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三

天顺元年冬十月辛卯朔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井之神

○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壬辰命刑部署郎中事沈彬实授郎中于漕运总兵官徐恭处理刑兑粮兼理河道

○命河南布政司右参议杨恕复任仍理河道先是吏部会官议恕老懦无闻奏允冠带闲住至是漕运总兵都督同知徐恭言其年力未衰尚堪理任故有是命

○命浙江处州府知府万安复任先是丽水县典史周绍文尝受民赇安发其罪后绍文诬安科银入已都察院移核未报以例奏令安冠带闲住至是浙江镇守巡按三司等官具属民保安状为白其情吏部以闻故复其职

○命户部于大同召商纳马中盐给军骑操以银计马价每银一两中河东广东海北盐十引山东盐八引福建盐十二引收马至四十匹即停止从镇守太监陈瑄等奏也

○癸巳永兴王公鉐奏侄诚渊父镇国将军公矿卒遗诚渊等长幼七十余口居室倾圯日用不给乞量赐赒恤事下礼部议兴济伯兼本部尚书杨善等以为稽无旧例已之

○乙未命代王仕壥岁禄折支银绢布者每银一两折米一十石官绢一疋折米五石阔布一疋折米二石五斗于原定库分给之

○给通城王季堂岁禄本色一千石武平伯陈友岁禄一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

○命后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李奇理前军都督府事从太平侯张軏请也

○升都指挥姚贵为后军都督佥事充右参将守备永宁等处

○升大宁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刘福署都督佥事从忠国公石亨请也

○命故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孙荣为锦衣卫世袭百户

○赐辽东总兵等官及官军人等白金彩叚绢布有差

○丙申建州等卫女直都指挥赵歹因哈董卜韩胡宣慰使司业镇等寺剌麻番僧拾纳坚迁乌思藏剌麻番僧罗落旺平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织金纻丝袭衣彩叚绢钞又差

○升前军都督同知陈旺为右都督旺自陈其镇守广西时杀贼功次故也

○升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也先帖木儿为后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

○免靖远伯王骥菜地税粮骥在正统间为兵部尚书尝奏免本户该徵税粮二石九斗有奇至是于京城西直门外新买菜地复奏请免其该纳粮一石八斗有奇草二十三束有奇悉从之

○丁酉升辽东都指挥同知刘英为都指挥使英自陈其有杀虏功也

○调京卫带俸都指挥于各都司理事都指挥使宫恒都指挥佥事吴荣吕昇任四川都司都指挥使刘胜都指挥佥事胡戎任福建都司署都指挥使萧文都指挥佥事张麟任广西都司都指挥同知蔡伦都指挥佥事贺荣任浙江都司都指挥佥事陈昶孙兴任湖广都司王刚姚玑任广东都司

○命文安伯张輗次子昌为散骑舍人忠国公石亨言其有夺门迎驾功也

○赐故太监王振葬祭时太监刘恒等言振恭勤事 上端谨持身左右赞襄始终一德陷没土木岁久未沐招葬 上亦悯念振故有是命

○戊戌调通州卫带俸都指挥同知程俊于锦衣卫带俸

○赐宋将岳飞庙额曰忠烈命有司春秋祭之从杭州府同知马伟奏请也

○己亥给怀仁王子镇国将军仕<土燎>仕埂岁禄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升顺天府府丞王弼为应天府府尹湖广道监察御史王晋为顺天府府丞

