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一

王屋山类

五言古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唐】刘禹锡

清晨登天坛平路逢隂晦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蛟龙露鬐鬛神鬼含变态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防俯观羣动静始觉天宇大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碎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遥光泛物色余韵吟天籁洞府撞仙钟邨墟起夕霭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早冬逰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

【唐】白居易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朝为灵都逰暮有阳台期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忽念公程尽复慙身力衰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尝闻此逰者隠客与损之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若不为松乔即须作臯防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七言古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唐】李 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顔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歩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五言律

送家兄归王屋山隠居   【唐】刘禹锡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净逺闻笙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一同行

其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术苗登台吸瑞景飞歩翼神飇愿荐壎篪曲相将学玉箫

五言排律

王屋山天坛       【明】林 鸿

名岳推王屋孤标跨杳冥深窥砥柱黑高并太行青分野连三晋风云萃百灵鹤归松已偃龙去水犹腥灶隠烧丹火龛余炼髓经羽人金磬动应此礼寒星

七言律

贞元二十年五月十四日夜宿天坛石幢侧十五日得盩厔马逢少府书知予逺上天坛因以长句见赠篇末仍云灵谿试为访金丹因

于坛上还赠      【唐】元 稹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万里洞中朝玉帝【上有洞周视万里】九光霞外宿天坛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因为南昌捡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宿王屋天坛       【唐】马 戴

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逺照海涛分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絶顶樵廻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王屋道中       【元】耶律楚材

胜克河中号令齐神兵入自太行西昏昏烟鎻天坛暗漠汉云埋王屋低风软却教冰泛水寒轻还使雪成泥行吟想像覃怀景多少梅花坼玉谿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一

猜你喜欢
  张才翁·唐圭璋
  提要·刘克庄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杨珽
  《词综》(卷十八)·朱彝尊
  存家诗稿防·杨巍
  卷七十七·王奕清
  ●题·佚名
  卷十二·乾隆
  卷三百九十七·曹学佺
  卷一百十二·陈邦彦
  卷三百七·陈廷敬
  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四·佚名
  提要·赵蕃
  卷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焘·唐圭璋

      焘字无言,长兴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建中靖国元年(1101),秘书省正字。政和八年(1118),提点淮南东路刑狱。宣和三年(1121),自秘书少监提点嵩山崇福宫。七年(1125),除秘阁修撰。靖康时擅离官守,为李光所劾。   花心动   偏忆

  • ◆李处士元珪(廷璧集)·顾嗣立

    元珪,字廷璧,河东人。端厚沈毅,重然诺,酷志读书,非其人不苟与交。作诗若不经思,往往超诣颖脱。字法追踪鲜于伯机,曲尽其妙。晚年无子,留滞吴中,多叹老悲穷之作。时往来玉山,与诸君唱和,杨铁崖称为中州之善学者。 感怀 春日访云林

  • 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第十九·班固

    爰盎字丝。其父楚人也,故为群盗,徙安陵。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孝文即位,盎兄哙任盎为郎中。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

  • 卷一百十四·毕沅

      ◎宋纪一百十四 ∷起阏逢摄提格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   秋,七月,戊申朔,吏部尚书兼侍讲胡松年充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徽猷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四【起昭阳赤奋若正月尽着雍敦牂十二月凡六年】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寳祐元年春正月庚寅诏以建安郡王孜为皇子改名禥封永嘉郡王制资善堂记赐之帝在位嵗乆无子羣臣屡以为言故有是诏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弘治十一年四月丙寅朔孟夏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灶之神 初大理寺右寺丞杜昌鸿胪寺右寺丞周惠畴高岱尚宝司司丞华英中书舍人仝泰杨立太常寺寺丞张晖以传升降级至是乞复原职许之 戊辰升锦衣卫副千户柏权为指挥佥事舍人柏极

  • 卷七十七·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七 唐 张守节 撰 信陵君列传第十七    史记七十七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

  • 卷十六 邓寇列传第六·范晔

    (邓禹、寇恂)◆邓禹传邓禹字仲华,南陽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数年后回家。等到汉兵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

  • 陈文帝本纪·李延寿

    陈世祖文皇帝名叫陈茜,字子华,是始兴昭烈王的长子。从少年时候起就沉稳敏捷,有见识有胆量,容貌漂亮,留意经史书籍。武帝对他十分宠爱,常称他为“我家英秀”。梁朝太清初年,文帝梦见有两个太陽争斗,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光芒减弱落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下·佚名

    法约无利有弊亟宜豫筹补救疏(附披沥自陈片)(光绪十年)竭诚筹办疏(光绪十年)广东防御情形疏(附与法人议款不可许片)(光绪十年)遵旨严防备战疏(光绪十年)滇粤边防紧要请厚兵力疏(光绪十年)亟宜切实整顿海防疏(光绪十年)遵筹战备情形疏(附

  • ●卷五·梁廷枏

    仆鼎喳濒去,留绿衣兵守香港,五口分留夷目开市,司税务之领事亦至。所掳于宁波妇女,有失鞋裂帛缠其足者,载入澳门夷楼,作长夜饮。香山鲍某,方受雇为夷守门。楼凡二层,上居白夷,下厮役。其夜白夷十余,同聚居一楼,皆自江来留粤者

  • 大学直指(依古本)·智旭

    古吴澫益道人智旭述阳复子江谦补注大者。当体得名。常徧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

  • 宙合第十一·管仲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怀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溜大成,是唯时德之节。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大贤之德长。明乃哲,哲乃明,奋乃苓,明哲乃大行。毒而无怒,怨而无言,欲而无谋。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也。

  • 禹贡说断卷四·傅寅

    宋 傅寅 撰淮自桐柏孔氏曰桐柏山在南阳之东唐孔氏曰地理志云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水经云出胎簮山东北过桐柏山胎簮盖桐柏之傍小山传言南阳郡之东也胎簮山即桐柏也后世又别名之耳禹谓淮自桐柏不应桐柏

  • 禹贡指南卷四·毛晃

    宋 毛晃 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漾水 解在梁州 水经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注云华阳国记曰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

  • 四事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加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不可计。一切大圣神通以达。辩才无碍慧不可量。诸根寂定见一切本。应病与药靡蒙济。为法桥梁度脱三界也。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经。时

  • 文殊现身·佚名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文喜问:“住众多少?”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r

  •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佚名

    《洞真太微黄书九天八箓真文》,又名《玄都交带文》。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八篇,后分出单为一卷。《三洞奉道科戒范》着录「上清太微黄书八箓真文」,即此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