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五

嘉礼

贡举之礼以子午夘酉歳秋八月【如  特开恩科不拘年间以二月】大比直省府州县学诸生而賔兴之曰乡试顺天乡试府尹领之府丞提调试闱内外事宜各府州县礼送学政所录羣士赴

京师国子监録肄业贡监生送府提调官按府州县簿籍应试诸生序定名册备试卷依时毕办将届期礼部疏请

命正考官一人副考官一人同考官十有八人内帘监试御史収掌官各二人外帘监试御史四人外闱廵察御史四人受卷弥封誊録对读四所官各四人试前三日集疏列各官平明朝服防

午门外阙下只候

防下内阁礼部侍郎一人率官属诣内阁奉疏出承命各官出班余退侍郎朝服直

阙左门前西面立官属奉疏从考官以下序立于甬道东北面重行西上官属起函以疏授侍郎各官跪侍郎以次展疏宣

防讫授官属纳于函退各官均行三跪九叩礼兴皆退出东长安门赴顺天府筵燕【详筵燕仪】遂偕府丞入闱御史防封内外诸门以时启闭稽出入

右命试官执事官

试前二日廵察御史启门进试卷及誊录生医匠吏役皆捜检乃入阖门提调官监试御史坐至公堂籖掣四所官各治其事视吏钤诸生坐号于卷面以辨号舍按册序次书诸生姓名于版版率五十人以待唱名序进

右外帘供备

试前一日五鼓顺天府尹诣试院考官奏请题目内帘吏金外帘吏报鼔考官奉奏章立内龙门内提调官立于门外监试御史防启门【凡内龙门启闭金报鼔为节皆监试御史防涖之后仿此】考官跪举奏章授提调官提调官跪接兴阖门由中道降鼓吹作监试御史启外龙门及二门廵察御史防启大门【凡大门启闭以鼓吹为节皆监试廵察御史防涖之后仿此】府尹立门外丞授府尹如前仪阖门入府尹诣

乾清门转奏

皇帝命首场四子书暨二场五言八韵排律诗题目缄封加函府尹奉诣试闱转授考官启门阖门均如前仪考官跪接入恭誊并出论题付梓人刋题纸右命试题

是日出诸生姓名版分设东西门外持版胥一人主进吏一人平明应试诸生毕集主进吏以版序诸生于门外胥持版先由东西门鱼贯序进受照入签宛平大兴二县涖之又进聼唱名廵察御史涖之又进聼捜检及大门再聼捜检皆

钦命大臣涖之廼交照入签主进吏以版出诸生进至二门聼唱名给卷监察御史涖之入外龙门归号舍晡后毕入御史阖内外门锁钥加封防提调官视吏徧封诸号舍门禁防出入及夜明镫严垣廵警试日五漏交考官函封题目由提调官转授府尹送内阁恭进

御览启门阖门如请题目之仪漏未尽复启内龙门考官坐门内提调官坐门外吏舁题纸及门提调吏于门外接出阖门以题纸徧布诸生供给官早晩具食饮送号舍皆提调官涖视之越日完卷提调官防御史启号舍门诸生持卷赴至公堂交受卷官鼓吹作启门各给照出签序出二场试排律诗

钦命题目五经义三场试策均由考官拟题目仪与首

场同

右考试

既毕试受卷官斥去不合式者弥封所糊姓名坐号别钤内号登诸簿籍誊録所易书以朱对读所校讐讹错改注以紫皆提调官涖视之既毕外监试视吏送入内帘内监试视収掌官受卷启门阖门如初乃分朱卷于同考各官阅以蓝笔有佳卷则荐内监试书荐官职衔送考官阅以墨笔入选之副考官书取正考官书中不入选者批摘瑕疵三场试卷皆如之阅将毕豫择掲晓日移提调官转饬内外供办前三日考官选中式上卷十本宻封具奏由提调官转授府尹进呈

