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三年。戊午。十一月。己酉朔。定原品休致文武大臣食俸例。谕曰、大学士尚书内。原品休致大臣。着给食全俸。将此永为定例。从前已降谕旨。若自行奏请。朕加恩准令原品休致者。着即照此旨给食全俸。其遇京察自陈。朕加恩准令原品休致者。着该旗该部查明、应否给食半俸之处。具奏请旨。若非自行奏请。朕特旨令其原品致仕者。及遇京察自陈。部议致仕人员。不必给食俸禄。至于八旗武官。具呈告退。俱有量其军功、给食俸禄之例。嗣后一二品武职大臣。若自行奏请。朕加恩准令原品致仕者。着该旗将伊军功。及食俸年分查明。或给食全俸。或给食半俸之处。具奏请旨。若非自行奏请。朕特旨令其原品致仕者。不必给食俸禄。
○吏部议覆、调任两广总督鄂弥达等疏言、广东琼州一府。孤悬海外。惟北与雷州府相近。米谷货物。俱赖雷州贩运接济。向有巡道一员。统辖二府。权其缓急。随宜料理。雍正八年。分肇、高、廉、罗、道辖之高廉二府。分雷、琼、道辖之雷州一府。添设高、雷、廉、巡道一员。驻劄高州。改雷琼道为海南道。止辖琼州一府。驻劄琼州。不特控制难周。即琼民日用。亦多未便。请复海南道、为雷琼道。改高雷廉道、为高廉道。各兼兵备道职衔。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覆、署苏州巡抚许容疏言、今岁常镇各属。雨泽稀少。米价必贵。请于京口驻防兵、己未年春夏二季米折银内。酌动三分之二。买米贮仓。仍留一分。按期搭放。每月给二十日本色。十日折色。至给发本色。总照每米一石、折银一两二钱之额。准时价以定米数多寡。应如所请。从之。
○庚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斩犯十人。绞犯四人。余二十人予勾。
○谕、从前学士雅尔呼达条奏、沿边内外。添驻满兵。经议政王大臣、议令该督提查看地方形势。朕闻古北口外八沟地方广阔。可以添兵驻劄。但离边稍远。未必在查看之内。其可否添驻满兵之处。该督提一并相度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步军统领衙门。现今拏获烧锅数起。俱系山西民人。从前外人传说、孙嘉淦一授直督。伊瞻顾乡里。则烧锅之禁必开。朕思烧锅有妨民食。理所当禁。孙嘉淦念切民生。断无如此存心之理。但外间既有此论。不可不令伊知之。留心稽察禁约。又闻口外八沟地方。止有理事同知一员。此处地界辽阔。案件繁多。如有查勘相验等事。未免有顾此失彼之虑。应否于同知属下。添设佐贰一员。协办该处之事。着孙嘉淦斟酌妥议具奏。尔等可寄信孙嘉淦。
○署直隶总督孙嘉淦疏参、贝勒允祜、滥受西宁县民王宰挟忿投献生员马承宗房地。得旨。这所参事情。着交刑部严审定拟具奏。孙嘉淦履任伊始。即能秉公执法。据实纠参。甚属可嘉。着交部议叙。贝勒允祜。着交宗人府严加议处。
○辛亥。户部议覆、云南巡抚张允随疏言、普洱镇岁需兵米、九千三百六十石。现计放至本年秋季。各仓存米。仅敷年余支放。请拨阿迷等州县、乾隆二年分、抵条长折银四千九百九十一两有奇。发该镇各处采买。其脚价、按每站、石给银二钱。将道库存禄丰等府县、永折加增银支发。不敷。于司库存阿迷等州县长折米价。并正款内支给。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准、云南巡抚张允随疏言、滇省极边辽阔。外来流丐。除应移送本籍收养。给与口粮移送外。其路逾千里。或省分虽近。年已六十及残废者。请于查出之地方。同本地额外孤贫。一体收养。从之。
