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六

洪武二十九年五月丁巳朔。

戊午,给赐锦衣等卫军士七千七百余人布绢万五千五百疋。

续置吏部文官历仕贴黄簿内、外二册,其以事去官者,则别置册附录,以备稽考。

庚申,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同知孙禧言:“武安等州县为月鲁帖木儿作乱,人民逃散,洪武二十五年夏麦秋田俱不耕收,逋粮二千八百八十九石无徵。”敕户部蠲之。

命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凯署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事。

辛酉端午,宴群臣于奉天门。

增置广西全州柳蒲、建安二巡检司。

壬戌,后军都督府言:“开平宜立五屯卫。”命先置中屯卫,调官军屯守。

甲子,赐国子监云南琉球生夏衣。

乙丑,诏各都司致仕武臣俱于今年九月赴京。

赐琉球国使臣吴宜堪弥结致等衣钞,遣还。

贵州都匀卫平浪长官司洞水等寨蛮贼狄把作乱,杀其土官王应名,贵州都指挥使程暹率兵讨平之。应名妻吴氏携其九岁子阿童来诉,请袭父职,从之。

丙寅,荧惑犯诸王西第一星。

庚午,上以湖广诸郡宜桑而种之者少,命于淮安府及徐州取桑种二十石,遣人送至辰沅、靖全、道永、宝庆、衡州等处,各给一石,使其民种之。

四川威龙州土官知州普习叛。普习,月鲁帖木儿妻之兄也,官军捕之,普习中流矢死。

辛未,给旗手等卫军士二十一万七千七百余人冬衣布帛六十四万七百疋。

壬申,月食于斗宿。

乙亥,苏州府言是岁海运粮米凡八十万四千四百二十二石有奇。

四川松潘卫纳卜、薛卜、任昌等寨番寇不时窃发,杀害官军,蜀王奏遣都指挥佥事尹林等率步骑五千讨平之。

丁丑,播州宣慰使杨铿遣其弟恕祥等来朝,贡马,赐以文绮、钞锭。

戊寅,赏湖广、广西、江西诸卫从征南丹将士绮帛、钞锭有差。

初命詹事府、翰林院、尚宝司、中书舍人、六科给事中、仪礼司于午门内出入者,各给牌为验。

庚辰,有流星青白色,起自天市东垣内,西行至云中没。

癸未,置徐州石山驿、河间府任丘县新中驿、献县富庄驿。

甘州护卫将士巡边至供窝儿,获胡人乃哈歹等,询知逃寇祈者孙乞奴往哈梅里,哈剌章往速剌讨来川,伪王撒户失加往朵工。事闻,诏陕西行都司及肃府护卫:“祈者孙已远遁,宜勿追,哈剌章在讨来川,不可不捕,哈歹等二十人发戍沿海卫所。”

乙酉,诏分调驯象卫军士五千人隶奉议卫,寻增设中左中、右中、前中、后四千户所。

广东连山县盗起,烧劫县治,命广东都司发兵捕之。

是月,修峨眉至越嶲道途毕工。先是,命成都各卫军士与民合力修治,至是功成。

六月丁亥朔。

戊子,河南左布政使周荣言:“近年,宜阳县洛河泛溢,渰没民田,乞修筑河防,使水复故道,以便耕种。”诏令预备砖石,俟农隙发军民并力修之。

广西都指挥同知姜旺、童胜率兵抵庆远思恩县镇宁等村洞,杀获叛蛮三千余人,降一千一百四十三户,以所得故宋太平兴国六年铜印一来上。

壬辰,徵山西、北平、湖广、广东四都司从军年深武官赴京,以备擢用。

癸巳,莱州府知府饶孟文致仕。孟文,临川人,初以耆民选署陕西布政使司事,迁知莱州府。至是,以年老致仕。

甲午,荧惑犯司怪南第二星。

以辽东三万卫指挥佥事刘显为凤阳留守中卫指挥佥事,赐米百石。

庚子,岁星犯井钺星。

辛丑。先是,会同县奏:“所辖上下十八洞凡十六里,惟洞口二里遵约束,其余蛮民各立寨栅,置标枪刀弩拒命,不供赋役,恐日久生变,乞捕之。”遂命湖广都司发兵讨捕,至是,以所获蛮民械送京师。诏宥之,谪戍三万卫。

