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城录 全文

  元和九年,蔡之帅死。其子元济以其土叛逸,掠陈、汝之间。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上闻之怒,谪其守。明年春,诏执金吾李将军驰传出守之。既至,收其壤平,聚寿春城,使人劳井闾。而市货耕桑之业始复,民人莫知复为战矣。 

  八月乙巳,乃夜引兵南出霍丘百四十里,又拆而西四十里,营于万胜冈,筑新城。初,将军度曰:“吾士卒萍合之众也,易散而难役。吾以筑垒令之,必苦难,使寇闻之,必袭吾,思欲其自用。”乃召诸将谓曰:“吾且日望气,其状有寇,谨备之。”令诸军分营连居,环回之间,十有余里。各视营之所向,宜为数堵之垣,以御暴矢耳。诸将素奇将军言,归而亟晓其卒,故所争立就。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以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因曰:“既已幸周缭之善,其他将耻其功之不类,乃复兴。”即日而垣周。将军、监军使出,具牛酒为劳,因士卒之乐,又令曰:“山泽之地,□□□□,今时方秋,浸潦用事,谓众之功难为也。顾□其今日而周,明日而坏,吾为诸君惜之。诚能致其厚,则土藏气色,脉力相辅,虽霖潦不为患矣。”筑者皆悦,复争为厚。及竟,将军、监军使出视之,复劳曰:“嗟乎!诸君之能,众士之功也。既周且厚,始为其垣,今则城矣。”因自吟曰:“城乎,城乎!使其增数仞,其餙之寇虽蚩尤,宁敢犯我乎?”遂归。诸将相谓曰:“乃者,将军之词得无意其高耶?吾党亦丑其卑矣!”复增其筑,于是新城遂具。 

  明日,果寇来,望见皆愕然。因至新城,傍具张喉,高言指城上曰:“为我曹敬谢将军。”讫,辞而去。诸将尽伏。寇亦以王览、董重质营其侧拒之。十一月戊辰,将军将卒万余,西渡涧渠上史蔟冈与贼阵。自平明至日中,进退相延不得合。及日侧,将军乃谋曰:“彼必乘暮,伺吾还兵,击我必矣。”于是,引兵急切履寇,进退数里,乃以精兵分伏其两隅,复自进退,间拔其嬴老先复。令军中曰:“皆坐贼之后。”见官帜有引渡者,以为兵怠,俱还,遂大呼疾驰东下。于是伏兵皆奋断其后,贼大溃。杀伤千余,生得数十人,官卒死者亦数百人。日暮时,亮为先锋将,使百骑游击左右。独五人环驰如毂,至贼麾下,斩其将王览,继辔转间而归。 

  十一年夏,高霞寓败于随、唐。既谪,尽发其卒属陈。秋,捕得寇兵,尽罢南境之备,俱东备矣。九月,使偏将军李曜领步卒数百人从险道夜行,衔枚入寇境,西过九女原百余里,屠其堡众三十余垒。又使义营诸将西北境安阳山,破其土附屯戍之众数十百人,招其降民男女万户,得其将二人用之。久之,朝之卿士以为将军怠于战,或发其语,而客亦有来诘于将军曰:“始天下高将军之义,以将军兵临三州之寇,谓一举而取,何为久不称其获与?”将军曰:“子之望吾,非也。夫锄深根者,必利其锸。乃吾之部,多吴楚耕贩之人,习于沮泽之上,彼鱼鸟之性,其生也,恇恇如偷见其游翔之群,非不多也,及抚掌而骇之,即争为溃矣。而寇亦素惧吾名,常以精卒待我。今驱是于欹谷之间,与寇决斗,譬由畜彘之御穷狼,宁有所抗!盖居之严城以固其息,令日暮从壁上望见寇骑号呼奔突之状,以熟其目。然吾又常喻以风云胜败之语,以壮所恃,如目熟而□□□可用,吾伺其利而击之?期于必胜,此名□□也。” 

