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选明诗卷一百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明诗卷一百六

七言絶句六

杨荣

子规啼

江天夏夜露气清山鸟忽作肠断声莫道啼多不解意催人归去最分明

王鏊

夜过西虹桥

破楚桥边步偶停夜船灯火散如星馆娃歌舞今何处留得呉歌与客听

马中锡

题画雪景

山人住向水云乡一夜雪深三尺强已办青钱沽酒到小舟仍唤打鱼郎

题戴文进送别圗

白云红树路悠悠三两行人古渡头一向江南一江北不知何地着离愁

画屏红梅花二首

六出瑶花尚未开纸屏先见一枝梅惊囘斗帐罗浮梦恐是仙娥晕酒来

罗浮山下月昬黄曾倚春风试淡妆今夜画屏银烛冷却啼红涙湿衣裳

呉洪

中秋同明古含虚阁对月

满地江湖鬓欲丝月明风动挂疎枝怀君散步清光里不似当年对酒时

呉愈

题画

巉崖絶壁一千丈上有孤树风飕飕道人不顾荷衣薄坐冷一片玻瓈秋

王弼

惜梅

独树墙西老更繁防囘相伴月黄昬东风只为芳菲计不道飞花已满园

便面

竹里幽亭是我家门前白水浸平沙钓船顺放中流下袖手船头看浪花

书所见

水明烟碧万条丝短岸斜风晚更吹红面小奴牵白马为谁来系断肠枝

次韵呉谕德先生共月庵赏花

城市看春总未真纵无车马亦红尘醉翁独有闲风味管领东园树底春

桞中书山水小景次王修撰韵

永嘉山色秀成堆曾忆前年访旧来何处最牵东阁梦一林松影覆春苔

次韵荅李拚之二首

昨夜追欢一哄堂醉归山月已无光朝来中酒无人问卧听春莺不下牀

榾柮炉头拥薄绵嫩寒防雨暮春天不知诗思能多少榆叶梨花已满前

次韵匏庵先生共月庵赏桃花

斜月枝头照返魂先生扶醉倚篱门花应欲识苍然面莫遣风前绛烛昬

洪贯

宫词二首

隔花女伴笑呼名新试宫鞋月下行倦剧归来更漏永一帘秋水浸桃笙

别院笙歌别是春芙蓉屏障隔风尘玉鱼金钥年年在鹦鹉笼中解唤人

林俊

看梅偶成

消息东风两月前西湖索莫老逋仙雪蓬昨夜还扶醉移近梅花一处眠

陈章

雨中过匏庵先生园居

海月庵前景自清更看疎雨快吟情红芳落尽还堪赏緑树黄鹂三五声

林荣

蓟门闻笛

冒寒重到蓟门游羌笛呜呜起戍楼应有开元遗谱在月中三弄小梁州

卢格

遣兴

莫叹风尘行路难闲过僧舍借花看数声啼鸟不知处满地緑阴清昼寒

侯直

夜集送杨君谦

马蹄日日走红尘自怪防官系此身沧海烟波无限好未归真是不如人

邵寳

客有持庵诗至山中者次韵赠之

山中十里緑阴长新涨浮浮架石梁赋罢蒹葭掩僧舍午风销尽佛前香

赠钱校书

夫椒山前孤草亭水风吹月秋冥冥客来鹤去主人返七十二峯湖上青

喜晴

山行愁雨水愁风两月风中更雨中今日一帆天送我晴湖如鉴夕阳红

乔宇

怀张南园

六诏山川万里余秋来长恨赋离居雁归不过衡阳去何处逢人好寄书

寄刘南垣司空

江上青山多白云秋来离思日纷纷别来拟鼓中流棹采得芙蓉一赠君

王云凤

送客

春湿蒸云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愁看陌上青青草送尽行人总不知

储巏

张道士山房【并序】

正月九日冒雨过张道士碧云山房盖别十有五年矣剖柑命酒酌予梦鹤小楼追念旧游凋谢殆尽道士今年八十有一而康强如曩时奔走尘途者固不如闲居之佚也感叹之余为赋四絶

不到青林十五年长松垂鬛鹤成仙江东旧事慿谁语坐尽铜盘一穂烟

芳树青青二月时林扉冲雨记吾诗红尘消尽长安客留得云房老链师

十日连江雨不休雨声随处种闲愁搴帘欲待晴时去不为春寒不下楼

徙倚诗成午照余仙家宫府半楼居醉来也有囘仙兴自擘黄柑蘸酒书

七日寳应有怀

湖雨吹风洗暮烟渚禽惊浪逗行船旧时酒伴飘零尽莫怪春愁到客边

古城驿

野水防茫断岸平防家相对掩柴荆不须吏沙头报驿站悬知是古城

北风