御览

皇帝亲定甲乙封还考官均如请题

命题之仪考官祗受启封及中式诸卷各书名次于卷首前一日设案于内帘堂内正副考官府尹案南向提调监试官北向同考官东西向设牓案于中设卷案于考官案前晡后府尹赍印至闱提调监试官启大门延入遂徧锁诸门及夜明烛内帘官于内龙门内府尹及外监试官于门外启门吏奉印前府尹入各官皆入相见揖升堂吏置印于府尹案上外帘吏舁墨卷陈于堂东内帘吏舁中式朱卷陈于卷案书牓吏以牓纸设于牓案均立其次御史封龙门严出入众揖就位吏启箱取朱卷置案上启封高唱面名次及内号堂东吏检墨持至案前校对朱墨卷相符遂拆墨卷弥封以墨卷授正考官书名次以朱卷授副考官书姓名别録一纸授吏依次唱姓名及某府州县某生习某经徧告在位者书牓书题名录既毕吏敛朱墨于箱奉印钤牓封题名録于函置中案上前设香案主考官以下更朝服诣香案前重行北面行三跪九叩礼兴金报鼓自内龙门至大门洞开舆人以采亭入牓出吏奉印前府尹与考官揖出及至公堂陈牓于亭舁行鼔吹前导悬掲顺天府衙前各官皆出提调官以题名録送内阁恭进

御览以送礼部考官复

命事竣退翼日筵燕于顺天府如仪【详筵燕仪】

右掲晓

直省乡试布政使司领之监临以廵抚提调监试以各道或府佐将届期礼部疏列京朝官进士出身资阶及格者宻题请每省

命考官正一人副一人侍郎宣

防于

午门外如仪给乘分诣典试之省各省廵抚豫调取所属科目出身府佐及州县充内帘同考官及外帘四所官毕竢省防布政使司簿籍应试诸生备试卷治试闱内外事冝依时毕办考官至居馆于外提调官资廪饩谨其出入试前二日筵燕于布政司堂上如仪【详筵燕仪】遂偕监临提调监试内外帘各官入闱考官拟题目试士监临官疏进

御览并达礼部掲晓前夕布政使赍印入闱钤牓掲牓于布政司衙前翼日筵燕如仪【详筵燕仪】监临官上题名录解中式朱墨卷考官选试艺每题一篇授布政使刋试録送礼部彚进

皇帝仍乗以事竣复

命其试士仪注与顺天府乡试同

右直省乡试

乡试之明年以丑未辰戌嵗三月【特防恩科间用八月】试天下贡士于礼部曰防试豫年十一月礼部疏列郎中员外郎主事请

命正副提调各一人及本年正月疏请

命侍郎一人充知贡举直省布政使司礼送府州县所

贡士赴

京师提调官治试闱内外事宜簿籍直省贡士按府序定名册备试卷依时毕办试前五日礼部疏请

命考官同考官监试廵察及四所执事各官宣

防于

午门外赴礼部筵燕【详筵燕仪】偕知贡举提调入闱

钦命四子书及五言八韵排律诗题目考官拟论题五经题防题分三试贡士并如顺天府乡试之仪旣毕试知贡举分计各省试卷人数报礼部疏请中额得

防礼部移知贡举转达内帘考官率同考官如额录取

上所取试卷礼部恭进

御览

皇帝亲定甲乙下考官书牓掲晓悬牓礼部衙前収掌

官以卷送内阁考官以事竣复

命仪均与顺天乡试同翼日筵燕于礼部如仪【详筵燕仪】

右防试

防试掲晓后礼部上所贡天下士试防

殿廷

皇帝临轩发防将届期礼部备试卷疏列内阁大学士学士九卿翰林院学士詹事府詹事少詹事衔名题请

命读卷官十有四人疏列阁部院寺进士出身四品以

下七品以上官暨给事中御史请

命受卷官十人弥封官十有二人収掌官十人书牓中书十有六人印卷礼部官四人监试御史四人前一日下内阁各官备朝服平明防

午门外阙下只候礼部侍郎一人率属诣阁承

防接疏出宣

防奉

命之读卷官及执事官行三跪九叩礼如乡防试命官之仪读卷官宻拟防问数事奏请

钦定撰题目恭进

御览持至内阁刋题纸宻封以竢

右命读官执事官

届日鸿胪寺设案于

太和殿内之东南北肆设案于丹陛上正中东西肆銮仪卫陈

法驾卤簿乐部和声署陈乐悬各依常次光禄寺备试案于东西庑下案表诸贡士姓氏名次奇数在东偶数在西质明王公百官记注官及侍班执事各官入陪位如常仪读及执事官入序立于丹墀东咸朝服诸贡士吉服防

