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

 

  卷500_1 【过张邯郸庄】姚合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到君读书堂,忽若逢良医。

  堂前水交流,堂下树交枝。两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

  与子还往熟,坐卧恣所宜。时时相献酬,文字当酒卮。

  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苟餐非其所,鲙炙为蒺藜。

  时清士人闲,耕作唯文词。岂独乡里荐,当取四海知。

  卷500_2 【过杨处士幽居】姚合

  引水穿风竹,幽声胜远溪。裁衣延野客,翦翅养山鸡。

  酒熟听琴酌,诗成削树题。惟愁春气暖,松下雪和泥。

  卷500_3 【过李处士山居】姚合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卷500_4 【过无可僧院】姚合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

  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终拟修禅观,窗间卷欲烧。

  卷500_5 【过稠上人院】姚合

  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蔬食常来此,人间护净稀。

  卷500_6 【过不疑上人院】姚合

  九经通大义,内典自应精。帘冷连松影,苔深减履声。

  相逢幸此日,相失恐来生。觉路何门去,师须引我行。

  卷500_7 【过昙花宝上人院】姚合

  九陌最幽寺,吾师院复深。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

  鸟语境弥寂,客来机自沈。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

  卷500_8 【过杜氏江亭】姚合

  上国千馀里,逢春且胜游。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

  卷500_9 【过张云峰院宿】姚合

  不吃胡麻饭,杯中自得仙。隔篱招好客,扫室置芳筵。

  家酝香醪嫩,时新异果鲜。夜深唯畏晓,坐稳岂思眠。

  棋罢嫌无敌,诗成贵在前。明朝题壁上,谁得众人传。

  卷500_10 【过钦上人院】姚合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伊余求了义,羸马往来频。

  卷500_11 【过无可上人院】姚合

  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

  蚁行经古藓,鹤毳落深松。自想归时路,尘埃复几重。

  卷500_12 【过城南僧院】姚合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卷500_13 【过灵泉寺】姚合

  偶寻灵迹去,幽径入氲氛。转壑惊飞鸟,穿山踏乱云。

  水从岩下落,溪向寺前分。释子游何处,空堂日渐曛。

  卷500_14 【过天津桥晴望】姚合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卷500_15 【春日游慈恩寺】姚合

  年长归何处,青山未有家。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

  卷500_16 【游天台上方(一作游天长寺上方)】姚合

  晓上上方高处立,路人羡我此时身。

  白云向我头上过,我更羡他云路人。

  卷500_17 【游终南山】姚合

  策杖度溪桥,云深步数劳。青猿吟岭际,白鹤坐松梢。

  天外浮烟远,山根野水交。自缘名利系,好此结蓬茆。

  卷500_18 【游杏溪兰若】姚合

  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

  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

  卷500_19 【游谢公亭】姚合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

  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卷500_20 【游阳河岸】姚合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卷500_21 【游河桥晓望】姚合

  闲上津桥立,天涯一望间。秋风波上岸,旭日气连山。

  偶圣今方变,朝宗岂复还。昆仑在蕃界,作将亦何颜。

  卷500_22 【秋夜月中登天坛】姚合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

  卷500_23 【游昊天玄都观(一作裴考功、厉察院同游昊天玄都观)】姚合

  性同相见易,紫府共闲行。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

  藓文连竹色,鹤语应松声。风定药香细,树声泉气清。

  垂檐灵草影,绕壁古山名。围外坊无禁,归时踏月明。

  卷500_24 【同裴起居厉侍御放朝游曲江】姚合

  暑月放朝频,青槐路绝尘。雨晴江色出,风动草香新。

  独立分幽岛,同行得静人。此欢宜稍滞,此去与谁亲。

  卷500_25 【晓望华清宫】姚合

  晓看楼殿更鲜明,遥隔朱栏见鹿行。

  武帝自知身不死,教修玉殿号长生。

  卷500_26 【夏日登楼晚望】姚合

  避暑高楼上,平芜望不穷。鸟穷山色去,人歇树阴中。

  数带长河水,千条弱柳风。暗思多少事,懒话与芝翁。

  卷500_27 【霁后登楼】姚合

  高楼初霁后,远望思无穷。雨洗青山净,春蒸大野融。

  碧池舒暖景,弱柳亸和风。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卷500_28 【早夏郡楼宴集】姚合

