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一

  林培厚李象鹍 李宗传 王凤生黄冕 俞德渊 姚莹

  林培厚,字敏斋,浙江瑞安人。嘉庆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四川重庆知府。啯匪带刀异常制,禁锻者毋制卖,有犯则坐。沿江渡船为盗资,籍而稽其出入,刻姓名船侧,盗为衰息。民习天主教,搜其书,批抉缪妄,闻者多悔悟。署川东道,所属雷波厅民、夷忿争,或觊觎邀功,请发兵,培厚不应,立缚治其魁,馀悉贷遣。总督蒋攸铦器之,称为蜀中良吏之最。母忧归,服阕,授直隶天津府。畿辅大水,天津地洼下,灾尤剧,培厚遍行属县,赈活饥民七万有奇。奉天、台湾商米先后抵海口,议以官钱收买,委曲剂量,商民交利,而官不费。时蒋攸铦移督直隶,诏举贤吏,遂荐之,不旬日,擢大顺广道。畿南涝后,大兴水利。培厚先在天津治淀河,至大名治新卫河、洺河,浚筑悉中程度。培厚数以时事利病、属吏贤否语攸铦,为布政使屠之申所忌。及攸铦入相,那彦成代之,坐河北旱荒施赈不如法,解培厚任,宣宗夙知其能,改授湖北粮储道。时河患浅涸,漕舟数阻。攸铦以大学士出督两江,期八省漕以首夏毕渡河,乘清水盛涨,浮渡遄利。培厚所部尤速达,为嘉庆以来数十年所未有,攸铦特疏陈给叙。历三运无误,上意方乡用,以劳卒于通州运次。

  李象鹍,字云皋,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年,出为直隶宣化知府。岁饥,禁奸贩,安屯户,煮粥以赈,民无失所。课士有法,一变边郡弇陋之习。调正定,再调保定。蒋攸铦、那彦成先后为总督,皆倚如左右手。象鹍持正无挠,擢通永道,调河南盐道。治漕严,弁丁懔懔,禁胥役藉雇剥船扰民,请潞盐仍归商运,民便之。丁父艰归,服阕,补江西吉南赣宁道。辖境与粤东犬牙相错,多伏莽,属县僻瘠,几不可治,象鹍扫除积弊,境内秩然。擢江苏按察使,署江宁布政使。时陶澍为总督,赖其佐理焉。调贵州按察使。仁怀奸民为乱,株连众,治之无枉纵。擢布政使,禁汉奸盘剥苗民,多惠政。二十四年,以假去职。洎入觐,诏以三品京堂候补。未几,乞归。

  李宗传,字孝曾,安徽桐城人。嘉庆三年举人。授浙江上虞知县先摄丽水、平湖、瑞安、建德、平阳,所至求民隐,锄豪强,平反冤狱。在丽水断积案七百馀事,捐赀河工,叙知府,擢浙江督粮道。道光三年,杭、嘉、湖三府大水,宗传建议,浙西诸水尾闾,下由江苏入海,必宜江、浙两省通筹疏濬,大吏用其言,疏请合治。坐事左迁,巡抚程含章荐之,以知府用,授湖南永州,葺濂溪书院,崇节义,劝种植。擢四川成绵龙茂道,累摄盐道、布政使。

  十三年,峨边属倮夷降复叛,势甚张,总督鄂山既奏劾提督杨芳,檄宗传往察治。宗传上言:“四厅夷环山为巢,嗜利顽钝,愈抚愈嚣。去年添兵设防,夷转四出焚掠,攻垒窥城,略无忌惮。虽扰一厅,实四厅安危所系,不可姑息贻患。”乃建三路进剿之策,倡助军需,治兵选士,声威大振。三路大军犹未至,宗传先以计诱降十三支夷,絷之,勒还所掠人口,有业者复之,无业者给赀,纵俘归,使谕威德。夷犹豫未决,大军由冷迹关逼老林巢薮,大破之于石门坎,擒斩数百,毁贼寨二百馀所,夷落悉平。论功最,擢山东按察使。捕大盗刘二鞍子置之法,群盗远遁,迁湖北布政使。年逾七十,引疾归。

