九十二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二

联句

张祜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祜 杜牧

骰子逡廵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纎纎【牧】但知报道金钗落髣髴还应露指尖【祜】

杜牧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

牧 赵嘏

陶潜官罢酒缾空门掩杨花一夜风【牧】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嘏】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晩虹【牧】别後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嘏】

段成式

游长安诸寺联句【幷序】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杂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乃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録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衆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於此遂絶後三年予职於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於故简中覩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刋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靖恭坊大兴善寺【寺取大兴两字坊名一字为名新记云优塡像总章初为火所烧据梁时西域优塡在荆州言隋自台城移来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开目其工颇拙尤差谬矣 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岁旱则官伐其枝为龙骨以祈雨盖三藏役龙意其木必有灵也 东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祝木曰我植汝二十余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汝自是无汗宝历时予见说已十五年无汗矣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貉子聼经斋时鸟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朶合欢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 左顾蛤像旧传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千万矣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寘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陈宣帝】

老松青桐联二十字絶句

成式 张希复 郑符【字梦复官校书郎】

有松堪系马遇鉢更投鍼记得汤师句高禅助朗吟【成式】乘晴入精舍语默想东林尽是忘机侣谁惊息影禽【希复】一雨微尘尽支郎许数过方同齅薝卜不用算多罗【符】

蛤像联二十字絶句

成式 张希复

相好全如梵端倪祗为隋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成式】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希复】

圣柱联句【上有铁索迹】

成式 张希复

天心惟助善圣迹此开阳【成式】载恐雷轮重絙疑电索长【希复】上冲挟螮蝀不动束锒铛【成式】饥鸟未曾啄乖龙宁敢藏【希复】

长乐坊安国寺【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东禅院亦曰木塔院院门西北廊五壁吴道子弟子释思道画释梵八部不施彩色尚有典刑 禅师法空影堂世号吉州空者久养一骡将终鸣走而死有弟子允嵩患风常於空室埋一柱鏁之僧难辄愈 佛殿开元初明皇拆寝室施之当阳弥勒法空自光明寺移来建都时此像在村兰若中往往放光因号光明寺寺在怀远坊後为延火所烧唯像独存法空初移像时索大如虎口数十牛曳之索断不动法空执炉依法作礼九拜泣涕发誓像身忽嚗嚗作声身迸分为数十段不终日移至寺焉 利涉塑堂元和中取其处圣容院迁像庑下上忽梦一僧形容奇伟诉曰暴露数日岂圣君意耶及明驾幸验问如梦即令移就堂中侧施帷帐 光明寺中鬼子母及文惠太子塑像举止态度如生工名李岫 山庭院古木崇阜幽若山谷当时辇土营之 上座璘公院有穗柏一株衢柯覆下坐十余人】

红楼联句【隐侯体】

成式 张希复

重叠碎晴空余霞更照红蝉踪近鳷鹊鸟道接相风【希复】苔静金轮路云轻白日宫【元和中帝幸此宫】壁诗传谢客【词人陈至题此院诗云藻井尚寒龙迹在红楼初起日光通】门牓占休公【广宣上人住此院有诗名时号红楼集成式】

穗柏联句

成式 张希复

一院暑难侵莓苔共影深标枝争息鸟余吹正开襟【成式】宿雨香添色残阳石在阴乘闲动诗意助静入禅心【希复】

题璘公院【一言至七言每人占两题】

成式 郑符

静虚热际安居【符】龛灯敛印香除东林宾客西涧图书檐外垂青豆经中发白蕖纵辩宗因衮衮忘言理事如如【成式竟】泉台定将入流否邻笛足疑清梵余【成式新度】常乐坊赵景公寺【隋开皇三年置本曰弘善寺十八年改焉南中三门里东壁上吴道玄白画地狱变笔力劲怒变状阴怪覩之不觉毛戴吴画中得意处三阶院西廊下范长寿画西方变及十六对观宝池尤妙絶谛视之觉水入浮壁院门上白画树石颇似阎立德余携立天祠粉本验之无异之西中三门里门南吴生画龙及刷天王须笔蹟如铁有执炉天女窃眸欲语】

吴画联句

成式 张希复 郑符 昇上人

惨澹十堵内吴生纵狂迹风云将逼人神鬼如脱壁【成式】其中龙最怪张甲方汗栗黑云夜窸窣焉知不霹雳【希复】此际忽仙子猎猎衣舄奕妙瞬乍疑生参差夺人魄【符】往往乘猛虎冲梁耸奇石苍峭束高泉角膝惊欹侧【成式】冥狱不可视毛戴腋流液苟能水成河刹那沈火宅【昇上人】

