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五十五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五

马戴

马戴字虞臣会昌四年进士第宣宗大中初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以正言被斥为龙阳尉懿宗咸通末佐大同军幕终太学博士诗集一卷今编二卷

挍猎曲【第十句缺二字】

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意在絶飞鸟臂弓腰镆鎁远将射句践次欲诛夫差壮志一朝尽他  繁华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蛮家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看儿调小象打鼓放新船醉後眠神树耕时语瘴烟又逢衰蹇老相问莫知年

春思

初日照杨柳王楼含翠隂啼春独鸟思望远佳人心幽怨贮瑶瑟韶光凝碧林所思曾不见芳草意空深

送从叔【一作弟】赴南海幕

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信【一作消】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

江行留别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云侵帆影尽【一作落】风逼鴈【一作鸟】行斜返【一作夕】照开岚【一作峯】翠寒潮荡【一作漾】浦沙余将何所往海【一作孤】峤拟【一作欲】营家

将别寄友人

帝乡归未得辛苦事羇游别馆一尊酒客程千里秋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苹洲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

客行

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芦荻晩汀雨柳花南浦风乱钟嘶马【一作鸣鸟】急残日半帆红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一作谿谷】中

过野叟居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居止白云内渔樵沧海边呼儿采山药放犊饮溪泉自着养生论无烦忧暮年

答光州王使君

信【一作昨】来淮上郡楚岫入秦云自顾为儒者何由答使君蜕风蝉半【一作乍】失阻雨鴈频闻欲识平生分他时别纪勲

下第再过崔邵池阳居

岂无故乡路路远未成归关内相知少海边来信稀离云空石穴芳草偃郊扉谢子一留宿此心聊息机

夕次淮口

天涯秋光尽木末羣鸟还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此意竟谁见行行非【一作悲】故关

落日怅望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顔

早发故山作

云门夹峭石石路?长松谷响猨相应山深水复重餐霞人不见【一作巳往】采药客犹逢独宿灵潭侧时闻岳顶钟

下第别郜扶【一作大一作秩】

穷途别故人京洛泣风尘在世即应老他乡又欲春平生空志学晩岁【一作节】拙谋身静话归休计唯将海上【一作沧海】亲

寄终南真空禅师

闲想白云外了然清净僧松门山半寺夜雨佛前灯此境可长住【一作往】浮生自不能一从林下别瀑布几成氷

长安寓居寄赠贾岛【一作长安赠贾岛】

岁暮见华髪平生志半空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枉道【一作羡】紫宸谒妨栽丹桂丛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嵓【一作在林】中

秋郊夕望

度鸟向栖急隂虫逢夜多余霞媚秋汉迥月濯沧波蔓草将萎絶流年其奈何耿然揺落思独酌不成歌

赠越客

故国波涛隔明时巳久留献书双阙晩看月五陵秋南棹何时返长江忆共游遥知钓船畔相望在汀洲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

无成西别秦返驾江南春草际楚田鴈舟中吴苑人残云挂绝岛迥树入通津想到长洲日门前多白苹

汧上劝【一作欵】旧友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斜阳【一作日斜】高垒闭秋角暮山空鴈叫【一作宿】寒流上萤飞薄【一作淡】雾中坐来生【一作忧】白髪况复久从戎

送狄参军赴杭州

新官非次受圣主宠前勲关雪发车晩风涛挂席闻海门山叠翠湖岸郡藏云执简从公後髯参岂胜君

过故人所迁新居

金马诏何晩茂陵居近修客来云雨散鸟下梧桐秋迥汉衔天阙遥泉响御沟坐看凉月上为子一淹留

落照【一作耿湋诗】

照曜天山外飞鸦几共过微红拂秋汉片白透长波影促寒汀薄光残古木多金霞与云气散漫复相和

宿崔邵池阳别墅

杨柳色已改【一作故】郊原日复低烟生寒渚上【一作树上】霞散乱山西【一作雾薄乱流西】待月人相对惊风鴈不齐此心君莫问旧国去将迷

楚江怀古三首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猨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一作葭】夹乱流云中君不降【一作见】竟夕自悲秋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隰下微霜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隂霓侵晩【一作反】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远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势引长云断波轻【一作凝】片雪连汀洲杳难到万古覆苍烟

