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忠愍集巻下

宋 寇凖 撰

荆南秋望

西风吹户牖犹自客荆蛮积水浮秋汉防阳淡逺山蝉稀疎叶尽雨歇片云闲何日忘簪绂深居石室间

江上送别

浪春江逺树微落花风雨共凄凄愁人此际肠须断况是登临更送归

送人徃岭表

炎光君此去旅恨杳何穷海树瘴烟黒蛮村山路中

秋日

柳衰蝉噪寒烟淡地迥山遥暮雨收宛是昔年秋气味只添多病与离愁

留题洛北罗汉阁

地高阁迥宜闲望望尽云山首懒回林下野僧应笑我半年旌斾四曽来

判都省感懐

昔为学士掌三铨屈指年光三十年秋雨滴阶桐已老白头重到倍依然【余顷年手植桐树在省有朽者】

辇下春日

雨余宫阙丽春隂三月花光照上林谁倚青楼望归骑日斜南陌柳烟深

南宫斋宿静思陜城东阁竹

南宫向夕景弥清风竹萧然动逺情忆到陜城东阁畔拂牕敲砌送寒声

途次方城

方城旧路四曾过此度偏饶怅望多独倚客亭思徃事南阳何异梦南柯

经郴州永兴驿

昔拥双旌在防城今朝孤馆语同名天遥秦树无因见极目空饶怅望情

临海驿夏日

岭外炎蒸当盛暑雨余新馆觉防凉最怜夏木清隂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海康西馆有懐

风露凄清西馆静悄然懐旧一长叹海云销尽金波冷半夜无人独凭栏

长安春日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夕阳楼上山重未抵春愁一倍多

病中书

多病将经岁逢迎故不能书惟看药録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懐冷似氷郡斋风雨后无睡对寒灯

长安春书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经声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宫词

长门秋夜雨牕外滴寒声悔不先辞辇应无别恨生

丝翠最宜经宿雨絮飞争忍逐香尘帘垂独院无人处一树风揺日午春

杜陵

燕有情还至花无主乱开杜陵人不见夜月自徘徊

左冯寺楼闲望

闲思至道年中事独倚左冯城外楼目断平臯人不见暮天无际水悠悠

偶书

徃事都如梦流年只断魂不堪春尽日细雨欲黄昏

途次邓州

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逺树防自笑平生无所着不如山鸟解思归

春雨

漠漠霏霏着柳条轻寒争信杏花娇江南二月如烟细谁正春愁在丽谯

感旧

长思宻勿侍泉丹地翺翔独少年重到文昌倍惆怅秋风霜鬓共萧然

途次三絶

秋风故闗路蝉噪日斜时有客驱征马茫茫天一涯大泽荒草濶行人心惨凄边云时断续流水自东西沙濶戍楼迥风高边日清迟迟驱匹马何处问归程

冬日偶成

正是旅愁悲逺宦况逢边塞向残年轮蹄影絶冬深路鸟雀声稀雪后天探骑经旬无使客戍楼终日有烽烟病来无复拈樽酒独向虚牕尽日眠

九日郡公出游郊外余方卧郡斋聼水因寄一絶呈诸官

菊老东篱人病酒西风黄叶满荒田不知今日登高兴何似虚堂聼水眠

春日偶书

柳岸花塘慵独赏闭门春尽阻闲游少年多故心先老却被人疑似白头

送温尚书入洛

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却到旧逰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小韩店

昔从邺下游梁苑孤店曾经十数回岁月暗移人事改白头重到小韩来

虚堂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踈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忆樊川

闲想旧逰都是梦别来秦树又西东高秋最忆樊川景稻穗初黄柿叶红

东牕

徙倚东牕夜未明悄然幽馆独凝情灯揺古壁秋虫怨露下疎林宿鸟惊道在任从时态薄年加潜觉睡魂轻待酬北阙君恩了归聼氷泉落石声

九日不饮

云淡长空日欲斜水边衰柳噪寒鵶病来不饮空凄感独绕东篱咏菊花

和人春暮

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犹谢海棠花始发似留春色向凋零

昔曾过洛浦遗恨写苍苔徃事诗空在春深我独来

蚤行

严钟将报曙游子已登涂野火时明灭残星似有无

猜你喜欢
  卷五百零二·彭定求
  第一齣~第十齣·汪廷讷
  第一折·岳伯川
  第二折·郑廷玉
  吕祖师度何仙姑因果卷(上卷)·佚名
  烦忧·戴望舒
  小溪·闻一多
  卷十三·陈耀文
  卷89 ·佚名
  卷五·李攀龙
  唐诗镜卷二·陆时雍
  钟声·闻一多
  卷七十四·陈焯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怀芳记》·张次溪
  李世民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佚名

    (外引张千上,诗云)我做官人高贵,行法断案不会。若是吃的饭饱,则要打盹瞌睡。小官乃黄州刺史。自小攻书,无不通晓。讲《百家姓》“赵钱孙李”,念《千字文》“天地玄黄”。烂熟就如流水,并无一字差迟。圣人见喜,所除在此黄州,做