○又议准、甘肃巡抚元展成疏言、甘省河东各属、额徵匠价银七百六十两有奇。乾隆二年。摊入民粮。现遇蠲免之岁。正粮俱已邀恩。此项匠价、自应一体豁免。从之。
○工部议准、署广东巡抚王謩疏言、广东雷、琼、二府。隔海百有余里。商民饷犯。往来络绎。请添设班渡船六只。三板船六只。动支落地税羡公用银建造。船户人等工食。于司库耗羡公用银内动支。更换篷索等费。照拖风船例、遇大小修造之年。一并造报。无庸按货按人、另给钱文。沿海贫民。自置小船。听其自便。并令该管官严查。无许班渡船户把持阻挠。从之。
○予故内大臣顾鲁、娄正额、葬祭如例。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多尔济、祭一次。
○壬子。礼部疏请、皇太后圣寿节。应行庆贺礼。得旨。是照例行礼。奉皇太后懿旨。今年停止筵宴
○大学士伯鄂尔泰遵旨议覆、直隶总河顾琮、前奏于半截河。修筑堤岸。中挖引河。嗣因积水难以修浚。请于半截河。先建草坝一二座。宣引浊流。将议建寺台石坝。移于曹家务以下。改建草坝一座。其七工八工等处。大加挑浚。以疏旧河原路。均应如所请。惟称从尾闾挑挖引河。傥或经由董家河、入杨家河。则似乎不可盖杨家一河。乃全省清河下口。非有高岸夹束。以永定全河之势。推拥沙泥。弥漫而入。杨家河必淤。淀之下口先塞。西来数十河之水。无路归津。虽重堤隔淀。皆成虚设。新任总督孙嘉淦。现条奏永定河道情形。请将臣等所议建坝挑河之处。敕交河臣、会商办理。得旨。直隶河工。自应总督会同总河办理。前着李卫不必办理者。以伊等彼此不和。于公事无益故耳。今孙嘉淦并不似此。着仍照旧例。亦兼管河工事务。余依议。
○户部议覆、署苏州巡抚许容疏报、华亭、娄县、金山、震泽、如皋、等五县。并太仓卫坐落常熟县屯田。高阜田禾被旱。惟照本年上元等四十六州县卫被灾之例。分别蠲缓折徵赈恤。得旨。依议速行。
○赈湖南石门县义礼等十二区、旱灾贫民三月。借给籽种亩五升。并缓徵本年钱粮。
○缓徵狭西延川县旱灾贫民本年钱粮。并拨司库地丁银三千两。贮县以备接济。
○癸丑。王大臣等遵旨议覆、挑补增添之八旗护军、领催、马甲、养育兵缺。查八旗定例。护国领催。于该佐领下、马甲养育兵幼丁内挑取。马甲、于养育兵幼丁内挑取。养育兵、由十岁以上之幼丁、于鳏寡孤独等子嗣。及无养赡钱粮、度日艰难之官兵子弟内挑取。余缺、酌量挑补。现查八旗汉军壮丁幼丁。圆明园八旗幼丁。俱足挑补加添之领催马甲养育兵缺。惟八旗满洲、蒙古、旗分。佐领额数相等。壮丁幼丁。额数多寡不一。若以旗分人丁多寡。将缺均匀挑补。以后生齿繁多。还缺转滋纷扰。请将八旗满洲、汉军、蒙古、除读书肄业、不愿披甲者。不准挑补外。所有八旗满洲、蒙古、增添之护军领催马甲兵缺。交各该旗、于马甲养育兵幼丁内挑补。增添之养育兵缺。将鳏寡孤独等子嗣。不拘年岁挑补。又独身人等。在四项中。尤为可悯。请嗣后有犯轻罪、而情尚可原之革退官职拜唐阿。及自幼残废等项人丁。详查情由。斟酌岁数。给与养育兵钱粮养赡。此外、再令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大臣等。于无养赡钱粮、度日艰难之官兵子弟内。人多旗分。挑取十岁以上之幼丁。无依孤苦者。虽年未及岁。亦准挑补。人少旗分。先挑取十岁以上幼丁。不敷。挑取九岁以下幼丁。仍令该管官员。不时训诫。务令兵丁等、咸知节俭。不得恃有月支钱粮。滥行花费。从之。
○吏部议准、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张广泗疏言、仁怀县属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地方。请照郎岱同知、归化通判之例。拨归驻劄仁怀旧城之通判管辖。命盗案件。徵解钱粮。监散兵米等项。归该通判就近管理。从之。