  宗传征叛夷出奇有功,然居恒时以计取伤仁,意不自慊。尝从同县姚鼐游,能文章。

  王凤生,字竹屿,安徽婺源人。父友亮,乾隆四十六年进士。由中书充军机章京,累迁刑部郎中,精究法律,治狱矜慎。改御史,巡城、巡漕,官至通政司副使,有清直声。以诗名。

  凤生,嘉庆中,入赀为浙江通判,屡摄知县事。任兰溪仅数月,清积案七百馀事。任平湖,有民数百户,诵经茹素,传授邪教,凤生悯其愚惑,开谕利害,治为首数人罪,馀释之。补嘉兴府通判。道光初,浙江清查仓库,以凤生总其事。署嘉兴知府,迁玉环厅同知。会浙西大水,江、浙两省议合治,调凤生乍浦同知,勘水道,乃由天目山历湖州、嘉兴,沿太湖以达松江。计画甫就,事未行,值淮南高堰溃决,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未几,擢河南归德知府,濬虞城、夏邑、永城三县沟渠。寻擢彰卫怀道,道属河工五厅,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以岁修有定例,另案无定例,在任三年,力删另案以杜弊。寻以疾乞归。

  九年,两江总督蒋攸铦荐起原官,署两淮盐运使。凤生以淮盐极敝,条上十八事。攸铦采其议,改灶盐,节浮费,濬河道,增屯船,缉场私、邻私之出入,禁江船、漕船之夹带,及清查库款,督运淮北诸条,疏陈待施行,会诏捕盐枭巨魁黄玉林,凤生计招出首,责缉私赎罪。攸铦已入告,旋因告讦置之狱,又得玉林所寄其党私书,意反复,密疏请处以重法。上以前后歧异,谴攸铦,凤生亦降调。陶澍继督两江,与尚书王鼎、侍郎宝兴会筹盐法,合疏留凤生襄议,于是大有兴革,略与凤生初议相出入;又奏以凤生察湖广销引,勘议淮北改票事,凤生虽去官,仍与盐事终始。十二年,湖北大潦,总督卢坤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袤亘数百里,半载告竣,秋水至,新堤有溃者,凤生引咎乞疾归。寻淮北票盐大畅,陶澍以凤生首议功上闻,促之出,未行而卒。

  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成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河北采风录、江淮河运图、汉江纪程、江汉宣防备考、淮南北场河运盐走私道路图,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四方大吏争相疏调,少竟其用,惟治淮盐尤为陶澍所倚藉焉。

  黄冕,字服周,湖南长沙人。年二十,官两淮盐大使,治淮、扬赈有声。初行海运,巡抚陶澍使赴上海集沙船与议,尽得要领,授江都知县。历元和、上海,署太仓州,擢苏州府同知,晋秩知府,署常州、镇江,有大兴作,大吏悉倚以办。疏治刘河海口,上海蒲汇塘,常州芙蓉江、孟河,冕皆躬任之。海疆兵事起,从总督裕谦赴浙江。裕谦死难,冕牵连遣戍伊犁,既而林则徐亦至戍,议兴屯田,冕佐治水利有功,赦还。江苏巡抚陆建瀛复调冕治海运,革漕费,岁省银数十万,为忌者所中,劾罢归。咸丰初,粤匪围长沙,冕建守御策。及曾国藩治兵讨贼,冕创釐税,兴茶盐之利,军饷取给焉。又开东征局,专饷曾国藩一军。起授江西吉安知府,复以事劾免归,仍以饷事自任,湘军赖以成功。寻授云南迤西道,辞病不赴,卒于家。

  冕仕宦初为陶澍、林则徐所知,晚在籍为骆秉章所倚任。时称其干济,被谤亦甚云。

  俞德渊,字陶泉,甘肃平罗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江苏荆溪知县。始至,遮诉者百十辈,逾年,前诉者又易名来控,一见即识之,群惊为神。调长洲,甚得民心。迁苏州督粮同知。道光六年,初行海运,以德渊董其役,章程皆出手定,以忧去。八年,服阕,擢常州知府,调江宁。

