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71.李愬雪夜下蔡州

在各个藩镇中,淮西是个顽固的割据势力。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自立。唐宪宗发兵征讨淮西,但是他派去的统帅,不是腐朽的官僚,就是自己另有企图。结果,花了整整三年工夫,费了大量财力,都失败了。朝廷官员都认为不能再打下去,大臣裴度却认为淮西好比身上长的毒疮,不可不除。唐宪宗拜裴度做宰相,决心继续征讨淮西。

公元817年,朝廷派李愬担任唐州(今河南唐河)等三州节度使,要他进剿吴元济的老巢蔡州(今河南汝南)。

唐州的将士打了几年仗,都不愿再打,听到李愬一来,有点担心。李愬到了唐州,就向官员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打吴元济,不干我的事。”

这个消息传到吴元济那里。吴元济打了几次胜仗,本来就有点骄傲,听到李愬不懂得打仗,更不把防备放在心上了。

以后,李愬一点不提打淮西的事,唐州城里有许多生病和受伤的兵士,李愬一家家上门慰问,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将士们都很感激他。

有一次,李愬的兵士在边界巡逻,碰到一小股淮西兵士,双方打了一阵,唐军把淮西兵士打跑了,还活捉了淮西军的一个小军官丁士良。

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的一名勇将,经常带人侵犯唐州一带,唐军中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非常恨他。这一回活捉了他,大伙都请求李愬把他杀了,给死亡的唐军兵士报仇。

将士们把丁士良押到李愬跟前。李愬吩咐兵士松了他的绑,好言好语问他为什么要跟吴元济闹叛乱。丁士良本来不是淮西兵士,是被吴元济俘虏过去的,见李愬这样宽待他,就投降了。

李愬靠丁士良的帮助,打下了淮西的据点——文城栅和兴桥栅,先后收服了两个降将,一个叫李祐,一个叫李忠义。李愬知道这两人都是有勇有谋的人,就推心置腹地信任他们,跟两人秘密讨论攻蔡州的计划,有时讨论到深更半夜,李愬手下的将领为了这件事都很不高兴,军营里沸沸扬扬,都说李祐是敌人派来做内应的。有的还有凭有据地说,捉到的敌人探子,也供认李愬是间谍。

李愬怕这些闲话传到朝廷,让唐宪宗听信了这些话,自己要保李愬也保不住了,就向大家宣布说:“既然大家认为李愬不可靠,我就把他送到长安去,请皇上去发落吧。”

他吩咐兵士把李祐套上镣铐,押送到长安,一面秘密派人送了一道奏章给朝廷,说他已经跟李祐一起定好攻取蔡州的计划,如果杀了李祐,攻蔡州的计划也就吹了。

唐宪宗得到李愬的密奏,就下令释放李祐,并且叫他仍旧回到唐州协助李愬。

李祐回到唐州,李愬见了他,高兴极了,握着他的手说:“你能安全回来,真是国家有福了。”说着,立刻派他担任军职,让他携带兵器进出大营。李祐知道李愬千方百计保护他,感动得偷偷地痛哭。

没多久,宰相裴度亲自到淮西督战。原来,各路唐军作战都有宦官监阵,将领没有指挥权。打胜仗是宦官的功劳,打败仗却轮到将领挨整。裴度到了淮西,发现这个情形,立刻奏请唐宪宗,把宦官监阵的权撤消了。将领们听到这个决定,都很兴奋。

李祐向李愬献计说:“吴元济的精兵都驻扎在洄曲(今河南商水西南)和四面边境上,守蔡州的不过是一些老弱残兵。我们抓住他的空隙,直攻蔡州,活捉吴元济是没问题的。”

李愬把这个计划秘密派人告诉裴度。裴度也支持他,说:“打仗就是要出奇制胜,你们看看办吧。”

李愬命令李祐、李忠义带领精兵三千充当先锋,自己亲率中军、后卫陆续出发。除了李愬、李祐几个人,谁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有人偷偷问李愬,李愬说:“只管朝东前进!”

赶了六十里地,到了张柴村。守在那儿的淮西兵毫无防备,被李祐带的先锋部队全部消灭。李愬占领了张柴村,命令将士休息一会,再留下一批兵士守住张柴村,截断通往洄曲的路。一切安排妥当,就下令连夜继续进发。

将领们又向李愬请示往哪里去,李愬这才宣布:“到蔡州去,捉拿吴元济!”

