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村小景

(独幕剧)

人物:母 女 长子 次子

时间:一九二七年。

地点:龙潭江边一小村中。

〔母女在家里一边做活,一边闲谈。〕 

女 妈,我下月一定要跟二哥到南京念书去。

母 瞧,你又说这个了。

女 为什么不要说呢?二哥已经答应我了。

母 二哥答应你了?他才当一个小兵能有几个钱一月,就能送妹妹上学?再说娘也想让他积攒几个钱将来娶一房亲,也好接续香烟后代。所 以我劝你还是安心在乡里待着,学好针黹,将来找一家好一点的婆家,也就可以快活地过一辈子了。

女 我不要住在乡下。

母 年轻的人总是想上城里去。其实到了城里又有什么好结果?你看徐大姑娘今天也要上城去做工,明天也要上城去做工,前些日子从城里回来了,赚了点什么?赚了一个大肚皮,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

女 我难道学她一样?我又不去做工。

母 你二哥不能帮你,你不做工行吗?人家会白白地给你书读吗?穷人有书读的日子还早着呢。

女 咳。

母 说起来,也只能怨你命苦。你大哥若是在这儿,现在也快二十八了,那孩子挺能干的,那还不是一家之主?你二哥要娶亲,你要读书也许都不难了。

女 不是说给拐子拐去的吗?

母 是呀,他挺爱看把戏,听得外面锣响就坐不住。一次碰上一些江北耍把戏的就把他拐走了,到现在十几年没有消息,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活着。上个月我病得挺厉害的时候,正逢你二哥开差到蚌埠去了不能回来,我想我有两个儿子,难道一个也不能送我的终吗?想起来真伤心。

女 (反感地)你不至少有一个女儿送终吗?女儿就不是人!

母 是啊,倘使你也上城里去了,不要娘了,那我真成了个老孤鬼呢。

女 你老人家说什么话!〔外面忽闻枪响。

母 什么话?你听,这样的世界谁晓得我们明天还活不活啊。

女 这是二哥应营里试枪,听说着几天要防孙传芳的兵过江呢。

母 周先生说前天从他那儿过来了一批,被他们给打退了。唉,老是这样打来打去的也不知哪一年有太平日子过,所以我每晚一炷香,只求我死的时候,你二哥跟你都在我床边,就心满意足了。

女(少女的好奇)妈,大哥是怎么个样子?你还记得吗?

母 个儿比你二哥怕要高得多。对啊,他走的时候你还没有生呢。

女 大哥要是回来了,不知道认不认得家里?

母 要是回来了,总该认得的,那时他已经不小了,满十二了。

女 比二哥大四岁。

母 是啊。哦,你二哥约好了回来吃晚饭的,你快到镇上去买点肉,打几两酒来。

女 好。(起身拿篮子)

母 老二真是好孩子,昨天又给了我两块钱了。

女 他还给了我一块。

母 你积攒在那儿吧,将来也好买点嫁妆(指女孩子准备结婚用的衣物)。

女 不,我要买书。

母 也好。你快去,快回,现在外面世(指社会风气)不好,要当心啊。

女 晓得(明白、知道)了。

母 哦,顺便买点酱油、胡椒。

女 好吧。

〔女提篮下,老母依旧在做活。〕 

〔 已而(一会儿,不多久)闻叩门声。〕 

母(手里拿着活计)谁呀?

〔随着母的声音进来一个穿军装的男子。

长子(北方口音)我呀。

母(凝视有顷)你找谁呀?

长子 我找这里的老太太,这儿是钟家吗?

母 是钟家。

长子 钟老太太在家吗?

母 我姓钟,可不晓得什么“钟老太太”。

长子 声音还一样,娘啊,你老得这个样子了。(抱着白发人哭)

母(惊讶欲退)你是谁?

长子 你不认得了吗?娘,我就是你的大儿子宗佑啊。

母 你是宗佑?小时候丢失了的宗佑?

长子 就是啊,娘。

母 真的?