题约公院

成式 张希复 郑符 昇上人

印火荧荧灯续焰青【希复】七俱胝咒四阿含经【成式】各录佳语聊事素屏【符】丈室安居延宾不扃【昇上人】

大同坊云华寺【大历初僧俨?经天雨花至地只尺而灭夜有光烛室敕改为云华俨即康藏之师也康本住恭靖里氊曲忽覩光如轮衆人皆见遂寻光至俨讲经所灭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天宝初自南内移来画迹拙俗观音堂在寺西北隅建中末百姓屈严患疮且死梦一菩萨摩其疮曰我住云华寺严惊觉汗流数日而愈因诣寺寻检至圣画堂见菩萨一如其覩倾城百姓瞻礼严遂立社建堂移之】

偶联句

成式 郑符 张希复 昇上人

共入夕阳寺因窥甘露门【昇上人】清香惹苔藓忍草杂兰荪【符】捷偈飞钳荅新诗倚杖论【成式】坏幡标古刹圣画焕崇垣【希复】岂慕穿笼鸟难防在牖猿【成式】一音唯一性三语更三幡【希复】

道政坊宝应寺【韩干蓝田人少时常为酒家送酒王右丞兄弟未遇每贳酒漫游干常徵债於王家乃戏画地为人马右丞精思丹青奇其意趣乃岁与钱二万令学画十余年今寺中释梵天女悉齐公妓小小等写真也寺有韩干画下生弥勒衣紫袈裟右边仰面菩萨及二师子尤入神又有旧铁石及齐公丧一岁子漆之如罗睺罗每盆供日出之寺中弥勒殿齐公寝堂也东廊北面杨岫之画鬼神齐公嫌其笔蹟不工故止一堵】

僧房联句

成式 张希复

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希复】

小小写真联句

成式 郑符 张希复

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符】?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成式】昔时知出衆情宠占横陈【希复】不遣游张巷岂教窥宋邻【符】庾楼吹笛裂弘阁赏歌新蝉怯纎腰步蛾惊半额嚬【希复】图形谁有术买笑讵辞贫【成式】复陇迷村径重泉隔汉津【符】同心知作羽比目定为鳞【希复】残月巫山夕余霞洛浦晨【成式】

平康坊菩萨寺【佛殿东西障日及诸柱上图画是东廊旧蹟郑法士画开元中因屋坏移入大佛殿内北壁食堂前东壁上吴道玄画智度论色偈变偈是吴自题笔蹟遒劲如磔鬼神毛髪次堵画礼骨仙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佛殿内後壁吴道子画消灾经事树石古嶮元和中上欲令移之虑其摧坏乃下诏择画手写进佛殿内槽壁维摩变舍利弗角膝而转元和末俗讲僧文淑装之笔蹟尽矣故兴元郑公尚书题此壁僧院诗曰但虑彩色污无虞臂胛肥置寺碑阴雕节奇巧相传郑法士所起様也初会觉上人以利施起宅十余亩工毕醸酒百石列缾瓮於两廊下引吴道玄观之因谓曰檀越为我画以是赏之吴生嗜酒且利赏欣然而许予以踪迹似不及景公寺画中三门内东门神善继云是吴生弟子王耐儿之手也】

书事联句

成式 郑符 张希复 昇上人

悉为无事者任被俗流憎【符】客异干时客僧非出院僧【成式】远闻疎牖磬晓辨密龛灯【希复】步触珠旛响吟窥鉢水澄【符】句饶方外趣游惬社中朋【成式】静里已驯鸽斋中亦好鹰【希复】金涂笔是褧彩溜纸非缯【昇上人】锡杖已克鍜田衣从坏塍【成式】占牀暂一胁卷箔赖长肱【希复】佛日初开照魔天破几层【成式】咒中陈秘计论处正先登【希复】勇带绽鍼石危防丘井藤【昇上人】

光宅坊光宅寺【本官蒲萄园中禅师影堂师号惠中肃宗上元二年徵至京师初居此寺诏云杖锡而来京师非远斋心已久副朕虚怀】

中禅师影堂聨句

成式 张希复 郑符 昇上人

名下固无虚敖曹貌严毅洞逹见空王圆融入佛地【希复】一言当要害忽忽醒诸醉不动须弥山多方辩无匮【符】坦率对万乘偈荅无所避尔如毘沙门外形如脱履【成式】但以理为量不语怪力事木石摧贡高慈悲引贪恚【昇上人】当时乏支许何人契深致随宜讵说三直下开不二【成式】

