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越绝卷第五

  越绝请籴内传第六

  昔者,越王句践与吴王夫差战,大败,保栖于会稽山上,乃使大夫种求行成于吴。吴许之。越王去会稽,入官于吴。三年,吴王归之。大夫种始谋曰:“昔者吴夫差不顾义而媿吾王。种观夫吴甚富而财有余,其刑繁法逆,民习于战守,莫不知也。其大臣好相伤,莫能信也。其德衰而民好负善。且夫吴王又喜安佚而不听谏,细诬而寡智,信谗谀而远士,数伤人而亟亡之,少明而不信人,希须臾之名而不顾后患。君王盍少求卜焉?” 越王曰:“善。卜之道何若?”大夫种对曰:“君王卑身重礼,以素忠为信,以请籴于吴,天若弃之,吴必许诺。”

  于是乃卑身重礼,以素忠为信,以请于吴。将与,申胥进谏曰:“不可。夫王与越也,接地邻境,道径通达,仇雠敌战之邦,三江环之,其民无所移,非吴有越,越必有吴。且夫君王兼利而弗取,输之粟与财,财去而凶来,凶来而民怨其上,是养寇而贫邦家也。与之不为德,不若止。且越王有智臣曰范蠡,勇而善谋,将修士卒,饰战具,以伺吾间也。胥闻之,夫越王之谋,非有忠素。请籴也,将以此试我,以此卜要君王,以求益亲,安君王之志。我君王不知省也而救之,是越之福也。”吴王曰:“我卑服越,有其社稷。句践既服为臣,为我驾舍,却行马前,诸侯莫不闻知。今以越之饥,吾与之食,我知句践必不敢。”申胥曰:“越无罪,吾君王急之,不遂绝其命,又听其言,此天之所反也。忠谏者逆,而谀谏者反亲。今狐雉之戏也,狐体卑而雉惧之。夫兽虫尚以诈相就,而况于人乎?”吴王曰:“越王句践有急,而寡人与之,其德章而未靡,句践其敢与诸侯反我乎?”申胥曰:“臣闻圣人有急,则不羞为人臣仆,而志气见人。今越王为吾浦伏约辞,服为臣下,其执礼过,吾君不知省也而已,故胜威之。臣闻狼子野心,仇雠之人,不可亲也。夫鼠忘壁,壁不忘鼠,今越人不忘吴矣!胥闻之,拂胜,则社稷固,谀胜,则社稷危。胥,先王之老臣,不忠不信,则不得为先王之老臣。君王胡不览观夫武王之伐纣也?今不出数年,鹿豕游于姑胥之台矣。”

  太宰嚭从旁对曰:“武王非纣臣耶?率诸侯以杀其君,虽胜,可谓义乎?”申胥曰:“武王则已成名矣。”太宰嚭曰:“亲僇主成名,弗忍行。”申胥曰:“ 美恶相入,或甚美以亡,或甚恶以昌,故在前世矣。嚭何惑吾君王也?”太宰嚭曰:“申胥为人臣也,辨其君何必翙翙乎?”申胥曰:“太宰嚭面谀以求亲,乘吾君王,币帛以求,威诸侯以成富焉。今我以忠辨吾君王。譬浴婴儿,虽啼勿听,彼将有厚利。嚭无乃谀吾君王之欲,而不顾后患乎?”吴王曰:“嚭止。子无乃向寡人之欲乎?此非忠臣之道。”大宰嚭曰:“臣闻春日将至,百草从时。君王动大事,群臣竭力以佐谋。”

  因逊遯之舍,使人微告申胥于吴王曰:“申胥进谏,外貌类亲,中情甚疏,类有外心。君王常亲睹其言也,胥则无父子之亲、君臣之施矣。”吴王曰:“夫申胥,先王之忠臣,天下之健士也。胥殆不然乎哉!子毋以事相差,毋以私相伤,以动寡人,此非子所能行也。 ”太宰嚭对曰:“臣闻父子之亲,张户别居,赠臣妾、马牛,其志加亲,若不与一钱,其志斯疏。父子之亲犹然,而况于士乎?且有知不竭,是不忠,竭而顾难,是不勇,下而令上,是无法。”

  吴王乃听太宰嚭之言,果与粟。申胥逊遯之舍,叹曰:“于乎嗟!君王不图社稷之危,而听一日之说。弗对,以斥伤大臣,而王用之。不听辅弼之臣,而信谗谀容身之徒,是命短矣!以为不信。胥愿廓目于邦门,以观吴邦之大败也。越人之入,我王亲为禽哉!”

