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一

笙类

五言古

咏笙          【梁】陆 罩

管清罗袖拂响合绛唇吹含情应节转逸态逐声移所美周王子弄羽一参差

笙           【梁】沈 约

彼美实奇枝孤篠定参差鹍鸡已啁哳枣下复林离本期王子宴宁待洛滨吹

笙           【唐】杨希道

短长插凤翼洪细摹鸾音能令楚妃叹复使荆王吟切切孤竹管来应云和琴

嵩岳闻笙        【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髪卧秋风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乗月近吹笙绛唇

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七言古【附长短句】

凤笙曲         【梁】武 帝

绿耀尅碧雕管笙朱唇玉指学凤鸣流连参差飞且停飞且停在凤楼弄娇响间清讴

玉笙謡为铁门笙伶周奇赋 【元】张 雨

我有紫霞想爱闻白玉笙悬匏比竹无灵气昆丘采此十二茎凤咮啣明珠凤翼排素翎金华周郎妙宫征子晋仙人初教成月下吹参差羣雏亦和鸣缑氏山头白云起七月七日来相迎长谢时人一挥手飘下满空鸾鹤声

五言律

笙           【唐】李 峤

悬匏曲沃上孤篠汶阳隈形写歌鸾翼声随舞凤裁欢娱分北里纯孝即南陔今日虞音奏跄跄鸟兽来

五言排律

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  【唐】厉 元

缑山明月夜岑寂隔尘氛紫府参差曲清宵次第闻韵流多入洞声度半和云拂竹鸾惊侣经松鹤舞羣蟾光听处合仙路望中分坐惜千岩曙遗音过汝濆

笙磬同音        【唐】阙 名

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歴歴俱盈耳泠泠逺散空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讵间洪纎韵能齐搏拊功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

七言律

题笙          【唐】罗 邺

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防宜轻动纎纎玉醉送当观滟滟金缑岭独能征妙曲嬴台相并吹清音好将宫徴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

七言絶句

殿前曲         【唐】王昌龄

几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鎻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秋夜安国观闻笙     【唐】刘禹锡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飕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吹笙歌         【唐】殷尧藩

伶儿竹声声绕空秦女欲湿胭脂红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小游仙         【唐】曹 唐

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花下偶然吹一曲人间因识董双成

其二

玉洞长春风景鲜丈人私宴就芝田笙歌蹔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

理笙          【唐】卓英英

频倚银屏理凤笙调中幽意起春情因思往事成迢递安得缑山和一声

王都事家听周子奇吹笙  【元】倪 瓒

隔水吹笙引凤鸣十三声外柳风清风流自有王子晋留取清樽吸月明

饮春防         【明】木 公

官家春防与民同土酿鵞竿节节通一匝芦笙吹未断蹋歌起舞月明中

拟古宫词        【明】苏 祐

水殿凉生独不眠风来忽谩凤笙传寻常明月娟娟夜似向今宵分外圆

道院秋夕        【明】谢 榛

秋河一带月光圆露坐空除夜欲防却讶西楼降仙子玉笙吹彻万家寒

恭送昙阳大师      【明】屠 隆

西池南岳坐相邀髣髴烟中白玉桥手炙鵞笙踏云路灵音一半入琼箫

唐词          【明】徐定夫

禁门秋草雨中生睡醒芙蓉小帐清几日内廷宣唤少紫薇花底学吹笙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一

猜你喜欢
  金淑柔·唐圭璋
  ◆任山长士林(松乡集)·顾嗣立
  第三十一回 奖功臣并赐良姻·陈端生
  第四十出 仙忆·洪昇
  第一折·郑光祖
  前言·杜甫
  谷城山馆集卷九·于慎行
  四集目录三·乾隆
  卷十七·孙默
  卷二·查慎行
  卷六十·陈思
  卷一百·吴之振
  卷四十·陈元龙
  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御选明诗卷三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万里·唐圭璋

      万里字子远,号古心,都昌人。生庆元四年(1198)。太学上舍出身。度宗朝,同知枢院事,进参知政事,忤贾似道,予祠,复又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匄祠,退居鄱阳。元兵至,城陷,赴止水死,赠太师益国公,谥文忠。   水调歌头   寿二亲   生

  • 唐音巻一·杨士弘

    元 杨士宏 编张 震 注唐诗始音杨烱【华隂人显庆六年举神童终婺州盈川令张説评其文曰杨盈川文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又文艺传王杨卢骆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为四杰又尝自谓吾媿居卢前耻居王后议者以为信然也】从军行【王