长子 怎么不真,娘啊,你看,这手上不还有一个印码?这是我不听话,你咬了我一口留下来的,忘了吗?

母(打量他)果然是宗佑,哎呀,孩子!(抱哭)你怎么一去十六年一封信也不给娘寄来呀?

长子 娘啊,一言难尽。(放开,扶娘坐下)起初不想家,后来想起家了,又没有劲儿(此处指没有什么可写的告诉家里人)写信回来。

母 为什么呢?难道娘还责备你吩?你跟那些耍把戏的走了,都到了些什么地方呢? 听你口音简直成了个北方人了,孩子。

长子 谁说不是。我跟那些耍把戏的跑到北方,起初觉得挺好玩的,不久他们就叫我学,学不会就打,还不给饭吃。

母 哦!(抚其子)你逃啊。

长子 我想逃,没逃脱,被他们抓回去,又打。后来到了河南才被我逃出来了。一位姓赵的老人家收留了我,叫我帮他种地,我就规规矩 矩地干了好几年活,可是后来老是打仗。到处有土匪,地也没有法儿种,姓赵的老人家也被剿匪的大兵把他当土匪给打死了。我那时候 已经十八了,无依无靠地。碰上招兵,我就去当兵。山东,北京,奉天,哪儿都到过,起先帮吴佩孚打张作霖。后来又帮着张作霖打吴 佩孚。

母 孩子,你怎么这样没有主张呢?总该帮一个好的打那坏的呀。

长子 我那时什么也不懂。又不识字,能有什么主张?只晓得有粮就吃,有仗就打。再说吴佩孚也好,张作霖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也分不 出谁好谁坏。娘瞧我这边脸上不是有这么大一个创疤吗?这是第一次奉直战给子弹刮过的,差一点儿就死了。左手这手指头不是没有了吗?这是第二次奉直(“奉”旧指奉天,今沈阳;“直”指直隶,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和河南、山东小部地区)战打掉的。

母 哎呀,孩子,你干吗要替人家瞎卖命呢?

长子 不卖命没有饭吃啊,娘。

母 你也弄了点什么前程没有?

长子 我在吴佩孚手下当过排长,在湖北汉阳打了败仗就给解散了。

母(低声)孩子,你这一趟是怎么回来的呢?队伍解散了怎么还穿军衣?

长子 我们那些散兵回到山东,又碰上孙大帅招兵,叫我们打南京,所以我又当上排长了。娘啊,只要这一趟打进了南京,就什么全有了。儿子可以升官发财了,你老人家就是老太太了。

母(大惊)哎呀,孩子,你是今天过江来的吗?

长子 是啊,孙大帅赏了我五十块大洋,说打了胜仗。还另外有赏。我想起我家在这儿,模模糊糊还记得回家的道。所以就找来了。

母 孩子啊,你回来娘自然是喜欢的,可是你是这样回来不危险吗?这边早派了兵守着你们呢。

长子 娘,别怕。咱们过了江,世界就是咱们的了,咱们一共要过来五万人,那几个南兵有什么可怕的?

母 可是孩子,这几天这儿查得好严,你穿着北方的军衣。回头给人家看见了可了不得。你坐一会儿。别出去。我到张婶婶家里去替你借一身便衣。

长子 娘,怕什么!南兵(指长江南的蒋介石的国军)来了。一枪就干掉他。(他拿出手枪)

母 不,孩子,你不听娘的话在外闯了十六年,今天昕娘这一回吧。我去借身便衣给你换了,你就别当这种糊涂兵了。娘也不望你升官发财 ,只要你们都在我身边,娘就讨饭养着你们也甘心。好孩子,你坐一会儿别出去了。这些日子这儿查得好严。

(匆匆下)

长子(在室内四望,什么都好像很亲热似的坐在床上)啊,舒服得很十几年没有睡过家里的床了。哦,是啊,我不是在这床上生的吗?二十八年了,这张床还没有坏,真是好木头啊。

〔女匆匆入门没有注意。〕 

〔长子长期军队生活养成的兽性复发,以脚勾女。〕 

女(几前仆,见是军服男子,大惊)吓!