  太宰嚭之交逢同,谓太宰嚭曰:“子难人申胥,请为卜焉。”因往见申胥,胥方与被离坐。申胥谓逢同曰:“子事太宰嚭,又不图邦权而惑吾君王,君王之不省也,而听众彘之言。君王忘邦,嚭之罪也。亡日不久也。”逢同出,造太宰嚭曰:“今日为子卜于申胥,胥诽谤其君不用胥,则无后。而君王觉而遇矣。”谓太宰嚭曰:“子勉事后矣。吴王之情在子乎?”太宰嚭曰: “智之所生,不在贵贱长少,此相与之道。”

  逢同出见吴王,惭然有忧色。逢同垂泣不对。吴王曰:“夫嚭,我之忠臣,子为寡人游目长耳,将谁怨乎?”逢同对曰:“臣有患也。臣言而君行之,则无后忧。若君王弗行,臣言而死矣!”王曰:“子言,寡人听之。”逢同曰:“今日往见申胥,申胥与被离坐,其谋惭然,类欲有害我君王。今申胥进谏类忠,然中情至恶,内其身而心野狼。君王亲之不亲?逐之不逐?亲之乎?彼圣人也,将更然有怨心不已。逐之乎?彼贤人也,知能害我君王。杀之为乎?可杀之,亦必有以也。”吴王曰:“今图申胥,将何以?”逢同对曰:“君王兴兵伐齐,申胥必谏曰不可,王无听而伐齐,必大克,乃可图之。”

  于是吴王欲伐齐。召申胥,对曰:“臣老矣,耳无闻,目无见,不可与谋。”吴王召太宰嚭而谋,嚭曰:“善哉,王兴师伐齐也。越在我犹疥癣,是无能为也。”吴王复召申胥而谋,申胥曰:“臣老矣,不可与谋。”吴王请申胥谋者三,对曰:“臣闻愚夫之言,圣主择焉。胥闻越王句践罢吴之年,宫有五灶,食不重味,省妻妾,不别所爱,妻操斗,身操概,自量而食,适饥不费,是人不死,必为国害!越王句践食不杀而餍,衣服纯素,不袀不玄,带剑以布,是人不死,必为大故。越王句践寝不安席,食不求饱,而善贵有道,是人不死,必为邦宝。越王句践衣弊而不衣新,行庆赏,不刑戮,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在我,犹心腹有积聚,不发则无伤,动作者有死亡。欲释齐,以越为忧。”吴王不听,果兴师伐齐,大克。还,以申胥为不忠,赐剑杀申胥,髡被离。

  申胥且死,曰:“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今吴杀臣,参桀纣而显吴邦之亡也。”王孙骆闻之,旦即不朝。王召骆而问之:“子何非寡人而旦不朝? ”王孙骆对曰:“臣不敢有非,臣恐矣。”吴王曰:“ 子何恐?以吾杀胥为重乎?”王孙骆对曰:“君王气高,胥之下位而杀之,不与群臣谋之,臣是以恐矣。”王曰:“我非听子而杀胥,胥乃图谋寡人。”王孙骆曰: “臣闻君人者,必有敢言之臣,在上位者,必有敢言之士。如是,即虑日益进而智益生矣。胥,先王之老臣,不忠不信,不得为先王臣矣。”王意欲杀太宰嚭,王孙骆对曰:“不可。王若杀之,是杀二胥矣。”吴王近骆如故。

  太宰嚭又曰:“图越,虽以我邦为事,王无忧。 ”王曰:“寡人属子邦,请早暮无时。”太宰嚭对曰: “臣闻驷马方驰,惊前者斩,其数必正。若是,越难成矣。”王曰:“子制之,断之。”

  居三年,越兴师伐吴,至五湖。太宰嚭率徒谓之曰。谢战者五父。越王不忍,而欲许之。范蠡曰:“君王图之廊庙,失之中野,可乎?谋之七年,须臾弃之。王勿许,吴易兼也。”越王曰:“诺。”居军三月,吴自罢。太宰嚭遂亡,吴王率其有禄与贤良遯而去。越追之,至余杭山,禽夫差,杀太宰嚭。越王谓范蠡:“杀吴王。”蠡曰:“臣不敢杀主。”王曰:“刑之。”范蠡曰:“臣不敢刑主。”越王亲谓吴王曰:“昔者上苍以越赐吴,吴不受也。夫申胥无罪,杀之。进谗谀容身之徒,杀忠信之士。大过者三,以至灭亡,子知之乎? ”吴王曰:“知之。”越王与之剑,使自图之。吴王乃旬日而自杀也。越王葬于卑犹之山,杀太宰嚭、逢同与其妻子。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一·袁康
  ●卷四·刘一清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零七·佚名
  ◎叶德辉之文艺谈·李定夷
  第三册 癸丑年至甲寅年·佚名
  第一节海埔、溪埔·佚名
  一○三六 军机大臣为历代帝王祀典议准后增入《大清会典》等书事致武英殿方略馆交片·佚名
  四四 谕内阁着英廉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官·佚名
  卷八十二下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范晔
  卷三十四·杨士奇
  弇山堂别集卷十七·王世贞
  卷十一·佚名
  卷九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献饭·洪昇

    【黄钟引子·西地锦】〔生引丑上〕懊恨蛾眉轻丧,一宵千种悲伤。早来慵把金鞭扬,午余玉粒谁尝。  寡人匆匆西幸,昨在马嵬驿中,六军不发。无计可施,只得把妃子赐死。〔泪介〕咳,空做一朝天子,竟成千古忍人。勉强行了一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一·朱隗