夕发邠寜寄从弟【一作寄舒从事】

半【一作饮】酣走马别【一作白马】别後锁边城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方驰故国恋复怆长年情入【一作久】夜不能息何当闲此生

赠别北客【一本无别字】

君生游侠地感激气何高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鴈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决去如征鸟离心空自劳

夜下【一作入】湘中

洞庭人夜别【一作到】孤【一作鸣】棹下湘中露洗寒山遍波揺楚月空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行值【一作抵】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送吕郎中牧东海郡

假道经淮泗樯乌集隼旟芜城沙菼接波岛石林疎海鹤空【一作公】庭下夷人远岸居山乡足【一作召】遗老伫听荐贤书

山行偶作

缘危【一作巴】路忽穷投宿值樵翁鸟下山含暝【一作影】蝉鸣露滴空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

巴江夜猨

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露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船【一作帆】者听此不能眠

送田使君牧蔡州

主意思政【一作共】理牧人官不轻树多淮右地山远汝南城望稼周【一作殷】田隔登楼楚月生悬知蒋亭下渚鹤伴闲行

雀台怨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一作倒】铜台雨滴平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早发故园

语【一作论】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曙钟寒出岳【一作寺】残月迥凝霜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行逢海西鴈零落不成行

赠别江客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露细蒹葭广潮迥岛屿多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宿翠微寺

处处松隂【一作生】满樵开一迳通鸟归云壑【一作霜磬】静僧语石楼【一作桥】空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霁後寄白阁僧

苍翠霾高雪西峯鸟外看久披山衲坏孤坐石牀寒盥手水泉滴燃灯夜烧残终期老云峤煮药伴中餐

送僧归金山寺

金陵山【一作江】色里蝉急向秋分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夕阳依岸尽【一作落】清磬隔潮闻遥想禅林下鑪香带【一作对】月焚

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隂露气竹窗静秋光云【一作月】月【一作色】深煎尝灵药【一作草】味话及【一作友】故山心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关山曲二首

金甲耀兜鍪黄金【一作云】拂紫骝叛羌旗下戮?壁夜中收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勒兵临汉水惊鴈散胡天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犹闻汉皇怒按劒待开边

塞下曲二首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夜救龙城急朝焚虎帐空骨销金镞在鬓改玉关中却想羲轩氏【一作代又作世】无人尚【一作说】战功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一作塞路】平黄云飞旦夕【一作云飞日一夕】偏奏苦寒声

广陵曲

葱茏桂树枝高系黄金羁叶隐青蛾翠花飘白玉墀上鸣间关鸟下醉游侠儿炀帝国已破此中都不知

送人游蜀

别离杨柳陌迢遰蜀门行若听清猨後应多白髪生虹霓侵栈道风雨【一作雨雪】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宿无可上人房【一作宿翠微寺】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一作故】山期河【一作云】汉秋深【一作生】夜杉梧露滴时风传林磬响【一作久】月掩【一作萤掠】草堂迟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旅次夏州

嘶马发相续行次夏王台锁郡云隂暮鸣笳烧色来霜繁边上宿鬓改碛中回怅望胡沙晓惊蓬朔吹催

同庄秀才宿镇星观

的的星河落沾苔复洒松湿光微泛草石翠澹揺峰野观云和月秋城漏间钟知君亲此境九陌少相逢

鹳雀楼晴望

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海波【一作帆】通禹凿【一作穴】山木闭虞祠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赠淮南将

