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笠阁批评旧戏目

清 笠阁渔翁着

笠阁批评旧戏目提要

笠阁批评旧戏目,附刻在一七六二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笠阁渔翁笺注牡丹亭中。从所列戏目看来,有明代及清初作品,也有与著者同时人的作品,其称为《旧戏目》,未详何义。这一目录,共著录了传奇一百七十九种,很多是其它曲目所不载,或记载而作者姓名不同的,因此颇有助于曲目考证。至于对各剧所评的上、中、下等次第,则不过是著者一己之见,不足深据。

《笠阁批评旧戏目》,《今乐考证》称之为《笠阁评目》,近人或又称为《千古丽情曲目》。笠阁渔翁,不详何许人。

本编重印《笠阁批评旧戏目》,以《笺注牡丹亭》本为底本。*                     

《翻西厢》研雪子作。 上下。

《真西厢》周圣怀作。 中上。

《正西厢》陈莘衡作。 上中。

《后西厢》石天外作。 下上。

《盖世雄》李蕊庵作。 上中。

《十大快》郎潜长作。 上中。

《西楼记》袁令昭作。 中下。

《楚江情》犹龙改《西楼》。 上下。

《翻琵琶》 下上。

《续还魂》静庵作。 下上。

《灌圈记》张伯起作。 上下。

《还簪记》犹龙改《灌园》。 上上。

《红拂记》张伯起作。 中下。

《女丈夫》犹龙改《红拂》。 中上。

《续西楼》 上下。

《水浒记》假屠赤水名。 中下。

《一捧雪》李元玉作。 中下。

《后捧雪》胡十瞻作。 中上。

《一团花》俞德滋作。 上下。

《一片云》 上上。

《一合相》沈苏门作。 下上。

《一柱天》 中上。

《一藏金》 下上。

《一篇锦》即抱影子《合家欢》。中下。

《双红记》更生氏作。 中中。

《双雄记》即冯犹龙《善恶图》。中下。

《三报恩》第二狂作。 上上。

《双玉人》 下中。

《四大记》竹中人作。 下上。

《五全记》托杨升庵作。 上中

《五伦记》邱相国作。 中中。

《七奇侠》 下中。

《十大快》 下下。

《十醋记》即范希哲《满床笏》。中上。

《百花舫》紫虹道人作。 中上。

《百合香》 中中。

《千祥记》无心子作。 下上。

《万全记》范希哲作。 中中。

《万事足》冯犹龙作。 上下。

《没名花》吴名翰作。 下中。

《称人心》即《巧移花》。 上中。

《补天记》即希哲《小江东》。中中。

《人天庆》 中中。

《井中天》种香生作。 下中。

《齐天福》即《月华缘》。 下下。

《金瓶梅》玉勾斜客作。 中上。

《黄金瓮》万红友作。 上上。

《花萼楼》有情痴作。 下下。

《冰山记》陈治征作。 下下。

《杏花山》 下上。

《梦境记》苏汉英作。 上中。

《赶山鞭》 中中。

《明珠托》陆天奇作。 中中。

《合浦珠》袁令昭作。 上中。

《报珠缘》 上上。

《春富贵》沈瑶琴作。 上下。

《锦蒲团》即《金不换》。 上上。

《玉堂春》 中上。

《巧双缘》史叔考作。 上下。

《回文锦》洪昉思作。 上上。

《吉庆图》 下下。

《香草吟》徐野君作。 上下。

《试剑记》长啸山人作。 下中。

《锦上花》 中下。

《红蕖记》沈伯英作。 中中。

《天然合》 中下。

《红情言》王介人作。 中上。

《红丝记》四会堂作。 上下。

《状元香》 下上。

《郁轮袍》西湖居士作。 中中。

《化人游》野航居士作。 中中。

《醋葫芦》 上中。

《玉符记》袁令昭作。 上下。

《党人碑》邱屿雪作。 中下。

《兽锦袍》 上中。

《窃符记》张伯起作。 上上。

《升仙传》锦窝老人作。 下下。

《闹扬州》毛季连作。 中中。

《青衫记》顾衡宇作。 中中。

《青雀舫》徐元晖作。 上下。

《美人计》 下下。

《古美人计》庆封事。 上中。

《冬青记》卜蓝水作。 上上。