长子 喂,来,花姑娘,你姓什么?

女 我我我——你是哪里来的?

长子 我是江那边来的。你别怕。

女(要逃)吓!你是北兵!

长子 你别怕。(追之,拦门)

女 哎呀。救命呀!

长子(笑追之)我又不杀你,救什么命?

女 救命啊!救命啊!

〔服役南军的次子适于此时武装回家。〕 

次子(闻呼救声辟门入)什么事?

女 啊,哥哥!这个人叫我“花姑娘”!

次子 他是哪里来的?

女 他,他是江北来的,他是北兵(指江北孙传芳军队)。

次子 北兵?

长子 不错。咱是孙大帅(孙传芳)部下的排长,你敢怎么样?

次子 你好大的狗胆,跑过江来调戏良家女子。

长子 这算得了什么?咱们打开了南京,这样的“花姑娘”我还不要呢。

次子 畜生!快把手举起来!(拔出盒子炮)

长子 哈哈。你想缴我的械吗?(熟练地一脚踢掉他的盒子炮)

〔两人格斗起来。 〕 

女 哎呀。(急下)

次子 你敢到我们这里来送死。

长子 明天南京就是我们的了。

〔两人抢盒子炮。〕 

次子 你这孙传芳的狗!

长子 你这蒋介石的狗!

次子 打死你这狗日的!

长子 妈的巴子,你敢犟!(抢得盒子炮击中次子之腹)

次子(拼死命夺得长子腰间的手枪瞄着他)畜生!

〔母手抱便服与女急入门。〕 

母 打不得!打不得!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

〔次子之枪已响,洞其兄之胸。〕 

长子 畜生!(仆倒)

母 啊。你们是兄弟啊!(见他们已倒)啊,宗佑!啊,宗成!可怜的孩子们啊!(哭倒)

女 这个难道就是大哥吗?

母(抬着老泪纵横的眼睛望她长子)这个就是你大哥,他是那个床上生的,在外面一十六年回来,死在生他的床上。天哪!我生了两个儿子,一个也不能送我的终,我倒送了他们的终了。女儿啊,你千万别到城里去,要去等娘死了再去吧。不会等得太久的。娘死的日子也快了。

女 娘,别难过,我不走了。我永远守着你老人家。

〔外面枪响如鞭炮,但闻(只听见)“北兵大队过江了”“开仗了”“快逃呀”之声。〕 

女 妈,快逃吧。

母 孩子。我们穷人逃到哪儿去?啊,宗佑啊,宗成啊你们把娘带去吧,孩子!

女(哭)妈!

——闭幕——

—九二八年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八·彭定求
  第三十二章 阎君勘罪·屠隆
  卷之十三·高启
  第四十出 入道·孔尚任
  第十五出 进香·周履靖
  第三折·乔吉
  甲集第一·钱谦益
  卷三·房祺
  卷三百三十八·陈思
  卷三十四·陈思
  卷十五·史简
  卷四百十·陈廷敬
  卷三百七十二·佚名
  岑参诗鉴赏·佚名
  卷一·方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蒋氏女·唐圭璋

      兴祖,靖康间阳武令。金人入侵,死之。女被掳去。   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 ●第二十一出 遣媒·孟称舜

    〔末院子持包袱上〕受命华堂上,投身驿路中。自家院子,受老员外的命,因为三官人到眉州舅爷家,将次半载,着我持书接他回来。一路奔驰,天色又早晚了。【一封罗】天涯子未旋,寄音书,忙向前。涉水登山日渐晚,摇曳旗亭酒望悬。群群飞

  • 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儒林二·张廷玉

        ◎儒林二   ○陈献章 娄谅 贺钦 陈茂烈 湛若水 邹守益 钱德洪 王畿 欧阳德 罗洪先 吴悌 何廷仁王时槐 许孚远 尤时熙 邓以赞 孟化鲤来知德 邓元锡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