何事淮南将功高业未成风涛辞海郡雷雨镇山营度碛黄云起防秋白髪生密机曾制敌忧国更论兵塞色侵旗动寒光锁甲明自怜心有作独立望专征

寄贾岛

海上不同来关中俱久住寻思别山日老尽经行树志业人未闻时光鸟空度风悲汉苑秋雨滴秦城暮佩玉与锵金非亲亦非故朱顔枉自毁明代空相遇岁晏各能归心知旧岐路

湘川吊舜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斑鴈集蒹葭渚猨啼雾露山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玄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送僧归闽中旧寺

寺隔海山遥帆前落叶飘断猨通楚塞惊鹭出兰桡星月浮波岛烟萝渡石桥钟声催野饭秋色落寒潮旧社人多老闲房树半凋空林容病士【一作者】岁晩待相招

寄远

坐想亲爱远行嗟天地阔积疹甘毁顔沈忧更销骨迢迢游子心望望归云没乔木非故里高楼共明月夜深秋风多闻鴈来天末

经咸阳北原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晩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黄河岸柳衰城下度流澌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家山望【一作登】几遍魏阙赴何时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

浙江夜宿

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积隂开片月爽气集高秋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寄西岳白石僧

挂锡中峯上经行踏石梯云房出定後岳月在池西峭壁残霞照欹松积雪齐年年着山屐曾得到招提

同州冬日陪吴常侍闲宴

中天白云散集客郡斋时陶性聊飞爵看山忽罢碁雪花凝始散木叶脱无遗静理【一作里】良多暇招邀惬所思

答鄜畤友人同宿见示

为客自堪悲风尘日满衣承明无计入旧隐但怀归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

题僧禅院【一作题兴善寺英律师院】

虚室焚【一作燃】香久禅【一作看】心悟几生滤泉侵月起扫迳避虫行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我来风雨夜像设【一作照】一灯明

怀故山寄贾岛

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鴈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隣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寄崇德里居作

扫君园林地泽【一作涤】我清凉襟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河梁别

河梁送别者行哭半非亲此路【一作地】足征客胡天多杀人金罍照离思【一作席】宝瑟凝残【一作青】春早晚期相见垂杨凋复新【一本无末二句】

留别定襄卢军事

行行与君别路在鴈门西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酣歌【一作衔杯】击宝劒跃马上金【一作荒】堤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送杜秀才东游

羇游年复长去日值秋残草出函关白云藏野渡寒鸿多霜雪重山广道途难心事何人识斗牛应数看

怀黄颇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秦鴈归侵月湘猿戏褭枫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

陇上独望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隂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谁为立勲者可惜宝刀闲

长安书怀

岐路今如此还堪恸哭频关中成久客海上老诸亲谷口田应废乡山草又春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

邯郸驿楼作

芜没丛台久清漳废御沟蝉鸣河外树人在驿西楼云烧天中赤山当日落秋近郊经战後处处骨成丘

别家後次飞狐西即事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鸣蛩闻塞路冷鴈背龙沙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题青龙寺镜公房

一室意何有闲门为我开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五

猜你喜欢
  古今诗话 五·李颀
  第二十七出 幼海议本·王世贞
  第四出 腐叹·汤显祖
  楔子·关汉卿
  乐府雅词拾遗巻上·曾慥
  卷467 ·佚名
  卷334 ·佚名
  卷十二·李攀龙
  唐诗镜卷四十四·陆时雍
  烂果·闻一多
  卷一百七十二·曹学佺
  建康集补钞·吴之振
  咏史诗巻下·胡曾
  刘弇词作鉴赏·佚名
  解昉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人杰·唐圭璋

      人杰号龟峰。长乐人。生于嘉定十年(1217),卒于淳祐三年(1243),年仅二十六   沁园春   予以为古今词人抱负所有,妍媸长短,   虽已自信,亦必当世名巨为之印可,然后人   信以传。昔刘叉未有显称,及以雪车、冰柱   二

  • 引用书目·唐圭璋

      〔一〕 词丛编  典雅词十种十卷 清劳权校抄本 北京图书馆藏  唐宋名贤百家词一百三十卷 明吴讷编 传抄本 北京图书馆藏  宋元名家词八十二卷 传抄清毛扆校本 北京图书馆藏  宋名家词九十卷 明毛晋编

