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四

唐 贾岛 撰

过唐校书书斋

池满风吹竹时时得爽神声齐雏鸟语画卷老僧真月出行几步花开到四邻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送杜秀才东游

东游谁见待尽室寄长安别後叶频落【後一作夜】去程山已寒大河风色度旷野烧烟残匣有青铜镜时将照鬓看

送天台僧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牀鴈过孤峯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怀紫阁隐者

寂寥思隐者孤烛坐秋霖梨栗猿喜熟云山僧说深寄书应不到结伴拟同寻废寝方终夕迢迢紫阁心

雨夜同厉玄怀皇甫荀

桐竹遶庭匝雨多风更吹还如旧山夜卧听瀑泉时碛鴈来期近秋钟到梦迟沟西吟苦客中夕话兼思

秋暮

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白须相并出清泪两行分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哭胡遇

夭夀知齐理何曾免叹嗟祭回【一作葬时】收朔雪吊後折寒花野水吟秋断空山影暮斜弟兄相识徧犹得到君家

送丹师归闽中

波涛路杳然衰柳洛阳蝉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归林久别寺过越未离船自说从今去身应老海边

送安南惟鉴法师

讲经春殿里花遶御牀飞南海几回过旧山临老归潮揺蛮草落月湿岛松微【一作触风香损印沾雨磬生衣】空水既如彼【一作云水路迢逓】往来消息稀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隣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一作中】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送韩湘

挂席从古【一作中】路长风起广津楚城花未发上苑蝶来新半没湖波月初生岛草春孤霞临石镜极浦映村神细响吟乾苇余馨动远苹欲凭将一札寄与沃州人

寄董武

虽同一城里少省得从容门掩园林僻日高巾帻慵孤鸿来半夜积雪在诸峯正忆毘陵客声声隔水钟

宿贇上人房

堦前多是竹闲地拟栽松朱点草书疏雪平麻履踪御沟寒夜雨宫寺静时钟此时【一作室】无他事来寻不厌重

访李甘原居

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一作渍古苔】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囘

题山寺井

沉沉百尺余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僻居无可上人相访

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积雨荒隣圃秋池照远山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

送李余及第归蜀

知音伸久屈觐省去光辉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云当绵竹叠鸟离锦江飞肯寄书来否原居出亦稀

荒斋

草合径微微终南对掩扉晩凉疎雨絶初晓远山稀落叶无青地闲身着白衣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

夜喜贺兰三见访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题青龙寺镜公房

一夕曾留宿终南揺落时孤灯冈【一作龛】舍掩残磬雪风吹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疎慵岂有事多失上方期

送陈判官赴绥德

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身暖蕉衣窄天寒碛日斜火烧冈断苇【一作草】风卷雪平沙丝竹丰州有春来只欠花

送唐环归敷水庄

毛女峰当户日高头未梳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松径僧寻庙【一作药】沙泉鹤见鱼一川风景好恨不有吾庐

原东居喜唐温琪频至

曲江春草生紫阁雪分明汲井尝泉味听钟问寺名墨研秋日雨茶试老僧铛地近劳频访乌纱出送迎

送?法师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寄钱庶子

曲江春水满北岸掩柴关秖有僧隣舍全无物映山树隂终日扫药债隔年还犹记听琴夜寒灯竹屋间

原上秋居

关西又落木心事复如何岁月辞山久秋霖入夜多鸟从井口出人自岳阳过倚杖聊闲望田家未剪禾

夏夜

原寺偏隣近开门物景澄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

冬夜

羁旅复经冬瓢空盎亦空泪流寒枕上迹絶旧山中凌结浮萍水雪和衰柳风曙光鸡未报嘹唳两三鸿

送厉宗上人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寄李存穆

闻道船中病似忧亲弟兄信来从水路身去到柴城久别长须鬓相思书姓名忽然消息絶频梦却还京

赠无怀禅师

身从劫劫修果以此生周禅定石牀暖月移山树秋捧盂观宿饭敲磬过清流不掩玄关路教人问白头

寄武功姚主簿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静棊功奥妙闲作韵清凄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

题刘华书斋

白石牀无尘青松树有鳞一莺啼带雨两树合从春荒榭苔胶砌幽丛果堕榛偶来疎或数当暑夕胜晨露滴星河水巢重草木薪终南同往意赵北独游身渡叶司天漏惊蛩远地人机清公干族也莫卧漳滨

送卢秀才游潞府

雨余滋润在风不起尘沙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送南康姚明府

铜章美少年小邑在南天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静江鸣野鼓发?带村烟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送友人弃官游江左

羡君休作尉万事且全身寰海多虞日江湖独往人姓名何处变鸥鸟几时亲别後吴中使应须访子真

雨中怀友人

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儒家隣古寺不到又逢秋

寄远

家住锦水上身征辽海边十书九不到一到忽经年

南斋

独自南斋卧神闲景亦空有山来枕上无事到心中帘卷侵牀月屏遮入座风望春春未至应在海门东

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

近得云中路门长侵早开到时犹有雪行处已无苔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每逢晴暖日惟见乞花栽