○又议、乌逊珠勒地方。打仗阵亡、并未回官、共七十员。除鸟枪长、部委护军校、领催、部委骁骑校等官。系委署之员。例不给与官职外。应将正黄旗满洲护军校、部委护军参领尼雅哈等十六员。均照例授为云骑尉。内原有世职之委署前锋侍卫富昌、委署参领扎尔瓦二员。俱系三等轻车都尉。今又各加一云骑尉。应照例归并、授为二等轻车都尉。从之。
○户部议准、奉天府府尹吴应枚疏言、复州、宁远、宁海、锦县、等四州县。虫伤田稼。本年应徵钱粮。请分别蠲免。贫民赏给口粮。并酌拨仓谷。减价平粜。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准、大学士前总理浙江海塘管总督事嵇曾筠疏言、归安、乌程、二县。被雹灾民。现饬道府酌量轻重。动支该县库项。按亩资助。仍俟勘明被灾分数。另支仓谷。于今冬来春。分别赈济。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准、大学士前总理浙江海塘管总督事嵇曾筠疏报、江南南汇县下沙头二三场。五团至九团等处。秋间风雨交作。摧折草屋。禾豆均被损伤。请动支道库余平银、先与修葺。所有本年灶课。暂请免徵。并支盐义仓谷。于今冬来春。分别赈恤。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覆、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疏言、陕西绥德州、并所属之清涧、米脂、吴堡、秋禾被雹。除将运到之延安府、延长县、仓米共六千石。尽数顾济穷民外。请拨司库地丁银二万四千两。每州县分贮六千两。以备接济。其得雨稍迟之葭州。亦请拨贮六千两。照绥德等州县一体抚恤。本年应徵钱粮。均请缓徵。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准、四川巡抚硕色疏报、峨眉、夹江、洪雅、雅安、四县水灾。除题明分别赈贷外。所有冲没田共一百六十亩有奇。应徵钱粮。永行豁免。峨眉、夹江、洪雅、三县。沙淤田地。共三百四十七亩。本年钱粮。暂行免徵。俟查勘仍可耕种。照旧徵输。从之。
○赈湖北孝感、黄安、钟祥、京山、宜城、襄阳、等六县卫、旱灾军民。
○调任福建巡抚卢焯疏报、福防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先后报垦屯田共八项九十二亩。
○甲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先医之神。
○遣官如田村、行册谥端慧皇太子礼。
○户部议覆、四川巡抚硕色疏言、查明四川各税。俱系照例徵收。惟广元县、猪行屠户。两起收税。夔关米粮。在本地进城粜卖。部文未载徵收字样。似属额外加徵。请予裁革。应如所请。从之。
○乙卯。上幸田村。赐奠端慧皇太子。
○谕、庆贺长至。公主、福晋、格格、命妇、诣皇太后前行礼之处。着停止。
○定给各省考官路费。谕曰。每科主考差往各省。彼地督抚有无馈送路费。向无定例。其数目之多寡。亦无成规。伊等回京时。有奏闻者。有不奏者。亦不画一。自应酌定一例。俾永远遵行。庶无轻重不均之事。今朕酌量道途之远近。分别路费之多寡。云南八百两。贵州七百两。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六百两。江南、浙江、湖北、江西、陕西、五百两。河南、山西、山东、四百两。尔等可寄信各督抚。遵照此数。不得以私意增减。主考等亦不得于此数之外。更有所受。将此永着为例。