《连环记》王雨舟作。 下上。

《人中记》 下上。

《紫金环》李云墟作。 上下。

《酣情盻》痴野词憨作。 下上。

《小春秋》 下上。

《闹高唐》洪昉思作。 中中。

《续情灯》薛既扬作。 下中。

《赘神龙》 下下。

《人天乐》王九烟作。 下中。

《痴情种》文涟阁主作。 下下。

《青楼记》 下中。

《归元镜》释心融作。 下上。

《锦囊记》浑然子作。 下上。

《龙图赚》 中上。

《娇红记》孟子塞作。 中上。

《鸳鸯被》四会堂作。 下上。

《情不断》 上下。

《幻影圆》迦笑人作。 下上。

《情中义》 下上。

《锦带记》世德堂作。 中下。

《渔家乐》 下下。

《闹勾栏》 中上。

《闹虎邱》 中中。

《蓝桥记》洞口渔郎作。 中上。

《长虹桥》洪昉思作。 上下。

《软蓝桥》 下上。

《洛阳桥》许见山作。 下中。

《彩鸾笺》邱相卿作。 下中。

《通仙枕》 中中。

《美人香》即笠翁《怜香伴》。上下。

《全德记》王百谷作。 下上。

《结发缘》沈伯英作。 下上。

《弓鞋记》 下中。

《分鞋记》涅川居士作。 上下。

《珍珠衫》袁令昭作。 中上。

《西湖扇》紫阳道人作。 中下。

《易鞋记》 中下。

《海市观》 中下。

《名花谱》种花侬作。 下下。

《血影石》 下上。

《砭痴石》裘叔度作。 下上。

《财星现》 中上。

《儿孙福》 下上。

《开口笑》即《胭脂虎》。 中上。

《虎囊弹》邱屿雪作。 中下。

《野狐禅》朱寄林作。 下下。

《分钱记》沈伯英作。 上中。

《风流配》崔苍子作。 中上。

《摘缨会》笔花主人作。 中上

《聚宝盆》朱素臣作。 上下。

《胭脂雪》 中中。

《义侠记》沈伯英作。 中下。

《醒蒲团》衡栖老妇作。 下中。

《芙蓉影》西冷长作。 下中。

《元宝媒》周鹰垂作。 中中。

《想当然》卢次梗作。 下上。

《风流院》不可解人作。 下下。

《非非想》 上中。

《想思研》妇梁夷素作。 下下。

《卖相思》研雪子作。 下上。

《留生气》主弧者作。 上下。

《幽闺记》即施君美《拜月》。下上。

《杀狗记》 下中。

《葡萄架》 中下。

《琴心记》孙禹锡作。 下中。

《呼卢记》全无垢作。 上下。

《东郭记》孙仁孺作。 上上。

《陀罗尼》 下上。

《大造化》 下中。

《战荆轲》袁令昭作。 中上。

《立命说》蒙春园主作。 上上。

《窦娥寃》袁令昭作。 中下。

《虎狼缘》 下中。

《宫枭记》啬轩道人作。 下上。

《不丈夫》藻香子作。 下上。

《四婵娟》洪昉思作。 中上

《狮子赚》阮圆海作。 下中。

《燕子笺》阮圆海作。 下中。

《玉双飞》万红友作。 上上

《美人丹》吴雪舫作。 中上。

《青梅记》汪昌朝作。 中上。

《惜花报》王丹麓作。 下上。

《资齐鉴》万红友作。 中上。

《换身荣》 上上。

《天降福》 上中。

《世外欢》 中上。

《秦州乐》 中中。

《成双谱》 下上。

《乐安春》 下下。

《生平足》 中上。

《万年希》 上下

《闹华州》 下上。

《临濠喜》 中中。

《人难赛》 上中。

《三多全》 中上。

《地行仙》 上下。

此特据所见所有胪之耳。滥本横行,何能尽见,不但传奇也。惟书之识趣高超者少,是以存至数十年、百数十年,便作糊窗覆瓿之物。然无论笔鬼墨精,悉从敝簏跃出,既撰一书,即下下品,其中必有数句出前人外,可供采取者。是以肖孙刷以赠送,蓄家或弃或留,较之其它长物,终觉耐久许多。若专以传奇论,则曲者,歌之变,乐声也;戏者,舞之变,乐容也。将夜为年,混真以假,使俊杰有所寄其思,虽欲废之,可得乎?《拜月》、《荆钗》,元之南曲也。北音为曲,南音为歌。北人不歌,南人不曲。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南便独奏,北便和歌。北气易粗,南气易弱。