  十年,宣宗以两淮盐法大坏,授陶澍为两江总督,命尚书王鼎、侍郎宝兴赴江南会议改革。时议者多主罢官商盐,归场灶科税,以德渊有心计,使与议。德渊具议数千言,略谓:“盐归场灶,其法有三:一曰归灶丁按钅敝起科,然其中有难行者三:一在灶丁之逋欠,一在钅敝镬之私煎,一在灾祲之藉口;二曰归场官给单收税,难行者亦有三:一在额数之难定,一在稽查之难周,一在官吏之难恃;三曰归场商认钅敝纳课,难行者亦有三:一在疲商之钻充,一在殷户之规避,一在垣外之私售。以上三法,共有九难。如就三者兼权之,则招商认钅敝,犹为此善于彼。苟得其人,或可讲求尽善。顾事关图始,果欲行之,则宜先定章程。清灶佥商、改官易制诸事,非三年不能就绪。此三年中,额课未可长悬也,场盐未可停售也,各岸食盐未可久缺也。新旧接替之时,非熟思审处,何能变通尽利乎?向来捆盐之夫,淮北永丰有万馀人,淮南老虎颈不下数万人,皆无赖游民以此为事业。一旦失所,此数万众将安往?其患又不止私枭拒捕已也。”议上,陶澍深然之,乃与朝使定议,不归场灶,仍用官商如故;惟奏罢盐政,裁浮费,减窝价,凡积弊皆除之。荐德渊超擢两淮盐运使。

  德渊精会计,又知人善任。诸滞岸商惮往运,改以官督办,千里行盐,稽覈价用,琐屑悉当。每运恒有馀利,尽以充库,无私取。两淮本脂膏地,运使多以财结权贵及四方游客,馀赡给寒畯,取声誉,皆出商赀。德渊谨守筦钥,失望者众,言者时相攻讦,不顾也。在任五年,力崇节俭,妻子常衣布素,扬州华侈之俗为之一变。尚书黄钺子中民为场大使,欲得美职,德渊曰:“美职以待有功,中民无功不可得。”坚不与。陶澍益贤之,荐其才可大用,以循良久在盐官可惜,上亦嘉之,未及擢用而卒。

  姚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平和知县。调龙溪,俗健悍,械斗仇杀无虚日。莹擒巨恶立毙之,收豪猾为用,予以自新。亲巡问疾苦,使侵夺者各还旧业,誓解仇雠。择强力者为家长,约束族众,籍壮丁为乡勇,逐捕盗贼,有犯,责家长缚送。械斗平,盗贼亦戢,治行为闽中第一。调台湾,署海防同知、噶玛兰同知,坐事落职。寻以噶玛兰获盗功,复官。父忧归,服阕,改发江苏,历金坛、元和、武进。迁高邮知州,擢两淮监掣同知,护盐运使。先后疆吏赵慎畛、陶澍、林则徐皆荐其可大用。

  道光十年,特擢台湾道。及海疆戒严,莹与总兵达洪阿预为战守计。达洪阿性刚,与同官鲜合,莹推诚相接,一日谒谢曰:“武人不学,为子所容久矣,自今听子而行。”二十一年秋,英兵两犯鸡笼海口,明年正月,又犯大安港。莹设方略,与达洪阿督兵连却之,大有斩获,收前所失宁波、厦门炮械甚多。敌构奸民煽乱,海寇亦窃发,皆即捕戮,一方屹然,诏嘉奖,加二品衔,予云骑尉世职。