癸卯,流星赤色,起自西南云中,南行至云中没。

以五军都督府断事廖昇为太常司左少卿,翰林院编修张显宗为太常司丞,左佥都御史辛彦德为詹事府詹事,人赐衣一袭。

甲辰,置五军都督府照磨所。初,五军文牍俱庋于库,无官专掌,多致混乱,故特立照磨所以掌之。

命吏部选国子生年三十以上者,分隶诸司,练习政事,月给米一石,三月则考其勤怠,能者擢用之。

乙巳,以监察御史李文敏为四川按察使,张定为陕西按察使,王平为副使,郑金保为广东按察使,耿贤为副使,张明为河南按察使,胡琏为山东按察使,丘野为副使,王冀为广西按察司副使,王仲和为福建按察使,齐鲁及刑部郎中曹瑾为副使。

戊申,命工部左侍郎孙显署本部尚书事。

户部尚书郁新言:“海北之盐,往者召商人于桂林入米二石、钞三贯,给盐一引,其时米贱盐贵,商人利之,故中盐者多。比来米贵盐贱,虽累榜招之不至。今宜减其价,每引米一石钞五贯。”从之。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致仕唐铎言:“昨运广东盐已至广西,宜召商人于南丹、奉议、庆远卫仓,依例纳米,给梧州所贮之盐偿之。其原定桂林府盐粮,宜且罢中。”从之。

赐辽东三万等卫督视屯田指挥、千百户八十二人钞八百二十锭。

壬子,太阴与荧惑会于井。

癸丑,命湖广布政使陈惟春复任。惟春,山西人,初以才谞荐授知府,改试观察使,继署通政使司事,升湖广布政使。至是,考满赴京,命复任。

是月,思明府知府黄广成遣其弟威佑奉表,贡马及方物,诏赐威佑等钞有差。

秋七月丙辰朔,享太庙。

夜,岁星入于井。

戊午,广西镇安府土官岑志纲遣其从兄岑武贡马及方物。先是,向武州知州黄世铁侵夺镇安高寨等地,杀掠其人民马牛,朝廷遣兵平之,以其地属镇安,故志纲奉表入贡谢恩。

己未,广东惠州卫指挥丁振、王虒、潮州卫千户彭德兴、镇海卫千户吕仁下海巡寇,遇贼懦怯,不即进兵剿捕,致贼杀伤官军。事闻,皆命诛之。

庚申,上谓侍臣曰:“人之常情,待己厚而待人薄,己之所为有不善,虽大亦隐忍而不露,他人所为或有过失,虽小不能容忍,亦有过在己而怨咎他人者,若此是皆不明之所致,惟明者责己厚而责人薄,责己厚故能成德,责人薄故得寡怨,昧者责己薄而责人厚,责己薄故德不修,责人厚故人多怨。”

癸亥。监察御史蔡民玉按事陕西还,言:“诸府州县民以转输边郡道远苦之,宜于驿道有军民处置仓,令各处民夫就近地计程接递运至边卫给军为便。”从之。

丙寅,上观《唐书》至“宦者鱼朝恩恃功玩忽无所惮”,谓待臣曰:“当时坐不当使此曹掌兵政,故恣肆暴横,然其时李辅国、程元振及朝恩数辈势皆极盛,代宗一旦去之,如孤雏腐鼠,大抵小人窃柄,人主苟能决意去之,亦有何难?但在断不断尔。”又曰:“汉末之时,宦官虽号骄纵,尚无兵权,故凡所为不过假人主之名,以浊乱四海;至唐世以兵柄授之,驯至权势之盛,劫胁天子,废兴在其掌握,大抵此曹只充使令,岂可使之当要路执政操权,擅作威福?朕深鉴前辙,自左右服役之外,重者不过俾传命四方而已,彼既无威福可以动人,岂能为患?但遇有罪,必罚无赦,彼自不敢骄纵也。”