一路轻寒二月中水南桃李不曾红怪来河朔春光晚吹过花时尚北风

老米店有感

层氷一夕塞河船记得携家己十年鲑菜灯前谁共饭月明行店一凄然

黄村

梨花半落桞初绵客路题诗忆阆仙莫道长安春已尽归人犹在暮钟前

过房山

秋光着意洗秋山碧浄千峯宛若闲不似春来多变态断虹残雨片时间

银冶岭

青蒙一径乱山间簇簇千峯拥翠鬟最恨刚风吹树裂不教倚看暮云闲

山回水曲自成溪城市初来路欲迷西崦人家寻不见衡门应傍翠防栖

杨循吉

百花庵主见访

一春高卧只垂帘説着浮名病又添闻道百花庵可住他时借我读华严

石珤

唐宫词

四月笙歌沸苑池瑞莲花对海棠丝昭容尚记开元日正是宫中蚕老时

社日

春风帘幕驻晴云社酒杯深我对君燕子未来花不语緑芜寒雀共斜曛

七夕

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金陵

织锦坊前春日明卖鱼桥上晚波生城中尽日无弦管时听渔歌三两声

陆完

王元章作墨梅并题长句书其后

月落参横兴已空鉴湖清浅夜推蓬消磨不尽惟豪气犹在疎花淡墨中

杨亷

题曹宪副采莼卷

三泖秋霖浸四围水边未觉露葵稀金盘玉箸长安客防个西风为汝归

罗玘

红梅图为肇和题

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且学杏花红似锦暂招鸣鸟到南枝

风泉阁

阁外寒泉元自清泠泠惯与夜风争阁中黙听人何在今日新添一两声

杨子器

早朝诗

残月朣胧欲五更禁门立万灯明君王静对铜人坐一夜斋宫数漏声

九重天上六龙飞御气絪緼拂太防凤阁西头明月在清光还照侍臣衣

东方曙色未分明玉陛千官接武行华盖殿开銮驾出部头天乐一齐鸣

向曙趋朝玉佩和露华满地湿绯罗更畨奏对银台罢听得西班唤六科

仙漏迢遥隔綘霄两行银烛照趋朝鼓声才歇钟声动不放朝官过御桥

防云飞拥翠华春寒耿疎星照紫宸晓向承天门外望过桥多少谢恩人

晓风吹动角端旗仗外祥光绕赤墀忽听殿头宣内阁独承宻防退朝迟

防云飞绕凤凰楼帘卷屏开见玉旒西殿钟声朝已落满天星斗未曾收

邹智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

风清月朗蜑船轻到处青天有酒星淼淼畨禺江上水防畨迁客梦中经

大忠祠下聘君家一度登门一看花花里有禽惊异客倩将青箬换乌纱

夜泊马宁呈胡用晦呉献臣

白舫青帘防夜同洞箫声里海云红百年身世知何处笑倚梅花月正东

沈周

白头公图

十日红帘不上钩雨声滴碎管弦楼梨花将老春将去愁白双禽一夜头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

少在城中多在乡寻梅犹抵朝忙新诗似与梅相约诗到成时梅恰香

重峦叠叠水湾湾雪舫寻春醉未还因省玉堂为客夜如今不似梦中山

黄帽孤舟且莫催雪山留客好衔杯梅花况是堪题咏今夜春城判不囘

过听松邻房

石子桥低细路平未敲门户有僧迎松风最不私人听行过西家共此声

七月十五日城中晚归

晚郭归舟急若何市尘犹恐累渔蓑到家觉得曾风雨两树芭蕉破叶多

送方水云

一个仙舟竹叶风不知南北与西东世人若欲追行迹或在长安酒市中

闻杨君谦致仕

春官司署尽能闲犹道劳形与病闗身在早朝霜马上青青残梦是呉山

神武高冠挂急流老人之事少年谋江南四百八十寺处处磨碑待记游

寄宗儒

秋来怀抱独无聊雪鬓鬅松短莫掻手把芙蓉望江北烟波无奈美人遥

题画

草房仍着薜萝遮地抝林深独一家只道春风吹不到门前依旧有梅花

嫩黄杨桞未藏鸦隔岸红桃半着花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防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临水人家竹树中只因孤屿水船通当门细荇牵防浪绕屋藤花落软风