  十一年冬,诏书促战。十月乙未,上遣中贵人来□视将军。于是图其阵于帐中,令诸将各识其序,且□击鼓,教士卒为分合圆方之势,备画所用。将军出客,有难之者:“自建中于今,淮西三□其间矣。虽蒙赦令,然未尝斯须忘战,故介兵。人传其兵,父训之子,兄教之弟,非战事不语。是寇以将军名闻天下,故不敢犯。自将军西出疆,屯兵于万胜城,以控其要,濠水而东,连次江淮之间,郡邑之人耕桑自力,展转相属,曾不为寇虞,此将军之功也。以强计杀诚招其转祸之人,继来如绳,此将军之用也。今将军不以此为百全之基,驱貊越之人,身自蒙坚,而与必死之寇决命,顷刻即万有一不如将军之指,东土之固,将安仰哉!”对曰:“此吾以熟于计,久矣!然吾昔尝仕于河塞,十有余年,若偻之忘伸也。前行始入觐,不意蒙宠于过,误使率师振旅,吾之力唯其所屈已死,效犬马随羁而引者也,羁之使驰,则为之驰;羁缓则步。安有择途陆而避僵蹶哉!如有从之不前,衔之不止,徒见挞贱之弃□□□颈踠足以待御,且圣上旦暮待绩于吾,中贵人至兵吾蒙羁之日也,何敢自引□便而已矣!”遂以十一月庚辰,夜漏过四十刻,引兵而渡上史蔟,收之,下属贼垒分练皆察,及日中大风从西起,拆瞽回炽。将军谓中贵人曰:“今日之候,非其利也,愿屯兵堡史蔟以伺之。”中贵人曰:“某受命视公战,不视公守。”将军不得已,乃阵。中军为前武宁军,次之左右辅,皆亲兵。战凡十合,会庐宣之军居间闻战声,自惊溃失次,且遁,是贼军方苦。中军武宁之杀伤几欲引去,及闻庐宣之军惊溃,即分精兵数百,劲突所溃以击之。而将军复与中军武宁深逐贼而行数十里,因与庐宣之军相弃。庐宣之军先遁去,卒无所伤。至暮,中军力斗,遂死其将曹惟直、张忠信、杨浑等及卒死者数百人,武宁死者亦数百人。还军,新城虽无功者,亦劳之。以故士卒无战苦畏叛之患。时亚之客寿春,得详其语而书之,以备史听。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谢灵运·沈约
  前汉孝文皇帝纪下卷第八·荀悦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四·佚名
  三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奏陈盐课积欠情形摺·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卷五·司马迁
  宣穆张皇后传·房玄龄
  卷三百六·杨士奇
  职官四三·徐松
  卷二十一斗讼律·窦仪
  李松涛·周诒春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五回 放冷箭暗助佳儿 拆密缄连呼怪事·萧晶玉

    却说贼寇巴道见天不怕拔剑挑绳,心内着忙。指手刚然说莫动,绳折灯坠落埃尘。此灯本是高公设,贼人中了计牢龙。巴道顿足说:“不好,这盏灯必然有计在其中。”贼道之言还未尽,只听得惊天大炮似雷鸣。灯球火把如白昼,迎

  • 荒村·闻一多

    ……临淮关梁园镇间一百八十里之距离,已完全断绝人烟。汽车道两旁之村庄,所有居民,逃避一空。农民之家具木器,均以绳相连,沉于附近水塘稻田中,以避火焚。门窗俱无,中以棺材或石堵塞。一至夜间,则灯火全无。鸡犬豕等觅食野间,亦

  • 春光·闻一多

    静得象入定了的一般,那天竹,那天竹上密叶遮不住的珊瑚;那碧桃;害朝暾里运气的麻雀。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蓦地一道阳光晃过我的眼前,我眼睛里飞出了万支的金箭,我耳边又谣传着翅膀的摩声,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逻巡……