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舞情多而声情少,南舞情少而声情多。故造语忌硬、忌涩、忌嫩、忌粗、忌文,调声则必辨去上,审音则必析阴阳。前人因曲谥名,后人按名造曲,以腔板既定,不敢创易也。如《河套》一析宾白宏诙,曲乃浅鄙;桓欢窄韵,实甫避之;《入破》一套,以《辞朝》为高,曾而用韵庞杂;玉茗情禅,页而曲调则多聱牙,吴中老伶师加以减裁垛迭之功,方可按拍;即《花判》之《混江龙》与原调全不相合,才虽茂美,音律径庭;《邯郸 打番》,亦名《混江》,尤风马牛;时流竟以为定格,依而填之,大可喷饭,觉地下乱音诸老,竞为魔国津梁矣。能文而毁裂宫调,与好音而束杀文章,皆误也。然腔板不换,而其中或增字或减字,亦随人词意笔势所到,联络成文。近时歌人,或数字咯口,则谬为裁补,甚至代为删芟,文阙理荒,为祸非细。不知曲圣板师,自有两借之法,上作去唱尤易。且场上杂白混唱之俚词肤曲,聊以代言,老余姚虽有德色,固不足齿;吴人清唱,亦因其腔板熟落,穷力吟咏至奉为终身首调;若抽丝独茧,绮语神行,即疵为太繁,不合时蹊。余谓:代话之曲,杂白唱或尚可晓;一入清唱,如啖木屑,即使龙阳、襄成歌之,亦湿鼓哑缶而已。须合白即戏,拆白即词,纵使箫板闲缀,亦皆雅俗首肯方妙。又谓:他书不可借人名,惟传奇家不嫌。或鉅公恐以轻狎损贤,不妨托无名子;或孤特恐无以动俗眼,不妨托老词翁:以此等文章,重在售意,不重沽名也。他书不可易人面,惟曲与白无拘,或人名事境同,而更换串头,顿祛庸杂,或人名事境异,而借用旧曲,顺溜优喉,以此等事业,得失既小,人己何分也。况事本陋,而思路一新,曲白俱随生色;曲本凡,而人境一妙,臭腐且化神奇,岂向沈约集中作贼者比!顾可为解事道,不必与俗人言耳。如《盛德记》所演,文正公二岁而孤,随其母育于长山朱氏,既第始归范村,而待朱备极恩意,既贵,则用南郊恩赠;朱氏父及其异母兄、同母弟之丧,皆为卜葬;朱氏以公癊为官者,二人;岁时奉祀,则别作飨;虽载在遗事,世所共知,庸手写之,恰似无理,经名手一换曲白,便觉合于天理人情,可谓得其厚矣。亲爱惇笃,发于自然,表而出之,亦使鄙夫宽、薄夫敦也。良由先将朱氏写得继绝心诚,宝爱至极,徧访真实名师,设措重礼附学,代修坆墓,虔备祭仪,更觉此剧实可救世。太夫人竟不出场,尤改得通。竟以“文正”二字代公原讳,亦合理。越得鬻薪之女二:曰施,曰旦,教以步容,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而后献吴。改《浣纱》者,以山郡非无骨佳、形姱、曼容、皓齿之人,不教不能丽都意作主,又添郑旦陪衬,亦妙。《妒妇记》改本,采葛元直、房玄龄、桓范、王琰、柳惔、苗介子事归于一人,尤其惹看。传《红线》,以通经史、号“内记室”为主,自妙。

猜你喜欢
  张半湖·唐圭璋
  杨无咎·唐圭璋
  ●全史宫词卷二十 明·史梦兰
  卷九十八·徐世昌
  初集卷七·乾隆
  目录·韦庄
  卷458 ·佚名
  卷94 ·佚名
  卷八·查慎行
  卷七·郭知达
  巻二十一·邵浩
  卷二十二·吴之振
  卷五百一·佚名
  卷二百六十·佚名
  云林集巻下·危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仇远·唐圭璋

      远字仁近,一字仁父,自号山村民,钱塘人。生于淳祐七年(1247),咸淳间以诗名。元大德九年(1305),尝为溧阳教授,官满代归,优游湖山以终。泰定三年(1326)卒。所著有兴观集、金渊集及无弦琴谱二卷。   摸鱼儿   答二隐   爱青

  • ●三编·卷四·沈瘦东

    钱湘灵间诗於顾仲恭,仲恭曰:"诗从读经史中出者,上也;从读词赋中出者,次也;从读诗中出者,下矣。"余补充其说,曰:诗能引经不腐,引史有识,上也;从词赋中出,而无短钉掇拾之病,次也;从诗中出,而不登家数、不脱窠臼,下矣。温庭筠《达摩支曲》