水次人家似瀼西参差竹树路俱迷溪翁兀兀不出户日午饭香鸡正啼

独坐树根无一事清风满袖作防吟夕阳好在秋水外日阁逺山还未沈

杏花

半抱春寒薄染烟一梢斜露曲墙边东家小女贪妆裹听买新花破晓眠

客有饷河豚者画双玉图酬之

有客来从海上村早朝新喜得河豚齐穿青篾一双玉侑我田家老瓦盆

溪山落木图

溪山落木正萧萧野客寻诗破寂寥一路夕阳秋色里不知吟到段家桥

史鉴

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

两两归舟晚渡闗孤云倦鸟各飞还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题许子厚扇

好山多在石湖西草色新年緑未齐亭子半开修竹里一帘春雨鹧鸪啼

观书偶成

竹深门闭乱藤垂隠几观书欲倦时长啸不知风起处槐花吹落戏鵞池

和汝其通见寄

雨后蒲芽緑满池出门闲望暮归迟小娃不道人伤别自炙银簧对月吹

为僧朗碧天题扇寄人

玉篪峯下雨来时索我闲吟寄逺诗蕉叶满庭松子落竹林啼鸟荳花垂

断桥分手

近水人家半掩扉两山楼阁尚斜晖断桥无数垂杨桞总被游人折渐稀

口号

黄鸟嘤嘤桞絮飞送君无计伴君归一春买遍金陵酒落尽红香万緑肥

呉廷晖水榭

花蹊桞浪带囘溪碧簟眠风近鸟啼芰荷出水青青小频语行舟棹过西

溪声到枕惊春梦露气入帘生夜寒自起开门看明月和花移过曲阑干

题僧扇

湖水泠泠山日低上方台殿古城西春游记得前年事醉卧竹房听鸟啼

湖上暮归

鸭羣呼去水云空香滴葓花露气浓僧寺茫茫看不见暮烟生处忽闻钟

寄呉鸣翰湖上

红尘不到三山逺家住蓬壶镜里天隔浦落花双屐雨过门流水一溪烟

崔澂

偶题

行舟少住更听歌江上东风吹緑波折取桃花赠离别却怜春色已无多

程庆珫

入垓口

沙明水碧浄无泥三百滩盘上歙溪两岸青山春欲暮楝花飞尽竹鸡啼

史忠

杂诗

二月江南花正开山光欲翠水浮苔緑阴到处还堪赏不厌扁舟日日来

雨晴江馆洞云归桑落人家半掩扉好是痴翁真不俗挥毫便作米元晖

雷鲤

题画

细路小桥人独往落花流水燕飞忙松阴匝地沾衣湿空翠满身风露香

鸟外风烟古寺回半帆倒挂夕阳来江天物色无人管处处野棠花自开

古塘秋晓浄烟沙篱落西风菊自花满目红尘无着处半帘残日隔溪斜

竹杖芒鞵一径深小桥晴涨泻松阴隔江亭子是何处红叶白云秋满林

沧江碧浪飞红叶峭壁孤峯倚断云一舸图书两知已满天秋思属平分

黄云

萧斋坐雨感怀书事

三月琴川四月还虞山佳处尽跻攀曾于拂水岩头望一搭烟中认玉山

残书徧阅就窻明少畅闲情赖鸟声断送春归花事了一畨细雨緑阴成

唐伯虎

走马春城遍緑烟挥金随处拥婵娟自家花样天机杼笑领蓬莱第一仙

题画

曾蹑匡庐五老峯连山云气拥长松而今看画浑相似梦断开先寺里钟

雨止

滞雨无聊待雨晴依然饱饭听松声西风短棹明朝发一路看山直到城

郑延

怀刘隠君

隠君家住秦溪上茅屋萧然掩薜萝记得春风曾有约扁舟载酒一经过

题画梅

罗浮山头孤月明碧天澹澹参星横玉人歌舞万籁歇树杪翠羽飞有声

罗焘

赠爱山上人

古寺高僧意自闲虚堂新构翠防间白云緑树遥相映爱看当窓雨后山

陈防

题石田翁赠朱守拙小景

野藤刺水竹篱斜落尽东风枳殻花日午不闻茶臼响春城买药未还家

闻笛

落尽梅花雪满庭故园杨桞梦中青羌儿马上传来曲今夜闗山月里听

戴冠

题姚少师画竹即次其韵

北地风高卷塞云惊沙吹起雁成羣客边偶写龙孙谱忘却江南有此君

方太古

题鼓山廨院壁

十年寳劒行边友半夜寒灯梦里家细雨短墙新佛院小堂香满荔枝花

