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八

唐 张籍 撰

与韩愈书

古之胥教诲举动言语无非相示以义非苟相谀悦而已执事不以籍愚昧时称发其善教所不及也诚相与不间塞於他人之说是近於古人之道也籍今不复以义是执竿而拒欢来者乌所谓承人以古人之道欤须承论於执事尝以为世俗陵靡不及古昔盖圣人之道废弛之所为也宣尼殁後杨朱墨翟恢诡异说干惑人听孟轲作书而正之圣人之道复存於世秦氏灭学汉重以黄老之术教人使人寝惑扬雄作法言而辩之圣人之道犹明及汉衰末西域浮屠之法入于中国中国之人世世译而广之黄老之术相沿而炽天下之言善者惟二者而已矣昔者圣人以天下生生之道旷乃物其金木水火土谷药之用以厚之因人资善乃明乎仁义之德以教之俾人有常故治生相存而不殊今天下资於生者咸备圣人之器用至於人情则溺乎异学而不由乎圣人之道使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义沉于世而邦家继乱固仁人之所痛也自扬子云作法言至今近千载莫有言圣人之道者言之者惟执事焉耳习俗者闻之多怪而不信徒相为訾终无裨于教也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盍为一书以兴存圣人之道使时之人後之人知其去絶异学之所为乎曷可俯仰於俗嚣嚣为多言之徒哉然欲举圣人之道者其身亦由之也比见执事多尚驳杂无实之说使人陈之於前以为欢此有以累於令德又商论之际或不容人之短如任私尚胜者亦有所累也先王存六艺自有常矣有德者不为益以为损况为博塞之戏与人竞财乎君子固不为也今执事为之以废弃时日窃实不识其然且执事言论文章不谬於古人今所为或有不出於世之守常者窃未为得也愿执事絶博塞之好弃无实之谈弘广以接天下之士嗣孟轲扬雄之作辩杨墨老释之说使圣人之道复见於唐岂不尚哉籍诚知之以材识顽钝不敢窃居作者之位所以资於执事而为之尔若执事守章句之学因循於时置不朽之盛业与夫不知言亦无以异矣籍再拜

重与韩退之书

籍不以其愚辄进说於执事执事以导进之分复赐还答曲折教之使昏塞者不失其明然犹有所见愿复於执事以毕其说焉夫老释惑乎生人久矣诚以世相沿化而莫之知所以久惑乎耳执事材识明旷可以任着书之事故有告焉今以为言谕之不入则虽观书亦无所得为此而止未为至也夫处一位在一乡其不知圣人之道可以言谕之不入乃舍之犹有已化者为证也天下至广民事至衆岂可资一人之口而亲谕之者近而不入则舍之远而有可谕者又岂可以家至而说之乎故曰莫若为书为书而知者则可以化乎天下矣可以传于後世矣若以不入者而止为书则为圣人之道奚传焉士之壮也或从事於要剧或旅游而不安宅或偶时之丧乱皆不遑有所为况有疾疚吉凶虞其间哉是以君子汲汲於所欲为恐终无所显於後若皆待五六十而後有所为则或有遗恨矣今执事虽参於戎府当四海弭兵之际优游无事不以此时着书而曰俟後或有不及曷可追乎天之与人性度不相远也不必老而後有成立者昔顔子之庶几岂待五六十乎执事目不睹圣人而究圣人之道材不让於顔子矣今年已踰之曷惧於年未至哉顔子不着书者以其从圣人之後圣人已有定制故也若顔子独立于世必有所云着也古之学君臣父子之道必资於师师之贤者其徒数千或数百人是以没则纪其师之说以为书若孟轲者是已传者犹以孟轲自论集其书不云没後其徒为之也後轲之世发明其学者扬雄之徒咸自作书今师友道丧寖不及扬雄之世不自论着以兴圣人之道欲待孟轲之门人必不可冀也君子发言举足不远於理未尝闻以驳杂无实之说为戏也执事每见其说亦拊几呼笑是挠气害性不得其正矣苟止之不得曷所不至焉或以为中不失正将以苟悦於衆是戱人也是玩人也非示人以义之道也

张司业集卷八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一十六·彭定求
  丁仙现·唐圭璋
  太尉夫人·唐圭璋
  第二折·纪君祥
  ●目录·臧懋循
  大陆诗草题诗·连横
  半塘填詞定稿書目·王鹏运
  巻四·查为仁
  二集卷二十六·乾隆
  卷十九·佚名
  蓝涧集卷二·蓝智
  卷一百三十九·陈元龙
  第十回 仲起报仇·蒲松龄
  于濆诗鉴赏·佚名
  李德裕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博执·许自昌

    【接云鹤】〔末冠带众随上〕么魔小丑甚狂猖。反诗题罢震江阳。下官蔡九知府。昨晚已退堂就寝了。那无为军黄通判来。报宋江题反诗一事。终夜彷徨不宁。差人拿他去了。想必就到。看那厮见了我怎么样说。〔杂绑生上杂

  • 提要·赵执信

    《声调谱》三巻,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仲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益都人,康熙己未进士,官右春坊右赞善。执信尝问声调于王士祯,士祯靳不肯言,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因着为此书。其例古体诗五言重第三字,七言重第五字

