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蜕庵集五卷元张翥撰翥字仲举晋宁人至元初用隠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寻退居淮东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给俸终身事迹具元史本传案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阳刘祁归潜志记其矮窻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秋诸句称其浮艳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翥尝从学于李存传陆九渊之说诗法则受于仇逺得其音律之奥其诗清圆稳贴格调颇髙近体长短句极为当时所推然其古体亦伉爽可诵词多讽谕往往得元白张王之遗亦非苟作王士祯居易录曰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昻伯庸辈即范徳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其论当矣史称翥遗稿不傅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王士祯则称蜕庵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此本乃朱彛尊所蔵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盖大杼与翥为方外交元末翥没无嗣大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而録存之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翥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亦非全本也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第三幕·老舍
  ●卷一·张德瀛
  丁集第二·钱谦益
  御定曲谱卷六·王奕清
  卷四·汪广洋
  卷四·郭知达
  卷二百四十三·陈思
  卷九十一·陈思
  卷八十三·朱彝尊
  心跳·闻一多
  日涉园集巻八·李彭
  卷三十二·施元之
  提要·沈周
  卷九·贾岛
  卷二·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朝天集钞·吴之振

    仲冬诏追造朝供尚书郎职舟行阻风清泥江神风伯战方酣,北浪吹翻总向南。未放人扶下江柁,却教眼看上江帆。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雁来野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

  • ●东征集卷五·蓝鼎元

      漳浦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料三林逸贼逃归内地请移广省擒捕书  论下加冬半线二守备书  论苏荣书  论诸弁书  论周彩书  论蔡奕陈祥送考军前弁缺书  论台中时事书  论擒获奸匪便宜书

  • 卷之四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孝亲宋光宗绍熙间权户部侍郎袁说友乞过宫上奏曰臣等伏见会庆节在即十二日礼合进香都人顒望翠华忽又得旨免过宫无不失望既而

  • 附录一 李宗仁声明·李宗仁

    亲爱的同胞们: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中,我已经从海外回到人民祖国的怀抱里来了。此行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方照顾,感激良深。当飞抵北京机场之际,又受到热烈的欢迎,内心感动,尤难自已。谨借此先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表

  • 感虚篇第十九·王充

    儒者传书言:“尧之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上射十日,九日去,一日常出”。此言虚也。夫人之射也,不过百步,矢力尽矣。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天之去人,以万里数,尧上射之,安能得日?使尧之时,天地相近,不过百步,则尧射日,矢能及之;过百步,不

  • 不屑之教·孔子

    【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间之。 【注释】 ①孺悲:鲁国人。②将命者:传命的人。 【译文】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加以推辞。传命的人冈灿房门,孔子便取下瑟来一边弹一边唱,故

  • 卷十一·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一宋 张洽 撰哀公【名蒋定公之子葢夫人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杜氏注随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吴之入楚昭王奔随随人免之卒复楚国楚人德之使列于

  • 卷二十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十二   明 季本 撰都人士经防曰此必东迁之后东都之人思西周之盛而为此诗也有似于王风耳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赋也】彼都自东都言故以西都为彼都也士

  • 佛教与国际反侵略·太虚

    佛教的版图,比古来已少得多了!印度虽为佛教发源地,而且曾盛行过一千多载,但近千余年来,由衰落而灭亡,仅存混合在婆罗门重化的印度教,纯粹佛教只有孟加拉省毗连缅甸的一角。而所余古佛迹残存遗址,近年虽渐有锡、缅、华、藏僧所

  • 普曜经卷第七·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观树品第二十一  佛告比丘。以成正觉诸天皆来。嗟叹佛已。如来正坐一心观树。目未曾瞬。禅悦为食解慧为浆永安无横。宿夜七日观道场树以报其恩。过七日已。欲行天人各共赍持万瓮香水。色行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本)·窥基

    经。诸比丘(至)深入禅定赞曰。上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下显今果令知舍权以取实。文分为三。初法.次喻.后合说故。初文有二。初明今实。后释先权所由。比丘当知下。是初文又二。初知机熟后说一乘。此初也。机熟有五。一

  • 羯磨仪式卷下·书玉

      清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编非时事○第一结解诸界篇(七法)初预瞻标相法(准律所明。大凡比丘所居之处。不得无界而栖。若违制者。作法不成。众僧得罪。苾刍若依城邑。村落。境内僧伽蓝住。欲行僧法。创结大

  • 骑虎·高尔斯华绥

    《骑虎》中的故事始于1899年的春天,高尔斯华绥描绘了一场发生在福尔赛族群内部的重大变故。《有产业的人》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维多利亚式大家庭正在走向解体,那种曾经浓厚的自律守旧的家庭氛围也逐渐消失。在“世纪末”风

  • 清代台湾职官印录·佚名

    本书集刊清季台湾文武机关官印一百六十三颗,用红色套印。所集官印,共分四大类,计有印十八颗、关防一百二十五颗、钤记十八颗及戳记二颗;并在各印底下,刊注印文。从此种官印,可以窥见当时一部分机关之性质或其特定任务。

  • 论语点睛补注·智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章以学字。为宗主。以时习二字。为旨趣。以悦字。为血脉。朋来。及人不知。

  • 月喻经·佚名

    佛说月喻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以皎月圆满诫比丘之戒行。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