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道融诗鉴赏

生平简介

崔道融 ,自号东瓯散人 ,荆州(今湖北江陵县)人 。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乾宁二年(895)前后 ,任永嘉(今浙江省 温州市)县令 。后入朝为右补阙 ,避战乱入闽 。工 诗,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西 施 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崔道融诗鉴赏

历史上吴越兼并战争持续时间很长。公元前496年后,吴王姬光与越王勾践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 ),被击败,受重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后,令人 耳提面命 ,誓报父仇,终于大败越兵,许越为属国。 后不听伍子胥忠告,开凿邗沟,从海上攻齐,捷于艾陵( 今山东莱芜东北 );又在黄池( 今河南封丘西 南)大会诸侯,与晋争盟之时,被越所袭。他被迫回师,向越请和。其后十年,越王勾践大举攻吴,围姑苏(今江苏苏州),他自杀而死,吴亡。

夫差由有志的强者落到亡国殒身的下场,究其主观原因,在于他一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政治上腐败昏庸,生活上奢侈淫逸,组织上任人失宜,客观原因则是越王勾践利用了他的弱点,趁机励精图治,奖励耕战,终于由弱者变成了强者。历史上吴越战争局势的变迁 ,蕴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历来为人所瞩目。 但是也有一些人把夫差的悲剧结局归罪于其中了越王勾践和范蠡的美人计,致使西施落得千载骂名。崔道融在《西施滩》这首诗中咏怀古迹,对“女人祸水”的传统看法表示了大胆的怀疑,他认为承担亡吴罪责的应该是佞臣宰嚭,而不应该让西施充当吴国君臣的“替罪羊 ”。如果硬要责备西施这样一个弱女子,那 么 ,连浣江春水都要有不平之情的。罗隐在《西施》 一诗中也认为:“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更进一步提出了令执政者深思的问题。我们如果把《 西施滩 》与《西施》两首诗联相吟味,恐怕更能理解其中的义蕴。

《西施滩》这首诗把导致吴国灭亡的责任全归咎于佞臣伯嚭,而不遣责昏君夫差这亡国罪魁,则表现出作者的历史局限性。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崔道融诗鉴赏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 ,而且多为抒情而设。 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你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 ,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 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 ,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这首《溪上遇雨》居然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 ,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何快 !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 。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 人化了(它象在撒泼、顽皮 ),形象生动,而且写出 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 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近似而论 , 它更易使人联想到苏东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中的一首:“黑云翻墨 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比较一下倒能见出此诗结构上的一个特 点 。苏诗虽一样写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变 ,可谓尽态极妍 ,但它是只就一处(“ 望湖楼 ”外)落 墨,写出景色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而此诗则从两处(“前山”与“溪上”)着眼 ,双管齐下 ,既有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又有空间的对比 。如就诗的情韵而言 ,苏诗较胜 ;如论结构的新奇,此诗则不宜多让。

可见,诗分唐宋是大体的区分 ,不能绝对看待。 王渔洋曾列举宋绝句风调类唐人者数十首,是宋中有唐;另一方面,宋诗的不少倾向往往可以追根溯源到中晚唐,是唐中有宋。大抵唐诗经过两度繁荣,晚唐诗人已感难乎为继,从选材到手法便开始有所标新立异了 。这个唐宋诗交替的消息 ,从崔道融《溪上遇雨》一篇是略可窥到一些的。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诗鉴赏

这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薰染。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 。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 却于平常中显出不平常来。似乎作者于无意中注意到了生活中的这一琐事 ,故以此句开首。“谁家”即不 知是哪一家的 。因为“不系船”,船便被吹进“钓鱼 湾”。“春风”二字,不仅点明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顺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飘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 ,溪居的那种恬静 、平和的景象便被摄进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 ,生气 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 ,人们都在田间劳作 ,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 ,撒腿就跑回去 ,匆匆忙忙地解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作者用“疑”、“急”二字, 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致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这首诗纯用白描 ,不做作 ,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诗人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淡雅的水乡风景画 :临水的村庄 ,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 ,碧波粼粼的溪水 ,飘荡的小船 , 奔跑的儿童..静中寓动 ,动中见静 ,一切都极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八·彭定求
  吴儆·唐圭璋
  卷十八·陈廷敬
  卷二·陈廷敬
  ◆李秘书孝光(五峰集)·顾嗣立
  楔子·史樟
  卷十八·杜文澜
  ●卷六·江顺诒
  甲集第十九·钱谦益
  卷一百十八·王奕清
  卷39 ·佚名
  卷二十六·高棅
  卷二百十三·陈廷敬
  卷五百六十八·佚名
  第四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出 乘龙·李渔

