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二       宋 许纶 撰五言古诗

曾主管由宜春道中得遗弃小儿属子收养道间寄诗纪实次韵奉酬

日月被八极覆盆自无明阳春妪万物孤翰有悲鸣所以圣明治要烛幽隐情一旱出料外谁与填饥坑豪家亦何心闭籴门忍横指囷寛嗸嗸凛若临大兵雨余百忧洗痛定犹忡怔今代子曾子赞画外台清高轩昨过我絶尘不容瞠归途出城闉岸许闻啼婴下车非内交一念千金轻摩挲脱九死感慨恩更生抱持涉数舍见我托此再拜敢有渝鞠养专厢荣嗟予何为者世故亦饱更识君千万间胸次久已成所饥非一儿公乎勉功名

曾主管专介取弃儿再次前韵

自别心耿耿奈此秋月明晨兴洗我耳鹊鹊枝间鸣踵门得缄翰中有恻怛情眷彼水际儿感公脱危坑传之邑父老相语涕泗横郑重烦取将摩挲付老兵忌饱体未充惯拊心无怔应答已如响炯炯双眸清试问父母谁惝恍目屡瞠微公父母恩何以活此婴儿生未有知隂报已不轻公犹不自德安得名许生共惟仁圣朝发政先鳏吾侪值歉乏讵敢孤官荣二星妙宣指悉数仆屡更三接尚须臾一路当生成况乃幕中画实负当世名【来书欲名以许生】

湖上饯沈兴国分韵得二字

赤骥见已罕名驹更兼值吾乡推贤侯逢人话詹事讼简古风还心清民业遂江山妙主盟景物恢位置如何柱石姿尚以牧伯寄北关别经年南薰动离思居然软红中见此清白似松筠俨长身云霄舒直气宠光竹使符假借玉阶地饷计曾入幕军容有竑议恭闻天语温喜见家学粹它时课最腾看即玺书被今晨欣夀节轻隂逓凉吹三呼礼云毕一笑天所施榴花染白云游鯈芘青芰画舸得夷犹名园随造次怀绶却羡君戱彩且归侍不繇鴈荡山即过石门寺永嘉政久成谢公迹重记剩有名诗章因来寄一二

送盖总领上计三首

絶代有佳人岑楼碧迢嶤即之起幽芬可慕不可招风雨二十年寒荣耸高标置之白玉堂致主轩与尧胡为枉襆被江干驾轻轺施物功方成丹砂夜生苗披腹吐琳琅碧简趋丹霄

昔者云夙驾杨柳方依依今其望来思两见秋风吹前乎已劳还後此亦云归丹笔映螭坳祥风动紫微岂不念归美正尔畏简书不见居官乐惟忧士卒饥昔人无遗孔後来补深痍炯炯心独苦所贵知者希

熠熠飞者萤变化自衰草时至能晶荧翕张合吾道微光苦不息岂足禆穹昊迢迢风雨夕耿耿秪自保苟无车先生分合委枯槁乾死诚未悔药笼资探讨

送孙会之县尉秩满归庐陵

人生贵相知不在相逢早庐陵说三孙修名惬诸老伯也吾同年久别心杲杲季也真可人一见顔色好金石出几杖握手屡倾倒屈?虽尚醒贾骨久云槁微君写穷愁何以慰怀抱再见一尉更取别何草草回视徒四壁蝉声缀吟藁向来雕斵工见辄迹如扫汲深无新泉送子惭涸潦珍重皎洁姿相期在斯道

送赵倅满秩东归分韵得念字

官闲颇成赘习嬾积怀歉古井无复波寒灰岂能爓苟且信自慙奔竞亦良厌学道无新功但觉益友欠夫君珪璋姿表里絶瑕玷瓦砾诚可羞温润得渐染向来三语称吾里怀闚觇名谈造根柢高文在铅椠转首十五年天庭久宜掞胡然慰穷愁相逢古天堑治中员外置缩手靳韝?从容国医旁出语即中砭邂逅秩云满萧条理琴劒炯炯幽者兰林深守孤艳宁受萧艾欺忍使薋菉僭谁欤功名涂由已拯昏垫小草非远志臭味真有忝羞杀东方生饥死更求赡因君动行李令我起归念西山有石田努力事耕敛

