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永泰

№永泰001

【盖】

大唐故康府君墓志铭

【志文】

大唐故赠左武卫翊府左郎将康府君墓志铭并序公讳晖,字怀智,其先颍川人也。昔成王封康叔於卫,其后枝派因为氏焉。

故前燕有归义侯康迁,从此因官卜居,今为长安人也。祖仕斤,皇江州别驾;父弘哲,皇左领军卫将军;公即元子也,以门荫出身吏部常眩每慷慨而言曰:吾观富贵之与贫贱,莫不皆是劳生。既其劳我以生,无如乐我以道。遂高道不仕,守善以终。以上元二年七月二日卒於家,享年七十有四。殡在於堂,未获於葬。

盖有已也。公有子四人,长曰升朝,任江淮两道都统、团练、兵马使,不幸遇疾,卒於使司。次二子亦随兄於彼,属路险来回。唯有一子在者,曰朝秀。独乃当丧,形於毁瘠,将欲营葬,心尚踌躇。以其堂燕分飞,在江山之眇邈;总其天伦义重,冀奔丧以送终。久积陟岗之心,竟莫陈星来聚。公之家室卫夫人者,悲皇辟之在殡,有敬姜之昼哭,乃命朝秀曰:吾闻贫者不以货财为礼,称财而葬,亦是礼焉。

汝可行之。无待兄弟。朝秀谨闻明命,敢不敬从。以为报父劬劳,炅天罔极。意欲尊严其父,莫知何从,乃思己之有官,可以回赠。遂於本仗将军陈状请奏。奏云:康朝秀竭己孝诚,回官赠父,频见恳请,志愿难违。谨录奏闻,伏听敕旨。

圣上以为孝者德教之所由生,教者风化之所由起。人之行孝,由化而来。爰乃依从,不违所奏。敕云:右金吾引驾仗判官、昭武校尉、守右威卫京兆府真化府折冲都尉康朝秀亡父吏部常选晖,忠义有闻,淳和克著,训子以仁孝,持家以内俭约。宜中荣赠,以慰幽泉。可赠左武卫翊府左郎将。於是亲及乡邻,佥有言曰:

有子如此,孝敢圣恩,诗之所云:永锡尔类。始可信矣,深可仰矣。以永泰元年六月廿一日发引,葬於长安县龙首乡之原,礼也。乃为铭曰:

代有官兮家不贫,轻玉帛兮重仁人。视轩冕兮若灰尘,爰有子兮奏北宸。迥己官兮以奉亲,旷代希有深可珍。福延长兮千万春。

永泰元年六月廿一日建(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

№永泰002

【盖】

无。

【志文】

大唐东都荷泽寺殁故第七祖国师大德於龙门宝应寺龙首腹建身塔铭并序 门人比丘慧空撰粤自佛法东流,传乎达摩,达摩传可,可传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傅惠能,能傅神会。宗承七叶,永播千秋。说般若之真乘,直指见性;谈如来之法印,唯了佛心。有皇唐兵部诗郎宋公讳鼎,迎请洛城,广开法眼。树碑立影,道俗归心;宇宙苍生,无不迥向。遂行迈江表之际,方有胡羯乱常;般若护持,传灯有属。享年七十有五,僧腊五十四夏,於乾元元年五月十三日荆府开元寺龟然坐化。其时也,异香满室,白鹤翔空。有庙堂李公嗣号王,再迎尊颜於龙门,别有挺主功臣高辅成、赵令珍奏寺度僧,果乎先愿。和尚昔经行宴息,曾纪此山,冥与理通,众望亦足。其地势也:北邻天阙,南枕伊川。东望嵩山,遥窥观之指掌;西临华岳,隐龙首之在中。择日吉祥,建乎身塔,可大可久,万古千秋。唯佛与佛,正法东流;承宗七叶,劫石长休。

永泰元年岁次乙巳十一月戊子十五日壬申入塔门人比丘法书(录自《文物》一九九三年第三期)

№永泰003

【盖】

失。

【志文】

大唐故左相兼兵部尚书集贤院弘文馆学土崇玄馆大学士上柱国许团公陈府君墓志公讳希烈,字严明,颍川人也。其先帝舜,代出公侯,仅祖侍□□封国。曾祖冲用,皇陈州刺史。祖许州刺丈。父瑾,皇赠工部尚书。公则尚书府君之第七子也。噫!道之所生,或□或遏;人之体道,有否有臧。冥乃不可得而言,迕则史或以为戒。圣神之用,罔不由兹。公发迹进士擢第,历官廿正,从仕五十年。

至於稽古式今,人颂间发,道□□佐,国康谟谋。君子以为岳降玄郁之大贤也。

初太师□亚太原夫人王氏逝,於是邦君卜茔洛阳邙山甑之原有岁矣。今第二子前太仆少府少监从远卜年,议兆将宅,启辆自镐,合於兹。在宜矣。以永泰二年秋七月甲寅朔廿三日景辰告窆穸,礼也。嗟乎!太师属元凶放命,大□滔天,剥丧鸿猷,栋折榱坏。不然者,我太师侍讲紫极,清论皇风,则张禹、胡广之俦,曷足为盛!呜呼!使八十之年,遭遇否理,为述何伊,且封且树,略志伊何,或当永固。利彼爵里,记之云尔。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一册)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李心传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二·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尚史卷三十八·李锴
  卷之七十五·祁韵士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司马迁
  高祖本纪·姚思廉
  张熠传·魏收
  程本立传·张廷玉
  汪广洋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一·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八回 呈画扇得践前缘·陈端生