○丙辰。上御乾清门听政。
○户部议覆、仓场侍郎塞尔赫奏、京通各仓贮米。实数不敷。请设法赔补。查各仓现未开放。应令该侍郎等确查具题到日再议。得旨。着和亲王、鄂善、前往查明具奏。
○又议准、云南巡抚张允随疏言、滇省各府州县。每年约共出贡五十名。酌议每贡一名。给坊扁银十二两。云、武、二府。就近于司库给发。距省窎远之府州县。即于应徵条编项下给领。从之。
○又议、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张广泗疏言、黔省安笼等二十四镇协营。每年应需月粮、共四万八千五百六十四石有奇。除就近拨支。并楚、粤、二省。运供本色米石外。统计无闰之年。不足米一万九千二百七十余石。有闰之年。不足米二万七千二百六十余石。请自本年九月为始。将每年不足兵粮。动支司库银、照时价折给各兵自买。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议准、调任两广总督鄂弥达疏报、广东春江协右营守备王耀。出海巡哨。遭风淹没兵丁钟国隆等二名。请照阵亡例、减半给与祭葬银两。生存兵丁谢威等五十一名。照二等伤例、减半给与银两。生存守备王耀。照军功例减等、纪录二次。从之。
○刑部议覆、理藩院疏请、因罪赏给公主之原任尚书班第等子孙。可否准其赦回。得旨。从前因罪发遣人员。其子孙例得请旨放回。今班第等三案。皆可准其回旗。但系赏给公主之人。应行文询问额驸。或欲留伊等子孙、在彼差遣。或无紧要驱使之处。可以听其回旗。俟回奏到日。再降谕旨。
○予故大学士尹泰、葬祭如例。加祭一次。谥文恪。
○以管理泰陵工部事务署工部右侍郎阿克敦、实授为工部右侍郎。
○调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宗室弘暟、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以汉军参领郎应星、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散秩大臣色楞、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散秩大臣法尔萨、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以故四川白桑土百户雍中朗结之子乌金七立袭职。
○甘肃巡抚元展成疏报、新渠、宝丰、二县。雍正七八等年、实垦田地共七百四顷九十三亩。
○云南巡抚张允随疏报、镇沅等三府州县。乾隆二年、开垦民屯田地共一百九十五顷九亩有奇。
○丁巳。贵州按察使陈德荣奏、疎脱重犯。管狱官例应革职拏问。有狱官革职戴罪限一年缉拏。限满不获、离任。故纵者与囚同罪。至死减一等。乾隆元年。普安州吏目叶桐。印江县典史章秉惠。均疎脱重犯。部议如例治罪。今署平越县典史倪永吉。情罪相同。部议覆令确查。如无故纵。照有狱官例议处。先后办理。轻重悬殊。请旨酌归平允。得旨。事情同而处分异。近来部中颇有此弊。陈德荣一外吏。乃敢不避嫌怨。据实直陈。其属可嘉着从优议叙。此事着该部逐一明白回奏。