乞补外出江臯待命泊伟观二首

经年充拾遗一字无所补岂不怀故乡念方事新主一朝冒超迁循墙不遑处宁离人间世亦恋行在所有亲方赖禄有子方应举守道在守官奈当事斯语

欲去不得遂正如太庙羊登俎分所宜得去喜可量圣度真如天不妨且翺翔扶老复擕幼迁居大江傍居然得伟观怅焉渺遐荒潮头来如山亲乐想未央【楼名伟观】

题廨舍壁二首

明时有何遗亦复许掇拾大言得面陈小言可封入有时効踈愚岂是当务急每蒙天下施听之恐不及退思自生惭黄卷常在执旧田虽甚芜新井尚可汲勉哉竞斯辰万一如有立

本不事矰弋未免执矢疑客来非不多益友每远之薰风时一顾素抱谁与期久要竹居叟谈诗能解颐两颊贮微笑径造观我私请解褦襶衣相与举近诗

纶子效靖节止酒体赋筠斋余亦和而勉之

纶以筠名斋种筠当掩关爱筠栽竹易见竹知筠难竹以筠为本筠居竹之间希筠岁寒操追筠古风还筠中听瑟瑟筠外泻潺潺人与筠俱胜筠随境共闲

重题陈汉卿贫亦好斋

古人重安贫未若贫而乐岂不爱膏粱顾乃嗜藜藿我闻首阳饿荣名千驷怍况乃陋巷子箪瓢殊不恶刀头得几何蜗角战方虐以兹悟生理贫中始澹泊陈侯清时英廊庙宜着脚圭窦势岂容贫斋意聊托苍生方饥渴未可云盘礴且来禄万锺脱粟躬自薄

次韵常之松庐有感

年少爱节序老大感岁时亦知夜漏短自喜昼景迟怀人笏频拄矫首帽屡欹至情何惨怆同气相因依君家说大难心胷緼多奇永欢思伐木长歌倚式微眷言无鴈地渴想前鸿俱一别如昨日二年忽今兹数传龟组解备着鲈风词寒乡少瑞应远览期长离解缆辞江臯反袂接水湄无从犹出涕有弟应垂洟今见松庐作可胜薤露悲怜君抱苦节爱兄见哀诗无复逝水向当有高山知老慙无领解久约同襟期勉和吹箎章聊慰深长思

周时仲提干求二亲墓亭扁答以攀栢因为着语

扫松拜亲墓攀栢念亲泣栢露滴儿衣儿泪和露湿五鼎从可陈三釡嗟何及坟前白颈鸦终日声楂楂

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吾乡说三宋伯也抱奇伟太学三十年不作举子语晚当拜特恩青衫送还官开口论世事有舌不可扪吾皇开夀域汪濊泽万国勉公俯而就如女有正色翻然感际会千载今一时谁欤俾宿留再和归来辞渊明归有田公归徒四壁姑奉祝融祠胜煮南山石公乎未得第我辈慙登科空飱了无补奈此归来何

次韵题吴无过所藏张无垢难老堂诗轴

养亲感卧冰慕亲悲履霜眷兹母孙情胚胎炳前光先生一奬励吴氏增激昂至今诸孙行如立严师傍躬行斯入室言辞特滥觞当时五子名佩服讵可忘省也滋拳拳何止升其堂

次韵廖端叟求墨

忆昨同舍时爱子志尚坚研穷非口耳点勘分乌焉读声锵金石笔思涌漪涟合并几寒暑分散如云烟家虽才咫尺见且无夤缘甥馆闻徙居我屋欣接椽乃以随吏鞅而叹抱遗编嗟哉燕鸿隔漫尔夔蚿怜三年閲黄榜万选遗青钱祗擅文塲声不上吏部铨儒冠未为误洛诵方流传夏果烦送似唐律仍灿然为墨贻古作如珠出深渊书生均老丑嗜好相後先亦有大禹圭未许蒲氏贤何惜遗久交相得真忘年久知铁为研更以心自鞭矧古传毛頴端合遗陈玄落笔看余万斗酒须十千虽无兰亭茧愿助韦郎牋古今一俛仰人墨相磨研有无要相通唱和聊成篇我今辟三径门开西一偏已过中秋月皆为晚凉天何妨对花下取笑同樽前第慙葵卫足欲愈犹联拳

次韵德友惠黄雀

兴来把酒杯径欲连台拗聊用资唫哦岂谓贪醉饱晨起秋思清茶罢诗肠搅筠斋伫远思诗筩驰速巧饷我晚田雀如鹰初脱爪惠我长城句如栋畧无桡雀命虽甚微饥驱亦艮挠何异不农耕而乃窃禄稍哦诗思陶谢论交怀管鲍只消寄诗篇断不厌煎炒

再次大用韵赋梅花

暖律回枯荄春阳发寒梗梅根有特操花事每先省分苗本十洲孕玉可千顷松篁纳深交桃李絶奇请冬居姑射山下?太华井幽栖有心赏廵檐常笑领相对各忘言岂但无机穽诗虽道未尊技可造经綮孤标固洗凡累句自无警转庵诗家医妙剂即苏眚元方诗家禅默参惟打静欲离香色想恐堕人我境昨夜来朔风吹香过南町小解作浅语醍醐欣灌顶