  官散有闲情,登楼步稍轻。窗云带雨气,林鸟杂人声。

  晓日襟前度,微风酒上生。城中会难得,扫壁各书名。

  卷500_29 【夜宴太仆田卿宅】姚合

  故人九寺长,邀我此同欢。永夜开筵静,中年饮酒难。

  微风侵烛影,叠漏过林端。腊后分朝日,天明几刻残。

  卷500_30 【春日同会卫尉崔少卿宅】姚合

  诗家会诗客,池阁晓初晴。鸟尽山中语,琴多谱外声。

  映花相劝酒,入洞各题名。疏野常如此,谁人信在城。

  卷500_31 【军城夜会】姚合

  军城夜禁乐,饮酒每题诗。坐稳吟难尽,寒多醉较迟。

  远钟惊漏压,微月被灯欺。此会诚堪惜,天明是别离。

  卷500_32 【晦日宴刘值录事宅】姚合

  花落莺飞深院静,满堂宾客尽诗人。

  城中杯酒家家有,唯是君家酒送春。

  卷500_33 【宴光禄田卿宅】姚合

  竹里开华馆,珍羞次第尝。春风酒影动,晴日乐声长。

  久坐难辞醉,衰年亦暂狂。殷勤还继烛,永夕梦相妨。

  卷500_34 【会将作崔监东园】姚合

  墙北走红尘,墙东接白云。山光衣上见,药气酒中闻。

  此会诚堪惜,穷秋日又曛。人间唯有醉,醉后复何云。

  卷500_35 【同诸公会太府韩卿宅】姚合

  九寺名卿才思雄,邀欢笔下与杯中。六街鼓绝尘埃息,

  四座筵开语笑同。焰焰兰缸明狭室,丁丁玉漏发深宫。

  即听鸡唱天门晓,吏事相牵西复东。

  卷500_36 【乞酒】姚合

  闻君有美酒,与我正相宜。溢瓮清如水,黏杯半似脂。

  岂唯消旧病,且要引新诗。况此便便腹,无非是满卮。

  卷500_37 【寄卫拾遗乞酒】姚合

  老人罢卮酒,不醉已经年。自饮君家酒,一杯三日眠。

  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泉。莫厌时时寄,须知法未传。

  卷500_38 【乞新茶】姚合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

  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卷500_39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姚合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

  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

  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卷500_40 【杭州郡斋南亭】姚合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

  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卷500_41 【郡中西园(一作许浑诗)】姚合

  西园春欲尽,芳草径难分。静语唯幽鸟,闲眠独使君。

  密林生雨气,古石带潮文。虽去清秋远,朝朝见白云。

  卷500_42 【杭州官舍偶书】姚合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

  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

  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卷500_43 【省直书事】姚合

  默默沧江老,官分右掖荣。立朝班近殿,奏直上知名。

  晓雾和香气,晴楼下乐声。蜀笺金屑腻,月兔笔毫精。

  禁树霏烟覆,宫墙瑞草生。露盘秋更出,玉漏昼还清。

  碧藓无尘染,寒蝉似鸟鸣。竹深云自宿,天近日先明。

  孱懦难封诏,疏愚但掷觥。素餐终日足,宁免众人轻。

  卷500_44 【杭州官舍即事】姚合

  临江府署清,闲卧复闲行。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

  渐除身外事,暗作道家名。更喜仙山近,庭前药自生。

  卷500_45 【假日书事呈院中司徒】姚合

  十日公府静,巾栉起清晨。寒蝉近衰柳,古木似高人。

  学佛宁忧老,为儒自喜贫。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

  卷500_46 【书县丞旧厅】姚合

  宫殿半山上,人家向下居。古厅眠易魇,老吏语多虚。

  雨水浇荒竹,溪沙拥废渠。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

  卷500_47 【县中秋宿】姚合

  鼓绝门方掩,萧条作吏心。露垂庭际草,萤照竹间禽。

  棋罢嫌无月,眠迟听尽砧。还知未离此,时复更相寻。

  卷500_48 【夏夜宿江驿】姚合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卷500_49 【陕城即事】姚合

  左右分京阙,黄河与宅连。何功来此地,窃位已经年。

  天下才弥小,关中镇最先。陇山望可见,惆怅是穷边。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二十三·阮阅
  卷之一四·魏庆之
  第四幕·老舍
  西湖艣唱·藤香馆词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孙仁孺
  卷十六·白居易
  二集卷一·乾隆
  水云集·汪元量
  卷三百五·陈思
  巻四·袁表
  卷四十九 楚下·佚名
  卷十七·陈衍
  第六场·田汉
  雍熈乐府卷之七·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梁章钜

      公扬历中外垂四十年。居官之馀,不废著述。于经:有《论语旁证》二十卷,《孟子旁证》十四卷,《夏小正通释》四卷。于小学:有《仓颉篇校证》三卷。于史:有《三国志旁证》二十四卷。于掌故;有《国朝臣工言行记》十二卷,《枢垣

