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

古人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何况人生不百年。佳哉,醒世之言!余平生谫陋,一事无成。年来运逾迍邅,寄身异旅。日夕多愁,终岁凡在床呻吟者三。少愈勉力闲步至春田处,於案头翻得词曲数本,其间四时风景,闺怨情痴,读之历历如在目前,不觉腹中多时积块,豁然冰释矣。始知爽心之药,不徒草木为功。询之吾友,日初意手录数,曲亦自作永日消遣之法。迨後各同人皆问新觅奇,筒封幽处,大有集腋成裘之举。旦暮握管,凡一年有馀,始成大略。虽未足动雅人之兴,亦足以畅叙幽情。惟冀阅者於酒酣耳热之时,少加爱惜足矣!时嘉庆岁次己未季春上浣,景齐高文德序。

忆自弱冠废学,游食江湖,登山临水,寿胜访古,举凡音韵词曲,无不随遇鬯怀,人生寿乐之方,何以过之,但赋忄宁愚,食粟而已,是岁闰月望後,与平陵华春田二兄会於平昌官舍,见几头曲词二帙,乃春田夙昔搜选辑录也,翻诵其词,怨感痴恨,离合悲欢,诸调咸备,批阅之馀,不禁胸襟畅美,而积愤夙愁,豁然顿减,古人云,小快则行吟坐咏,大快则手舞足蹈,其信然耶,兹之借景生情,缘情生景,虽非引商刻羽,可与汉唐乐府相提并论,而基中之词意缠绵,令人心游目想,移晷忘倦,其亦可以步碧城十二阑干之後尘乎,(泉)乃恍然曰,词无深义,文有别情,吾辈在异乡中,可藉以畅叙幽情,岂非小快大乐之一助耶,是为序,(下有印记二方,常印琴泉白文印一,南楼朱文印一。)

吾少也贱,除钓弋射御而外无寸长,性情动静兼而有之,动则过焉,甫就外传,辄乐於遨游,以故滇黔川楚闽广吴越之间,奇山秀水,人物风流,无一不寓於目中,常以朋友为性命,晋接多骚人墨士,诗礼弦诵,颇心契神往,虽未过仲氏之庐,亦乐近子云之宅,论说殊有腐儒气,人多以道学视之,予自笑曰,千秋佳品,一没字碑耳,辛酉春,予缘事入都,闻历山之胜,遂至止,半肩行李,四海空囊,大有吴市吹箫之慨,每到无聊,惟诗酒自适,以笔墨为应酬,渐得高贤,予又自警曰,遭逢窍幸,责宝循名,不殖将落,非明证欤,岁丙寅,幸识春田华君,襟怀洒宕,恨相见晚,一日,出自集白雪遗音全谱属予记,未尝学问,其(上声)有文章,及翻阅,词章婉转悠扬,乐府何让,捡句成编,匪朝伊夕,噫,春田真智者也,正如李清照词云,也莫向竹边辜负月,也莫向梅边辜负雪,公之同好,未必不拍案惊奇,予虽非同调知音,亦不能不捡搜苦肠,勉为续貂,碔砆混玉,幸哂谅之,小楼陈燕识。

平陵华君春田,颜所著传奇一部曰白雪遗音,邮以见示,命余序之闻,之宋玉之言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属而和者数百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玉之意其谓巴人下里者,犹之秦之击瓮叩缶而歌乌乌耶,阳春白雪则杂流之辞矣,然较之五音繁会,按之歌喉,铢黍不爽,犹有间焉,华君之传奇以白雪名也,其自谦耶,自任耶,意所谓力求其上而得乎中耶,谢惠连雪赋云,皓鹤失鲜,白鹇夺素,即继之曰,既因方而为珪,亦遇圆而成璧,传奇之道,缘情造境,翻空易奇,其诸雪之为珪成璧耶,君之以白雪名,其谓是耶,然记有之曰,白受采,又曰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到不彰,白者质也,雪也者,始乎水而复乎水,传奇之道,肇乎辞,范乎谱,终於接节以歌,他日者翠袖霓裳抱紫擅槽奏此曲於锦茵之上,红粉成行,华灯不夜,此真所谓采之受而色之彰耶,吾与华君安得并坐而一观之,己丑燕九大雪盈庭,遂援笔而为之序,朴堂吴淳草。