  洎江宁议款求息事,遂有台湾镇道冒功之狱。故事,台湾以悬隔海外,加兵备道按察使衔,得与镇臣专奏事。鸡笼、大安之捷,飞章入告,总督怡良心不平。英兵留驻鼓浪屿,前获俘欲解内地,势不能达,奏请便宜诛之,以绝内患,已报可,怡良仍令解省。莹与达洪阿谋曰:“大府意欲市德,藉以退鼓浪屿之兵。兵不可退,徒示弱,不如杀之!”怡良愈怒,诸帅并忌之。款议既成,交还敌俘,以妄杀被劾,逮问。莹与达洪阿约,义不与俘虏质,即自引咎。宣宗心知台湾功,入狱六日,特旨以同知直隶州知州发往四川效用,至则复为总督宝兴所忌。会西藏两呼图克图相争,檄往平之。莹谓:“夷人难以德化。失职下僚,孑身往,徒损国威。”不听。及至乍雅,果不得要领而返。总督劾其畏难规避,责再往。事竣,补蓬州。在州二年,引疾归。

  文宗即位,黜大学士穆彰阿,诏宣示中外,并及莹与达洪阿被陷状,于是复起用,授湖北武昌盐法道,未行,擢广西按察使,命参大学士赛尚阿军事。时广西寇渐炽,诸将不合,师久无功。莹至,任为翼长。大军围贼紫金山,莹言流贼如水,必环攻以断其逸,不听,贼遂窜永安。又上书请斩偾事将,复不听。永安城小,都统乌兰泰军西南,提督向荣军东北,合滇、黔、楚、蜀兵四万馀人,贼数千壁险死斗。水窦者,永安东北之隘也,缘山径可达桂林。莹与乌兰泰皆主击水窦,绝贼外援,向荣不从,自由龙寮岭进而败,乃议开水窦一路纵贼逸,尾追击之。莹力辩其失,赛尚阿仍用向荣策,贼果突围出犯桂林,乌兰泰战死,赛尚阿逮问。贼势益炽,连陷兴安、全州,犯湖南,遂不可制。莹随军至湖南,巡抚张亮基奏署按察使,忧愤致疾,卒于官。

  莹师事从祖鼐,不好经生章句,务通大意,见诸施行。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所着东溟文集、奏稿、后湘诗集、东槎纪略、康輶纪行及杂着诸书,为中复堂全集,行于世。

  子濬昌,能继家学。曾国藩以名家子留佐幕,官江西安福、湖北竹山知县。工诗,有五瑞堂集。

  论曰:林培厚救荒治河有实绩,而以察吏招忌。李宗传便宜平夷,功在边方。王凤生、俞德渊佐陶澍治淮盐,尤济时之才。姚莹保岩疆,挫强敌,反遭谗谴,然朝廷未尝不谅其忠勤,海内引领望其再用,亦不可谓不遇矣。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一·忠义五·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张廷玉
  卷七十·谷应泰
  御定资政要览卷三·顺治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十五·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岳珂
  卷六·司马贞
  明亡述略卷二·锁绿山人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范晔
  卫青传·张廷玉
  卷六十七·宋敏求
  卷一百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郁达夫

    ◆为晓音女士题海粟《芦雁》万里南飞客感深,露香菰米费搜寻。炎荒怕读刘郎画,一片蒹葭故国心。◆晨雨天凉吟赠大鹰画室一雨顿教大暑收,炎荒亦自可凉秋。临风写幅丹青卖,不羡人间万户侯。◆题悲鸿画梅花中巢许耐寒枝,香满罗

  • 三·郁达夫

    ◆入汤山温泉峰峦都似绿云鬟,一道清溪曲又弯。日暮欲寻孤店宿,斜风细雨入汤山。◆宿汤山温泉夜闻猛雨两首百道飞泉石共流,千章花木惹清愁。离人一夜何曾睡,山雨山风共入楼。花落千年魂不返,东风何事更哀鸣?明朝尚有西征路,乞

  • 卷五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万 表【六首】表字民望鄞县人正德末中武进士累官都督同知佥书南京中军都督府晚号鹿园居士有玩鹿亭稾【顾言云鹿园才清思逸禀履高旷诗如空岩曲濑宛转寥夐时复滴沥得幽

  • 卷三百五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三兰花类五言古幽兰          【宋】鲍 照帘委兰蕙露帐含桃李风揽带昔何道坐令芳节终紫兰始萌        【梁】武 帝种兰玉防下气暖兰始萌芬芳与时发婉转