○是日起。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戊午。谕、从前八旗承袭世职官员佐领时。并无家谱。皆由管旗大臣、拣选奏放。嗣恐管旗大臣、办理偏私。虽添家谱。而或有将不应与挑之人挑选。将应挑之人。反为裁减。且于佐领原由。亦多不明晰。八旗佐领根原。若不详查酌定。日后必至争讼不息。因屡降谕旨。交王大臣等详细查办。今览八旗议定进呈家谱。其勋旧佐领。系功臣等带来奴仆。或因奋勉、赏予奴仆。作为佐领。故惟将始立佐领人员之子孙挑选。无论曾否管过佐领。概予有分。其始立佐领人员之亲兄弟。虽曾管过佐领。而其子孙。亦作为无分。其世管佐领。或因其将所属一处之人。带来作为佐领。令其管理。或初立佐领时。即管佐领。后因接管数世。遂作为世管佐领。又有优异佐领者。今惟将初管佐领人员之子孙。作为应得正分。续管佐领人员之子孙。视其佐领根原。分其支派之远近。量其管理次数之多寡。有定为正分应得者。有定为拟陪拟备者。又有始管佐领人员之子孙。念其祖先、虽无分别支之人。均系一祖之后裔。亦准列入承袭有分之内。或因本支原有佐领。其他佐领。让与别房无佐领之人。又有准其所请。将有数个佐领者。每支各分占一佐领。以均承袭之分。再补放佐领世职官员。将出缺人之子孙拟正。将原立佐领人员长房子孙。分别拟陪。如出缺人无嗣。有将原立世职佐领之长房子孙拟正。带领引见者。亦有将次房辈长之人。因与原立世职人员。支派较近拟正。长房之子孙拟陪。带领引见者。再所绘家谱。只将有分人员绘入。无分人员裁减。或不论有分无分。概行绘入家谱。将其事故注写于旁。所办均未详细。再阅八旗所进家谱。有由原立佐领内、分出一二佐领者。亦有分出数佐领者。其奏放所分出佐领时。有于原佐领上贴黄签者。亦有于分出佐领上贴黄签者。八旗所办。并不画一。今既清查佐领根原。永垂定例。若不详细查明。定为画一章程。将来复生争端。管旗大臣。亦难遵行办理。所有佐领根原。除令原派出之王大臣、详细议奏外。着派慎郡王、公讷亲、都统都赉、副都统永兴、李元亮等。将王大臣所议奏之佐领。详加斟酌。分别定为应拟正拟陪拟备之分。其应入家谱。与不应入家谱。贴签何以分别明白等处。详为画一办理。其八旗世袭官员。袭职家谱。亦着一并详查定拟具奏。寻议、原立佐领人员亲子孙。照勋旧佐领例。长房缺出。本人子孙拟正。次房拟陪列名。本人无嗣。或缘罪革职。子孙不应入挑。仍于长房内、量材拟正。二房缺出。本人子孙拟正。长房拟陪。次房列名。有故。长房拟正。长房现有管理佐领之人。即于未管佐领内选拟。余皆拟陪列名。一支派管二三佐领者、缺出。如长房现有管理佐领例办理。又弟兄带来人、编立佐领。与二三姓递管佐领。此支缺出。本人子孙拟正。彼支拟陪。余皆列名。一支派管二佐领者。于无佐领内选择拟正。本人子孙拟陪。余皆列名。又原立佐领人员之子孙无嗣。过养近派之人为子。准照养父应得、予其有分。过养异姓者不准。原立佐领子孙。过与无分支派人为嗣者。照养父无分、不与承袭。又原立佐领人员无嗣。将远近支派人管理。缺出。无嗣人亲弟兄子孙。不论曾否管过。均与同分。亲伯叔之子孙管理者。亦与同分。亲弟兄伯叔子孙皆无嗣。予近支派子孙。有分承袭。亲伯叔祖、伯叔曾祖之子孙管理者。均予拟陪。高祖以上。暨不能入谱远派之人管理者。均予列名。又原立佐领子孙。有情愿不管佐领。让与远近支派人同分者。准其推让。管理佐领子孙。情愿不要承袭之分者。不予有分。又一户之人。编立世管佐领。缺出。本人子孙拟正。户中有分人员。拟陪列名。并将补放佐领家谱。详悉注明。有分载入。无分裁减。报闻。
○又谕、归化城副都统西尔塔、以伊患病垂危。伊壻笔帖式福禄。现随巡视官。在归化城居住。祈将伊柩衬、及妻子。交福禄护送进京等因具奏。据都统塔尔玛善奏称、西尔塔已经病故。着照西尔塔所请。将伊柩榇、及妻子家口。交与笔帖式福禄。加谨护送进京。该部知道。
○两江总督那苏图疏言、歉收省分。遇有米船。免纳关税。仍令将所往地方。并米数据实报明。该关给与印照。卖毕回缴。得旨。着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以户部左侍郎喀尔吉善、暂署步军统领。