    第三十八回呈画扇得践前缘诗曰:睹物思人喜又惊,忽然画扇对侬呈。三生有幸今如愿,得践前缘证旧盟。话说刘郡主在旅店内打发进喜去后,店小二遂端正夜饭送进来。刘燕玉长斋未曾开荤,陪着梵如吃素。江妈妈在万缘庵熬清苦淡了

  • 卷172 ·佚名

    李廳 嗟美人词 嗟美人兮何人,抚千祀兮增悲。 咎司命之匪仁兮,弗庇下民。 故啬数於令人兮,俾弗俪乎常期。 既阦端之引大,复柅止而絷维。 仰天衢而愿骋兮,羌为惠之罔终, 嗟美人兮怀思。閟灵修而

  • 赵以夫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郓(今属山东)人。居长乐。赵彦括第四子。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漳州,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两浙转运判官。嘉熙元年(1237),以直焕章阁、枢密院副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除沿

  • 卷三十六 志十一·赵尔巽

      ◎天文十一   △五星合聚   天官书言同舍为合,于两星、三星、四星、五星之合各有占,而以五星合为最吉,谓经度之同如合朔也。兹就三星以上同宫同宿,及两星以上同度者,着于篇。   顺治元年正月庚戌,土木金聚于降娄

  • 卷十三 漢紀五·司马光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十年。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一八七年)   冬,太后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后不說,問左丞相平、太尉勃

  • ●卷一百三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   起建炎三年六月十六日癸亥,尽八月。   十六日癸亥下罪巳诏。   诏曰:朕纂承大统二年於兹天监未回国势滋削乃者季夏之月常阴示谴当燠而寒变不虚生实由菲德今朕历陈过失明告庶邦,爰自建炎之初

  •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三月辛卯。谕内阁、唐炯奏办铜委员。亏短铜片。请革职讯究等语。补用知州林禧、经理铜务。亏短铜片一万四千余斤辄敢藉词延宕。私行回籍。并据知府蔡元燮禀讦该员有私卖余铜情事。亟应确切讯究运同

  • 卷八十四中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四中上  元 郝经 撰 録第二中上 历象 二十八舍  天汉 二十八舍 按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

  • ·请权行团练书·丁曰健

    凡事有经有权,似当随时变通,难胶一定。曩读宪檄安辑地方事宜,有团练乡勇,在台地万不可行,宜兴保甲之法,以乡约义学,柔和其心性,此诚移风易俗要道。某拳拳服膺,日劝文职实力作兴之矣。但台民锢蔽已深,犯乱成习,一时

  • 凡例·吴任臣

    宋初路振编九国志不列南平以南平止江陵一隅不予其为国也后振孙纶作荆南志续之或称十国志焉神宗时刘恕又着十国纪年葢从五代史例也今十国仍以欧史为断而南平易曰荆南则从温公通鉴之称【东汉今称北汉亦从通鉴】帝称本纪

  •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陈寿

    (曹睿)明帝纪,明皇帝名睿,字元仲,是文帝曹丕所立的太子。他从小备受祖父武帝喜爱,常随他参加宫廷宴会及朝政活动。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文帝黄初二年(221),被封为齐公,次年晋封为平原王。但由于生母甄皇后被文帝赐死的缘故,他

  • 薛怀义传·刘昫

    薛怀义,京兆..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卖台货为业,身躯魁梧,强健有力,在洛阳做买卖,得以遇见千金公主的婢女。千金公主了解他后,进宫说:“冯小宝有非同寻常的资质能力,可以让他充当近身侍者。”因而得到武则天召见,对他的赏识厚待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八·高晋

    程涂【臣】等谨案周礼掌方氏辨九服之邦国自王畿千里而外率以五百里为准王将巡守则戒于四方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盖所以周知夫山镇泽薮之殊而因以广布夫人民谷畜之利典至钜也我国家幅员广逺亘古罕有伦比而维江

  • 卷上·佚名

    【小琅嬛福地校稽瑞楼本】勖勤宫,上龙潜处也。夏日昼寝,梦乌龙蟠柱,适大雷雨惊寤。雨止,汲水于井中,得金鲤,长尺馀,目睛转动,再汲亦如之,上命畜之西苑池中。勖勤宫在徽音门内。熹庙大渐前数日,上跪床前问安,因言「弟弟何瘦,须自保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佛子.云何爲菩薩摩訶薩不壞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去來今諸如來所得不壞   信悉能承事一切佛故.於諸菩薩乃至初發一念之心求一切智得不壞信誓修一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六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六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下明舍果。文别有三。一问答略辨。二问答广释。三住是地于一切法无滞碍下释显地名。略中迦叶初先领前问后起发。修慈悲喜得一子地是领前也。修舍得何是问后也。下佛

  • 医界镜·儒林医隐

    社会小说, 四卷二十二回。儒林医隐著,瓶山居士校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同源祥书庄出版,次月发行。标“卫生小说”。小说以名医贝仲英和其子贝祖荫为线索,描述了众庸医骗人误人的发迹史,揭露了他们不学无术、

  • 大华严经略策·澄观

    简称《华严略策》。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一卷。分四十二条概述“八十华严”的经名、流传和翻译情况,及各会、处、品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华严宗的主要教义。每条均以四字为题,其下以问答形式展开。此书被认为是澄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