戊辰夜,太白入于角。

己巳,置泰安卫指挥使司。时监察御史裴承祖言:“山东泰安州东接泰山,西连五道岭,绵亘深邃,逋逃者多聚其间,时出劫掠,宜于本州置卫,五道岭立巡检司以镇之。”诏从其言,遂命立卫于泰安州。

遣中使至桂林等府市牛,给南丹、奉议等卫屯田军士。

丙子,诏在外未入流官陪祭俱用祭服。先是,淮安盐城县儒学教谕王孟上言:“公服以朝,祭服以祀。今在外凡祀山川诸神,流官具祭服,未入流官具公服,然公服既于朝贺、迎接诸礼用之,而又服以祀神,礼有未宜,且未入流官公服制之,自八品以下皆同,则祭服亦宜与之同。”上是其言,诏自今未入流官凡祭皆用祭服,与九品同。

辰州麻阳县言:“荒田四十四顷六十余亩,岁租五百七十余石无徵。”上命蠲之,以其田与沅州、平溪二卫军士屯种。

丁丑,命给钞偿水西、金筑、乌蒙马直。初,大军征云南,命水西、金筑、乌蒙出马以给军用,水西马一千余匹,金筑安抚司及乌蒙军民府马各五百匹。至是,命给钞偿之,匹二十锭,凡给钞四万余锭。

先是,有朝鲜使者归至辽东,辽东都司遣百户夏质送之,期至鸭绿江而止,使者乃诱质渡鸭绿江至义州,留万户府,数日始遣其还,因令船人沉质于江。至是,上闻,敕谕左军都督杨文令咨朝鲜逮义州万户,讯其实。

己卯,给旗手等卫军士十九万九千一百余人绵布三十九万八千二百疋、明矾八百四十斤。

癸未,晋王 进山西阳曲等县所产嘉禾一茎五穗者、一本四穗者二本,三穗者十二本,二穗者二十一本。

是月,升贵州都指挥同知顾成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成,扬之江都人,自丙申从渡江,累官至贵州都指挥同知,复征康佐、西堡、狮子孔、白石崖等寨有功,故升今职。

颁表笺文式于天下。先是,天下诸司所进表笺多务奇巧,词体骈俪。上甚厌之,乃命翰林院学士刘三吾、右春坊右赞善王俊华撰庆贺谢恩表笺成式,颁于天下诸司,令凡遇庆贺谢恩,则如式录进。

卫卒有甲牧马江北,值乙与之忿争,乙以砖掷甲仆地,甲之子时年幼,持田器在旁,因以器击乙而死,乙家诉于官,甲之子被逮。刑部尚书夏时奏应绞,上曰:“过矣,方其父被伤,时其子但知顾父,岂知有法耶?况其幼无识,情可矜,宜减死论。”

八月丙戌朔。

丁亥,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兰州卫指挥佥事徐遵等以父及祖母俱病卒,奏愿以丧归葬乡里。廷议以遵等职守边徼,例不得归葬。上曰:“此人子大事,不可以公义废其私恩,可其奏。”

戊子,祭大社、大稷。

钦天监言:“近岁,井宿东偏北第二星暗小,且促聚不端列。”

庚寅,遣官祭历代帝王。

置开平左、右、前、后四屯卫指挥使司。初,诏立开平中屯卫。至是,北平都指挥使司奏:“已立中屯卫于沙峪,今议立左屯卫于七合营,右屯卫于军台,前屯卫于偏岭,后屯卫于石塔。”俱从之。

辛卯,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堭诸神,遣官祭旗纛。

广西庆远府思恩县山贼作乱,攻掠县治,命广西都司发兵讨平之。

丙申夜,太阴犯罗堰下星。

丁酉,命大理寺右寺丞夏恕署刑部尚书事。

辛丑,贵州宣慰使安的贡马谢恩,以安的母死,朝廷遣使祭之故也。

贵州都指挥使司言:“近发兵讨清水江作乱蛮民,惟贼首金牌黄未获,今廉知匿土官宣慰宋诚家,诚不捕送,请俱罪之。”上曰:“蛮夷之人鸱张鼠伏,其常态耳。今既惧罪藏匿,勿问。”遂寝其奏。