翊善坊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创危巧二塔火珠受十余斛河阳从事李涿性好奇古与僧智增善尝俱至此寺观库中旧物忽於破瓮中得物如被幅裂污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因以州县图三及缣三十获之令家人装治之大十余幅访於常侍柳公权方知张萱所画石桥图也玄宗赐高力士因留寺中後为鬻画人宗牧言於左军寻有小使领军卒数十人至宅宣敕取之即日进入先帝好古见之大悦命张於卢韶院寺见有先天菩萨帧本起成都妙积寺开元初有尼魏八师者常念大悲咒双流县民刘乙名意儿年十一自欲事魏尼遣之不去常於奥室立禅白魏云先天菩萨见身此地筛灰於庭一夕有巨迹数尺轮理成就因谒画工随意设色悉不如意有僧杨法成自言能画意儿常合掌瞻仰然後指授之以近十稔工方就後塑先天菩萨凡二百四十二首首如塔势分臂如意蔓其牓子有一百四十日鸟树一凤四翅水肚树所题深怪不可详悉画様凡十五卷柳七师者崔寜之甥分三卷往上都流行时魏奉古为长史进之後因四月八日赐高力士今成都者是其次本】

先天帧讃联句

成式 张希复 郑符

观音化身厥形孔怪胣脑淫厉衆魔膜拜【希复】指梦鸿纷牓列区界其事明张何不可解【成式】阎阿德川大士先天衆象参罗福源田田【符】百亿花发百千灯然胶如终泽浩汗连緜【希复】焰摩界戚洛迦苦霁正念皈依衆青如?【成式】戾滓可汰痴膜可蜕稽首如空睟容若睇【希复】阐提墨师覩而面之寸念不生未遇乎而【成式】宣阳坊静域寺【本太穆皇后宅僧寺云三阶院门外是神尧皇帝射孔雀处禅门内外游目记云王昭隐画门西里面和修吉龙王有灵门外之西大目药叉及北方天王甚奇猛门东里面贤门也野叉部落鬼首上蟠蛇汗烟可惧东廊树石嶮怪高僧亦怪西廊万菩萨院门里南壁皇甫轸画鬼神及鵰形势若脱轸与吴道玄同时吴以其艺逼已募人杀之万菩萨堂内有宝塔以小金铜塔数百饰之大历中将作刘监有子合手出胎七岁念法华经及卒焚之得舍利数十粒分藏於金铜塔中善继云合是刘銛佛殿东廊有古佛堂其地本雍村堂中像设悉是石作相传云隋恭帝终此堂】三阶院联句

成式 张希复 郑符

密密助堂堂隋人歌檿桑双弧摧孔雀一矢陨贪狼【成式】百步望云立九规看月张获蛟徒破浪中乙漫如墙【希复】还似贯金鼓更疑穿石梁因添挽河力为灭射天狂【成式】絶艺却南牧英声来鬼方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符】龙臂胜猨臂星芒超箭芒虚夸絶高鸟垂拱议明堂【成式】崇义坊招福院【本曰正觉国初毁以其地立第赐诸王睿宗在藩居之乾封二年移长寜公主佛堂於此重建此寺】

赠诸上人联句

成式 张希复

飜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捻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成式】洲号惟思沃山名祗记匡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希复】许叡禅心彻汤休诗思长朗吟疎磬断久语贯珠妨【成式】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希复】招国坊崇济寺【寺内有天后织成蛟龙披袄子及绣衣六事东廊从南第二院有宣律师制袈裟堂曼殊堂有松数株甚奇】

奇松聨二十字絶句

成式 张希复 郑符 昇上人

杉松何相疎榆柳方迥屑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成式】中庭苔藓深吹余鸣佛禽至於摧折枝凡草犹避阴【希复】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符】时时埽窗声重露滴寒砌风颭一枝遒闲窥别生势【昇上人】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成式】

永安坊永夀寺【三门东吴道子画似不得意佛殿名会仙本是内中梳洗殿贞元中有证智禅师往往灵验或时在张椟兰中若治田及夜归寺若在金山界相去七百里】闲中好

成式 郑符 张希复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符】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成式】闲中好幽磬度声遅卷上论题肇画中僧姓支【希复】

崇仁坊资圣寺【净土院门外相传吴生一夕秉烛醉画就中戟手视之恶骇院门里卢棱迦常学吴势吴亦授以手诀乃画总持三门寺方半吴大赏之谓人曰棱伽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中门窗间吴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中三门外两面上层不知何人画人物颇类阎令寺西廊北隅杨坦画近塔天女明睇将瞬团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高三丈余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干画元中书赞东廊北头散马不意见者如将嘶蹀圣僧中龙树商那和修絶妙团塔上菩萨李真画四面花鸟边鸾画药师菩萨顶上莪葵尤佳塔中藏千部妙法莲华经】

诸画联句【柏梁体】

成式 张希复 郑符

吴生画勇矛戟攒【成式】出变奇势千万端【希复】苍苍鬼怪层壁寛【符】覩之忽忽毛髪寒【成式】棱伽之力所疲殚【成式】李真周昉优劣难【符】活禽生卉推边鸾【成式】花房嫩彩犹未乾【希复】韩干变态如?湍【符】惜哉壁画世未殚後人新画何汗漫【希复】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二