  • 半夜深巷琵琶·徐志摩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啊,半轮的残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

  • 朱敦儒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早岁隐居故里,志行高洁,有朝野之望。征召为学官,固辞不就。南渡初,流寓两广,居南雄州。绍兴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寻兼兵部郎官

  •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十二·赵尔巽

      李清时姚立德 李宏子奉翰 孙亨特 何煟子裕城 吴嗣爵 萨载 兰第锡 韩鑅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

  • 第六回 许优待全院集议 允退位民国造成·蔡东藩

      却说清太保世续,召袁总理世凯入宫,当由隆裕后问及优待条件,曾否寄往南方?袁总理答云:“未曾。”明明是欺弄孤儿寡妇,安有外人尽知,尚说未曾寄往耶?隆裕后凄然道:“这个局面,看来是难免了,烦你寄去交议罢。”袁总理道:“事关

  • 卷一百七十九·杨士奇

    八月庚申朔巡按四川监察御史汪淋中言越嵩宁番盐井会川礼州德昌打冲河俱系极边冲要卫所旧皆土城宜甃以砖石庶可永久从之○辛酉○擢翰林院习字县丞陈登秀才陈景茂黄卓俱为中书舍人 弗提卫奏举女直野人头目牙速等堪任以

  • 绎史卷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室始兴史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岀野见巨人迹心欣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防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氷上飞鸟

  • 卷五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五十四 明 冯复京 撰鲁颂駉篇坰传云坰逺野也林外曰坰笺云必牧于坰野者避民居与良田○释地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孙炎曰邑国都也设百里之国五者之界界各

  • 卷六·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六呉江朱鹤龄撰禹贡逾于河 底柱孔疏山势相望越河而东苏传地之有山犹人之有脉有近而不相属者有逺而相连者虽江河不能絶也北条诸山河不能尽南条诸山江不能絶非地脉而何蔡深非之以为逾者禹自荆

  • 卷六·张尔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郑注句读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六济阳张尔岐撰燕礼第六【郑目录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羣臣燕饮以乐之燕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二小戴及别录皆第六○疏曰案上下经注燕有四等目

  • 答王达五问(三则)·太虚

    问一:因果法则与忏悔,是不是矛盾的?染业可以忏悔吗,那就是有因不一定有果;不能忏悔吗,那忏悔又有何益?答一:忏悔有两面的意义:一面是消灭往昔的旧业,一面是止息以后的新业。引句成语,就是“毕故不造新”。往昔的诸业大多是可以忏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七尔时佛告舍利子。汝等勿谓精进行太子得授记已。起于异见而生疑惑。所以者何。是精进行太子。已于过去九十九俱胝岁。

  • 佛说宝雨经卷第十·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云何菩萨善能舍离恶求利养。善男子。菩萨不为利养故身心行恶。身行恶者。为利养故驰走来往而犯尸罗。心行恶者悕求利养。若见余人所得利养及同梵行者。兴心损坏。是名菩萨舍离恶求利养。云何菩萨

  • 新菩萨经一卷·佚名

    贾耽颁下诸州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种病死。第一虐病死。第二天行病死。第三卒死。第四肿病死。第五产坐死。第六患腹死。第七血痈死。第八风黄病死。第九水里死。第十患眼死

  • 甘泽谣·袁郊

    唐袁郊撰辑。传奇小说集,一卷。郊字之仪,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是编为郊于久雨病中所撰,以“春雨泽应,故有甘泽成谣之语”,以名其书。咸通间成书。原书久佚,散见《太平广记》。《

  • 唐风集·杜荀鹤

    三卷。唐杜荀鹤 (846—904)撰。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 (安徽石台)人。相传是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唐昭宗大顺二年(891) 中进士第。天复三年 (903)春,田頵欲举兵叛杨行密,使其向梁王朱温具述密议。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