在昔白云黄竹,肇起歌谣,石母野人,渐来幽怨,闲思流逸,沉吟芍药之章,哀感萦纡,惆怅明星之咏,赋长门而踯躅,对团扇以怆悢,自古儿女之私,英雄难免,况春宫苔浅,夏簟阴长,秋帐增寒,冬钉凝蕊尢足动骚人之离思,感雅客之幽怀者乎,紧古以来,词人才子,名溢於缥囊,飞文染翰,卷盈乎缃帙,固以签分甲乙,罗列乌丝,夜历丙丁,难穷鱼茧,而康衢之祝,击坏之谣,春女思春之词,秋士悲秋之咏,虽未能关乎国是,亦足以畅夫人心,然充耳褒如,寓目无所,骤聆弦管,难识性情,故尝重下缃帏,遥遮蛮槅,绦绳试启,玉笈时开,聚佳友於兰台,各晒便便之腹,吐妙词於芝室,同吟皙皙之章,聊试写乎蝇头,居然成其雁阵,浃辰犹未成袠,哀然洵可为编,未改托意於风人,惟以悬情於乐府,庶几闻弦知雅,得意忘言矣,无何长安乞米,历下流连,寒暑递更,节物时变,积同贯朽,蚕食神仙,诚恐颠倒於奚囊,遂致霉烂於行箧,检书烧烛,珍惜前功,掩卷沉思,辄图後效,值五夜从事之日,正三冬足用之资,共赌寸阴,更求暇日,铜蠡昼静,麾翰如飞,银鹊宵寒,濡毫不辍,云蓝照眼,蚕眼细字之书,石叶薰衣,龙髓都浆之味,遂将互之桃竹,里以青缣,重题大雅之吟,流赏清风之什,爰书弁首,用志美谈,本非待叙於玉台,聊寄闲情於彤管云尔,嘉庆岁次甲子孟冬月,春田华广生自序。

○白雪遗音

曲谱四本,乃多方搜罗,旷日持久,积少成多,费尽心力而後成者,恐借书诸君子,不加爱惜,致有揉措扯裂沾污之处,因成一曲,附之本首,愿诸友留览者,少加意焉。

〖借书人〗(马头调)

小小曲本是心爱,也费工夫,也破钱财。不怕看,总别给俺揉措坏,给俺沾污了,当面得罪你莫怪。且莫外借,更莫传开。君子人,拿着人家的东西当自己的爱。虽然不是值钱宝,万两黄金也不卖。

○马头调(连板)

黄(尺尺上上) 昏(上尺六工六尺) 卸(五六凡)得(工工工尺工六) 残(上上上尺工工工工尺上四合上) 过板(工六工尺上四上)妆(工尺上上上尺工工尺工六乙) 罢(上尺工工六工尺上尺四上)窈(尺尺)窕(上) 可(四合) 夸(乙四合)过板(五五六工六合六) 窗(工工工尺) 外(乙四合合四上)西(尺尺上上) 风(尺上四合) 冷(工工工尺)透(上) 碧(上尺工工工尺上上尺工六六五五六工六尺) 纱(上上尺尺六六五五六六尺尺尺尺乙四合四)凄(上) 凉(尺六工) 更(六工工六)加(工尺上) 过板(上六工尺上四上) 听(尺上尺)谯(尺尺工工四合合四) 声(上上尺尺六工六尺上尺) 一(尺尺上上)阵(上尺六工六尺) 一(五六凡) 阵(工工工尺工六)细(上上上尺工工工工尺上四合上) 过板(工六工尺上四上) 雨(工尺上上上尺工工尺工六乙)下(上尺工工六工尺上尺四上) 不(尺尺) 住(上上)滴(四合) 打(乙四合) 过板(五五六工六合六)闪(工四上) 煞(上尺六六五五五六尺工上尺尺上四乙四合四)奴(尺尺上上四合乙四合六)一(合合) 灯(上上) 孤(工工六工)影(尺上四上尺上四) 对(工六工尺上四上) 绣(尺尺上上尺尺上上四合)榻(尺上四上尺六合六五六凡) 恨(六六)咬(五)银(工六工) 牙(尺上) 过板(五五六六工六合六)望(工工工尺) 穿(乙四合合四上) 秋(尺尺上上) 波(尺上四合)不(工工工尺) 见(上)远(上尺工工工尺上上尺工六六五五六工六尺) 家(上上尺尺六六五五六工六尺尺尺尺乙四合四) 两(上)泪(尺六工) 如(六工工六) 麻(工尺上)过板(工六工尺上四上) 不(尺上尺) 知(尺尺工工四合合四)他(上上尺尺六工六尺上尺) 贪(尺尺上上) 恋(上尺六工六尺)何(五六凡) 处(工工工尺工六) 花(上上上尺工工工工尺上四合上)过板(工六工尺上四上) 柳(工尺上上上尺工工尺工六乙) 下(上尺工工六工尺上尺四上)撇(尺尺) 了(上上) 奴(四合)家(乙四合) 过板(五五六工六合六) 好(上四上)叫(上尺六六五五五六工尺上尺尺上四乙合四) 我(尺尺上上四合乙四合)手(合合)拿(上上) 绣(工工六工) 鞋(尺上四上尺上四)占(工六工尺上四上) 一(尺尺上上尺尺上上四合) 卦(尺上四上尺六合六五六凡)盼(六六) 不(五) 到(工六工)他(尺上)

猜你喜欢
  人间词话删稿·王国维
  五言绝句·林逋
  第五幕·老舍
  第四折·佚名
  第一折·高茂卿
  张子坚·隋树森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臧懋循
  楔子·郑廷玉
  卷二十九·白居易
  二集卷七十七·乾隆
  序·胡薇元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二·佚名
  卷五·吴雯
  卷四十一·方回
  忠愍集巻上·寇凖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诗话 五·李颀