  • 卷八十五·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五目录花卉类仁老寄墨梅【宋邹浩七首】和张矩臣水墨梅【宋陈与义五首】次韵何文缜题顔持约画水墨梅花【宋陈与义二首】题徐参议墨梅画轴【宋王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五月乙卯朔上谕大臣曰朕省阅天下事日有常度每退朝阅群臣及四方章奏稍暇即读书史至申时而常程皆毕乃习射晚则复览投匦封事日日如是也中兴圣政臣留正等曰为天下者岂易哉躬勤而治君德明矣夫户枢之不

  • 卷九十五·国朝·蒋一葵

    【戴大宾】 〔字寅仲,莆田人。正德戊辰探花及第,时年十四,授翰林院编修。寻卒,其家以丧归。凡旅柩用绳纵横束结甚固,及抵家,父母悲泣过当,必欲发柩省视衣衾。柩发,乃一白鬓叟,大骇异之,弃尸于地,以诘责奴从

  • 世宗实录四·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春正月乙未,上谓:「边卒不肯用命,何能得力?」令户部取银二万两,兵、工各一万两,发刘筹给犒官军。徐阶曰:「春防既赏,秋防将引以为例,赏则不以为恩,不赏则适以生怨,不若足其粮饷,而赏则以待有功。」上深然之。二月

  • 敬乡录卷六·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倪朴字文卿浦江人居石陵村尝应进士举有志功名不为无用之学绍兴季年为书万言极论灭金事不果上究悉用兵攻守险要尤精地理着舆地防元志四十卷为人抗直不能委曲里豪楼某乗其与县宰有隙诬搆之徙置筠州以赦得

  • ●序·海宁

    圣天子函干育坤钧陶万有□纤巨细兼综条贯近自辇毂远而海隅日出之表空不礼节而乐和统归于画一之治晋省实古冀州之域表山里河为神亰右辅其于日月之光为冣近□其被泽亦最先间尝考之左氏内外传所纪其它自两汉以逮有明凡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 洪武元年闰七月己亥朔,遣使犒北征将士。 庚子,大将军徐达等率师发汴梁,徇取河北州县。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是日次安丘,遣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等取卫辉,元守将平章龙二弃城走彰德

  • 卷第四·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四文德紀四文德天皇起嘉祥仁壽二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參議行宮內卿兼相模守滋野貞主卒文德天皇二年,春正月,戊辰朔 ,帝御大極殿,受歲賀。還御南殿,賜宴侍臣。皆如

  • 世范卷下·袁采

      治家严防门户安全  【原文】人之治家,须令垣墙高厚,藩篱周密,窗壁门关坚牢,随损随修。  如有水窦之类,亦须常设格子,务令新固,不可轻忽。虽窃盗之巧者,穴墙剪篱,穿壁决关,俄顷可辨。比之颓墙败篱、腐壁敝门以启盗者有间

  • 修行方便道不净决定分第十二·佚名

    不净升进分,相义我已说。今当说修行,不净决定分。不为恶戒缚,亦非业烦恼。心不背解脱,欢喜常志乐。如是随顺生,粗涩四大灭。柔软寂止乐,三昧於中起。从定生智慧,修行能厌患。厌想已修起,则能离有爱。思惟离有爱,解脱实智生。已

  • 卷四十七·道世

    △惩过灾第四十六(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形骸多患,理须严诫;根识昏沈,宜恒警策。故经曰:“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但有身则为患本,无身则患灭。故礼无不敬,慠不可长。若纵慠高,弥增惰慢,徒施攻击,无奈患忧。口是刀

  • 佛说九横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饭饭。四者为不出生。五者为止熟。六者为不持戒。七者为近恶知识。八者为入里

  • 御选语录卷十一·雍正

      卷十一御制序昔黄帝访道于广成子。汤问于卞随务光。古之圣王。其于高世之士。必资其薰习身心。以为宰制万事之本。迨于后世。凡入帝王之门者。功业边事。尚难其人。何况心性边事。从来宗门古德。传灵山之心灯。其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九·雪关智訚

    門人成巒錄法孫開詗編啟復閩中眾縉紳居士伏以法幢勝剎,長開閩嶺之春;願駕悲花,不枉靈山之囑,光飛束帛,報乏瑤華。恭惟大居士臺下,香海神龍、聖朝儀鳳,結來蓮社,稱四君子以為朋;坐破蒲團,疑諸尊宿而再世。瞻德雲而遐布,見昔日鼓山

  • 王氏谈录·王钦臣

    一卷,北宋王钦臣(生卒年不详)编。此书原不著撰人名氏,《说郛》载之,题曰王洙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以为翰林学士南京王洙之子录其父所言。今观此书,凡九十九则,而称先公及公者七十余则,说明此书不是王洙亲撰。王洙(9

  • 金渊集·仇远

    元诗别集。6卷。仇远撰。原书久佚,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金渊集》6卷。四库馆臣认为,姚广孝对仇远诗“推挹甚至,盖深倾倒于远者。故其监修是书(指《永乐大典》),载之独伙。疑其全部收入,所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