再次转庵用梗字韵赋梅

见梅思洛阳何愁道路梗见雪忆灞桥便可心思省仙家种玉成造化炊粱顷凛然孤高标敢以尘溷请将军有传令遽成临渴井王言惟作命盍作和羮领香色归本根滋味岂机穽自非冺全牛安得试尝綮转庵句中画梅诗言外警难韵有辘轳妙语压菑眚昨夜垂垂雨一洗娟娟静便觉容成圃真是太玉境朝来知见香堕在区别町不如两忘言搔首孤山顶

园丁以菊为屏为船转庵竹院谛赏不足分题得塔字

眷彼东篱花忽作西灵塔又如船子泛复似南屏阖园翁起童心须弥欣芥纳分题要铿锵饫秋振萧飒我合浮屠尖工须画溪罨崚嶒玉崔嵬团栾金匼匝俨然香色俱间彼青黄杂天成具体相人事因假合愿修衣裓供用作布地蹋那将有漏身久实无缝合转庵曾着语竹院尝挂搭我有一句子无问亦无答

德友惠竹栽甚富而又得佳篇既种复喜雨次韵谢之

嗜酒爱风竹种竹?日醉小园窘边幅杂芳纷位置此君何可无野卉辟之易亩许得滋旷千个栽不翅故人虽借居爱竹有幽致肯割锺山青分植容成地移来天亦喜凉生雨兼值既免躬抱瓮何惜亲閲视飒爽已可人能同听秋思

转庵观赵十一圣花

有艺者赵生杂出逞活法飞走异族类指教各驯狎参戱竿欲摧险弄首将压当塲等嬉笑旁观举震霅其间圣花术殆是天下甲出没鬼物惊变幻风雨霎觌面唤名葩信手如素插洞视空樊笼赤立却巾帢居然龆齓儿恍出虎兕柙脱索妇更神倒锥目不眨穿杨百步间设的两口夹一箭中关捩四坐骇汗洽或驰若转轮或舞若挥箑机缄孰主张造化在嘘呷技进无万殊妙用才一搯傥然自胡越谁能会鄏郏

次转庵圣花韵

转庵诗三昧仍嗜书八法写出金弹句可翫不可狎近观圣花作险若君独压壮如钱塘潮清若苕溪霅僚丸同妙手痀蜩真脱甲庖刀方奏砉郢风复运霎文章特小技圣处奚假插得趣堪献佛高唫岸乌帢逹者越拘挛迷者泥检柙岂知造化机目击不容眨衮衮万马奔翼翼两攻夹灵根有变通时雨自浃洽意轻秦赵璧价重蒲葵箑记舟何用痕印钱偶因搯於道得逹尊问鼎不问郏【案此首亦次前韵原本脱去呷字韵二句】

范武子挽词

呜呼吾武子天乎夺何速潇洒锦绣肠秀润琅玕腹出口论世事好语惊拙目孝友式里闾急难骇僮仆曩於建业都共庀主人属但不同姓氏何翅如手足一日不晤对尺简频往复中夜怀清姿有梦堕修竹时予悼伉俪感尔念鳏独别去几岁华亦闻悲壼俶同病心相怜异县情愈笃我欲托以妹子不鄙其族两穷忽相值一家有余睦去作建安县振彼七闽俗岂不化强梗元不用鞭扑邑人歌载途当路荐聨牍彼守何坚忍於民能迫促二年甘不考百谪宁忍辱子方困吏鞅妹忽沦鬼録入户悲方纒出门湿如束骏足不受羁盐车宜折轴讣来忽收书痛甚不容读未令吾母知可闻尔母哭人生会有终汝死寃乎毒吁嗟先大夫艰难脱荒服衣鉢自桐乡生涯去巴蜀清德诚可种石田不能粟尔母今在堂何以供水菽尔弟独当户何以资耕筑三儿须教训一女待鞠育自愧贫多累未能分薄禄近拟乞州麾因用致家塾此愿未吾遂有身莫渠赎所居读书岩旁依紫逻曲忆昔曾同登相期共结屋今晨何为者昨梦不可续平生乐哉丘终焉埋此玉虽遣奠刍陈不及墓草宿呜呼吾武子临风泪盈掬

猜你喜欢
  黄子行·唐圭璋
  张祥·唐圭璋
  ●余渖·沈瘦东
  ◆陈先生赓(子扬集)·顾嗣立
  庚寅十二首·许南英
  第二十七出 别施·梁辰鱼
  不忽木·隋树森
  才调集卷二·韦縠
  三集目录六·乾隆
  巻二·孙绍远
  卷五十三·郭元釪
  凡例·陈邦彦
  御选金诗卷十六·康熙
  竹斋集序·裘万顷
  卷三·乐雷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吴殳