  • 卷十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十四赵秉文六嵩山道中为爱青山懒着鞭吟诗时作鹤头偏蓦然得句惊飞鸟朴簌岩花堕马前屋头山色静无埃竹里柴门水际开惊怪篱中犬迎吠有人知自碧嵩来题南城楼楼上遥看郊外村不须骑马坐平

  • 卷七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十四联句清昼讲德联句清昼 潘述 汤衡【官评事】先王设位以政邦国建立大官封植有德【述】二南敷化四岳述职其言不朽其仪不忒【衡】暨於嬴刘乃创程式罢侯置守剖竹分域【昼】赫矣皇唐康

  • 耿湋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耿湋,一作耿纬,河东人。宝应二年进士。曾为左拾遗。大理司直。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耿湋集》。 宋中 耿湋 日暮黄云合, 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 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 荒田路径微。 唯余近山色, 相对

  • 50.韩翃:送中兄典邵州·施蜇存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 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 一路诸侯争馆榖,洪池高会荆台曲。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 百事无留到官后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欧阳修

    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夷语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曰蒙秀诏、越析诏、浪穹诏、{辶登}睒诏、施浪诏、蒙舍诏。兵埒,不能相君,蜀诸葛亮讨定之。蒙舍诏在诸部南,故称南诏。居

  • 桂萼传·张廷玉

    桂萼,字子实,江西安仁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初任丹徒知县,性格刚强,好耍脾气,屡次触犯上司。朝廷调他到青田去,他不去上任。后来因为别人推荐出任武康知县,又触犯上司被逮入狱。嘉靖初年,他由成安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世

  • 跋·佚名

    右《烬宫遗录》二卷,不知作者姓氏。专记崇祯一朝宫禁事。上卷尾注云:「长乐宫宦官钱守俊,国变后流落金阊,为黄冠后,住虞山致道观,与王君露湑往来,宫禁事皆所口述。」则作者似亦虞山人。如「光庙两李妃」一条;「迎孝纯后御容」

  • 卷之七·佚名

    刘子卷之七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贵一赛第三十一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拓质劲,必资旁檠上步萌反,下音竞。旁檠,造子之器物,正弓所用,以定曲直,矫而不正者也。以成弹弓弴;丁么丁昆二切。画弓,天子所用之弓也。人性虽敏,必藉

  • 春秋表记问业附録·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灾异不书月食【商应椿问春秋书公夫人王及王后明隂阳合徳内外分治也夫人出入变故皆书而月食独不书何也诗曰彼月而微则维其常月见体而掩日隂蔽也故以为怪日见煇而冲月阳射也故不以为怪然则石陨鹢飞已微矣

  • 卷二十二·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二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学记学记集说石梁王氏曰此篇不详言先王学制与敎者学者之法多是泛论不如大学篇敎是敎个甚学是学个甚窃案此篇家有塾至九年大成详言先王学制也大学始敎至学不躐

  • 卷一百四十六·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六  宋 卫湜 撰投壶第四十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投壶者以其记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此於别録属吉礼亦实曲礼之正篇是投壶与射为类此於五礼宜属嘉礼也或云宜属宾礼蓝田吕氏曰投壶

  • 补卷上·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补卷上吴江朱鹤龄撰隐公元年谓之郑志按庄公为人多忌而好名其志岂真欲杀段特欲甚其罪而出之尔左氏讥失教也与诗序不胜其母以害其弟持论甚平辨详春秋集说及诗经通义五年则公不射疏肉登於俎公则射之

  • 卷三·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三     元 敖继公 ?  士相见礼第三注曰相见于五礼属宾礼继公谓此篇主言士相见之礼其他礼则亦因而及之也士相见之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腒其居

  • ·辗转刊行··王守仁

    钱德洪&middot;跋钱德洪这篇&ldquo;跋&rdquo;,乃专为下卷所作,不包含上、中二卷。【原文】嘉靖戊子冬,德洪与王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继后同门各以所记见遗。洪择其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若干条。居吴

  • 卷第二十七·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七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说等锡下 示弘传禅人 夫为学者。发大信心。成大力势。於大乘圆顿法门。成办大事。如觅诸味先饮醍醐。复得余食。知苦涩故。不然。於众味中而

  • 太清金液神丹经·佚名

    道教经书。一名《上清金液神丹经》。分上、中、下3卷。分别题为张道陵、阴长生、抱朴子撰述。《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皆有著录。卷上注引有“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等《黄庭外景经》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