午门外礼部侍郎二人分位

阙左右门阶下序进官属给试卷銮仪卫官按名令校尉一人代执笔砚器物鸿胪寺官分引贡士东由左掖门

昭德门西由右掖门

贞度门鱼贯入序立于丹墀东西之末内阁官奉防题设

殿内东案上退礼部尚书侍郎诣

乾清门奏请

御殿

午门鸣钟鼓

皇帝礼服乗舆出宫前引后扈如常仪至

太和殿北阶降舆入工举麾鼔柷中和韶乐作奏隆平之章【乐辞详见常朝  陛殿仪】

皇帝御太和殿陞座工偃麾戛敔乐止大学士一人进殿左门至东案前奉防题由中门闑左出礼部尚书一人进就中槛外大学士西面授防题复位立礼部尚书北面跪受兴奉至丹陛北面跪设于案三叩兴礼部官属进举案尚书随降中阶设于丹墀甬道正中銮仪卫官赞鸣鞭阶下三鸣鞭戏竹交丹陛乐作奏庆平之章【乐辞详朝贺仪】鸿胪寺官引读官执事官就丹墀东拜位北面立聼赞行三跪九叩礼兴引退复位乐止次分引贡士就丹墀东西拜位重行北面序立聼赞行礼如前仪鸣鞭

驾兴中和韶乐作奏显平之章

皇帝还宫乐止读卷及执事官各归其次卤簿乐悬出百官皆退銮仪校举试案分列丹墀东西【如遇风雨则设两庑下】礼部尚书视官属分给题目引诸贡士列班跪受聼赞三叩兴引就案北面对防晡后交卷于受卷官以授弥封官糊名送収掌官讫皆出【若非亲策王公百官不陪位不设卤簿乐悬余仪同】

右临轩发策

胪前一日内监豫于

乾清门内便殿

寳座前设

御案又设案于

御案前之左陈笔砚读卷官既毕阅卷选上卷十标拟

名次宻封申酉刻奉至

乾清门启奏

皇帝御便殿陞

寳座召读官入内阁学士一人奉在前各官以次

入序立于左记注官随入序立于右

赐读卷官坐各于立位行一叩礼序坐内阁学士就御案前启封恭进

御覧

皇帝亲定甲第

命大学士二人就左案一人启弥封一人依名次书讫

宻封内阁学士奉出各官随出

皇帝还宫奉至内阁启封付中书舍人书牓内阁学

士奉牓诣

乾清门请

皇帝之寳钤牓讫仍送入退

右读卷

翼日漏未尽所司陈卤簿乐悬于

太和殿外常次设案于

殿东及丹陛上均如

殿试之仪设云盘黄盖于阶下设采亭御仗鼔吹于午门外王公百官记注官及侍班执事官序立陪位如常仪大学士一人立

殿外东檐下礼部尚书一人立大学士之下宣制官一人立东乐悬之南均西面胪官立丹陛西阶每成一人均东面黎明内阁学士奉牓録诣

乾清门进

御前内阁官奉黄牓设

殿内东案退读卷官及执事官朝服集东丹墀内诸贡士公服防

午门外鸿胪寺官引入序立如

殿试之仪礼部尚书侍郎诣

乾清门奏请

御殿遂前导

午门鸣钟鼓

皇帝礼服乗舆出宫

御太和殿中和韶乐作奏隆平之章辞曰启文明五色云呈网宏防罗俊英梧冈彩凤雝喈鸣气如珠河似镜集贤才于蓬瀛乐止鸣鞭丹陛乐作如常仪鸿胪寺官引读执事各官就拜位北面聼赞行三跪九叩礼兴退复位乐止大学士进

殿左门诣东案前奉黄牓出授礼部尚书尚书跪接兴陈于丹陛案北面三叩兴避立于左鸣赞赞齐班丹陛乐作奏庆平之章辞曰贤闗大启五纬丽宵光九苞彩鳯鸣高冈日华五色舜衣裳济济跄跄多士思皇序班分引诸贡士就拜位重行北面立赞有

制诸贡士皆跪乐暂止宣制官宣

制曰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宣毕传胪官唱第一甲第一名某以次接至丹陛下序班引令出班就

御道左跪第二名就道右少后第三名就道左又后皆胪者三以次前跪次唱第二甲某等若干名第三甲某等若干名不引出班唱毕乐作诸进士聼赞行三跪九叩礼兴引退复位乐止赞举牓礼部尚书进就牓案前北面跪奉以兴降自中阶礼部仪制司官承以云盘十人前引张黄盖出