○夜慧星复见于角宿芒长五寸余尾指北

○庚子命直隶大名府同知程达复任升正四品俸达在任九年考称当迁部民以其端谨公平能革奸弊奏保复任以慰民望吏部移巡按御史等官覆核无异且言当徇民情故有是命

○命云南布政司输银三万两于贵州收买粮米以足军饷从贵州总兵官南和侯方瑛奏也

○河南开封府原武荥泽二县各奏今年六月以来天雨连绵黄河泛滥田禾俱被渰没命户部覆视之

○升会昌侯孙继宗弟都指挥佥事显宗为都指挥同知孙琏为锦衣卫指挥使婿指挥使武忠为都指挥佥事以继宗言其有迎驾功也

○迤北达子把秃台等三人来归命充勇士仍赐纻丝袭衣钞锭房屋器皿等物如例

○壬寅给昌化王仕墰菜煤户各一户永兴王公鉐空闲草地五十一顷增晋庶人羙埙等每月食米二十石每岁衣资绢一十疋布二十疋各从其请也

○忠国公石亨言臣切闻江西抚州府崇仁县处士吴与弼乃故国子监司业溥之子学贯古今行著乡曲出为世用必有可观乃固守恬退不求仕进乞遣官赍敕币径造其所敦聘至京崇以禄位俾展嘉猷 上善其言遣行人曹隆赍敕往徵之敕曰朕承 祖宗丕绪求贤图治亦有年矣永惟劳于求贤然后成无为之治乐于忘势乃能致难进之贤闻尔与弼潜心经史博洽古今蕴经国之远猷抱致君之宏略顾乃嘉遁丘园不求闻达朕眷怀高谊思访嘉言渴望来仪以资启沃今特遣行人曹隆往诣所居徵尔赴阙仍赐礼币以表至怀尔其惠然就道以副朕翘待之意

○甲辰命都督佥事曹安充副总兵协同总兵官李文镇守大同

○安仁王秩炵奏母丧甫除母丧甫除次女肤施县主复殁家用艰窘乞赐金帛以助丧仪 上曰王自有常禄今又极称艰苦良由平日不能节用所致于理似难滥予但念亲亲谊重其命狭西布政司官藏内给银三十两布三十疋绢二十疋以助县主丧事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出宗人北行至近浊二小星随之

○乙巳漕运总兵右都督徐恭奏扬州一带宝应泛光邵伯高邮等处堤岸冲决数多清江提举司造船主事不能兼理乞增设管河主事一员从之

○是日辰时南京西北方地震有声

○丙午夜五鼓月掩毕宿大星

○丁未命都督卫頴等一十五员于月俸折色内改支本色米四石俱从其请也

○戊申 诚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 献陵

○己酉升朵颜卫都督佥事朵罗干为都督同知百户爪秃奄可帖木儿为正千户

○夜三鼓月犯井宿东扇南第一星晓刻彗星犯角宿北星

○庚戌给临泉王钟鏶煤户一户并准于折色禄米内关支本色一百石赐陵川王佶煃长子县税课局课钞一年俱从其请□

○给永兴王府庶人公铃公铠食米每月共一十石

○设直隶真定府获鹿县鹿泉递运所置大使一员从知县袭埙奏也

○应山悼恭王妃荣氏薨妃荆州左卫指挥佥事安之女宣德八年册封至是薨讣闻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

○追封抚宁伯朱谦为抚宁侯并赠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从其子抚宁伯永陈情乞恩也

○辛亥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林聪为本院右副都御史河间府知府王俭为左佥都御史先是兴济伯杨善奏保俭有守有为乞量升京职 上以河间岁饥仍令赈济俟有成效擢用至是刑部右侍郎周瑄以俭赈荒事竣移吏部奏请旌擢得召至京遂有是命

○壬子夜彗星犯平道东星

○癸丑升宣府右参将都指挥佥事张林为都督佥事林自陈其有军功故也

○甲寅命都督刘深雷通王端督官军一十万于通州仓运米二百万石赴京交纳

○江西瑞州府新昌县县丞苟芳在任九年考称当迁县民相率诣阙言芳能律己恕人惩奸植善乞升知本县以慰民望吏部以例格难允宜升从七品俸复任从之

○都察院奏浙江按察使陈璇等固禁例当释放罪人有致死者今尚存者六人宜释之璇等法当究治 上以事在革前姑宥璇等罪当释者命法司即释之

○应天府及直隶镇江池州二府各奏今年六月至八月不雨禾苗旱伤命户部覆视之

○日生左右珥及抱负气各一道色赤黄鲜明良久渐散

○乙卯升浙江定海卫指挥同知臧宁署都指挥佥事

○夜月犯太微垣左执法星

○丙辰释建文君子孙安置凤阳敕太监雷春等曰朕眷念宗室至亲虽在不原亦令得所今遣太监吴昱管送吴庶人及其母杨氏等共一十八名口前去凤阳居住每月令所司支与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听于军民之家自择婚配其亲戚许相往来其余闲杂之人并各王府不许往来交通若因衣服饮食之类许出街市交易买卖差出内使鲁博黄父住刘敬潘成赵玉韦州就与庶人看守门户出入使令尔春等须要照顾防闲令其安分守法亦宜以礼优待毋得忽慢庶副朕眷念宗室之意又敕在廷文武群臣曰朕恭膺 天命复承 祖宗大统夙夜忧勤欲使天下群生咸德其所而况宗室至亲者哉爰念建庶人等自幼为前人所累拘幽至今五十余年悯此遗孤特从宽贷用是厚加赏赉遣人送至凤阳居住月给廪饩以安其生仍听婚姻以续其后庶副朕眷念亲亲之意