○己未。谕、近据河道总督高斌、两江总督那苏图奏报、十月初十以后。黄河渐次平退。洪湖清水畅流入运。运河新淤浮沙。一见清水。随流洗刷。现在清水、较常年此时。大五尺有余。蓄长充裕。洗刷浮淤。甚为得力。可无浅涩之虞。览之深慰朕怀。今有人奏称、今年黄水异涨。倒灌运河。将近半载。颇有淤垫。现今虽清水入运。近清江浦一带运河。水势湍急。自能将淤垫之沙洗去。而宝应、高邮、以下。水势平缓。必不能如上流之急。所停沙泥。势难尽刷入江。应令高斌速行相度淤垫浅深。有宜挑浚处。即动河库银两。募工挑浚。一面题奏等语。此奏与高斌、那苏图、所奏不符。或为此奏者。所闻在先。不知近日之情形耶。或高斌等所奏、乃清江等处情形。而未及宝应、高邮、以下之水势耶。可传谕高斌确查奏闻。有应办理者。即行办理。又奏称、近开新口。石闸草坝。重重锁固。漕船挽运。较旧闸甚为艰难。商贾船只。恐不能免守候稽迟。可悉心酌量。假如旧口便于新口。则仍闭新而用旧。亦自不妨变通。若以为新口去黄水、较旧口为远。可免黄水入运之患。则今年黄水。直达运河。是新口亦不能避黄之明验等语。又奏称、康熙六十一年。河决武陟之后。黄水溢入洪泽湖。沙停湖底。为患已久。加以今年黄河大涨。溢入湖中。则湖底日高。不问可知。将来湖水大涨。一遇西风紧急。高堰大堤。及天然诸坝。甚是危险。目今湖底之沙。断不能令其复出。惟有加意修防。保固工程。不可稍有疎虞。以致一时无措等语。此二条、皆于河工甚有关系。其情形果否如是。可一并询问高斌。令其妥议具奏。
○庚申。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酉。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吏部议准、盛京刑部侍郎觉罗吴拜疏言、盛京刑部本章。请照京刑部之例。汉本备载案呈。清本缮写看语。并添设缮本书吏三名。五年役满。照例送部考职。从之。
○户部议覆、奉天府府尹吴应枚疏言、遵旨详议奉天捐贮谷石事例。一、奉天州县。现存米数。缺额二十三万三千五百六十余石。宜捐收足额。应如所请。令各州县。俱收纳本色。以足原额。其未经题定额数之义州、宁海、等州县。各捐收米一万石。一、奉天地方所产米粟。难于久贮。直变通酌收。应如所请。照一米二谷之例。概收谷石。一、捐收本色。粟米价值。宜酌中核定。应如所请。每石定价三钱。照部捐银数。折交谷石。一、各属生俊。方在本州县报捐。应如所请。俟本州县捐足后。方许赴邻近未足之州县报捐。外省移居入籍者。于入籍处报捐。一奉天系旗人土着。与别省不同。请照例取具该佐领印结。在现住之州县报捐。应如所请。奉天旗人。准开明籍贯三代。具呈报捐。至取具该佐领印结之处。向例俟给发实收。赴部换照。知照到日。始取该管官印结。从无先行取结之例。应令该府尹、照部现行例办理。一、捐收本色。各项费用。宜量加收给。应如所请。捐谷一石。收耗三升。留备盘粮折耗等项使用。其造册纸张饭食等费。照部捐例、每银百两。另收银三两。一、正副仓收。宜酌定给发。应如所请。由该府尹衙门刊发州县。加铃印信。开明生俊履历。将副仓收截发本生收执。正仓收、各州县按季册送该府尹咨部换照。一、各属仓廒。宜酌量添建。应如所请。令该州县确估详报。至奉属向无存公银两。准其捐谷一石。另收银三分。以为建仓之费。从之。
○又议准、四川巡抚硕色疏言、四川钱粮。必俟五六月麦熟丝成。始能输纳。所有驿站夫马铺司兵丁春夏二季工料银两。请自己未年始。于各州县应解盐茶驿道等项耗羡银内。借支给发。本年徵收地丁。照数归还。从之。
○兵部议准、前任直隶总督李卫疏言、泰宁镇恩赏生息银五千两。于易州境开设典铺。甫经营运。需费甚多。与久开利息饶裕者有间。请援照马兰镇初开之例。暂以三分起息。稍盈、再行酌减。从之
