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七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九

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公绰之弟精於书学元和初擢进士第穆宗时拜右拾遗侍书学士改弘文馆学士文宗复召侍书?以谏议为学士知制诰转工部侍郎咸通初改太子少师诗五首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从今貔虎士不惮戍金微应制为宫嫔咏【太平广记云武宗尝怒一宫嫔久之既而复召谓公权曰朕怪此人若得学士一篇当释然矣公权略不伫思而成一絶上大悦赐锦彩二百疋命宫人上前拜谢之】

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郤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题朱审寺壁山水画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阊门即事

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吴武陵

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窦易直判度支表武陵主盐北边入为太学博士太和中出刺韶州?贬潘州司户参军诗一卷今存二首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拂槛爱贞容移根自远峰巳曾经草没终不任苔封叶少初陵雪鳞生欲化龙乘春濯雨露得地近垣墉逐吹香微动含烟色渐浓时回日月照为谢小山松

题路左佛堂

雀儿来逐扬风高下视鹰鸇意气豪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昬依旧委【一作入】蓬蒿

韦处厚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人元和初登第又擢贤良方正异等授秘书郎兼史职改咸阳尉迁右拾遗转考功员外出为开州刺史入拜户部郎中知制诰穆宗召入翰林为侍讲学士改中书舍人文宗即位拜兵部侍郎寻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七十卷今存诗十二首

盛山十二诗

隐月岫

初映钩如线终衔镜似钩远澄秋水色高倚晓河流

流桮渠

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巵将来山太守早向习家池

竹岩

不资冬日秀为作暑天寒先植诚非凤来翔定是鸾

绣衣石榻【为温侍御置】

巉【一作嵓】巉雪中峤磊磊【一作落】标方峭勿为枕苍山还当础清庙

宿云亭

雨合飞危砌天开卷晓窗齐平聨郭柳带绕抱城江

梅谿

夹岸凝清素交枝?浅沦味调方荐实腊近又先春

桃坞

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隂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胡卢沼

流凿徒为巧圆洼自可澄倒花纷错秀监月静涵冰

茶岭

顾渚吴商絶蒙山蜀信稀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盘石磴

缭绕缘云上璘玢甃玉聨高高曾几折极目瞰秋鸢

琵琶台

褊地难层土因厓遂削成浅深岚嶂色尽向此中呈

上士缾泉【为柳律师置】

绠汲岂无井颠崖贵非浚愿洒尘垢余一雨根茎润杨敬之

杨敬之字茂孝元和初登进士第擢累屯田户部二郎中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文宗向儒术以敬之为国子祭酒诗二首

客思吟

禾黍正离离南园翦白芝细腰沈赵女高髻唱蛮姬路愧前冈月梳惭一颔丝乡人不可语独念畏人知

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於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霜树乌栖夜空街雀报明 碧山相倚暮归鴈一行斜【并见张为主客图】

李虞仲

李虞仲字见之端之子元和初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知制诰终吏部侍郎诗集四卷今存一首

初日照凤楼

旭日烟云殿朝阳烛帝居断霞生峻宇通阁丽晴虚流彩连朱槛腾辉照绮疏曈曨晨景里明减晓光初户牖仙山近轩楹凤翼舒还如王母过遥度五云车

张又新

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荐之子元和中擢第历左右补阙坐李逢吉党贬江州刺史後附李训迁刑部郎中训死复贬申州刺史诗十七首

郡斋三月下旬作【以下三首一作崔护诗】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残红披独坠初绿间浅深偃仰倦芳褥顾步爱新隂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嬾腰晴更软揺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悮恐枝弱禽惊践怅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一作李羣玉诗】

上已余风景芳辰集远垧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飜谷雨萍泛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赠广陵妓

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

牡丹 【作成?】

牡丹一朶值千金将谓□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游白鹤山【末句缺一字】

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欲驱五马?真隐谁是当初【阙】竹人

行田诗【一作白石岩】

白石岩前湖水春湖边旧境有清尘欲追谢守行田意今古同忧是长人

罗浮山

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不知末後沧溟上减却瀛洲第几峰

青障山【一作慈湖山】

一派远光澄碧月万株耸翠猎金飇陶仙谩学长生术暑往寒来更寂寥

中界山

琴瑟峰头玉水流晋时遗迹更堪愁愁人到此劳长望何处烟波是祖州

帆游山

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君看深谷为陵後翻覆人间未肯休

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华盖山

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吹台山

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应谓焦桐堪采斵不知谁是柳吴兴

青?山

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

孤屿

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春草池

谢公梦草一差微谪宦当时道不机且谓飞霞游赏地池塘烟柳亦依依

封敖

封敖字硕夫蓚人元和中登第会昌初以左司员外郎召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迁御史中丞大中中历平卢兴元节度使终尚书右仆射翰藁八卷今存诗二首