将领中有一些是在吴元济手里吃过败仗的,一听到这个命令,吓得脸色都变了。监军的宦官特别胆小,急得哭了起来,说:“我们果然中了李祐的奸计了。”

这个时候,天色黑洞洞的,北风越刮越紧,鹅毛般的大雪越下越密。从张柴村通往蔡州的路,是唐军从来没走过的小道。大家暗暗叫苦,但是,李愬平日治军很严,谁也不敢违抗军令。

半夜里,兵士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又赶了七十里,才到了蔡州城边。正好城边有一个养鹅、鸭的池塘,鹅鸭的叫声,把人马发出的响声掩盖过去了。

李祐、李忠义吩咐兵士在城墙上挖了一个个坎儿,他们带头踏着坎儿爬上城,兵士们也跟着爬上去。守城的淮西兵正在呼呼睡大觉,唐军把他们杀了,只留着一个打更的,叫他照样敲梆子打更。接着,打开城门,让李愬大军进城。

大军到了内城,也照这个办法顺利地打进了城,内城里的淮西军一点也没有发觉。

鸡叫头遍的时候,天蒙蒙亮了,雪也止了。唐军已经占领了吴元济的外院,吴元济还在里屋睡大觉呢。有个淮西兵士发现了唐军,急忙闯进里屋报告吴元济说:“不好了,官军到了。”

吴元济懒洋洋躺在床上不想起来,笑着说:“这一定是犯人们在闹事,等天亮了看我来收拾他们。”

刚说完,又有兵士气急败坏地冲进来说:“城门已经被官军打开了。”

吴元济奇怪起来,说:“大概是洄曲那边派人来找我们讨寒衣的吧!”

吴元济起了床,只听见院子里一阵阵吆喝传令声:“常侍传令啰……”(常侍是李愬的官衔)接着,又是成千上万的兵士的应声。吴元济这才害怕起来,说:“这是什么常侍?怎么跑到这儿来传令?”说着,带了几个亲信兵士爬上院墙抵抗。

李愬对将士说:“吴元济敢于顽抗,是因为他在洄曲还有一万精兵,等待那边来援救。”

驻洄曲的淮西将领董重质,家在蔡州。李愬派人慰抚董重质的家属,派董重质的儿子到洄曲劝降。董重质一看大势已去,就亲自赶到蔡州向李愬投降了。

李愬命令将士继续攻打院墙,砸烂了外门,占领了军械库。吴元济还想凭着院墙顽抗。第二天,李愬又放火烧了院墙的南门。蔡州的百姓们受够吴元济的苦,都扛着柴草来帮助唐军,唐军兵士射到内院里的箭,密集得像刺猬毛一样。

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内院终于被攻破,吴元济没有办法,只好哀求投降。

李愬取得了全胜,一面用囚车把吴元济押送到长安去,一面派人向宰相裴度报告战果。

裴度、李愬平定淮西、活捉吴元济的消息传到河北,使河北藩镇大为震动,纷纷表示服从政府。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总算暂时安定了下来。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八 经籍二(史)·魏徵
  卷一百九十 嘉祐四年(己亥,1059)·李焘
  ●靖康稗史之七·确庵耐庵
  卷二·程俱
  卷十四·金履祥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九·佚名
  第四章合股·佚名
  卷五十二·佚名
  提要·胡知柔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四·来保
  十国春秋卷三十四·吴任臣
  李好文传·宋濂
  ●目录·周明泰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德载·隋树森

    李德载,生平、里籍均不详。 小令 【中吕】阳春曲 赠茶肆 茶烟一缕轻轻飏,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白雪飞,扫醒破闷和脾胃。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蒙

  • 存家诗稿卷七·杨巍

    明 杨巍 撰七言絶夀董宪长七十去国竟难明薏苡一官元是为丹砂要知天地酬君意七十谁能鬓未华题舎弟二川卷惠连此地掩郊扉为爱隣家尽钓矶况是沧江秋色好隔原频见鹡鸰飞秋日送华空尘还章丘髙秋红叶映柴闗防夜论诗杯酒间

