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义勇第八

陈恒弑简公而盟,盟者皆完其家,不盟者杀之。石他人曰:“昔之事其君者,皆得其君而事之,今谓他人曰:‘舍而君而事我。’他人不能,虽然,不盟则杀父母也,从而盟,是无君臣之礼也。生于乱世,不得正行;劫于暴上,不得道义。故虽盟,不以父母之死,不如退而自杀,以礼其君。”乃自杀。

陈恒弑君,使勇士六人劫子渊栖,子渊栖曰:“子之欲与我,以我为知乎?臣弑君,非知也!以我为仁乎?见利而背君,非仁也!以我为勇乎?劫我以兵,惧而与子,非勇也。使吾无此三者,与何补于子?若吾有此三者,终不从子矣!”乃舍之。

宋闵公臣长万以勇力闻,万与鲁战,师败,为鲁所获,囚之宫中,数月归之宋。与闵公搏,妇人皆在侧,公谓万曰:“鲁君庸与寡人美?”万曰:“鲁君美。天下诸侯,唯鲁君耳。宜其为君也。”闵公矜,妇人妒,其言曰:“尔鲁之囚虏尔,何知?”万怒,遂搏闵公颊,齿落于口,绝吭而死。仇牧闻君死,趋而至,遇万于门,卫剑而叱之,万臂击仇牧而杀之,齿着于门阖。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趋君之难,顾不旋踵。

崔杼弑庄公,令士大夫盟者,皆脱剑而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杀十人。次及晏子,晏子奉?否血仰天叹曰:“恶乎崔子,将为无道,杀其君。”盟者皆视之。崔杼谓晏子曰:“子与我,我与子分国;子不吾与,吾将杀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勾之,唯子图之。”晏子曰:“婴闻回以利而背其君者,非仁也;劫以刃而失其志者,非勇也。”诗云:“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可谓不回矣。直兵推之,曲兵钩之,婴之不回也。崔子舍之,晏子趋出,授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拊其手曰:“虎豹在山林,其命在庖厨,驰不益生,缓不益死,按行成节,然后去之。”诗云:“彼己之子,舍命不渝。”晏子之谓也。

佛?以中牟叛,置鼎于庭,致士大夫曰:“与我者受邑,不吾与者烹。”大夫皆从之。至于田卑,田卑,中牟之邑人也。曰:“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褰衣将就鼎,佛?脱屦而生之。赵氏闻其叛也,攻而取之;闻田卑不肯与也,求而赏之。田卑曰:“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亻免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辞赏徙处曰:“以行临人,不道,吾去矣。”遂南之楚。

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胜怨楚逐其父,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易甲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易甲笑曰:“尝言吾义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敢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

白公胜将弑楚惠王,王出亡,令尹司马皆死,拔剑而属之于屈庐曰:“子与我,将舍之;子不与我,将杀子。”屈庐曰:“诗有之,曰:‘莫莫葛ぱ,肆于条枝,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今子杀子叔父西求福于庐也,可乎?且吾闻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危不恐。为人臣者,时生则生,时死则死,是谓人臣之礼。故上知天命,下知臣道,其有可劫乎?子胡不推之?”白公胜乃内其剑。

白公胜既杀令尹司马,欲立王子闾以为王。王子闾不肯,劫之以刃,王子闾曰:“王孙辅相楚国,匡正王室,而后自庇焉,闾之愿也。今子假威以暴王室,杀伐以乱国家,吾虽死,不子从也。”白公胜曰:“楚国之重,天下无有。天以与子,子何不受?”王子闾曰:“吾闻辞天下者,非轻其利也,以明其德也;不为诸侯者,非恶其位也,以洁其行为。今吾见国而忘主,不仁也;劫白刃而失义,不勇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为也。”白公强之,不可,遂杀之。叶公高率众诛白公,而反惠王于国。

白公之难,楚人有庄善者,辞其母将往死之,其母曰:“弃其亲而死其君,可谓义乎?”庄善曰:“吾闻事君者,内其禄而外其身,今所以养母者,君之禄也。身安得无死乎!”遂辞而行,比至公门,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矣。”曰:“惧。”“既惧,何不返?”庄善曰:“惧者,吾私也;死义,吾公也。闻君子不以私害公。”及公门,刎颈而死。君子曰:“好义乎哉!”

齐崔杼弑庄公也,有陈不占者,闻君难,将赴之,比去,餐则失匕,上车失轼。御者曰:“怯如是,去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遂往,闻战斗之声,恐骇而死。人曰:“不占可谓仁者之勇也。”

知伯嚣之时,有士曰长儿子鱼,绝知伯而去之。三年,将东之越,而道闻知伯嚣之见杀也,谓御曰:“还车反,吾将死之。”御曰:“夫子绝知伯而去之三年矣,今反死之,是绝属无别也。”长儿子鱼曰:“不然,吾闻仁者无余爱,忠臣无余禄。吾闻知伯之死而动吾心,余禄之加于我者,至今尚存,吾将往依之。”反而死。

卫懿公有臣曰弘演,远使未还。狄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呈焉能战?”遂溃而去。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号,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表。”因自刺其腹,内懿公之肝而死。齐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无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救卫于楚丘。

芊尹文者,荆之欧鹿彘者也。司马子期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芊尹文拔剑齐诸轼而断之,贰车抽弓于<韦长>,援矢于{?甬},引而未发也。司马子期伏轼而问曰:“吾有罪于夫子乎?”对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国君之旗齐于轸,大夫之旗齐于轼。今子荆国有名大夫而减三等,文之断也,不亦可乎?”子期悦,载之王所,王曰:“吾闻有断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将杀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悦,使为江南令,而大治。

