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出 诒婚

【一翦梅】〔旦上〕红窗翠幙晓徐开。日映妆台。春满妆台。〔小旦上〕蛾眉淡扫鬓初裁。花压琼钗。香遶琼钗。

〔旦〕芳春。今日奶奶往庵中佛会。我和你到门首一送。〔小旦〕轿已到。将次起身。请就行。〔同行介小生急上〕禀小姐。奶奶行了。〔旦〕嗄。〔小旦〕云从送夫人。不作从容住。〔旦〕你看久矣不行游。门前风景异。〔小旦〕便是。〔旦〕对门这房子几时造的。〔小旦〕方纔。〔旦〕那厢的酒肆。前日不曾有。〔小旦〕新搬来的。〔内唱介〕一年春去又是一年秋。哩哩莲花。哩哩莲花。春去秋来几时休。哈哈一么莲花。少年儿郞看看老。哩哩莲花。哩哩莲花。红粉佳人白了头。哈哈一么莲花。〔旦〕那裏打莲花的叫他来。〔小旦〕门上叫那打莲花的来。〔内叫介净丑应上净〕莲花纔出口。白米要一斗。〔丑〕老儿仔细些。裏头怕有狗。奶奶。打莲花么。〔小旦〕要打。你晓得甚么。〔净〕三贞九烈。二十四孝。十二月花名。〔丑〕还有新编好姻缘恶姻缘。〔旦〕就把新编的唱一唱。〔净丑〕嗄。

【莲花落】〔合〕一年过了一年挨。〔介〕日月如梭人老来。〔介〕人生在世不干得些快活事。〔介〕一旦无常空自哀。〔介〕人生在世只有何事最快活。〔介〕只有夫妻相得好开怀。〔介〕聪明小姐嫁得文才士。〔介〕妇随夫唱胜秦台。〔介〕赏花酌酒都是寻常事。〔介〕咏月吟风实快哉。〔介〕尽日欢娱直到晚。〔介〕闺门裏向有蓬莱。〔介〕多少娇娘吃子爹娘赚。〔介〕嫁了村牛及俗胎。〔介〕不要琴书不要画。〔介〕双陆围棋尽撇开。〔介〕日图三餐夜一宿。〔介〕枕边鼻息似轰雷。〔介〕走到人前如木佛。〔介〕开得牙关臭杀来。〔介〕这样村牛撞着子。〔介〕一世为人好苦哉。

〔介旦〕叫人打发他罢。〔小旦分付小生打发介净〕常舍常用。〔丑〕长福消灾。〔下旦〕适纔所唱。句句眞的。

【啄木儿】〔旦〕我听伊言。心暗摧。屈指桃夭几个宜。回文锦半世含嗟断肠吟到老成悲。苏台月伴西施醉。玉关草湿明妃泪。淑女堪求君子谁。

【前腔】〔小旦〕无稽语。莫浪悲。春到芳菲应满枝。几曾见熏草齐莸。那里是凤鸟随鸡。阿娇金屋元相配。太眞玉镜宁无对。又不道紫管双双跨凤吹。

〔净上〕任智情难察。投机事可谐。我为梅公子百计钻研。争奈柳小姐片言难入。昨闻芳春有言。小姐不是卓文君。颇慕孟德耀。得此心话。已知底蕴。不免将机就机。只说梅郞尙未有亲。哄他一哄。看他如何。〔见介旦〕老娘何来〔净〕缪平章宅上央我见令表兄。〔旦〕为甚么。

【三段子】〔净〕为只为才郞世稀。逞南图翩翩远期。平章见奇。选东床孳孳在伊。且好一位小姐。娉婷冶丽堪娱意。又好妆奁。繁华侈富眞无比。这不打紧。更有金钗十二随。

【前腔】〔旦〕郞年几许。〔净〕十八岁子。〔旦〕却缘何家室未宜。〔净〕想他父母早亡。志专科第。以此羁迟。〔旦〕娘居那区。〔净〕在关上。〔旦〕又何由声闻远驰。〔净〕这们一位官人。那一处不闻。〔旦〕独孤伟器眞佳壻。蹇修善合非虚誉。〔小旦〕小姐。端的好头亲事。〔旦附小旦低唱介〕这是夙世姻缘怎羡伊。

老娘。你也兴头了。〔净〕小姐。我没造化。〔旦〕却怎么。

【归朝欢】〔净〕乔才的。乔才的。抵死执迷。〔旦〕难道不允。〔净〕尽唇舌何曾允俞。〔旦〕为何。〔净近旦低唱介〕他说道。他说道。丰神才致。须索要悉与娘齐。〔笑介〕好笑他沟狸妄想天鹅味。又不道麻姑岂爪京儿背。正是春梦胡遮枉自迷。

〔内叫云〕何老娘。有人寻你。〔净〕缪家人了。小姐。我去。过日与你细讲。应接无闲暇。徘徊似踯躅。〔下旦〕芳春。元来梅家哥哥还不曾有亲。〔小旦〕便是。小姐。奴有一言。

【前腔】久欲启。久欲启。恐招罪笞。〔旦〕有话试说。〔小旦〕那梅公子呵。向娘行十分留意。〔旦〕那有这话。〔小旦〕锦笺上。锦笺上。和就春词。〔取囊出笺〕试阅取方知就裏。〔旦看笺掷介〕狂生。狂生。我岂贾午崔莺乎。〔小旦拾介〕小姐悞矣。不记乞儿所唱乎。梅公子正孤飞未获和鸣侣。小姐。你一枝早择栖迟地。〔旦〕难道他肯赘异乡。〔小旦〕达士宁同丘首愚。