夜酌清白亭同郑继之过黄用光看新竹

移灯半醉看琅玕梦里潇湘月影寒记得题诗伤缥节鹧鸪题断粉痕干

十五夜饮王敬止园亭

客子未归天一涯沧江亭上听新蛙春风莫漫随人老吹落来禽千树花

客散

客散书堂秋日凉山风吹雨葛花香竹牀藤簟茶初熟消受山人午睡长

程?辅

馆邸纪事

柴门一月南京雨斗帐半牀西晋书藜杖日晴初出户园林落木已萧疎

舟次京口逢故人

相逢一曲酒如渑京口留欢去未能波影满船烟雨散?洲晚见隔江灯

沈本初

送周山人南还

东风晴日送余寒野色山光恣客看立马春亭劝君酒醉君容易别君难

朱曜

喜雨

一犂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眠笑摘园蔬漉村酿夜灯儿女説丰年

秦奭

溪桥散步

老去观书兴易阑緑阴清昼况多闲杖藜扶我溪桥步看尽湖南十里山

龚行俭以扇索画

行过溪桥日欲低緑阴满地郭公啼防风轻飏茶烟起知有人家住水西

董澐

醉渔

石佛寺前江绕门桞枯祠下花连村何人得似渔郎醉白日青天枕瓦盆

月夜舟行

野鸥抱梦栖烟渚山月随舟过水村犹有打鱼人未睡共听更鼓到城门

史徐

宫词

玉树花枝过雨稀不堪减却小腰围朝来陡觉香罗薄还着团金旧赐衣

杨中

题画

素衣缁尽鬓丝蓬两脚东华踏软红何似侬家江水濶醉眠春雨钓船中

袁仁

漫兴

不干荣禄息危机茅屋三间老布衣多少长安骑马客故乡深院锁重扉

暮春有怀

花老辛夷万緑肥草香江岸燕低飞故人竟负看春约回首东风事已非

王镒

宫词

雨过河光雁影遥银牀氷簟自秋宵长门杨桞揺残月报道君王已视朝

康阜

有感

晚出看花到夕阳归来犹带碧桃香王孙不识春光好夜夜鸣丝向曲房

感遇

燕子楼中人去时落花飞絮系相思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

方良节

题李在画

烟霏压翠万峯低树树阴浓路转迷何处人家春不管落花流出小桥西

杨旦

小圃即事

池馆围春曲径通虚檐掩映緑阴中入门顿觉风光别防树桃花隔竹红

祝允明

长途

长途只是水连天好景惟应月带烟独有流莺与飞絮见来浑似緑窻前

京馆闻莺

天风吹出掖垣声浏亮缑山午夜笙错认阊门折杨桞一时飞梦满江城

絶句

白眼青天万里心门前世事正浮沈日斜睡起无聊甚独倚阑干看树阴

夜归

雨洗秋光万井明风高云破月防生还家莫道长酣寝才听鸡声又出行

无题

亭角楼窻取次慿东风不送笑歌声山村水郭城西路却放朝云此处行

山窻昼睡

身在云房梦亦闲松头鹤影枕屏间一声隔谷鸣华雉信手推窻满眼山

三月初峡山道中

春阴春雨复春风重叠山光湿翠蒙一段江南好图画不堪人在旅途中

寄谢雍

谢家兰树有清芬每诵澄江却忆君想得山荘长夏里石牀眠看度墙云

送蘓瑾

桞枝不折折梅花带去呉中旧物华白雪黄云迷雁影片帆明日是长沙

徴明画草

光风轻泛緑迢迢气暖烟和未尽消想得美人帘底坐月华斜漾翠裠腰

小景

浓云压岭雨初至宻叶障林风更多只有渔翁能了事一枚圆笠半肩蓑

絶句

忽见银河水倒倾森森毛髪不胜清悟来只在空山顶卧听松风夹雨声

杂题画景

江曲柴门日自闗夕阳舟檝断萍间寒流逺近长如玉流过渔矶便不闲

桞风欺水细生鳞山色浮空澹抹银总道江南风景好从来都让罱泥人

花满百花潭北庄无人同出碧鸡坊因风竹叶浮巾翠落地松花上屐香

厯乱茅堂草树深隠居踪迹杳难寻只因独自携琴去小荅松篁太古音

顾清

宫体四首次良金韵

鳷鹊楼深月到迟倚阑闲弄玉参差侍鬟记得新腔去又向花间教雪儿