      《韵语阳秋》云:“太白乐府,于纲常三致意焉。《君道曲》,恐君臣之义不笃也。《东海通妇》,恐父子之义不笃也。《上留田》,恐兄弟之义不笃也。《箜篌谣》,恐朋友之义不笃也。《双燕篇》,恐夫妇之义不笃也。考其行事:

  • ●卷一·杨际昌

      国朝右文,超轶前代。世祖抚有宇内,不废文翰。长洲尤悔侗尝作《西厢传奇》“临去秋波”文,深邀睿鉴,叹为才子。後见《读离骚乐府》,亦称旨,俾教坊内人,播之管弦。及龙驭升遐,悔罢官,自北平归,新城王司寇士礻真

  • 卷十三·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三    宋 吕本中 撰全州与解子中向伯恭相会 五年流落判西东尚喜交游一再逢但得低头拜东野不妨下卧见元龙中原极目山千叠往事伤心酒一锺如我支离久无用敢因穷约废相从【一作费相从】

  • 卷五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九段成巳下【以下从二妙集补入】寿梦庵张信夫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至客前共坐林下石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人生天地间迅若驹过隙胡为就羁缚惴惴从物役

  •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三·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亭林氏编辑  思文纪略  帝讳聿键,初封南阳王,袭祖端王爵。崇祯九年,京师戒严,倡义勤王,以擅自出境治罪,锢高墙。宏光即位,赦出。南京失守,王即位于福州。丙戌八月出奔,没于汀,在位一年。  宏光元年乙酉夏五

  • 卷十·佚名

    三月十一日(己卯),李侍尧奏言:旬日以来,尚未续得台湾信息。惟于进口商船密为探访,据称贼匪出没无常,尚时来滋扰等语。今常青于二十二日已到厦门,一得顺风,即当开驾。至所取兵粮军械,系臣之责,必须使军前事事应手,方可克期蒇事。查

  • 第一节“五四”·老舍

    及壮,餬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第一节“五四”因家贫,我在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去挣钱养家,不能升学①。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八·佚名

    宪宗三韩愈【沈颜 石介 范文正公 李汉 栁子厚 东坡 少游 皮日休 李翱】孟郊 张籍【李翱 昌黎 六一】欧阳詹【昌黎 曾子固】韩愈沈颜登华旨曰尝读李肇国史谱云韩文公登华岳之巅顾视其险絶恐栗度不可下乃发

  • 卷六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伯夷列传第一 【索隐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

  • 牛弘传·魏徵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本姓燎。 祖父燎炽,郡里任中正。 父亲燎允,在北魏任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牛。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面的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会富贵,好好养他。”他长大后,长满胡须,容貌魁伟,生

  • 卷三十一·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一圣驾幸鲁释奠先师礼成恭演连珠三十首【有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张豫章驾幸阙里亲祀孔子庙林典礼尊隆亘古未有在廷诸臣咸奋毫以扬其盛事【臣】备员

  • 论语通卷三·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全书四库论语通卷三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葢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尧类论钦是尧典第一文集尚书说此段厯述尧典篇首数句之旨尧唐帝名说文曰典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此篇以简册载尧之事故名曰尧典后世以其所载之事可爲常法故又训爲常也曰粤越通曰若者发语辞古人文字中多用之周

  • 汉广·佚名

    ——单相思的哀歌【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

  • 卷六·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六邳州知州王植撰诚明篇第六补训此以诚明名篇因篇首诚明二字也诚明却是为言性张本大抵此篇只重言性上○诚明以下六节言诚处多性者万物一源以下十四节言尽性而极发性命之旨性於人无不善节并提性

  • 佛教不要组政党·太虚

    ──三十六年二月作──抗战胜利后,出家的佛教徒与在家的佛教徒,建议组织政党或请领导组党者,亦尝嚣嚣然矣。然我不主张佛教组党,于本报及答申报记者问等,言之屡矣。他若大醒等代答不组党亦非一次。今二十八卷第二期海潮音

  • 上清经秘诀·佚名

    《上清经秘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隋唐上清派道士所撰。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主要引述《道性品》(《本际经》卷四)、《上清经》、《九天生神经》、《登真隐诀》等道书,论述修道之要。内有论戒箓、论三十

  • 警世钟·陈天华

    近代陈天华著。作于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初刊于日本东京。全书两万余字。指出当时中 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亡国灭 种就在眼前”的深重危机。呼吁“做官的”、“当兵的”、 “世家贵族”、“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