〔旦〕拿来。〔小旦送笺介旦复看介〕

【尾声】〔旦〕却愁不屑桓玄赘。羞杀空将宋玉窥。〔袖笺介〕翘首东风付叹吁

〔小旦〕遥想风流第一人。

贾生才调更无论。

〔旦〕多情却被无情恼

摇荡春心似梦魂。

猜你喜欢
  苏茂一·唐圭璋
  论须读书第十三·王骥德
  第三十三回 高府旧人方走散 寇家骨肉又相残·萧晶玉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臧懋循
  第三折·马致远
  卷二十二·王奕清
  巻一·皇甫冉
  卷二·查慎行
  卷一百五十·陈思
  巻五·史简
  卷二百三十九·曹学佺
  卷二十三·方回
  卷二十四·方回
  卷三百五十·佚名
  萧泰来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缄愁·李渔

    〖南吕引子·步蟾宫〗(外冠带,引众上)公车十上今方售,信大器、晚成非谬。胯边人今已上瀛洲,轻薄少年知否?下官曹个臣,来京会试,忝中高魁。只因圣恩破格,选馆俱用宿儒,不拘年貌,故此下官幸入词林。我想去岁在扬州,那些轻狂小

  • 卷三百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一 蓝智 拟贫士二首 蠨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岂知旷逹观不以贫病廹昔闻孔顔圣亦有陈蔡厄澹然忘世虑弦歌自

  • 何跋·佚名

    何跋光绪建元五月,宝应王中丞奉命渡台,檄予随营办理文案。越四月,而中丞病作;又一月,中丞内渡就医,遽捐馆舍。杜陵失武,余甚恸之!方中丞之在台也,公余之暇,日事吟咏,因作「台湾杂诗」;每成一绝,即以示予。予受而录之,积至三十二首;嗣

  • 青山跋·川口长孺

    台湾纪事三卷,记明人郑成功事也。成功者,芝龙之子,而其母乃我平户之产也。芝龙之客平户,娶以为妻,生成功。及芝龙事明,身致富贵,使人迎成功及其母。既而芝龙降清,成功不从。方清兵之陷泉州,军民皆溃,成功母独不屈而死。夫以孱弱

  • 提要·王曾

    【臣】等谨案王文正笔录一卷宋王曽撰曽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五年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諡文正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乃所记朝廷旧闻凡三十余条皆太祖太宗真宗时事其下及仁宗

  • 卷二十五·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五文渊阁阁职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五文渊阁阁职国朝官制文渊阁领阁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总领秘书典司册府国朝定例大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二 癸卯春正月壬寅朔,以枢密院同佥汤和为中书左丞。 以亲军副都指挥使康茂才为金吾侍卫亲军都护。 以徐司马为总制守金华。 庚戌,常遇春兵攻池州神山寨,擒罗友贤斩之,余党悉平。 丙寅,上遣中书省

  • 第六章 独工与公工之比·梁启超

    以工业言之,又工人各自为谋。各地工人多少不同,多则价贱,少则价昂,资本家既苦之。而工人同一操业,而价贱者无以足用;若其求工不得者,不能谋生,饥寒交迫则为盗贼,其害益甚矣。即大作厂机场之各自为谋,亦不能统算者也;不能统算矣,

  • 卷二十一·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一宋 陈经 撰泰誓【周书】【阙】子以为至德岂有纣在上而文王自擅称王乎纵文王自称王岂有十余年之间纣之君臣亦坐视其称王而不诛其叛背之罪乎如春秋时周室尚存而楚以王者称亦罕有葢亦万世

  • 卷三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五    宋 卫湜 撰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郑氏曰兼用之备隂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隂气阳用春夏隂用 秋冬孔氏曰此一节论虞夏殷周养老不同之事凡养老

  • 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四尔时善现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岂亦能得一切相智。佛告善现,如是如是,诸菩萨摩诃萨亦有能得一切相智。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亦有能得一切相智。与诸如来有何差别。佛告善现,亦有差别。

  • 正信品第十·佚名

    信惭戒布施,上士誉此法。斯道明智说,得生於天界。愚不修天行,亦不赞布施。正直随喜施,彼得後世乐。信者真人长,念法所安祝近者应得上,智寿中中贤。人业何者上,何行致欢乐。何要出要者,何寿寿中上。信者真人长,念法所安祝实者意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三复次长者。又复世间十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嗔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汝等各欲求解脱邪。又复世间十杂染法

  • 卷第十三·元来

  • 金匮要略论注·徐彬

    二十四卷。清徐彬(生卒年不详)撰。徐彬字忠可,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医学家。曾从师于江西喻昌,颇得师传,深谙张机学说。曾撰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等著。《金匮要略论注》撰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徐彬将古代

  • 林灵素传·赵与时

    林灵素。北宋道士,温州(今属浙江)人。字通叟,本名灵噩。少依佛门为僧,因常受其师笞骂,后改从道教。善妖幻祷雨之术,往来淮、泗间(今安徽治北)政和(1115)末,由左道录徐知常推荐于朝廷,林称宋徽宗为神霄玉清王下降,又称

  • 成唯识论·护法

    这是诠释唯识三十颂的论著,凡十卷,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释论,唐代玄奘三藏奉诏译,翻经沙门窥基笔受,这是学习唯识学必读的重要论书。世亲晚年造《唯识三十颂》,本颂造出,未造释文而入寂,未几十大论师继起,各造释论,斯时法海波澜,至

  • 道安法师念佛赞·佚名

    敦煌写本。P.t.1253。首部残,共二十九行,四百二十四个音节。可与S.2985、P.3190、台北中央图书馆004724号汉文写卷对勘补残正误。但有部分字句现存汉文写本无。此卷由英国西门华德比定出来,并做了部分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