○镶黄旗汉军都统纳穆图等疏请、年羹尧之子孙年秀等。可否准其考试当差得旨。年羹尧乃叛逆不臣之人。蒙我皇考施恩。念伊曾在青海。着有微劳。因将伊子孙发往极边烟瘴者。俱赦宥回京。已属格外之恩。令伊等呈请考试当差。该旗都统等、遽行奏请。甚属错谬。着将原摺给还。
○壬戌。上以冬至节。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御太和殿受贺。
○癸亥。谕、副都统职衔卓鼐、在军营年久。明年军营年满屯田犯人遣还时。卓鼐别无委办事件。卓鼐、着回京。
○吏部议覆、奉天将军额尔图疏言、臣衙门止有主事一员。遇患病服制。于查办一切。未免贻误。请于臣衙门笔帖式内。选能办事者。照盛京五部例。补放委署主事一员同办。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覆、升任广西巡抚扬超曾疏言、遵旨详议粤西捐贮谷石事例。一、府州县添贮捐谷。宜分别酌定数目。应如所请。州县之大者。贮五六万石。中者、三四万石。小者、三万石。其平、梧、浔、三府。及分驻丞倅各地方。应行增贮谷一百二十七万四千二十石。亦准照数捐纳并令各生俊自行报捐。不必定限。足数而止。一、捐纳谷石。宜照户部收捐银数。分别地方情形。酌中核定。应如所请。将桂林等十一府州。谷一石、定价四钱。泗城一府。谷一石、定价五钱。一、实收应由布政司颁发。就近填给。并免各生赴部换照。查向来各省捐纳事例。以副实收给本人收执。正实收随册送部。俟该生俊副实收投部时。核对相符。换给执照。若止将副实收送部。遽行换照给发。傥有舛错不符。无凭查对。应仍照旧例办理。一、建仓之费。宜酌定折收。应如所请。于捐纳谷内。以九分收本色。一分收折色。为添建仓廒之用。一、本州县生俊。宜先就本处捐纳。应如所请。俟本州县、并府属之州县。俱已捐足。始许赴别府州县报捐。其外省流寓商民。并准其于太平等府厅州县。亦近报捐。一、收捐公费。宜酌定数目。并量收耗谷。以免赔累。应如所请。每石加收耗谷四升。仍严饬各府厅州县。照斛平量收纳。一、捐收谷石。宜交该管道府。按季盘查。应如所请。责令该管道府。具结申送布政司。年底造册报部。从之。
○礼部议准、御史查拉奏称、现在八旗包衣汉军、及投充庄头子弟。有入满洲籍入学中式者。令内务府、并八旗满洲都统。自雍正十一年为始。将包衣旧汉人、误在满洲额内入学中式。应归入汉军额内者。定限三个月查明。取具该参佐领印结。造册咨部。以凭乡会试时核对。嗣后包衣人员考试之时。内务府、并八旗满洲都统。严饬该管官。除实系满洲、蒙古、人员。于本人名下注明册送外。其投充庄头子弟。及内管领旗鼓佐领之旧汉人。俱注名另册咨送。归入汉军额内考试。从之。
○蠲缓河南信阳、罗山、正阳、光州、光山、固始、息县、商城、等八州县。本年旱灾额赋有差。赏给贫民贫生口粮三月。
○赈湖北应山县、四川忠州、万县、开县、本年旱灾饥民。
太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猜你喜欢 载记序·房玄龄 志第四十四 食货四·欧阳修 卷十一·毕沅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八·陈邦瞻 附录·高岱 卷三·陆以湉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第一讲·孙中山 卷二百二·佚名 卷三十五·宋敏求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