门不当官道行人到亦稀故从餐後出多是夜深归开箧收诗卷扫牀移卧衣几时同买宅相送有柴扉

长江集卷四

猜你喜欢
  第二十九出 擒王·李渔
  卷十·张元凯
  第三折·石君宝
  孙梁·隋树森
  提要·赵执信
  卷七十二·徐世昌
  小休集卷上·汪精卫
  卷二百六十六·陈思
  卷七百九十七·佚名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慎独叟遗稿墓志·陈深
  卷二十八·范成大
  顾况诗鉴赏·佚名
  十集 二卷·钱德苍
  卷六·贡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言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晋书王导传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唐书地理志注武德三年更江宁曰归化八年更归化曰金陵九年更金陵曰白丁谢朓诗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凤凰台上凤凰游【六朝事迹宋元

  • 88.刘驾:诗八首·施蜇存

    刘驾的生平不甚可知,合《唐才子传》及《全唐诗》两种资料,只能知道他字司南,江东人。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进士。与曹邺为好友,二人俱工古风。邺先登第,不忍先归,居长安,待驾成名,乃同归范蠡故山。时国家收复河湟,驾献乐府十

  • 卷四十三 咸平元年(戊戌,998)·李焘

      起真宗咸平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辛酉朔,改元。   癸亥,賜近臣歲節宴于宰相呂端第。自是遂以為例。   丙寅,有司上皇太后李氏諡曰元德。   翰林學士楊礪等受詔知貢舉,請對,上召坐,語之曰:「貢舉重任,當務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一·乾隆

      秦【起始皇二十六年庚辰至二世三年甲午凡二帝十五年】  始皇帝  嬴姓【伯益之裔非子封秦详见前】名政庄襄王子【生于赵故初姓赵氏后归秦】嗣为王遂灭六国并天下  【庚辰】二十六年王贲袭齐王建降遂灭齐【田

  • 译文·陈琳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

  • 卷七·汪越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序〕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國。〇孚遠曰:項羽封諸將爲王,漢王初興,不能一申古制,易侯而貶其爵,亦勢也。故末年有白馬之誓,高祖本意見矣。〔扶柳〕高后姊長姁子,侯。〇師古曰:平旣呂氏所生,不

  • 十国春秋卷二·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二烈祖世家烈祖名渥字承天太祖长子也初为牙内诸军使素无令誉军府轻之及太祖病出渥为宣州观察使右牙指挥使徐温私谓渥曰王寝疾而嫡嗣出藩此必奸臣之谋他日相召非温使者及王令书慎无应命渥泣谢而去天祐二

  • 谢彦章传·薛居正

    谢彦章,许州人,幼年拜葛从周为养父,从周喜爱他机敏聪明,教他兵法,经常把一千枚钱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排列成战阵队伍的形状,教他出没进退的方法,彦章全部掌握了其中诀窍。到壮年,服事太祖为骑兵将领。梁末帝即位后,任他为两京马军

  • 杨镐传·张廷玉

    杨镐,商丘人。万历八年(1580)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南昌、蠡县知县,然后进入朝中当御史,因事调为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他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升任

  • 郡城炮位·佚名

    自康熙二十一年制府姚启圣谋取台湾,二十二年施将军攻克澎湖,二十三年议设府县三县。雍正元年,添设彰化县,仍将郡城周植莿竹,设东西南北大小共八城门。乾隆元年,易为石堞钉铁更城门。道光十二年张丙乱后,各城门增建月城。惟大

  • (二)旁听规则·佚名

    第一条 旁听席分官员席、公众席、报馆记者席及外宾席四种。 第二条 凡官员旁听,应由所属官厅知会本局书记长,承议长之指挥,限其员数,照送旁听券。 凡受本国聘用之洋员,由所属官厅知会者,一律入官员席。 ·441&midd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中·佚名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我今复说作先行法。于舍利塔前安本尊像。于三月十五日。涂坛随力供养。取沉香揾酥蜜酪。昼夜掷火中护摩。一诵一掷炉中。若道场中幡华摇动。当知有效验。即于晨朝供养三宝。七日获得财宝荣官皆

  • 卷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五住瓮安县云居门人镫世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小参报恩寺秉拂小参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不曾说着一字底分付迦叶递相委付直至今日者谓之教外垂宗所以诸方浩浩商量只

  • 阴翳礼赞·谷崎润一郎

    《阴翳礼赞》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的随笔,发表于1933年底至1934年初。 打破常规的再认识造就了具有反抗性的主体性的重生,使得“阴翳”这一概念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因此,这一审美的升华,以作者自己的知觉、情感以及判

  •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三官及诸神说禳灾安宅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劝人动土兴工修造之后,供养诵经,以消灾求福,国泰家安。其中所避诸恶煞,不少

  • 郑氏史料三编·佚名

    本书(二册二三八面一四二、八○○字)分二卷,系据「明清史料」丁编、戊编及己编将清康熙年间应付台湾郑氏(郑经及其子克塽)以及「善后事宜」之一切官方档案辑录编次而成。全书共收六十八件,其中五十八件为康熙元年迄二十二年

  • 管子补注·刘绩

    注释书。明刘绩撰。全书24卷。今传世。此书主要是对《管子》旧注(房玄龄注或称尹知章注)本的校补。刘氏的补注既有解词、解句,也有以反切方式注音,对旧注补充刊谬,以“绩按”附于旧注之后与之区别。其“补注”推求意

  • 懈怠耕者经·佚名

    全一卷。全名佛说懈怠耕者经。南朝刘宋惠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耕人遥见佛来,发心欲见。寻退,欲俟闲时。佛放光集众,说其已过六佛,今又懈怠。彼人闻已,乃趋见佛,悔过闻法,得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