○丁巳礼部奏朝廷设国子监所以储餋天下科贡之士以备任用近年内外官员子孙多有敷叙父祖远年事功希求入监名虽补报朝廷实则苟幸进取宜敕自后京官三品以上子孙愿入监读书者听然必责其科目出身其四品以下子孙不许 上曰国子监乃育材之地其可滥进豢餋之子以启奔竞之风礼部言是宜申禁之

○戊午褒城王第三子徵鍑第四子徵鈱及庶子徵銮俱无第宅乞以空闲仓廒地基并已故寺丞董铭遗下官地起立房屋从之

○赐在京并浙江等处寺额曰真庆嘉福圆林观音净觉普寿南泉云间庆宁永庆妙亨常乐显宁惠明昭灵昭宁碧峰护国景会福严灵云报因报国大胜清源普利英台慈会兴善净业广福崇化法空广惠延寿龙泉普济静仁崇庆龙兴凡四十寺

○命工部造忠国公石亨宅

○己未四川天全六番招讨使高崧遣副招讨杨恺湖广九溪卫桑植等安抚司遣舍人黄仲拳广东惠州府海豊县九龙山等处抚猺人林有通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叚表里等物有差

○命保定侯梁珤充总兵官镇守狭西

○夜晓刻月犯氐宿东北星

○庚申都察院左都御史寇深等奏御史夏埙巡按福建考黜佥事宋洵洵奏埙贪赃及枉道回家宜讯埙罪从之

○掌辽东都督佥事王祥卒祥河南光州人永乐间任燕山左卫指挥使宣德间以征虏功升都指挥佥事备御辽东寻升都指挥同知命掌都司事正统九年升都指挥使景泰元年以擒贼功升都督佥事仍掌司事至是卒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事祥性和厚而有智驭众宽简边人多德之

猜你喜欢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六·荀悦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焦竑
  ●卷中·姚汝能
  建康实録卷八·许嵩
  平定三逆方略卷八·佚名
  提要·姚之骃
  通鉴续编卷九·陈桱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一三七二 浙江巡抚福崧奏遵旨查明陆费墀家产情形折·佚名
  一三二○ 热河总管董椿奏纪昀来热河时间及办理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十五·朱轼
  刘休传·萧子显
  赵汝谈传·脱脱
  卷二百四十九·杨士奇
  卷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得妻·李渔

    〖齐天乐〗(老旦上)不图祸里生奇福,万事不期而足。才得佳儿,又思贤媳,得陇何曾望蜀。只为天人互逼,使报德公心,变作私图。望眼将穿,如何人杳信音疏?老身衰年遇祸,只说有死无生,谁想遇着个积德之人,买我回来。不但不加凌贱,还把我认

  • 第六出 哭表 (仙吕调真文韵)·丁耀亢

    【卜算子】(末冠带上)触目伤心尽,万事愁难忍。痛哭当年报汉疏,多少孤臣恨。落叶长安不可闻,批鳞空自问高旻。丈夫热血凭谁洒,夜半挑灯泣古人。下官沈炼。别号青霞。官任锦衣卫经历。禄微官卑,虽无谋政之权,肠热

  • 卷七十一·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一目録【一百字】念奴娇【又一体】叶梦得【二首】张元干前调【又一体】陈允平【三首】万年欢【又一体】晁补之【二首】前调【又一体】胡浩然无名氏前调【又一体】史达祖夜合花【又一体

  • 卷四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三 宋 陆游 撰 东园小饮 少年万里走尘埃归卧柴荆昼不开十事真成九败意一春知复几衔杯波清凭槛观鱼乐风紧鈎帘待燕回催唤比邻同晚酌旋烧筀笋摘青梅 又 入东又见几春风?屋芦籓寂寞中道业