丙午,乌蒙军民府知府实哲贡马及氊衫。

夜,有流星大如鸡子,青白色,起自羽林军,南行至近浊没。

大阴入于井。

丁未,免太平等五府田租。诏曰:“朕定天下之初,军国之需皆取给太平、宁国、应天、广德、镇江五府州县,朕既富有天下,思与尔民共享康宁,然犹虑恩施有所未洽,民力有所未苏,是用蠲尔今年官民田租,以称朕酬劳之意。”

己酉,礼部尚书门克新卒。克新,巩昌秦州人,为人宽厚和易,始为本州儒学训导。二十六年,秩满来朝。时天下学官入觐者咸命侍朝,或试文辞,询问经史及民间政事得失,在列者多应对不称旨,独克新敷奏亮直,上甚重之。时绍兴府儒学教授王俊华亦以善文辞称旨,遂擢俊华为右春坊右赞善,克新为左春坊左赞善,后升今官。未几,以疾请告,命太医给药物,不辍其禄,已而病革,遂卒。上嗟悼,遣官祭之,命有司护丧,归葬于乡。

庚戌,改六部诸属部为清吏司。上以六部之属皆称部,混而无别,故欲易其名,因寓饬励之意。凡诸属部皆曰清吏司,更其名者十有三:吏部选部曰文选司,封部曰验封司,勋部曰稽勋,礼部仪部曰仪制,祠部曰祠祭,膳部曰精膳,兵部司马部曰武选,驾部曰车驾,库部曰武库,工部营部曰营缮,屯部曰屯田,水部曰都水,虞部曰虞衡,其户、刑十二部及吏部考功、礼部主客、兵部职方名皆仍旧,俱改部为清吏司。

诏廷臣重议诸王见东宫礼。礼官议:“诸王来朝,具冕服见天子毕,次见东宫,已有定仪。其叙家人礼,王及东宫俱常服,引礼官请王由文华殿东门入至后殿,王西向坐,东宫东面,赞礼官赞四拜,王坐受,相见礼毕,叙坐则东宫正中南面,诸王列于东西奏。”上从之。时诸王皆东宫叔父,故复有是议也。

壬子,桂阳县知县周德甫言:“桂阳山口为诸蛮要害之地,宜置兵戍守。”于是命茶陵、郴州、桂阳三卫各调兵千人,筑城堡以镇之。

癸丑,太白犯心宿中星。

贵州都指挥使程暹等来朝,贺天寿圣节,献马。

是月,降右都御史来恭为刑部右侍郎。

复赐旗手等卫军士二十一万七千七百余人布绢六十四万一千七百余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阎缵·房玄龄
  ◎食货一·徐天麟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七·徐乾学
  卷三·昭梿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佚名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第五琦传·刘昫
  郭正域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八·雍正
  卷二十一·赵汝愚
  卷十二·陆宗楷
  156.安禄山叛乱·林汉达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卢承旨挚(疎斋集)·顾嗣立

    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疎斋,涿郡人。至元五年进士,博洽有文思。累迁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真人吴全节代祀岳渎,过洛阳,嘉其治行,力荐之。大德初,授集贤学士、大中大夫。出持宪湖南,迁江东道廉访使。复入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卒。所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四齣·杨柔胜

    第二十一齣 李晟招贤【玩仙灯】〔末上〕宝剑拥重裘。玉鞭驰骏。心抱庙堂忧。腰佩封侯印。四方盗起如屯蜂。狼烟烈焰薰天红。将军一怒天下息。腥羶扫尽夷从风。公尔忘私愿已久。此身许国不知有。金戈挽日酬战征。麒麟

  • 第三折·刘唐卿

    (桑树神上,云)园内开花我最奇,封为绫锦树神祗。蚕虫食叶生丝广,结果能充腹内饥。吾神乃桑树神是也。我枝叶荣旺,生长青肥。桑条弄翠影,桑叶有阴浓。那山妻采叶,喜柔条续续连青。稚子攀枝,爱紫椹重重带黑。吾神根蟠数丈,岁久年