    五律三舒忠谠十四首 华 淑四首陈函辉二首卢世二首黄景昉九首郑元勋一首阎尔梅三首陈名夏十五首方以智四首万寿褀一首陈子龙十四首 顾梦游三首吴伟业三首单 恂三首周 鼒二首吕 阳一首朱 灏二首陆彦龙二首曾异撰

  • ●南楼月·沈泰

    (楚中时泉许潮编西湖孟朱炜评钱江珂月卓人月、叔荐张鹗举阅) (〔副末扮南楼大使上〕黄鹄矶边水落时,白苹红蓼满江湄。免寒蟾皎天如洗,正是诗人咏月期。念吾非别,乃武昌江夏驿南楼大使是已。今夕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庾府参佐

  •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宣宗下·脱脱

        ◎宣宗下   四年春正月壬辰朔,诏免朝。丙申,金安军节度使行元帅府事古里甲古伦除名。丁酉,大元兵下好义堡,霍州刺史移剌阿里合等死之。诏赠官有差。庚戌,宋步骑十余万围邓州,闻援军至,夜焚营去,招抚副使术虎

  • ◎陈公博的妾是谁?·佚名

    陈逆公博,人所知者,仅为外妇莫国康,莫为一女子体育教员,因色艳被选为秘书,兼任“特务”工作,曾擅一时之宠并挂名为《地方行政月刊》社长,实在由陈逆出资,由关系不清的李逆时雨支持,而实际负责编辑者是文化汉奸离石。

  • 王广渊传·脱脱

    王广渊,字才叔,大名府成安人。庆历年间,将其曾祖王明之集子呈给皇上,皇上诏令欲选王明之后人入朝做官,王广渊推荐了他的弟弟王广廉,而他自己则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而任大理法直官、编排中书文字。任职期间,他裁定了宋朝历代皇

  • 后刑第三十四·桓宽

    大夫曰:“古之君子,善善而恶恶。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无用之民,民之贼也。Θ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虽周公、孔子不能释刑而用恶。家之有姐子,器皿不居,况姐民乎!民者敖于爱而听刑。故刑所

  • 浮邱子卷二·汤鹏

    白术上  浮邱子曰:君子将温温然与人亲邪?抑憢憢然与人畏邪?将坦坦然与人知邪?抑慒懜然与人疑邪?可亲者厥利九,可畏者厥害九,可知者厥利十,可疑者厥害十。  厥利九云何?君子可亲,则有我近物之利,则有物近我之利,则有我成物之利

  • 第九章 16·辜鸿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辜讲有一次孔子站在湍急的河流边说:“自然的一切都这样匆匆消逝——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会停息!”

  • 卷三十七·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七宋 李明復 撰成公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晉程氏學曰周公書出奔王子瑕王子朝奔不書出義與天王出居于鄭略同以周室衰弱黍離變為國風號令不行乎天下則畿外皆非王有故始於周公之奔特書曰出以王

  • 卷二·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二     明 胡广等 撰邶一之三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以封诸侯邶鄘不详其始

  • 卷十八·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后魏西凉府檀特师传释檀特师者,一名慧丰,不知何许人也。身虽剃染,率略无检制,饮酒啖肉,语嘿无常。逆论来事,后必如言。居于武威,肆意狂逸。时宇文仲和为刺史,请之入州,历观厩库,乃云:“何意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二)第一分游行经第二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时。摩竭王阿阇世欲伐跋只。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有。时。阿阇世

  • 莲宗宝鉴序·优昙普度

    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有营田开库之喻。各随所好皆得如心。此亦方便和会之谈耳。二物可会若本非二和会奚为。夫禅有如来禅祖师禅。祖师禅且置。佛语禅那华言静虑。所谓八禅八定也。念佛三昧曰一心不

  • 养老慈幼之意义·太虚

    ──十九年一月在泉州妇人养老院讲──一般社会的人们,不是将佛教看做不足道,就是看作太高深了。其实、佛教的出发点,是叫人日常行为上,身体的活动,口头的活动,和意志的活动,都应本著自己有利益、于人有利益而去活动的;所以做

  • 推易始末·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撰。奇龄既作《仲氏易》之后,又取汉、唐、宋代以来言《易》之涉及卦变者,另加综合核对,编成此书。取名为《推易》,大概本《系辞传》“刚柔相推”一语,依照《仲氏易》“移易”义而作。大旨说朱熹《本义》尽管

  • 神仙传·葛洪

    小说。东晋葛洪(284—364)撰。十卷。洪有《抱朴子》已著录。作者自序云此书为回答弟子滕升怀疑神仙之说及补刘向《列仙传》之简略而作。前此秦人阮仓记有神仙数百人,刘向仅记七十一人。此书上自黄帝时代之广成子下至

  • 望南山·杨朔

    中篇小说。杨朔著。1949年8月北平天下图书公司初版。这本小说虽篇幅较短,但在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却生动地描写了察南护地队在大王疃(西大云疃)一带的斗争经历,歌颂了获得土地的农民遥望南山根据地,企盼第二次解放而坚持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