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六

工艺志

连横曰:吾读考工记,而知古人制作之精也。输人为毂,舆人为轸,辀人为辕。一车之成,各致其艺,通工合作,其用溥矣。夫人能群者也,群故能相生,相生故能相养;不生不养,群乃日涣。涣则离,离则争夺,而群德败矣。古者圣人之治天下也,设耒耜以耕之,结网罟以渔之,建宫室以居之,画衣冠以差之,作弓矢以威之,制钟鼓以和之。利用厚生,使民不慝,道乃大备。后儒不察,以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谈空说玄,维精维一。而所以福国益民者,乃置而弗讲,其道废矣。秦汉以来,史家相望,而不为工艺作志,余甚憾之。夫锺律量衡之设官,陶匠梓舆之相变,进化之迹,可以类推。泰西文明,后于中夏。东来旧法,致效愈宏。降及近代,滊电并用,工艺之巧,乃可以侔神明而制六合。黄人不慧,自亡其制。是故周公之指南车,公输子之飞鸢,张衡之浑天仪,诸葛亮之木牛流马,艺术之士不能由而效之,以发皇光大,而且贱之为器。器亡而道何存?可不痛哉!台湾为海上荒岛,其民皆闽粤之民也,其器皆闽粤之器也。工艺之微,尚无足睹。然而台郡之箱,大甲之席,云锦之绸缎,驰名京邑,采贡尚方,则亦有足志焉。夫大辂成于椎轮,岑楼起于尺础。后之视今,能不愈于今之视昔乎?故纪其梗概,以资参考。若夫开物成务,则有俟于后之君子。

纺织

台湾天气和燠,厥土黑坟,最宜蚕桑。而开辟以来,尚少兴者。台人习尚奢华,绸缎纱罗之属,多来自江浙;棉布之类消用尤广,岁值百数十万金。其布为宁波、福州、泉州所出。商船贸易,此为大宗。郑氏之时,曾筹种棉,以自纺织,而封略初建,其议未行。雍正元年,漳浦蓝鼎元上书巡台御史吴达礼以论治台事宜,其一条云:『台地不种蚕桑,不种棉苎,故其民多游情。妇女衣绮罗,妆珠翠,好游成俗。则桑麻之政不可缓也。制府满公抚闽时,尝着蚕桑要法,绘十二图,颁行郡县。台土宽旷,最宜树桑,可仿而行之。漳泉多木棉,俗谓之吉贝,可令民于内地收其核,赴台种之,并令广种麻苎,织纴为冬夏布。妇女有蚕桑纺绩之务,则勤俭成风,民可富而俗可美也』。然其后至道光之间,蚕桑之业尚未有行。盖以台地肥沃,播稻植蔗,获利较宏。沿山之园始种麻苎,安、嘉为多,新竹次之。配至汕头、宁波,用以织布,乃再配入,而台人不能自绩也。凤山县辖素产菠萝,刈叶缫丝,可织夏布。而台人亦不能自绩也。唯以菠萝之丝配至汕头,转售潮州,岁率十数万圆。台地多暑,夏布用宏,而不能自给。天然之利,遗之于人,可谓昧矣。

咸丰初,江南大乱,有蔡某者为南京织造局工,始来郡治之上横街,织造绸缎纱罗,号曰「云锦」。本质柔纫,花样翻新,渲染之色,历久不褪。销路甚广,驰名各省,凡入京者多以此为土宜。然其丝仍取之江浙,尚未能自给也。蔡某既死,传之其子,以为世业。同治初,广东人凌定国为城守营参将,深以台湾蚕桑有利,自广东配入其种,租屋于做篾街,延工饲蚕,种桑东门之外。盖以台桑叶小,不宜养育,故移其佳种也。然初办之时,颇小成效,或蚕多而桑少,或桑丰而蚕稀。经营数年,损失不资,其事遂废。光绪元年,开山之议既成,台东亦设官分治,兵民渐至。巡道夏献纶乃命戍兵种棉,以兴地利。而台东多雨,棉每腐败。及刘铭传任巡抚,日以兴产为务。十五年十月,委云林知县李联奎等赴江浙、安徽各省,搜集蚕桑之种及其栽饲之法,编印成书,颁与人民,大为奖励。又购棉子,通饬厅县晓谕农家播种。于是淡水富绅林维源树桑于大稻埕,以筹养蚕之业,一时颇盛。迨铭传去,而事亦止矣。初,云锦织造绸缎,既闻京邑,光绪大婚之时,内廷命台湾布政使采贡,为款数万圆。帐袆衣褥之属,皆能照图织成。内庭大悦,以为江浙官局所织犹有逊色。云锦得此令誉,不能扩大其业,子孙游惰,日就式微,能不惜哉!当是时竹堑福林堂尼素莲亦设织机,以资衣食。素莲姓黄氏,少失偶,持斋守节,与其徒共事纺织。所出之布,人争购之。台湾之番能自织布,以苎杂树皮为之,长不满丈。台人购以为衵,善收汗。而水沙连番妇以苎麻杂犬毛为纱,染以茜草,错杂成文,谓之「达戈纹」。道光中,大甲番妇始采蔺草织席,质纫耐久,可以卷舒,汉人多从之织。于是大甲席之名闻远近。其上者一重价至二、三十金。大甲人以此为生,至今不替。