  • 卷四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七姚合寄贾岛漫【一作虽】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瓮头寒絶酒竈额晓【一作冷】无烟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新诗有几首旋被世【一作衆】人传寄王度居士顦顇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时辈复

  • 序:花笺大意·佚名

    起凭危栏纳晚凉,秋风吹送白莲香。只见一钩新月光如水,人话天孙今夜会牛郎。细想天上佳期还有会,人生何苦捱凄凉。得快乐时须快乐,何妨窃玉共偷香?但能两下全终始,私情密约也何妨。自古有情定遂心头愿,只要坚心宁耐等成双。山

  • 卷八·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八 元 陈镒 撰 七言律诗 次韵山庄 一径萦纡绕涧边东风吹雨涨山泉緑隂树合编茅屋黄浊泥深种秫田池暖鱼翻云影动岩空鹤唳谷声聨【庄近赤岩】何因无事能来此烧竹烹茶扫石眠 次韵友人见寄 我惭衰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四五月戊辰朔庚午覃恩以河道总督曹时聘河南巡抚沈季文凤阳巡抚李三才南京通政张鸣冈南京太仆寺卿林烃应天府府尹徐申各一子入监读书○调浙江宁绍道副使邹希贤为海道副使○辛未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 卷之五百五十六·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二月。癸丑。遣官祭关帝庙。现月○谕内阁、周馥奏。特倢■<曰融>■<石木>庸劣武职一摺。南洋常备军第四标第二营管带补用副将易<走毕>滟隆硚、短发饷银、贪鄙无耻、着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吴淞

  • 第四卷 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缪荃孙

    淮安府东海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东海恭王疆传》建武十九年封。临淮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临淮怀公传》建武十五年立。淮陵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王霸传》建武三十年,定封淮陵侯。射阳故城

  • 九二三 军机大臣奏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等书缴进销毁片·佚名

    九二三 军机大臣奏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等书缴进销毁片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日臣等遵旨查阅各省送到违碍书籍,业将应毁之本陆续开列清单,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兹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及尹嘉铨所著各书,谨逐一查

  • 一·钱穆

    西洋政治史学者常说,他们的政治,由神权转进到王权,又从王权转进到民权。他们又说,政治有立宪或专制之别,或是君主专制,或是君主立宪,否则是民主立宪。近代中国学者专以抄袭稗贩西方为无上之能事,于是也说中国政治由神权转入到

  • 大雲初分大众健度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九万八千。大迦叶等而为上首。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皆得自在。其心调柔如香象王。随顺善道心得解脱。智慧无碍离重担。所作已办永断诸有。所修禁戒清净微妙心到彼岸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菩萨诣菩提场品第十二尔时菩萨既澡沐已。复受饮食身力充实。即时往诣大菩提场。到已告语善地天子。并诸地居天子众等。说伽陀曰。任持大地不动摇菩萨离爱断

  • 卷第十八·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护法篇 宋 维琳传(天石附) 维琳。武康沈氏子。约之后也。好学能诗。熙宁中。东坡倅杭。请住径山。继登慧渊公法席。丛林蔚然。众心归附。久之惮烦。退静於邑之铜山。

  • 睡虎地秦墓竹简·佚名

    考古学专著。又称“云梦秦简”。简是战国和秦代主要的书写材料。秦简的实物直至1975年底才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代属安陆县)被发掘出来。仅十一号墓中就有一千一百多枚竹简,都是秦代的简牍,故称“睡虎地秦墓竹简”

  •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邹韬奋

    邹韬奋著。1940年最初由生活书店出版。共选收韬奋在生活书店内刊《店务通讯》上发表的“每周谈话”42则,均是偏重于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本书兼具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是一部出自大家之手的厚积薄发之作。自民国时期出

  • 礼记译注·戴圣

    又称《小戴礼》、《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文集。西汉戴圣编。四十九篇,后订为十二卷。圣字次君,梁(今属河南商丘)人。戴德之侄,后仓弟子。世称小戴,为今文礼“小戴学”的开创者。其书本为解释、补充秦汉以前儒家治

  • 摩利支天经·佚名

    不空译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之略名。又指陀罗尼集经第十所摄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