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谅传

杨谅字德章,一名杰。

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

开皇十二年,为雍州牧,加授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转任左卫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出京任并州总管,皇上巡幸温汤时送他到任。

自华山以东,到沧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属他管辖。

特别允许他便宜从事,不拘限于法律政令。

开皇十八年,发起辽东战争,以杨谅为行军元帅,率部到辽水,遇上疾病,不利而还。

十九年(599),突厥进犯边疆,以杨谅为行军元帅,最后未去临阵统兵。

高祖很宠爱他。

杨谅自以为住在天下出精兵的地方,因太子杨勇被进谗言而废黜,平时常怏怏不乐,私下里有反叛的图谋。

他于是劝高祖说:“突厥正强大,太原即为重镇,应加强防备。”高祖听从了他的话。

于是大发民工劳役,修缮兵器,贮存在并州。

他又招纳亡命之徒,他身边的无户籍的人,差不多有几万。

有个叫王支页的,是梁国将领王僧辩的儿子,年少倜傥,有奇略,为杨谅的咨议参军。

有个叫萧摩诃的,是陈国过去的将领。

二人都不得志,常郁郁思乱,都被杨谅所亲近友善。

到蜀王因罪被废黜后,杨谅心里更加不安。

碰上高祖去世,调他赴京,他不去,于是举兵造反。

总管司马皇甫诞切劝,杨谅发怒,把他抓了起来。

王支页劝说杨谅说:“王爷所部将吏的家属,都在关西,若用他们,就要马上长驱直入,直据京师,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如只想割据过去齐国的地盘,那就要用东部的人。”杨谅不能专定,于是兼用两个办法,扬言说:“杨素反叛,将要杀他。”闻喜人、总管府兵曹裴文安劝杨谅说:“井陉以西,是王爷您掌握的地方,华山以东的兵马,也为我们所有。

应全部发兵。

另分派弱兵,把守路口,仍叫他们见机行事,占领地方。

您率领精锐部队,直入蒲津。

我裴文安请当先锋,王爷您统领大军继后,风驰电掣,一下子赶到灞上,咸陽以东,可指挥而平定了。

京师震扰,官军来不及聚集,朝中上下互相猜疑,群情离异而震惊,谁敢不听您的号令?不出十天,大事就可定下来了。”杨谅很高兴。

于是派他所任命的大将军余公理出太谷,以奔赴河陽。

派大将军綦良出滏口,以奔向黎陽;派大将军刘建出兵井径,以经略燕、赵故地;派柱国乔钟葵出雁门。

又任命裴文安为柱国,派纥单贵、王耳冉、大将军蠕蠕天保、侯莫陈惠等,直指京师。

到离蒲津一百多里的地方,杨谅忽然改变布署,令纥单贵切断河桥,驻守蒲州,而召来裴文安。

裴文安到了,说:“兵贵神速诡密,本想出其不意。

王爷您既又不动,我文安又退了兵,使他们计划得成,大势完了啊!”杨谅不回答。

杨谅以王耳冉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

炀帝派杨素率五千骑兵,袭击王耳冉、纥单贵于蒲州,打败了他们。

杨素于是率步兵、骑兵四万奔向太原。

杨谅让赵子开守高壁,杨素打跑了他。

杨谅大惧,在蒿泽抵抗杨素。

刚好天下大雨,杨谅想撤兵回去。

王支页劝他说:“杨素长途奔袭,兵马劳累,王爷您亲率精兵攻击,势力必然大涨。

如今见敌而退,把胆怯显示给他人看,阻拦了战士斗志,增加了西军的气焰,请王爷不要退兵。”杨谅不听,退兵守清源。

杨素进而攻击,杨谅统兵与官军大战,死了一万八千人。

杨谅退兵保并州,杨素进兵包围了他。

杨谅穷途末路,向杨素投降。

百官上奏,杨谅罪该处死。

炀帝说:“我兄弟太少,不忍心说什么,想曲法饶杨谅一死。”于是削职为民,不让子孙继承爵位,最后被活活关死。

他儿子杨颢,因而也被禁锢。

宇文化及杀炀帝时,杨颢遇害。

史臣说:高祖的儿子五人,未有终其天年的,真是怪事啊!房陵王杨勇,借助于与高祖的骨肉之亲,讲究君臣之义,经略创造,与高祖契阔夷险,抚军监国,总共二十年。

他虽不能称有三善,但能侍奉父母,不缺人子之礼。

高祖对他恩宠既变,外加谗言离间,高祖为父的慈爱,立即隔于人理;父子之道,于是灭了天性。

隋朝将亡,庶民百姓都知道了。

《慎子》有言说:“一只兔子在街上跑,上百人追逐它;满街都是兔子,过路人连看都不看一下。”难道是他们不想得到兔子吗?这是因为他们都能得到兔子的缘故。

房陵王当太子很久了,高祖一朝换了他,开了逆乱的头,长了觊觎的望。

另外,维城建帜,加重威权,恃宠而骄,多自封植,进而超过规矩,退而不依其道,杨俊忧郁而死,实在是由于这个缘故。

不久国运方艰,谗人已胜,兄弟之间,不肯相容。

杨秀窥探岷山、蜀地的险阻,杨谅发动晋陽的甲兵,成此乱国乱常之祸,大概也是有原因而这样作的。

《棠棣》诗是白作了的呀,有鼻之封没有指望了,有的被幽囚在牢房里,有的被下毒毒死。

本根既绝,枝叶全剪,十几年后,国家就完了。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以至倾覆家国的多得很,但考究他们的乱亡之祸,没有像隋朝这么残酷的。