  • 李邦祐·隋树森

    李邦祐,生平,里籍均不详。 小令 【双调】转调淘金令 思情 花衢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冶。独立在帘儿下,眼巴巴则见风透纱窗,月上葡萄架。朝朝等待他,夜夜盼望他,盼不到如何价?当初共他,俏一

  • 卷一百二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一 明帝【姓宇文氏讳毓文帝长子魏大统中封宁都郡公周闵帝受禅进柱国岐州刺史及闵帝废朝廷乃迎立之在位四年】 贻韦居士【英华作招隐士逍遥公韦夐】 【北史

  • 卷四·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王勃采莲赋附歌荣华息,功名恻 【以上二句,《英华》作「芳草惧修名」,周必大等校《英华》引集本作「芳华惧功名」】 ,奇秀兮异植,红光兮碧色。禀天地之淑丽,承雨露之沾饰 【周引集本作「华饰」】 ,莲有藕兮藕有

  • 卷三十一·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张耒宛丘诗钞冬夜山静寒云薄天空孤月明霜桐占堦影风叶绕廊声经历心难就蹉跎岁屡更冥鸿本淸远何事亦宵征和西斋山色供开镜溪光照掩扉暗虫先夜响萎

  • 23.五言绝句四首·施蜇存

    相思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一金昌绪 哥舒歌 北

  • 提要·钱俨

     《吴越备史》四卷、《补遗》一卷,旧本题宋武胜军节度使掌书记范坰、巡官林禹撰。载钱鏐以下累世事迹,据旧目卷首列《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爵封谥表》,《十三州图》,《十三州考》,今唯存《十三州考》一篇,其图表俱佚。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李公遂。○李公遂益州人 部典书行俭之孙。 以监察* {纠}正擢魁科授典仪注簿累迁典校副令。 忠穆朝历知申事监察大夫。 有金用谦者性暴戾因

  • 王宰传·欧阳修

    王晏宰后来去掉“晏”字,单名叫宰。他年轻时有勇力、果断,年长后隶属神策军。甘露事变,他因功任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有好政绩,观察使段文昌在朝廷推荐他,就任命他为盐州刺史。他执行法纪严格,人们认为不方便。他多次升官后

  • 崔光远传·欧阳修

    崔光远是博陵大姓的后代,后来迁到滑州灵昌县。他祖父崔敬嗣,好喝酒赌博。唐中宗在房州时,官吏多有放肆、怠慢、不讲礼节的,崔敬嗣任刺史,单单全心拥戴、供奉,储蓄、供应丰足,唐中宗感激他。到复位后,有个和崔敬嗣同姓名的,每次

  • 卷一百八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二 朱批禅济布奏摺 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巡视台湾御史【臣】禅济布【臣】丁士一谨 奏为恭谢 天恩并报微【臣】接任日期事窃【臣】等奉 命巡视台湾於雍正二年二月初六日恭请 圣训仰

  • 提要·尹文

    尹文子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臣〉等謹案尹文子一卷周尹文撰前有魏黄初末山陽仲長氏序稱條次撰定為上下篇文獻通考著録作二卷此本亦題大道上篇大道下篇與序文相符而通為一卷蓋後人所合併也莊子天下篇以尹文田駢並稱顔師

  • 卷九·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九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小雅大小雅之分,或主政事,或主道德,或主声音。唯严氏主辞体者近之。曰:「二雅之别,先儒皆未有至当之论。窃谓雅之大、小特以其体之不同耳。盖优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风之体也。明白正大,直言其事者

  •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一名《野获编》。笔记。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三十卷,补遗四卷。德符有《顾曲杂言》已著录。本编为其追忆祖父及父亲所述明代朝野掌故和自己的见闻杂事而成。原本正编二十卷,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续编十二卷,

  • 五蕴皆空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

  • 菩萨璎珞经·佚名

    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璎珞者,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