  • 后叙·纪容舒

    后叙右玉防新咏集十卷幼时至外家李氏于废书中得之旧亰本也宋失一叶【宋字未详疑当作本】间复多错谬板亦时有刓者欲求他本是正多不获嘉定乙亥在防稽始从人借得豫章刻本财五卷葢至刻者中徙故弗毕也又闻有得石氏所藏録本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张岱

    烈二王世家永王慈照,烈帝次子;定王慈炯,烈帝三子;崇祯十年封,未之国。甲申国变,闯贼入城,获二王于宫中,犹未变服。贼令行君臣礼,二王直立不肯,仅相对一揖;贼发伪将刘国能抚养。四月二十三日,贼与吴三桂战败,跄踉西走,或见挟太子暨二

  • 二百一十五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御赐普济寺匾额代绅衿等谢恩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十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 奴才自五月十七日到江南料理织造衙门事竟,谨于五月二十五日恭赍钦赐普济寺御书匾额到苏,会同李煦择於六月初三日在普济寺第三层大殿敬上匾额。御书墨笔,珍藏本寺,永为

  • 闲愁记·胡兰成

    闲愁记一却说上回唐君毅来日本讲学,那十几天里,正值爱珍又在吃冤枉官司,我每隔一日到立川警察署拘留所去看她,送饭菜与换洗的衣裳。可是我没有对朋友说起,除非听者三请。我不说,是因为庄严,若说是因为慈悲。那天正午我在东京

  • 赵起传·李百药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干。义旗建,高祖拜段荣为定州刺史,让起作段荣的典签。除奉车都尉。天平中,征任相府骑曹,累加中散大夫。世宗嗣位,出任建州刺史。迁为侍中。起在高祖时多次为

  • 哈剌哈孙传·宋濂

    哈剌哈孙,姓斡剌纳儿氏。其曾祖启昔礼、祖父博理察、父囊加台分别随太祖、太宗、宪宗征讨有功。哈剌哈孙为人严肃,不随便谈笑,善于骑射,工于蒙古书法,敬重儒学。因是勋臣后代,至元九年(1272)入宫命掌管宿卫,号答剌罕。所以自

  • 相列 第二十七·王符

    诗所谓“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二〕”。是故人身体形貌皆有象类〔三〕,骨法角肉各有分部,以着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四〕,一人之身,而五行八卦之气具焉〔五〕。故师旷曰“赤色不寿”,火家性易灭也〔六〕。易之说卦:“巽为人多白

  • 第十四部分·毛公

    大雅 文王之什《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笺】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传】在上,在民上也。於,叹辞。昭,见也。【笺】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著见于天,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也。崩,谥曰

  • 颜氏學記卷七·戴望

    恕谷四 先生嘗言:吾少年讀書強記,四五過始成誦,比時同學者多如此,而予迤後閱書幾萬卷者,好故也。故學祗在好,不在質高。又曰:人知學之美而不知問之益,海内賢喆穷年所學者,吾一問而得少其益,豈不大哉。生平處事,必再四問辨,

  • 卷第八·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八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人品第三凡夫人。非凡夫人。性人。声闻人。菩萨人。缘觉人。正觉人。趣须陀洹果证人。须陀洹人。趣斯陀含果证人。斯陀含人。趣阿那含果证人。阿那含人

  • 山海经·佚名

    山水志。作者不详。十八卷。分《山经》五篇,含南山、西山、北山、东山和中山“五经”,又名“五藏山经”。约成于春秋战国; 《海经》分海外南、西、北、东和海内南、西、北、东八经。可能是西汉作品。第三部分《大荒经》

  • 五杂俎·谢肇淛

    笔记。明谢肇淛撰。十六卷。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除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官至广西左布政使。书分天、地、人、物、事五部、按类辑录,每部各卷亦大致以类相从。约成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

  • 三冈识略·董含

    清代笔记。一名《莼乡赘笔》。清董含撰。十卷。含字阆石,一字榕城,别号赘容,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后因奏销案被革职,终生未再出仕。作者盛年效力清廷,晚年却穷困潦倒,唯慷慨悲歌以自慰。是

  • 像象管见·钱一本

    九卷,明钱一本著。此书不取京房、焦赣诸说,又不取陈抟、李之才之义。唯即卦、爻以求象,即象以明人事,故名。大旨以为由辞得象,而后无悬虚说理之病;知象为像,而后有神明默成之学。深辟言象遗理,言理遗象,仿佛其象而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