  • 亢文苑·隋树森

    亢文苑,生平、里籍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从其曲中可看出他曾飘零异乡,落拓不遇,穷愁困厄,因壮志难酬而怀着满腔悲愤。对小人得志、贤才受压的社会现实怀着强烈不满,并具有穷且益坚、经

  • 志四 礼志上·薛居正

    案:《礼志序》,原本阙佚。梁开平元年夏四月,太祖初受禅,乃立四庙于西京,从近古之制也。唐同光二年六月,太常礼院奏:“国家兴建之初,已于北都置庙,今克复天下,迁都洛阳,却复本朝宗庙。按礼无二庙之文,其北都宗庙请废。”乃下尚书省

  • 卷之十八·佚名

    乙巳冬十月乙酉朔 上闻明玉珍取云南失利诸将往往暴掠玉珍不能制乃遗以书曰自元失其驭天下兵起假窃名号者比比皆是然仁人志士务在救民故泽被当时福流后裔惟愚者诛降戮民自绝于天今十有四年凡昔之首事者十亡八九此皆不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佚名

    诗曰:世代茫茫几聚尘,闲将史记细铺陈。便教王伯多权变,怎似三王尚义仁。六国纵横易冰炭,孤秦兴仆等云轮。秦吞六代不能鉴,且使来今复鉴秦。鸿蒙肇判,风气始开。以揖让而传天下者,尽说唐,虞;以征伐而取天下者,尽说三代。夫三代者

  • ●凡例·温睿临

    一、「佚史」原本,帝三王而历称其号,予其岁朔。夫着史所以传世也,阐扬名节激发忠贞也。若背于功令而所持或偏,则是野人私说矣,乌足容其传世邪!今从正史论削。诸凡「纪略」中以年系者,遵于本朝正朔,下附其称号、注其岁次;余则以

  • 第二十五章 在常德(一)·冯玉祥

    我们的队伍从武穴开拔,先驻石首。附近有曾尚武一支兵,因为响应南军,弄得饷源断绝,官兵们在民间不免做些抢劫的事,变成流寇相似。我在武穴通电主和,曾尚武就派人和我接洽,要求我把他们收编。我到石首,即答允他的要求,改编为一营

  • 程日华传·刘昫

    程日华,定州安喜人,本为单名程华。父程元皓,任安禄山帐下将领,跟从安禄山攻陷东、西两京,颇以有勇力著称,史思明时任定州刺史。程日华年轻时在本军服役,为张孝忠的牙将。当初,李宝臣得授恒州节度使,吞并消灭邻近的藩镇,据有恒、

  • 卷二十七 渤海延琳之叛·李有棠

    〔高永昌附〕圣宗太平九年秋八月已丑,东京锡里军详衮大延琳囚留守、驸马都尉萧孝先及南阳公主,杀户部使韩绍勋、副使王嘉、都指挥萧佛德等,遂僭位,号其国曰兴辽,改元天庆。初,东辽之地,自神册时来附,未有榷酤盐麦之法,关市之征

  •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四兵考军器宋理宗淳佑二年诏淮西制置大使司出十七界楮币一万米二万斛令安丰军修武备先是高宗绍兴三十二年诏江东安抚司造木弩五千箭五十万

  • 卷九十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九十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九十六><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九十六>卣書曰秬鬯二卣詩與左傳曰秬鬯一卣爾雅曰彛卣罍器也又曰卣中尊【郭氏曰不大不小

  • 春秋大全卷二·胡广

    明 胡广等 撰隠公中【辛平王五十酉一年崩】三年【齐僖十一晋鄂四衞桓十五蔡宣三十郑庄二十四曹桓三十七陈桓二十五武三十一宋穆九卒秦文四十六楚武二十一】春王二月【程子曰月王月也事在二月则书王二月在三月则书王

  • 春秋集传纂例卷一·陆淳

    唐 陆淳 撰春秋宗指议第一此经所以称春秋者先儒説云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啖子曰夫子所以修春秋之意三传无文说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就破颠倒渐明真见二。一且对匿王破其断见二。一述阿难所坏愿辨真妄。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又

  • 卷第四·佚名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第四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五顶王修证悉地品第九尔时释迦牟尼世尊。于是之时为未来世一切有情。复观大众。谓金刚密迹首言。于当来世。多有下劣精进顽愚有情。心耽浑垢下行下见。不能成就

  • 卷第十六·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六阿罗汉行至摩偷罗国往优娄曼陀山。坐于绳床。有兄弟二龙王。随从五百眷属。舍那婆私思惟。欲降伏之。即以神力。震动山谷。二龙王嗔。往婆si处起疾风雨雷电器仗猛火等。时婆私入慈三昧。能令风雨火等

  • 快园道古·张岱

    笔记。明张岱著。二十卷。是书略仿刘义庆《世说新语》,设盛德、学问、经济、言语等共二十门。卷各一门。虽多为作者先世、亲朋及一些名流雅士的遗闻佚事,但内容广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笔简练,博雅诙谐。如卷一二

  • 妙色王因缘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说佛昔为妙色王时,求法忘劳,舍妻子并自身,奉食于夜叉,依此因缘,今成佛,一切大众至心听闻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