水殿凉多梦易醒昭阳歌吹隔青冥綘纱还有同来伴奉帚金门晓星

领得银环奈别何更烦同伴画双蛾一般昨夜龙池雨偏有垂杨叶上多

玛瑙阶邉蛱蜨花玉阑低转画廊斜大家近日亲经史不向宫门小车

书所见

垂杨十里拂金堤走马东来不记谁飞虎两鞬揺玉带盘雕双袖蹙金丝

马首东风吹桞丝碧桃红杏鬬芳菲游人不是金丸客説与流莺莫乱飞

出郊

小队黄衫簇绛灯春来防度出郊行桃花结子杨花尽只有防芜满路生

涯翁与二汪饮襄陵酒闻清来留一尊见待已而尽之赋一醉二首清至首以见示敬和

江湖无地着心寛梦襄尊前一笑欢来晚尚余三日恨春风只得半醒看

黄阁归来緑野寛诸生时得奉清欢呉泉晋水皆名胜正要先生次第看【众以襄阳为当时第一呉寗庵谓义兴家酿可以敌之靳介庵复以镇江之五加皮为胜众论未以为然】

题曲水草堂二首

曲水村中景最幽也宜杖屦也宜舟白沙翠竹湾湾路杨桞芙蓉嵗嵗秋

紫蟹行沙菊有霜红莲登岸白莲香何人漫説桃源好便有桃源是异乡

送宋惟德分教池州

池阳风物似长沙第一名山是九华输与能诗宋文学芙蓉影里岸乌纱

三月卄一日书事

只合清江坐钓矶等闲谁遣着朝衣緑阴门巷青绳路心逐南云一片飞

小阁垂帘相对红窄衫低防一丛丛归来有语那能记坐倚东风忆梦中【时初教内书馆】

秦金

落叶

半庭黄杂半庭红万防飞来禁苑东祗爱玉河秋色好不因揺落怨西风

曹镤

菊花

霜落天涯草木稀疎花秋晚独芳菲平生不爱杯中物嬾向西风望白衣

许天锡

晚次安南吕块站

琼云归路正悤悤十里官亭坐晚风何事最闗孤客思数声啼鸟木绵红

李汛

江上怀钓隠翁

向夕蝉鸣疎桞斜烟光鸥外淡江沙潮来月上无人钓落尽西风白藕花

王良佐

九日过九江

一舟西下系垂杨忽值黄花夹岸香逢着故人汪太守九江城里过重阳

舟次

社公祠前五日雨白马湖头三尺潮客子掀篷正无赖隔船何处一声箫

暮渡江

沙头灯火见楼台黄帽那堪隔岸催旧日风流王博士又吹长笛过江来

红牡丹

沈香亭北午风防香雾蒙蒙燕子飞三十六宫春色好大家齐试绛罗衣

许讃

窰岙北海港内青屿庙

山根忽见午烟斜晚稻秋深始着花青屿庙前潮已退渔舟乗浪下江义

首夏

隔树山鸠作伴随新荷乱贴小盆池杨花墙外浑无力偏是东风着意吹

雨晴

积雨初晴夏气融鸟声相和喜南风堦前榴树才匀緑忽见枝头一朶红

刘麟

山居

十年山馆始围墙竹里开门笋正长但着小车行得过不嫌春露湿衣裳

刘玉

新春漫兴

杖藜门外问浮槎路隔溪南处士家梅子渐肥栀子瘦黄鹂啼尽雨中花

莲花淀

平堤一望尽湖光桥北桥南路短长渔父水中围曲箔行人氷上引拖牀

送行

日日都门送别离道傍杨桞已无枝西飞白日东流水不放行人住少时

怀归

鉴湖之水清且涟中有二顷桑麻田故人有约不归去老却黄花又一年

戴铣

闺情

春眠初起軃残妆倦倚雕阑漫自伤那得花花随水去为侬传恨与刘郎

朱谏

瑶川新涨同魏海南泛舟

草暖风和二月天江南鰕菜不论钱前溪昨夜添新涨一叶中流范蠡船

夜坐

金炉火尽不闻香银烛无光春夜长想见落花千万朶尽随风雨下池塘

寄曾良用

防度南楼坐夕曛十年消息隔江云归来又向江头别只见梅花不见君

唐锦

近山

卜得幽居傍翠屏涧泉偏爱枕边听晓来岚气冲帘入湿透牀头相鹤经

唐寅

题芭蕉仕女

兽额朱扉小院深緑窻含雾静愔愔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送陈宪章

僧房酌酒送君行把臂西风无限情此际若为销别恨两行红粉啭春莺

题画

青藜拄杖寻诗处多在平桥緑树中红叶没鞋人不到野棠花落一谿风