    〖夜行船〗(生吉服,带末上)佳音一纸来天际,云画饼竟可充饥。海市重开,蜃楼复起,幻气结成真气。自从张年兄去后,下官终日悬悬。喜得数日之前,接得一封喜报,说煮海之方果验,和亲之局已成,眼见得两门亲事都成就了。已曾差人往海上迎

  • 卷十二·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十二明 梅鼎祚 编横吹曲辞【一】【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鼔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北狄诸国皆马上作乐故自汉已来北秋乐总归鼔吹暑其後分为二部有箫笳者为鼔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汉武帝时南越七郡

  • 卷七·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七鄱阳史简编元徐瑞松巢漫稿二五言今体次韵吴仲退见贻【戊寅】瘦竹相随立轻坚九节青川平云澹澹风定树亭亭汩没悲流俗驱驰累有形揜关差有味危坐玩羲经天秋分袂后扰扰似年时竟负梅花约空哦春树

  • 卷三十六·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六    元 方回 编论诗类 诗人世岂少哉而传於世者常少由立志不高也用心不苦也读书不多也从师不真也喜为诗而终不传其传不传盖亦有幸不幸而其必传者必出乎前所云之四事今取唐宋诗人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六沈佺期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合殿春应早开箱彩预知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晦日滻水应制素滻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苑蝶飞殊懒宫莺

  •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三·王恽

    杨凝式,小字诗,字虚白,五代时人,号希维居士。又云关西老人,癸巳人。 《心印帖》、《李老君枕中经》、《招客同饮帖》,皆唐人书。韩魏公书杜少陵《画鹘诗》。擘窠大字墨迹,山谷书。 《继月帖》云;“继月学书,未知其要处。

  • 一○九二 福建巡抚雅德奏覆遵旨办理《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九二 福建巡抚雅德奏覆遵旨办理《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五日福建巡抚臣雅德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寄字内开,【真按:又有作字寄内开者!寻其文意,

  • 卷第四十·佚名

    皇女五封拜五衍福公主特改封衍福帝姬制门下。朕光膺景命。寅奉丕图。稽神考之燕谋。酌成周之盛典。眷言懿女。肇易华称。其孚号于大廷。以猷告于多士。衍福公主、分辉宝婺。毓秀璇源。迪德有常。虽未即公宫之教。率礼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高晋

    程涂谨按圣驾六次南巡俱自乾清门啓銮由大清门出广宁门二十七里至宛平县大井村尖营十里拱极城二里卢沟桥五里长新店二里赵新店尖营五里董公庵房山县界十五里良乡县黄新庄行宫计程六十六里自黄新庄行宫起四里入良乡县北

  • 卷之十九·佚名

    尚溫王即位元年【大清乾隆六十年乙卯】,正月元旦,日食。即位元年正月元旦,因日食,故諸凢典禮於初二日舉行。方日食之時,主上扮粧慎待,復圓之刻改服。且又在職王子以至諸役人等奉命冠帶,各在該衙謹慎,待復圓之刻退衙。褒賞與那

  • 卷五 贵德·刘向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惟恐其不至于大也。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传曰: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

  • 第三章 纵欲则学业无成·佚名

    如果纵欲就会学业无成周思敏说:“人生在天地之间,要成为圣贤豪杰,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然而必须有十分的精神,才能做成十分的事业。如果不先在年富力强之时,除去欲心,节省欲事,以便保守精神,筑好根基,那么虽然有特大的志愿,想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四·澄观

    疏。三别释者。前之二释。一则一一别对。二则互相总对。今不对前。则七八两段义不相关。七约法开悟。八约身成益。身法不同故不相对。上言对前为三者。前二相由故名为对。今与前别亦是对前疏。此上菩萨法化始终下。上

  •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三·重显

    参学小师允诚等编拈古师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山云。尔是甚处人。云新罗人。山云。未踏船舷。好与三十棒。法眼拈云。大小德山。话作两橛。圆明道。

  • 三山来禅师疏语卷下·灯来

    嗣法门人性统编祝延增补朔望祝延(赞)宝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皇王祝圣寿地久天长。南无香云盖菩萨(三称)。药师如来药师如来皇帝万岁药师如来。大圆满觉应迹西乾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之圣德难尽赞扬(入乡

  • 太极祭炼内法·郑思肖

    道教灵宝派醮仪著作。三卷。宋末郑所南(思肖)编撰。成书于宋末元初。据云此法传自三国时葛玄,乃灵宝古传秘法,用以祭炼超度鬼魂。所谓“祭”就是设饮食以济鬼魂之饥渴。所谓“炼”就是给以精神上的解脱。郑氏采集诸家

  •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佚名

    又名普贤菩萨定意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之十定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