  • 后汉孝章皇帝纪下卷第十二·袁宏

      八年(癸未、八三)  春正月壬辰,东平王苍薨。   初,苍疾病,上忧念苍,使道上置驿马,以知疾之增损。薨问至,上悲不自 胜,诏东平傅录王建武以来所上章奏及作词赋,悉封上,不得妄有阙。司空第五伦见上悼怆不已,求依东海王故事,自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张岱

    张国维列传张国维,号玉笥,金华东阳人。天启壬戌进士,授番禺令。以卓异,考入刑科给事中;昇太常寺少卿。崇祯甲戌,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国维甫受事,流贼犯安庆,参将唐某受贼绐,败绩,全军覆没;报至,国维方壮年,一夜鬚鬓为之顿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一卷明洪武(二)·缪荃孙

    八年正月壬戌,以中书左司郎中章善为礼部尚书。是月,羽林右卫火,燔军民庐舍。二月癸丑,命赐在京工匠钱,凡八千三百余人。乙巳,擢都督府经历韩焯为户部尚书。三月辛酉朔,诏造大明宝钞。壬戌,诏计均工夫役。初,中书省议民田每顷出

  • 第六章 侵略金国·冯承钧

    汗问金使曰:“新君为谁?”金使曰:“卫王也。”汗南面唾曰:“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即乘马北去,遂决意南侵。金留守胡沙虎弃城突围遁去;蒙古军以精骑三千蹑其后,金兵大败。进至翠屏口,成吉思汗复遣

  • 卷八十八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武帝时,西域内附为属地,有三十六个国家,汉朝为西域设置使者、校尉来统领保护西域,宣帝改叫都护。元帝又设置戊己二校尉,在车师前王庭垦种荒地。哀帝、平帝时期,西域自己互相分裂为五十五个国家。王莽篡位后,贬抑和改换侯王,自

  • 朱神惠·周诒春

    朱神惠 字季柳。年三十五岁。生于美国旧金山。已婚。女四。光緖二十七年。自费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理科。继改习医科。光緖三十四年。得医学博士学位。转入哈佛大学医科。宣统元年。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万国肺痨病会

  • 卷五·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五明 黄道周 撰闰月二日郡中试事尚未毕诸友恳至讲坛数辞不已因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义洪兆云琦黄介俶居祯张蔼士谨张非熊应熊张汉徴堪新下问而孟寳太文明师而逺峻人非昃与莲

  • 卷三十六·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三十六宋 林之奇 撰周官        周书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周官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羣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王曰若昔大猷

  • 卷二百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五体国经野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锥指传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渭案地理志桐栢大复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陵入海【陵当

  • 卷十六·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十六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此篇论太极生生之理隂阳消长之禨天地高下之别】天数五【天数有五一三五七九也】地数五【地数有五二四六八十也见易系辞】合而为十数之

  • 缅甸面面观序·太虚

    秦、汉间印度阿育王时代,佛教传入缅甸、云南,华缅已发生密切关系。后虽叠经变化离合,终不失其亲睦,故近年乃有华缅联抗倭寇之举。顷缅邦虽不幸沦敌,而惩前毖后,对于将来之规复与兴建,亟应未雨绸缪,藉免前此仓卒不备之覆辙,则曾

  •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上·楚圆

    门人住石霜山慈明大师楚圆集师初开堂读疏罢。维那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云。若论此事。绝有言诠。维那白槌。已成朕兆。虽然如是。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况乃表白。大德高谈华翰。显唱皆周。人天僧俗。同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七·丈雪通醉

    嗣法门人彻纲等编法语再三副寺叢林執事,今古弘規,出彼入此,提撕本分。一味貼貼實實,盡錙銖、分涇渭,不肯移易一絲毫,方司叢林職務。要兢兢業業,截鐵斬釘,轍古人閫域,蹈佛祖樞機,當思楊岐保壽,燈盞生薑不可曲徇阿容任情取適,驀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