  • 卷二百五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五十三羮类五言古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羮   【宋】苏 轼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羮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

  • 志第十三 乐下·房玄龄

    永嘉之乱,海内分崩,伶官乐器,皆没于刘、石。江左初立宗庙,尚书下太常祭祀所用乐名。太常贺循答云:“魏氏增损汉乐,以为一代之礼,未审大晋乐名所以为异。遭离丧乱,旧典不存。然此诸乐皆和之以钟律,文之以五声,咏之于歌辞,陈之于舞

  • 卷三·吴兢

    <史部,杂史类,贞观政要> 钦定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卷三      唐 吴兢 撰 元 戈直 集论 君臣鉴戒第六【凡七章】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

  • 读礼通考卷七十五·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八国恤十皇妃丧仪盛姬【周穆王妃 公羊传隐公十年齐人郑人入盛何体注云盛鲁同姓杨氏疏左氏作郕荘公八年成降于齐师传曰成者何盛也 列子周穆王西巡狩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王荐之曰与若偕来者何人对曰

  •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昉自《

  • 元善传·魏徵

    元善,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叉,是西魏侍中。 父亲元罗,最初担任梁州刺史,到元叉被杀时,逃到梁国,官至征北大将军、青冀两州的刺史。 元善年幼时跟着父亲到江南,他天性好学,于是通读了五经,尤其精通《左传》。 侯景之乱时,元善到了

  • 宽彻普化传·宋濂

    宽彻普化,世祖之孙,镇南王脱欢之子,泰定三年封为威顺王,镇守武昌,赐金印,拨付怯薛丹五百名,又自募至一千人。湖广行省供给钱粮衣装,每年支米三万石、钱三万二千锭。还要供给其王子诸妃膳食。文宗天历初年(1328),赐宽彻普化金银

  • 宋纪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436)·司马光

    宋纪五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436年) [1]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刘宋文帝患病,不举行朝会。 [2]甲寅,魏主还宫。 [2]甲寅(初二),北魏国主拓跋焘回宫。 [3]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贡于魏,请送侍子。

  • 卷十八·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八礼六祭品崇德五年定春秋释奠祭品圣位俎三【犊一纯黑九体 羊一 豕一俱五体】登一【太羮】铏一【和羮】簠二【黍稷】簋二【稻粱】笾十【形盐 槀鱼 枣  栗  榛菱芡 鹿脯 白饼 

  • 三十九年·佚名

    (壬寅)三十九年清不知十年春正月1月4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二〉一日。〈陰曆辛丑十一月二十二日〉四日。從一品閔泳奎任判敦寧院事,敍勅任官一等;從一品趙東冕任宮內府特進官,從一品洪淳馨任明憲太后宮大夫,從二品高

  • 卷第四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五为显上义复应思择九十八随眠中。几由所缘故随增。几由相应故随增。颂曰。未断遍随眠  于自地一切非遍于自部  所缘故随增非无漏上缘 

  • 众经目录卷第五·彦琮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阙本(旧录有目而无经本) 合三百七十八部六百十卷&middot;闲居经十卷 晋世沙门竺法护译&middot;海意经七卷&middot;宝顶经五卷&middot;如来恩智不思议经五卷右三经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m

  • 勿庵历算书记·梅文鼎

    一卷。清梅文鼎撰。梅氏著述推步之书计六十二种、算书二十六种,是编将各书撰写的主旨加以题解式的说明,其中述及古今中外历术诸家之源流得失,颇为客观。梅氏自著亦可从中得其大概。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狮子吼·陈天华

    中篇小说。清末陈天华(1875—1905)撰。八回,未完。天华有《陈天华集》已著录。此书叙舟山群岛“民权村”,三千余户人家。村有议事厅、医院、警察局、邮政局、公园、图书馆、体育会、蒙养学堂、中学堂、女学堂、工艺学堂

  • 十粒金丹·萧晶玉

    弹词。古代民间讲唱文学之一。是书内容叙高廷赞一家悲欢离合事。宋神宗时,镇国公高廷赞,妻生一女梦鸾,妾生一子双印;丞相吕国才与高廷赞不睦,荐其北征,又诬其通敌,削职为民。廷赞继妻伏氏谋害双印母子,双印被带往他乡抚养成

  • 鬼问目连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述说诸饿鬼问恶报业因于目连,目连乃一一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