春色满皇州

帝里春光正葱茏喜气浮锦铺仙禁侧镜写曲江头红萼开萧阁黄丝拂御楼千门歌吹动九陌绮罗游日近风先满仁深泽共流应非顦顇质辛苦在神州

题西隐寺

三年未到九华山终日披图一室间秋寺喜因晴後赏灵峰看待足时还猨从有性留僧坐云霭无心伴客闲胜事傥能销岁月已名利不相关

马植

马植字存之扶风人元和中进士擢第历安南招讨黔中观察使宣宗朝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起忠武节度使徙宣武卒诗一首

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

舜德尧仁化犬戎许提河陇欵皇风指挥貙虎皆神算恢拓乾坤是圣功四帅有征无汗马七关虽戍已弢弓天留此事还英主不在他年在大中

李廓

李廓宰相程之子登元和进士第累官颍州刺史大中中终武宁节度使诗十八首

夏日途中

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

长安【一作汉宫】少年行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一作狂】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剗戴扬州?重薰异国香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追逐轻薄伴闲游不着绯长拢出猎马数换打球衣晓日?花去春风带酒归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倒揷银鱼袋行随金犊车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几度归侵黑金吾送到家好胜耽长夜天明烛满楼留人看独脚赌马换偏头乐奏曾无歇盃廵不暂休时时遥冷笑怪客有春愁遨游携艶妓装束似男儿盃酒逢花住笙歌簇马吹莺声催曲急春色送【一作讶】归迟不以闻街鼔华筵待月移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歌人踏日起语燕卷帘飞妇好【一作好妇】唯相妬倡楼不醉稀戟门连日闭苦饮惜残春开锁通新客教姬屈醉人倩【一作请】歌牵白马自舞踏红茵时辈皆相许平生不负身新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玉鴈排方带金鵞立仗衣酒深和椀赐马疾打珂飞朝下人争看香街意气归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坐车楼边听歌吹帘外见莺【一作揷钗】花乐服从人閙归心畏日斜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小妇教鹦鹉头边唤醉醒犬娇眠玉簟【一作鼻】鹰掣憾金铃碧地攅花障红泥待客亭虽然长按曲不饮不曾听

鷄鸣曲

星稀月没入【一作上】五更胶胶角角鷄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再鸣引颈檐头下楼中角声催上马才分曙色第二【应作三】鸣旌斾红尘已出城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长恨鷄鸣别时苦不遣鷄栖近窗户

镜听词【古之镜听犹今之瓢卦也】

匣中取镜辞竈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着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一作黑地】人来【一作未】稀无人错道朝夕归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照得【一作得照】见行人千里形

猛士行

战鼓惊沙恶天色猛士虬髯眼前黑单于衣锦日行兵阵头走马生擒得幽并少年不敢轻虎狼窟里空手行

送振武将军

叶叶归边骑风头万里乾金装腰带重铁【一作锦】缝耳衣寒芦酒烧蓬煖霜鸿捻箭看黄河古戍道秋雪白漫漫

落第

牓前潜制泪衆里自嫌身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一作宫】乞过春

赠商山东于岭僧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上令狐舍人

名利生愁地贫居岁月移买书添架上断酒过花时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迟近来唯俭静持此荅深知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九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七十六·彭定求
  莫起炎·唐圭璋
  仪珏·唐圭璋
  ●卷七·潘德舆
  卷十一·陈廷敬
  卷二十三·董康
  跋·吴仁杰
  ●甲寅(咸丰四年)·林占梅
  五集奏折·乾隆
  顾误录·王德晖
  卷三百二十五·陈廷敬
  卷四·查慎行
  贺知章诗鉴赏·佚名
  卷八·张籍
  《黄楼赋并叙》赏析和鉴赏·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折 义愤·李玉