剌绣

台湾妇女不事纺织,而善刺绣。刺绣之巧,几迈苏杭。名媛相见,竞夸女红。衣裳裁纫,亦多自制。绿窗贫女,以此为生。故有家无儋石,而纤纤十指,足供瓮飧。近唯淡水少女争学歌曲,缠头有锦,而女红废矣。台南妇女尤善造花,或以通草,或以杂彩。一花一叶,鲜艳如生。五都之市,则有售者。

雕刻

雕刻之术,木工最精;台南为上,而葫芦墩次之。尝以径尺坚木,雕刻山水、楼台、花卉、人物,内外玲珑,栩栩欲活。崇祠巨庙,以为美观,故如屏风、床榻、几案之属,每有一事,辄值百数十金。盖选材既佳,而抡艺亦巧。唯雕玉刻石,尚不及闽、粤尔。

绘画

绘画为文艺之一。开辟以来,善画者颇不乏人;而台南郡治之火画,其技尤精。南郡附近多槟榔,每取其箨为扇。画者又选其轻白者,以线香燃火炷之。四体之书,六法之画,靡不毕备。又纕以锦缘,饰以牙柄。每把可售数金,或数百钱,视其精粗为差。西洋人士购之馈赠,以为台湾特有之技。然台湾之中,唯台南有售,余则罕见也。

铸造

台湾铸造铁器,前由地方官举充,藩司给照。通台凡二十有七家,谓之「铸户」。所铸之器,多属锅、鼎、犁、锄,禁造兵,虑藉寇也。同治十三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请解禁。然铸造小刀者,各地俱有,唯淡水之士林最佳。又台湾产金,故妇女首饰多用金。一簪一珥,极其精巧。而台南所制银花,质轻而白,若牡丹,若蔷薇,若荷,若菊,莫不美丽。故西洋士女购之,以为好玩,或以馈赠也。

陶制

郑氏之时,咨议参军陈永华始教民烧瓦。瓦色皆赤,故范咸有赤瓦之歌。然台湾陶制之工,尚未大兴。盘盂杯碗之属,多来自漳泉,其佳者则由景德,唯砖甓乃自给尔。乡村建屋,范土长方,厚约二寸,曝日极干,垒以为壁,坚若砖,谓之土墼,费省数倍。光绪十五年,有兴化人来南,居于米市街。范土作器,以售市上,而规模甚少,未久而止。唯彰化有王陵者,善制烟斗,绘花鸟,釉彩极工,一枚售金数圆。次为台南郡能治之三玉,其法传自江西。而王陵且能制瓶罍之器,亦极巧。惜乎仅为玩好之物,不与景德媲美也。

煅灰

灰有两种:曰蚝灰,曰石灰。沿海之地多种牡蛎,台人谓之蚝,取其房烧之,色白,用以垩墙造屋,而近山一带,则掘石煅之,价较廉。

烧焿

山居之民,采伐杂木,积火烧之,而取其灰,煮焿。焿有二种:固者曰焿砣,用以合染;流者曰焿油,可调食,色黄有毒,助消化。烧焿之木,以山蕉贯众为佳,亦有配出。

竹工

嘉义产竹多,用以造纸,销用甚广。编为器具,亦用宏。而水沙连之竹,径大至尺余,缚以为筏,可渡大洋,凌涛不没,故沿海捕渔皆用之。竹工之巧者,为床、为几、为篮、为筐,日用之器,各地俱有。

皮工

台南郡冶之皮箱,制之极牢,髹漆亦固,积水不濡。次为鹿港。售之外省,称曰台箱。台地多皮,惜无制革之厂,以成各器,故但为枕、为鼓尔。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 儒林下·李延寿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七·杨仲良
  东都事略卷三十二·王称
  卷中·梁溪坐观老人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大演说子比哈吧狗·宣南吏隐
  汉奸叛国丑史·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四·熊克
  二百八十五 赐曹颀等「福」字登记档·佚名
  卷二十一上·班固
  魏中立、于大本传·宋濂
  郭璡传·张廷玉
  章溢传·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琳·唐圭璋

      琳号梅溪,长沙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   平韵满江红   题宜春台   碧蘸江山,鹤唳晓、云献画屏。瑶宫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龙背神瓢飞旱雨,虹光花石转阴晴。蔼昼香、飞雾福苍生,千古灵。   箫鸾响,笙鹤鸣。瑞