  • 第二十三出 冥判·汤显祖

    【北点绛唇】〔净扮判官,丑扮鬼持笔、簿上〕十地宣差,一天封拜。阎浮 界,阳世栽埋,又把俺这里门桯迈。自家十地阎罗王殿下一个胡判官是也。原 有十位殿下,因阳

  • 道峡似巫山·张说

    朱使欣江如晓天静,石似暮云张。 征帆一流览,宛若巫山阳。 楚客思归路,秦人谪异乡。 猿鸣孤月夜,再使泪沾裳。

  • 列传第三十三 元法僧 元树 元愿达 王神念 杨华 羊侃子鹍 羊鸦仁·姚思廉

    元法僧,魏氏之支属也。其始祖道武帝。父钟葵,江阳王。法僧仕魏,历光禄大夫,后为使持节、都督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彭城。普通五年,魏室大乱,法僧遂据镇称帝,诛锄异己,立诸子为王,部署将帅,欲议匡复。既而魏乱稍定,将讨法僧。法

  •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成化十八年闰八月丁卯朔南京留守前卫百户高洪赵颙唐恺已用荐管事后谋管屯田事觉兵部言近例军政管事官不得辙行调遣请治洪等罪仍请通行南京各卫申明管屯官数惟全伍下屯诸所如旧其屯军百人以上者用百户一人三百人以上者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五 唐世系表畧 李氏其先本号朱邪出於西突厥其後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姓唐德宗时朱邪尽忠居於北庭之金满州吐蕃攻陷北庭徙尽忠於甘州吐蕃为囘鹘所败尽忠与子执宜东走吐蕃追及之尽

  • 卷四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六乾隆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乙未谕定边将军成衮扎布等来京请训上谕军机大臣曰现在逆贼阿睦尔撒纳已逃入俄罗斯俄罗斯与喀尔喀毗连一应侦探防范事宜甚关要成衮扎布素得喀尔喀之心为

  • 赵逵传·脱脱

    赵逵字庄叔。他的祖先是秦国人,八世祖赵处荣时举家迁徙到四川,在资州定居。赵逵幼时领悟力强,读书一目十行,速度很快。他尤其喜欢搜集古书,研究历代王朝兴衰,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与当时的名人钜公一起谈论国家安危、存

  • 月河所闻集·莫君陈

    (宋)莫君陈 撰 每大起居,宰执待班于垂拱隔门外东廊庐中,三帅庭下声喏,卷帘及半,起身答之。祖宗之制也。 江行,夜则维舟于浦溆。前后或作婴儿啼,勿怪,此乃獭相呼声。 徐总少卿善行气,能瘦其一支,自云:「合就杏金丹,服二两,可延五百岁

  • 东溪日谈録卷二·周琦

    性道谈下太极之性分见于天人曰元亨利贞曰刚健中正此天之道曰仁义礼智曰仁义中正此人之道刚健中正其统体而元亨利贞其流行也仁义礼智其禀受而中正亦礼智也人之仁义礼智即天之元亨利贞其实一理而已皆太极也太极之理只是

  • 卷十一·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一安溪李钟伦撰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注始祖后稷之庙其寳物世传守之若鲁寳玉大弓者疏始祖之庙以其最尊故寳物藏焉凡国之玉镇大寳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注玉镇大寳器玉瑞玉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九·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三藏义净译)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沙门慧琳再译真言三十八道经依前本)  合部金光明经八卷(人间四卷金光明全在此中)  右三经二十八卷同此卷音。  金光明最

  • 卷第三·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三   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提伽国人也。姓毗舍罗。处胎六年。因号难生。遇佛陀难提尊者行化至其家。谓此子非凡。当为法器。仍为说于宿缘。五十年中。口未尝言。复不履步。盖有所

  • 佛说太子和休经·佚名

    僧祐录云失译今附西晋录佛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中,与菩萨万人俱,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诸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梵释及人民、鬼神、龙,无央数共坐。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和休,与长者子五百人,各持金花伞盖,从罗阅国出行,与太子相随俱

  • 目次·佚名

    补续高僧传目次卷第一 序  译经篇第一宋。天息灾法天施护三师 法护惟净二师金。苏陀室利(附宝公慧洪) 元。帝师[癹-又+文]思八 金刚上师 佛智三藏 必兰纳识理 雪磵法祯明。西天国师(附桑渴巴辣) 具生吉祥大

  • 测量法义·徐光启

    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先论制造测量工具,次论测量方法,再设十五个问题,分别说明测量高深广远之方法。其内容未超出中国古代勾股测量范围,然其结论与公式皆用《几何原本》之定理证明。

  • 钦定授时通考·佚名

    七十八卷,清乾隆二年奉敕撰。该书是清政府官方编纂的大型农书,由乾隆帝授命鄂尔泰、张廷玉等多位大臣历时五年编写而成。取《尚书·尧典》“敬授民时”之义,命名为《授时通考》。分为八类:一为天时,分记农家四季作业,略如田

  • 曲律·王骥德

    曲论。明王骥德撰。四卷。骥德有《古杂剧》已著录。是书论作曲各法,从宫调音韵乃至于科诨部色,门类详备。见解多精湛独到,是一部有关南北曲作曲、戏剧创作以至散曲创作的重要论著。有天启四年原刻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