  • 尚史卷九十二·李锴

    表六战国年表夫漓王风而作伪者霸也破霸而以诈力重者战国之变也战国变而天纪絶人心危倾诐不嫌于诬恫疑不嫌于喝当是时衡固益彊纵将饵弱六国委肉饿秦必无幸矣使韩魏之主疏知抉隠塞利守信结反覆之舌开仁义之门寄政于内

  • 今献备遗卷四十二·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李梦阳李梦阳字献吉陜西庆阳人年十八举乡试第一明年弘治癸丑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倡为古文辞时外戚张氏怙宠骄恣声焰熏灼莫敢问梦阳上疏论之语极切直下锦衣卫狱掠问辞气慷慨无所挠孝庙召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

  • 张岳传·张廷玉

    张岳,字维乔,福建惠安人。从小好学,想成为一名大儒。考中正德十一年(1516)进士,初任行人。武宗在豹房养病时,他上书请让大臣侍从,让台谏官轮流值班,服侍武宗起居休息,检查药饵,以提防意外的事变。武宗没有作答。后来又和同事一

  • 卷四十七 宋元克蔡·李有棠

    哀宗天兴元年冬十二月丙子朔,帝以事势危急,遣近侍即白华问计,对以纪季以酅入齐之义,请车驾出就外兵,留荆王监国。于是亲巡计决,遂拜右司郎中。甲申,诏议亲出。再议于大庆殿。帝欲以官努、高显、刘益为元帅,不果。是日,以右丞相

  •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吕思勉

    最近的外交,中、俄之间,关系要算最为复杂了。俄国侵害中国的权利,中东铁路,要算是其大本营。当民国七年时,中国曾因俄国新旧党的冲突,把中东路的护路权收回。注978俄人曲解《中东铁路合同》,握有哈尔滨的市政权,亦经我国于九

  • 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林语堂

    中国人的忍耐虽属举世无双,可是他的“无可无不可”,享盛名尤为久远。这种品性,吾深信又是产生于社会环境。下面有一个对照的例子,故事虽非曲折,却是意味深长,堪为思维……一、圆熟德性“Character”是一个纯粹英国典

  • 伐檀·佚名

    ——对不劳而获者的责问【原文】坎坎伐檀兮①,置之河之干兮②。河水清且涟漪③。不稼不穑④,胡取禾三百廛兮(5)?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6)?彼君子兮,不素餐兮(7)。坎坎伐辐兮(8),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

  • 孝养第二十五·桓宽

    【题解】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宗法等级制度,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把孝道作为要求人民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西汉王朝宣扬“以孝治天下”,上而最高统治者,除开国

  • 论 甘 地·太虚

    通一君译Bernard Sexton原著曰:世变之亟,未有如现代之甚者也!惊天动地之事相继迭乘,绵延数世纪之各种组识,可推倒于顷刻之间,其所留之影像,可于一年之内消灭于人群之脑际。欧战未终,俄起革命,毅勇之士,拟在内法河──neva在俄国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十·佚名

      南无利慧佛 南无海得佛 南无梵相佛 南无月盖佛 南无多炎佛 南无违蓝王佛 南无智称佛 南无觉相佛 南无功德光佛 南无声流布佛 南无满月佛 南无花光佛 南无花胜佛 南无善成王佛 南无灯王佛 南无电光

  • 第十四則 雲門對一書·胡兰成

    第十四則雲門對一書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一代時教?雲門云:對一說。釋迦成道後住世四十九年,於三百六十會,開談頓漸權實,謂之一代時教。但一切的答案同時皆即是問題。因為宇宙的存在自身是滿蓄著未知的變動,滿蓄著否定的,所以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三已说四蕴自性处界。第五识蕴自性处界。今当显示。颂曰。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论曰。识谓了别者。是唯总取境界相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五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五卷 (别录之六)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有译无本录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一百一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 增

  •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叙述天台山中一老师的奇事,谓写此经则可免于灾祸,至心读诵者得成佛道。本经在历代经录内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不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