  • 在病中·徐志摩

    我是在病中,这恹恹的倦卧,看窗外云天,听木叶在风中……是鸟语吗?院中有阳光暖和,一地的衰草,墙上爬著藤萝,有三五斑猩的,苍的,在颤动。一半天也成泥…… 城外,啊西山!太辜负了,今年,翠微的秋容!那山中

  • 地中海·徐志摩

    海呀!你宏大幽秘的音息,不是无因而来的!这风稳日丽,也不是无因而然的!这些进行不歇的波浪,唤起了思想同情的反应——涨,落——隐,现——去,来……无数量的浪花,各各不同,各有奇趣的花

  • 卷十六·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六    宋 吕本中 撰送杨晨当时赴夔漕 杨侯从旧名籍籍吴中一见如旧识怜我衰颓病已侵怪我辛勤百无益今君遽作巴蜀行江头宿昔春水生路经三峡不艰阻遍与疲民问疾苦随身长劎莫轻舞试伐蛟

  • 御选明诗卷一百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八七言絶句八王宠夜山腰小阁夜焚香烟满平林月满牀十里春湖明灭外竹枝歌散一天长月娟娟霜月夜寒侵宿莽澄湖入望深自笑山中云卧客一牀林影类栖禽雨过轩窗雨过緑交加山鹊羣飞噪晚霞烂漫一番春

  • 卷二十六·王夫之

    ◎叛臣列传刘承胤,字定一,应天人。以膂力闻,能举一铁楮,号“刘铁棍”,为相扑师。应募为材官,从楚抚唐晖、余应桂援剿,守显陵。承胤多心计,善结纳,遂得实授参将,镇守黎、靖。崇祯十六年,武冈民袁有志作乱,攻陷武冈,岷王遇害。巡抚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年二月甲子朔祭 三皇子 景惠殿以收回祭设赐辅臣○吏部左侍郎曾朝节<锍-釒>辞新命 上优诏不允○荫永嘉大长公主裔孙郭梦兆重庆大长公主玄孙周居经崇德大长公主曾孙杨天佐永淳长公主嫡孙谢<棥心>功各送国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九月。乙巳。赏恭请孝贞显皇后梓宫奉移至芦殿工部夫役银。现月  ○丙午。赏恭请龙輴车工部夫匠银。现月  ○丁未。河南巡抚涂宗瀛奏、剿办汝甯府光州捻匪。地方肃清。得旨、仍着知照李鹤年。饬

  • 卷五十五·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五大学士朱 轼撰循吏传七宋乔维岳乔维岳字伯周陈州南顿人治三传仕周为平舆令入宋历知州军陈洪进纳土朝廷议择能臣关掌泉州郡事而维岳以选为通判会仙游

  • 徐陵传·姚思廉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祖父徐超之,为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徐扌离,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死后追任为侍中、太子詹事,谥号贞子。母亲臧氏,曾经梦见五色云变化为凤,栖息于左肩之上,然后生了徐陵。当时有位宝志上人,人称

  • 卷十四 月令第六·郑玄

    (陆曰:“此是《吕氏春秋·十二纪》之首,后人删合为此记。蔡伯喈、王肃云周公所作。”)[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

  • 卷十·佚名

    △学品第八护身恶行,自正身行,护身恶者,修身善行。护身恶行者,何以故说身恶行。自知内过知他人过故名恶行。恶已充具颜色变异。或以手拳相加毁坏形体。此恶众事今世后世不获安隐。或堕饿鬼畜生中形貌鬼陋。若生人中才不及

  •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七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内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内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内空清净。何以

  • 生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舅甥经第十二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无畏品第五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何从造发道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从一切欲而起道意。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正作此语。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爱欲中与欲从事。尔乃

  • 方麓集·王樵

    明代诗文别集。王樵(字明逸)著。《四库全书》收录其集时,曾说明其版本情况:“其集凡有 二本,一为文九卷、老子解一卷、诗一卷;一即此本,凡诗文十四卷,又《戊申笔记》一卷、《紫薇堂札记》一卷,较初本颇为完备。”前本

  •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佚名

    题“太清真人述”。首有阙文。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即《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经中之解,乃西汉至隋代人所解。述外丹术,与《周易参同契》等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