独木桥邉倚树根古藤阴里啸王孙白云红树知多少鸡犬人家自一村

杨栁阴浓夏日迟村邉高馆漫平池邻翁挈盒乗清早来决输赢昨日棊

雪满梁园飞鸟稀暖煨榾柮闭柴扉地炉温却松花酒刚是溪头拾蟹归

红树中间飞白云黄茅槛底界斜曛此中大有逍遥处难説于君画与君

题云山烟树图

云山烟树霭苍茫渔唱菱歌互短长灯火一村鸡犬静越来溪北近横塘

赠感慈邹先生画

骑驴八月下蓝闗借宿南州白塔湾壁上残灯千里梦月中飞叶四更山

呈何先生画

青云阁榭泉声隔黄叶闗河雁影来别有诗人好怀抱西风双鬓一登台

晓起图

独立茅门嬾拄笻鬓丝凉拂豆花风曙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野寺

野寺空林落照低防钟烟树使人迷逢僧只道山门近不觉穿云又过溪

雪景

重重楼阁冻云连烟树苍茫带瀑泉一夜空山千丈雪草?人在玉壶天

墨菊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霜堕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借人篱落看秋风

王守仁

用实夫韵

诗从雪后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转佳岩瀑随风杂钟磬水花如雨落袈裟

张琦

梨园教曲图

犂花千树雨初收上苑春风吹未休新制乐章音调涩敕教依旧唱伊州

都穆

次韵邉太常

深居休叹食无鱼诗思春来説有余苦爱弄风池畔桞纎条时拂手中书

张凤翔

宫词

社燕花梢翠尾分玉楼斜度语朝曛卷帘忽趁东风入误落芹泥湿凤裠

玉掻头绾緑鸦横雾縠氷绡底样轻帘闭水晶无防暑百花亭外度流莺

周用

秋思

黯黯湘云断九嶷娟娟山月照峩眉西风杨桞浑揺落莫向江亭赋别离

鲁铎

春日书院

门巷青苔隔路溪小桃开满磬池西枕书眠着无人唤花里东风百舌啼

桃溪

世路悠悠已倦游桃溪深处草堂幽东风自解幽人意不遣飞花逐水流

分水岭

一道原泉却两支右为湘水左为漓谁知万里分流去到海还应有防时

王尚防

送白德明之太原

十载高名専百里旧游山水入新诗云中楼阁开王屋春水田畴绕晋祠

范嵩

过太平府有感

满汀芳草夕阳斜长恨春时不在家昨夜月明乡梦醒杜鹃啼上杜鹃花

湛若水

送郑汝高尹黟县

黟县县前江可怜青山四塞上通天长官公暇呜琴坐不管桃花开县前

御选明诗卷一百六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六十四·彭定求
  卷三百二十九·彭定求
  邵伯雍·唐圭璋
  杜大中妾·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三十一·吴景旭
  ●第四十九出 合冢·孟称舜
  第二十六章 泛舟采石·屠隆
  程景初·隋树森
  韦斋集补钞·管庭芬
  天台集拾遗·李庚
  卷八十三·陈邦彦
  卷七百二·佚名
  诗女史纂卷之二·田艺蘅
  青城山人集巻七·王璲
  ●雌木兰·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景良·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清晓祥云绕碧天。老人星忽下南躔。庭兰共酌长生酒,持上华堂彩侍前。   开绮席,舞朱颜。轻红莲叶荐金盘。沉香小院浑先暑,更有杯传数百年。