  • 五集卷六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七古今体一百十二首【辛亥七】题文津阁四阁书城四库藏再三不碍校讐详【戊申岁驻跸山庄偶阅文津阁之书其中讹错不可枚举既令在京之皇子大臣将文渊文源二阁书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六月戊寅朔兵部言近日东师返旆先后入关沿途俱称安静惟川中土汉等兵营聚通州日夜击斗纷扰以俟总兵刘綎为词及查刘綎已久入关乃沿途尚尔缓进合无严催速来随营宣谕督率前发如营官果有扣克宜从公处分以服其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万历十年九月丙辰朔 上御皇极殿○河南右参政赵国璧南京吏科给事中吴琯各以病乞回籍许之○丁巳 上御经筵○云南进年例金二千两 上以后期诘问辅臣张四维等<婠勶-釒>请宽宥从之○和川王府镇国中尉廷垐殴死族弟廷□勒自

  • 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固化额驸鄂齐尔僧格於昌平南,同正红旗蒙古败敌兵一百,获马十七;又於涞水县遇敌兵,合兵败之 获马二十。八旗先锋入长城时,乌拜、鄂莫克图、巴彦率三旗先锋兵及土默特部步军攻取长城,时有敌马步兵三

  • 二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奏查访遗书情形及现无购得缘由折·佚名

    二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奏查访遗书情形及现无购得缘由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 昭信伯臣李侍尧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于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八日,承准军机处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

  •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陈寿

    (杜微传、周群传、杜琼传、许慈传、孟光传、来敏传、尹默传、李譔传、谯周传、郤正传)杜微传,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他年少时在广汉人任安门下学习。刘璋征召他为从事,因病而去官。待刘备平定蜀地,杜微常常装作耳聋,在家

  • “皇甫四杰”传·张廷玉

    “皇甫四杰”,即苏州府长洲县皇甫录的四个儿子:皇甫氵孝、皇甫氵中、皇甫氵方、皇甫濂。皇甫录为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任重庆知府。氵中、氵方二人于嘉靖七年(1528)由州县推荐参加会试,第二年禤中进士。又过三年,氵孝也中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 洪武十一年春正月甲戌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赐宴。 册封皇子椿为蜀王,柏为湘王,桂为豫王,楧为汉王,植为卫王,改封吴王橚为周王。 乙亥,以封建诸王,遣使祭蜀、湘诸国

  • 胡诒谷·周诒春

    胡诒谷 字文甫。年四十一岁。生于浙江慈谿县。兄诒经。业商。弟诒芳。充任教员。已婚。子二。女三。永久通信岁。上海天主堂街泰和里十二号。初学于圣约翰大学。任圣约翰大学图书室管理及文案。又任南洋公学英文教员

  •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序·朱元璋

    朕本寒微,遭胡运之天,更值群雄之并起,不得自安於乡里,遂从军而保命,几丧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数年,脱他人之所制,获帅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统育黔黎。自即位以来,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昼遑遑,虑穹苍之切。鉴

  • 孟子通卷九·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九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厯山时也仁覆【敷又反】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天而泣也事见

  •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八·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定公下【敬王十九年晋定十一年】九年春王正月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得寳玉大弓寳玉大弓者鲁公受之成王以有鲁国是之谓分器前此季氏逐君取之以为己之私有其志在于簒而已矣今天夺其魄身既殒而家臣乱于内寳玉

  • 大乘正宗分第三·朱棣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李文会曰】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六祖曰】一切者。总标也。次下别列九类。   【王日休曰

  • 卷十七·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七六祖下三十三世临济宗宜兴龙池幻有正传禅师初号一心。溧阳李氏子。(师自述云)儿时体肥。性好捕鱼罗雀。靡所不为。八岁就乡塾。十二三肌瘦骨立。遂废业。偶为母看诵香山卷偈语。乃知发念持斋。十六岁。

  • 稼村类稿·王义山

    元代诗文别集。30卷。宋元间王义山著。由其子王惟肖所编。书前有作者自序,谓“一生刻苦文字间,止如此,亦特一家说耳”,编集的目的在于教训子孙,而非为示人。序作于“彊圉大渊献月正元日”,即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

  • 清一统志台湾府·佚名

    本书系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选辑「台湾府」部分而成,因名之曰「清一统志台湾府」。书分二十四目,曰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明)、祠庙、寺观、名宦(本

  • 秘传外科方·赵宜真

    外科著作。明代赵宜真辑,刊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书中首述医论方证,次列外科疾病36症,病形图24幅,末录李世安、李防御二氏治疔法和五痔方等。本书主要论述外科疮疡、痈疽、疔疮、痔疮的治法,并附图24幅,依图说明各种痈疽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