《诗经》上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来有国有家的人,能不深以为戒吗?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帝纪第一 文帝上·令狐德棻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宋濂
  皇清开国方略卷三十·阿桂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三十三·苏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纪昀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第十四·班固
  高祖本纪·刘昫
  耶律袅履传·脱脱
  卷六十八·佚名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880)·司马光
  食货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马致远

    (旦上,云)妾身任屠浑家是也。自从那日任屠吃了几杯酒,被他众人撺掇着打赌赛,杀那先生去了,至今不见来家。则怕他落在人彀中。又听的说他出了家。我如今锁了门,抱着孩儿去小叔叔家问一声。早来到也。小叔叔开门来!(小叔上,云

  • 目录·赵崇祚

    卷一 五十首温助教庭筠 五十首菩萨蛮十四首 更漏子六首 归国遥二首 酒泉子四首 定西番三首 杨柳枝八首 南歌子七首 河渎神三首 女冠子二首 玉胡蝶一首卷二 五十首温助教庭筠 十六首清平乐二首 遐方怨二

  • 卷四·郭则沄

    世祖天纵多能,几余,兼娴绘事。尝画牛,用指上螺纹印成,奇肖。承子久《观傅雯指墨佛像》诗云:“国朝论画首指墨,开辟造化从章皂。奎藻赫奕秘天府,昭回日月同光芒。前朱后瑛尽苍秀,师法未变高辽阳。雯也奇崛迥出

  • 五集卷四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古今体一百首【戊申七】两江总督书麟奏报二麦收成分数及雨水情形诗以志慰约报已曾逹奏书兹陈收定九分余【前据书麟奏两江各属麦秋约收丰稔情形已悉其概兹以

  • 御选元诗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八七言古诗四虞集赋洛川老人九十洛川老人年九十须眉如画身玉立锦袍金带方乌巾手挽强弓无决拾八月平原秋气高闻有狡兽依蓬蒿清晨上马薄暮返累骑毛血悬鞬櫜身是前朝将家子生逢太平百无事都将

  •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七十一·柯劭忞

      李秉彝 覃澄 谢仲温 姜彧 高源 韩政 冯岵 胡祗遹 王纲 思聪曹世贵 詹士龙 高良弼 白栋 孙泽 良桢 赵宏伟琏 琬   李秉彝,字仲常,通州潞县人。幼沉毅,见人倨坐,辄色变,由是众异焉。七岁读书,日千言。十岁,能习古篆隶。

  • 曾静供词五条 一、皇上嗣位以来,是五谷丰登,人民乐·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书内云“五六年之内,四时寒暑易序,五谷耕作少成,恒雨恒,荆、襄、岳、常等郡,连年洪水,吴、楚、蜀、粤,到处旱涝时闻”等语。皇上嗣位以来,阴阳和顺,风雨时调,五谷丰收,人民乐业。各省之内,间有数州县旱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夏。四月丙寅朔。日食  ○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行礼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卯。策试天下贡士李锦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诞膺图历仰承天眷、寰宇乂安五十余年。惟是夙夜祗惧、

  • 第二十六 章仙居·林语堂

    蘇東坡在惠州的生活,誰都知道是和朝雲的愛情相關聯的。蘇東坡去世之後,他在白鶴峰的住所經後人辟為"朝雲堂"。王朝雲是杭州姑娘,她所生的嬰兒夭折之後,蘇東坡在第一次放逐北歸的途程中,真是使人黯然神傷。從那時起,朝雲就一

  • 谢应芳传·张廷玉

    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人。自幼好学,潜心研究性理,以道义、名节自励。元至正初年,隐居于白鹤溪上。建有一栋小屋,门楣上写着“龟巢”二字,世人因以为号。本郡请他教导子弟,其教学先注重实质然后再讲文采,学生皆遵循他的教导。应芳

  • 神英传·张廷玉

    神英,字景贤,寿州人。天顺初年,他承袭父职,为延安卫指挥使,守备宁塞军营,多次率领骑兵,跟随都督张钦等征讨有功。成化元年(1465),尚书王复到边疆巡察,推荐说神英有勇有谋,神英因此进升为都指挥佥事。他因随军征讨满四有功,升为都

  • 晋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289)·司马光

    晋纪四 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 [1]夏,四月,太庙成;乙巳,袷祭;大赦。 [1]夏季,四月,太庙建成。乙巳(十一日),集中远近祖先进行合祭。大赦天下罪人。 [2]慕容遣使请降;五月,诏拜鲜卑都督。谒见何龛,以士大夫礼,巾衣到门;龛严兵以

  • 汉制攷卷四·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诗小星抱衾与裯笺裯牀帐也 疏汉世名帐为裯盖因于古郑志今人名帐为裯愿言则笺今俗人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泾以渭浊注泾渭相入而清浊异 疏汉书沟洫志云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潘岳西征赋云清渭浊泾是也方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三复次嗢拖南曰因胜利二智愚夫分位五二种见差别于斯圣教等一切行因略有二种。一共。二不共。共因者。谓喜为先因。由此喜故于彼彼生处。障于厌离滋润

  • 四大种之研究·太虚

    ──十三年下学期在武昌佛学院讲──一 佛典地水火风之四大种与通俗所谓地水火风有何区别  二 四大种是种子是现行若是现行云何名种  三 四大种为何识所缘  四 四大种之大类区别有几  五 身意二识所缘之

  • 养真集·佚名

    《养真集》是一部清代谈道说养真的书,托名隐士养真子撰,有白鬓老人王士端评点和序跋。其序云:“其书,由儒悟禅,就虚灵而养舍利;由禅证道,借般若而炼金丹。谈空则皆拈花面壁之真传,论道则无铅虎汞龙之假借。”“衲子朝夕玩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