  • 谭意哥·唐圭璋

      意哥小字英奴,随亲生于英州。丧亲,流落长沙为妓,后适张正字。   极相思令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绵。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   长

  • 御选元诗卷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十四五言古诗二戴表元次韵荅朱侯招游海山江南春草黄江北秋雁飞穷居念还往故物悉已非我有青云交山林可同归十年学抚琴对客辄累欷岂不愿和悦调苦心易悲青天无古今白日相因依向来炎炎人所得一何微

  • 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连摧敌将 拔邺城追掳孱王·蔡东藩

      却说慕容令奔至石门,见了乐安王臧。臧恐他来做奸细,面上佯表欢迎,心中很怀疑窦,当下报知燕廷,表明己意。燕主暐立即复谕,饬将慕容令谪徙沙城。沙城在龙城东北六百里,令被他徙往该处,正是满目荒凉,不堪郁闷,自思终不免祸,不

  •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七·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七 宋 曾巩 撰 参知政事 薛奎字宿艺绦州人父化光善命术奎生知其必至公辅淳化中奎登进士第多历外官向敏中荐其才累擢至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龙图阁学士三司使天圣七年参知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纪昀

    列传五代 【十二】○五代十二裴迪韦震孙德昭王敬荛 刘知俊 丁会贺德伦 阎宝裴迪韦震孙德昭王敬荛刘知俊丁会贺德伦阎宝△裴迪裴迪字升之河东闻喜人善治财赋唐司空裴璩判度支辟为出使巡官都统王铎镇滑州奏迪汴宋郓

  • 第52章 用种种阴谋破坏献金大会的蒋介石·冯玉祥

    一九四四年一月,我从成都回到重庆,在中央纪念周报告献金经过。所有的中央委员和文武百官左一次,右一次地鼓起掌来,一会儿闭不住嘴地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地紧张起来。蒋介石在旁边坐着,好像很不痛快的样子。

  • 后记·彭孙贻

    《靖海志》四卷,系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之抄本。前三卷题《海盐彭孙贻羿仁氏著》,后一卷题《上海李延昰辰山补编》。彭孙贻约生于明天启、崇祯之际而卒于清康熙间;其生卒确年,一时未能检得。据姜亮夫历代名人年里碑传总表,李

  •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窃职道于正月十九日奉到去秋九月初六日钧函,当经肃丹申覆;并将林逆巢穴火发自焚,经官军乘胜拿获,各营抚匪太甚,缘提镇籍隶漳、泉,均存瞻顾,余逆漏网尚多,深虑后患各情形,于正月二十二日缕陈在案。职道于在彰化启

  • 十国春秋卷十六·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二元宗本纪元宗名璟字伯玉烈祖长子母元敬皇后初名景通【陈彭年江南别録云初名景非是五代史宋史称景者葢从显德时改名耳】风度高秀工属文年始十岁官驾部郎中累进诸卫将军拜司徒平章事知中外诸军事都统

  • 杨豹灵夫人·周诒春

    杨豹灵夫人 母氏李。名虞贞。年二十七岁。生于苏州。父李伯莲。任事东吴大学。子一。家中住址。苏州德安里。初学于日本广岛女学校。及上海中西女塾。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乔治学校。习音乐及文学。宣统三年。

  • 昭公卷二十三(起十三年,尽二十三年)·何休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费,音礻必。)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此弑其君,其言归何?(据齐阳生入恶不言归。○?,苦兮反。)[疏]“此弑”至“归何”。○解云:正以归者,出入无恶之文。今君弑而言归,故难之。○注“

  • 卷三十六·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六 宋 严粲 撰 商颂 【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至汤则受命武王封微子启为宋公其封域在禹贡徐州泗滨西及豫州盟猪之野自从政衰散亡商之礼乐七世至戴公时当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颂十二篇於周

  • 第四次研究会·太虚

    ──七月二日──一 关于唯识义之疑问王兴周  一、据“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偈细审观之,则唯心造即唯识变或唯识现之意义。惟旧来学者,多以“三界唯心”为性宗,“万物唯识”为相宗,致令后人有

  • 四不可得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略称四不得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四位梵志兄弟为避免无常之逼迫,遂于预知命终之期后,一人踊身空中,一人隐入市中闹处,一人遁入大海,一人走避山中,然皆无法免除

  • 出生无量门持经·佚名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持经之持,为陀罗尼之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