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遂赴敌,役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一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再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三北。”将军曰:“毋没尔家,宜止之,请为兄弟。”庄子曰:“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今士节小具而塞责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反敌杀十人而死。君子曰:“三北已塞责,灭世断宗,于孝未终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徐梦莘
  第三十回 占督署何海鸣弄兵 让炮台钮永建退走·蔡东藩
  提要·金履祥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今献备遗卷十三·项笃寿
  第一○二比单(堂谕)同治十三年十月三日一一三○四-一一·佚名
  第十七卷 明贡生 (二)·缪荃孙
  志卷第十 高丽史五十六·郑麟趾
  战国策卷六·鲍彪
  林氏宗庙修谱序·林献堂
  房法寿传·魏收
  李壁传·脱脱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四·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二 周莹【字次玉号鹤洲正德乙丑进士官至江西抚州府知府】 菊坡为单大尹宇赋 解印归来日黄花尚故坡理荒除蔓草习静偃垂萝篱下寒香满山南佳气多此

  • 卷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天类四言古八伯歌          古逸诗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宏予一人释天地图赞       【晋】郭 璞祭地肆瘗郊天致禋气升太乙精涣九渊至敬不文明德惟防天赞  

  • 卷七·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七      宋 喻良能 撰五言律诗 次韵李大着春日杂诗十首 春晩饶芳景官闲得细看隔窗黄鸟并开卷壁鱼乾过雨苍苔湿迎风翠竹寒髪华搔更短斗酒自相寛漫仕叹迟暮卜居城北偏已教山白石秖欠沼清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一·杨仲良

      哲宗皇帝   宣仁垂帘皇太妃附   元丰八年三月戊戌,哲宗即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应军国事,并太皇太后权同处分,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如向来典礼有所阙失,命有司更加讨论。是月辛丑

  • 卷十八·连横

    榷卖志连横曰:昔者大公治齐,官山府海,以殖其利,管仲因之,齐以富强。故能霸诸侯,攘夷狄,功传数世。汉兴,至武帝时,拓地用兵,军旅岁动,国计不足,设盐铁之官,榷酒酤之税。文学之臣以为聚敛,而功利者且以为富国焉。台湾榷卖之制,始于清代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二月辛卯朔户部奏畿南去岁旱蝗为灾该抚按请照原题则例全灾者免七分九分者免六分次递为减于存留银内除豁各卫所并唐山屯俱照灾例折征抵放彭城卫照重灾例减折三钱并祈停征留税久未蒙发乞早沛德意以苏六郡遗

  • 卷之一千三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三七札光绪十二年八月九日一一三一八—一·佚名

    台北知府层奉吏部咨,札饬新竹县:厉行缉官揭参札新竹县署理台北府、候补府正堂、军功随带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札饬事。本年七月二十四日,蒙本道宪陈札开:「本年七月初九日,奉爵抚宪刘宪案:『光绪十二年

  • 卷37·陈邦瞻

    ○王安石变法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己酉,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

  • ●牧鑑卷之一·杨昱

    汀郡楊昱東谿輯長白榮譽子譽校治本一(一)◆治本一(一)治本君子之身是也身一也有化所資以立者有政所由以成者化所資立曰德政所由成曰才古人推準動化得此而巳然古人邈矣簡策有幸存而未泯者庸可不盡心乎敬稽經訂傳得若干條列

  • 读书劄记卷六·徐问

    明 徐问 撰皋陶谟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圣帝明王只知其责为代天理物其经纶裁辅以奉若天道合如此故有天下而不与焉若视为己私分命徳为恩讨罪为威则于

  • 卷十·邵宝

    简端録卷十(明)邵寳 撰○礼记【孝经附凡一百六】此修已以敬之道也安民其效也不期而自得焉者也安民哉眞古经之言哉简而旨毋不敬总身心内外言之容貎辞气乃其大者已上并曲礼毋不敬之简安安而能迁与安而后能虑语意同迁言行

  • 增辑丹霞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上堂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肇法师恁么道。祇解指踪话迹。且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开宇宙。打破形山。为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还见么。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上堂

  • 观音慈林集目录·弘赞

    上卷 诸经  观音普门品玄义  悲华经  观音势至授记经  大悲陀罗尼经  观音普门品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华严经  无量寿经  十一面神咒经  庄严宝王经  请观音经中卷 感应  大商主  孤山灵像

  • 卷三十七·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十四世 明州天童密云圆悟禅师(龙池传嗣) 因挑柴过山。触路旁积薪有省。遂依池出家。时中看得心境两立请益池。池曰汝若到者田地。便好放身倒卧。师益惑。一日城归过桐棺山顶。

  • 百战奇略·刘基

    军事理论书。旧题明刘基撰。十卷。基字伯温,号青田,世称青田先生,浙江青田人。据张文才《百战奇法浅说》考证,是书原名《百战奇法》,明代即已著录, 但不注撰人, 清代前期书目亦皆著录《百战奇法》十卷, 亦未载明其作者和成书

  • 给予者·丘东平

    现代中篇小说。丘东平等著。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1月初版。小说出版时署名欧阳山、草明、东平、邵子南、于逢等集体创作,东平执笔。实际上其它人只是“聚谈了几次”,最后由东平独立完成。作品以十九路军在抗战前后的活

  • 教外别传·佚名

    凡十六卷。明代黎眉(郭凝之)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本书系黎眉探究禅之奥妙、佛祖之本源,搜集机缘之语要,以举扬祖师之宗乘。并揭示五家之本源、各派家风,令参禅学道之士认识各自面目,高扬祖灯。本书计收四一○人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