    [净,短胡、衣帽上]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有不平事?俺颜佩韦,一生落拓,半世粗豪。不读诗书,自守着孩提真性;略知礼义,偏厌那学究斯文。路见不平,即便拔刀相助;片言不合,那肯佛眼相看?怪的是不忠不孝,不义之财毫不取;敬

  • 卷三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题戴崧石鼎联句图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止于座隅初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愁蛟螭须臾指

  • 蜕庵集卷三·张翥

    (元)张翥 撰○七言律诗无题见时略略望遥遥有月阑干待袖招得巧蜘蛛丝缕细传声鹦鹉舌关娇仙家弦管寜无谱天上星河亦有桥云雨或时消息断不如朝暮石城潮闻笛何人吹笛傍江干木落淮南夜色寒三弄水边人舣棹一声云杪客凭栏梅花

  • 卷三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一·脱脱

        梁焘 王岩叟 郑雍 孙永   梁焘,字况之,郓州须城人。父蒨,兵部员外郎、直史馆。焘以蒨任,为太庙斋郎。举进士中第,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   元丰时久旱,上书论时政曰:   

  • 卷第一百三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四〔昭阳作噩(癸酉),一年。〕世祖武皇帝下

  • ●附录三·黄宗羲

    梨洲先生世谱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传传传黄梨洲先生年谱·梨洲先生世谱万斯大姚江黄氏,汉颍川之后。靖康之乱,迁于婺源。有仕为庆元通判者,金人破庆元,不屈死之。子三人,分地避兵;一居定海(东发之始祖),一居慈溪吴岙,一居凤凰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原文)·范晔

    州郡 县乡 亭里 匈奴中郎将 乌桓校尉 护羌 校尉王国 宋卫国 列侯 关内侯 四夷国 百官奉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无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

  • 张存敬传·薛居正

    张存敬,谯郡人。性情刚直,有胆识勇气,临危无所畏惧。唐中和年间,跟从太祖奔赴汴州,因他能屈己效忠,颇与太祖亲昵,首任右骑都将。跟从太祖征讨黄巢和蔡州贼寇,共经百战,多于危急之间,显现奇略,因此频立大功。光启年间,李罕之会合晋

  • 《诗三百》之文辞·傅斯年

    我们在论《诗三百》之美文以前,应当破除两个主观。这两个主观者,第一,以词人之诗评析三百篇,而忘了《诗三百》是自山谣野歌以至朝廷会享用的乐章集,本是些为歌而作,为乐而设的,本不是做来“改罢自长吟”的,譬如《芣

  • 卷二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五天子之孝亲九族【臣】按人之一身上有父下有子三而一者也亲之至也因而由父以亲祖由子以亲孙又因之由祖以亲高曾二祖由孙以亲曾二孙此防服小记所谓亲亲者

  •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一行禅师修述。二十八宿在天左转。数知人犯触之位。大唐武德元年起戊寅。至咸通十五年甲午。都得二百五十七年矣。梵天火罗九曜及暗虚二星图在此。但诸星都所在。看之决定。一生吉凶万不失一神妙之极云云。  一

  •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复有成就法即说颂曰。  今此大菩萨  身遍于法界  清净若虚空  慈光照世间  明等百千日  能发智慧焰  烧退烦恼魔  永断贪嗔痴 

  • 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金刚顶经。瑜伽有十万偈十八会。初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

  • 众经目录卷第六·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佛灭度后撰集录第七二分(合一百四十四部六百二十七卷)西方诸圣贤所撰集一合五十部 一百二十二卷&middot;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抄五卷(一名摩诃般若经一名长安品经)(前秦建元年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middo

  • 香艳丛书·虫天子

    丛书。虫天子编。二十集。其《凡例》云:“所选以香艳为主,无论诗词乐府,足以醉心荡魄者,一例采入。”其中绝大部分是诗文杂著类的艳情作品,如明程羽文《鸳鸯牒》、清邹枢《十美词纪》等,也有一些文言小说,如隋王度《

  • 乐府补题·佚名

    词选。原书未署编者姓氏。元陈旅《安雅堂集》卷十二《陈行之墓志铭》,谓陈恕可有遗著《乐府补题》;而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三十二著录“仇远《乐府补题》一卷”。《乐府补题》或是陈、仇二人所辑。此书为宋末遗民

  • 观无量寿佛经疏·善导

    佛教经典《观无量寿经》的注释书。亦称《观经疏》、《证诚疏》或《四帖疏》。唐善导集记。4卷。此书由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部分组成。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