      一八一、张乖厓诗无两府意   张乖厓镇宛丘,邸报王文正①大拜,不悦,谓坐客曰:"朝廷肯用经纶康济人乎?余少以直节自誓,束发登用,无两府心。"幕中杜寿隆曰:"固知公无两府意。"公曰:"吾胸中事,尔安得知?"杜曰:"尝见公《柳诗》云

  • 第三十二出 冥誓·汤显祖

    【月云高】〔生上〕暮云金阙,风幡淡摇拽。但听的钟声绝,早则是心儿热。 纸帐书生,有分氲兰麝。咱时还早。荡花阴,单则把月痕遮。〔整灯介〕溜风光, 稳护着灯儿烨

  • 二集卷四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古今体一百首【甲戌一】甲戌元旦泰阶圜煦丽青阳绮胜椒盘总发祥岁肇三元欣首祚闰逢旬九恰初章共球小大来侯甸衣食根源厪雨阳五福敛时敬敷锡春台寰海祝丰

  • 卷三十四 【释子】·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四 【 释子】侯官陈衍辑子温有规德丰炳同净权存诚了慧有在溥光明本与恭觉恩行端一初圆至善住本诚广漩寿宁梵琦祖柏若舟宗衍文信

  • 卷十七·李心传

     兵马  沔州十军分正副两司事始沔州诸军自昔为天下最盖御前诸军惟蜀中有关陕之旧而武兴之众至六万人分为十军其闲摧锋蹋白二军又沔军之最劲者也自淳熙以后不除副都统制郭子明为帅朝廷始用王大节曦至罢之曦诛安观文

  • 一四七 谕内阁圣祖集诗内错字未校出总裁王际华等着交部议处·佚名

    一四七 谕内阁圣祖集诗内错字未校出总裁王际华等着交部议处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处进呈录成书本内,有《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据总裁等于面页签明,原本校刊精审,并无应

  • 战国策卷六·鲍彪

    宋 鲍彪 注赵【初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髙阳郑□乡东有广平钜鹿清河河间渤海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安河以北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襄子【简子子 定王十六年戊子

  • 张轨传·李延寿

    张轨字元轨,济北临邑人,父张崇,曾任高平令。张轨自幼喜爱读书,志大识广。当初住在洛阳,家中贫穷,与乐安人孙树仁成为莫逆之交,常常是你穿着我的衣服,我穿着你的衣服结伴外出,并因此受到人们的称赞。张轨常常对亲近的人说“:秦雍

  • 杨国忠传·刘昫

    杨国忠本名钊,蒲州永乐人。父亲名王旬,凭借国忠的显达,被追封为兵部尚书。则天朝中的宠臣张易之,即是国忠的舅舅。国忠无学术,行为放荡,能饮酒,爱好..艹捕,品行不端,为同宗族人所鄙视。于是发愤从军,在蜀帅手下奉事,因驻防出色应

  •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四·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二月朔日、祭日无定,有在正月初二者。十月朔日,亦无定。坤宁宫立竿祀神。礼成,召皇子以下及王公大臣食肉。锡厘广惠,二百余年成例也。官一品者,非特派不得与;有非一品而得与者,盖异数

  • 目录·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目録 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卷一圣孝卷二圣德卷三圣德卷四圣德卷五圣学卷六圣治卷七圣治卷八圣治卷九圣治卷十敬天

  • 密宗道次序·太虚

    密宗道次第,原名续部总建立广释,西藏克主大师造,世苑汉藏院法尊教授译。闻此译尚为略论,别有广论,亦如菩提道次之分略广。虽略去广辩及细析各端,而事理之纲要固已完具也。译师出稿本属为序之,乃察阅一过,就随感所及笔述于下:

  • 佛学的“色法”与“物”·太虚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潮州省立第四中学讲──潮州为中国历史上文化颇发达的地方,而贵校又是潮州的第一学府,今天承贵校校长及孔训育主任等之邀,得以来此参观,能与诸位作佛学的讨论,实是非常愉快!但因时间短促,即刻赴汕,所以拈

  • 起世经卷第八·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三诸比丘。若复有时。诸外道等。或波利婆罗阇迦。或更余者。来诣汝所。问汝等言。是诸长老。何因何缘。有一色人。为诸非人之所恐怖。有一色人。不为非人之所恐怖。彼诸外道。

  •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不可思议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稽首毗卢遮那佛实相法智缘起法圣者妙音阿阇梨垂恩令证法性海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供养次第法真言行学处品第一释此经法四门分别(初述大意 次说来由 三释题目 四随文解释)。初述大

  • 佛说苾刍五法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来应正等觉。在舍卫国。为彼未来观察而住。是时无量诸天及人。知佛世尊是人天师。恭信供养尊重赞叹。利乐名称而得最上。各各奉上名衣妙馔卧具汤药。尔时世尊

  •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佚名

    简称《三洞奉道科戒营始》。道教书名。六卷。本书出隋以前,为道教较早之戒律仪范。前一部分为《指修时要》,列出戒律规范五百二十条。旨在宣扬善恶报应之说,凡道士女冠违犯经戒者,皆得受报。对于建造道观、塑神像、写道经

  • 通玄真经注·朱弁

    通玄真经注。宋人朱弁《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二卷,现残存前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