猜你喜欢
  荣樵仲·唐圭璋
  林表民·唐圭璋
  卷二十九·阮阅
  卷三十一·阮阅
  第一折·贾仲明
  卷四·白居易
  唐储光羲诗集卷一·储光羲
  七言巻六·洪迈
  蓝山集巻四·蓝仁
  卷四十七·吴之振
  卷二百·佚名
  卷九十一·佚名
  卷二·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梦华琐簿》·张次溪
  唐风集巻一·杜荀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

  • 初集卷四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三古今体九十五首丁卯七避暑山庄胜地辟离宫时廵驻跸同金行边塞外圣日照临中翠栢千秋色青岚四面通洗尘飞好雨傍晚更蒙蒙隔岁驻山庄山容镇似常风来花作态雨

  • 卷三·李心传

     上德三  高宗属意李忠定靖康末高宗皇帝在山东与李忠定公书御名顿首清暑伏惟钧候万福久违瞻渴王室多故金人连岁侵逼中国诏书巳再讲和所以严戢兵锋岂谓天未悔祸乘舆蒙尘闻之心焉如割巳令会兵追击冀遂奉迎而归方今生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一年冬十月丙寅朔上谓大臣曰人主之权在乎独断金国之主幼而无断权归臣下往年之和出于乌珠今年之战出于达赉或和或战国之大事而皆不出于人主无断如此何以立国知不足畏矣丁卯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 卷三十七·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七 【起丁丑明庄烈崇祯十年尽己卯明庄烈崇祯十二年】凡三年 【丁丑】十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贼犯安庆 【张献忠既纠罗汝才诸贼自襄阳顺流东下烽火达

  • 名山藏卷之六十四·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天顺臣二)◆臣林记(天顺臣二)廖庄锺同章纶邢让刘铉周叙刘俨徐有贞李贤岳正杨瑄王翱轩輗耿九畴刘实石璞年富廖庄锺同章纶○廖庄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弱冠举

  • 六七四 翻书房为知照纂办《满洲蒙古汉字切音清文鉴》事致蒙古堂移会(附黏单)·佚名

    六七四 翻书房为知照纂办《满洲蒙古汉字切音清文鉴》事致蒙古堂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翻书房为移会事。奉旨纂办《满珠(洲)蒙古汉字切音清文鉴》,于十二月二十二日进呈,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其序文现交

  • 一三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书籍清单并即委员专解折·佚名

    一三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书籍清单并即委员专解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臣海成谨奏,为恭进续得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西搜选各书,经臣节次开列书目进呈,并奉廷臣饬取。适有庐陵县知县元克中、临川县知县程文林二

  • 史记集解卷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徐广曰 作正宋忠云以正月旦生故名】姓赵氏年十三歳庄襄王死政代立为

  • 中法天津条约·佚名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七日,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天津。今大清国大皇帝、大法国大皇帝切愿将所有两国不协之处调处和平,与前立和好、贸易、船只事宜复为申明,谐逾往日,妥为处置,保护懋生,以敦永久。因此议定重立和约章程,俾两国均

  • 簡介·朱熹

      呂祖謙、朱熹編選之《近思錄》,取《論語》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之義,依次輯錄北宋新儒家周敦頤(濂溪)、程顥(明道)、程頤(伊川)、張載(橫渠)四人語錄,而呂祖謙、朱熹作爲編選者之見解自然也多有反映,故此一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四章 终始·林语堂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

  • 卷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曲礼上第一之二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长上声操七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从犹就也长者问当谢不敏若曾子之为【案孝经孔子问

  • 十地经论 第十二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二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菩萨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足。此是胜故。此地中有八分差别。一方便作满足地分。二得三昧满足分。三得受位分。四入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五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五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之余复次即以偈颂次第问佛。今次列之。未结偈句也。漫荼罗何者先作(谓漫荼罗有多种事。当先作何者也。谓先作何事)阿阇梨有几种(亦说之也)弟子

  • 卷第二十一·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读诵篇 宋 洪准.遇安二师传 洪准禅师。桂林人。从南禅师游有年。天资纯至。未尝忤物。闻人之善。如出诸己。喜气津津。生眉宇间。闻人之恶。必合掌扣空。若追悔者

  • 卷第三十·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三十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续[穴/(丬*臬)]言序曰。昔余居荷山。因诸儒有所问辩。乃会通儒释。而作[穴/(丬*臬)]言。梓行已二十载。近因自浙反闽。再居鼓山。目系世变。时吐其所欲言。乃作续[穴/(丬*臬

  •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全唐诗》收集了48 900余首诗,流传众口的名篇也不下千首。清代文学家孙洙从中选择了三百余首,分体编排,名为《唐诗三百首》,署名蘅塘退士印行。据考证,孙洙编选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