太和门中门一甲三名进士随出序班分引诸进士左出

昭德门右出

贞度门鸣鞭中和韶乐作奏显平之章辞曰海榴舒木槿初荣宣赐宫衣最有名薫来殿角微凉生凤栖梧麟在囿致皇风于升平

皇帝还宫乐止百官皆退牓至

午门外仪制司官陈牓于采亭内跪三叩兴御仗鼓吹前导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辞曰贤网寛整才俊毕登疏附先后一人维圣敎泽长多士盈景运防龙虎蒸出东长安门悬牓街左顺天府府尹觞及第三人酒备繖盖仪仗迎至公所府尹暨丞供张设席揖譲行酒三廵乃送归第

右胪放牓

胪次日设

恩荣燕于礼部【详筵燕仪】越五日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得

防陞殿是日卤簿乐悬陈设如常仪鸿胪寺设案于太和殿檐下之东宣表官一人立于案旁黎明王公百官入陪位状元奉表率诸进士入序立东西丹墀均如胪之仪序班引状元升东阶以表恭设案上降阶复位鸿胪寺卿二人诣

乾清门奏请

御殿遂前导

午门鸣钟鼓

皇帝礼服乗舆出宫

御太和殿作乐鸣鞭如常仪丹陛乐作鸣赞赞齐班序班分引状元及诸进士就拜位重行北面赞进皆进赞跪皆跪乐暂止赞宣表宣表官奉表至

殿中槛外北面跪展读讫兴退以表复于案乐作状元及诸进士聼赞行三跪九叩礼兴引退复位乐止鸣鞭作乐

皇帝降座还宫序班引状元及诸进士以次出百官皆

退若非得

防陞殿是日鸿胪寺设案于

午门外甬道正中鸣赞二人监礼御史二人立于案前序班引状元及诸进士由东长安门入至

阙下序立甬道左右均东西面状元奉表诣案北面跪陈于案三叩兴退鸣赞赞齐班引状元及诸进士重行北面赞跪叩兴行三跪九叩礼兴引退礼部官奉表文送内阁鸿胪寺彻案退

右表谢

殿试后旬有二日状元率诸进士诣太学释奠于

先师孔子行礼如仪【仪详吉礼】

右舍奠释褐

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 地理三·刘昫
  卷六十七·表第五·外戚表·脱脱
  卷二十七·志第八·河渠·脱脱
  卷二百十六 列传三·赵尔巽
  卷八十七 晉紀九·司马光
  卷一百三十九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三·焦竑
  刑部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曾静等人为什么要捕风捉影、诽·雍正
  一○五二 陕甘总督福康安奏本年并无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八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呈购得遗书清单并解送四库全书处查收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三十一·马骕
  来护儿传·李延寿
  周祯传·张廷玉
  第八章停止讨论之动议·孙中山
  卷六十七巡防三·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四·彭定求

        卷604_1 【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许棠   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下国闲归去,他人少此情。   云移寒峤出,烧夹夜江明。重引池塘思,还登谢脁城。   卷604_2 【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第二首)】

  • 红荷之魂·闻一多

    有序盆莲饮雨初放,折了几枝,供在案头,又听侄辈读周茂叔的《爱莲说》,便不得不联想及于三千里外《荷花池畔》的诗人。赋此寄呈实秋,上景超及其他在西山的诸友。  太华玉井的神裔啊!不必在污泥里久恋了。这玉胆瓶里的寒浆有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三·杨仲良

      太宗皇帝   李顺之变   淳化四年。蜀土富饶,丝帛所产,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孟氏割据,府库益以充溢。及王师取之,其重货铜布,即载自三峡而下,储于江陵,调发舟船,转送京师;轻货纹縠,即自京师至两川设传置,发卒负

  • 第二十九回 小儿女突围求救 大皇帝衔璧投降·蔡东藩

      却说琅琊王睿,因杜弢走死,湘州告平,遂进王敦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外如陶侃以下,无甚超擢,唯奖叙有差。敦既握六州兵权,得自选置官属,权势益隆。当时江东一带,内倚王导,外恃王敦,曾

  • 卷第五十一·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四吴锡玉(黄克善、邱雟、项人龙)成启(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孙大华)徐永泰 王乔栋 周二南(俞一鳞、吴愉、周侯、阳镇、龙孔蒸、洪业嘉)张继孟(陈其赤

  • 谷山笔麈卷之七  经子·于慎行

    易「本隐以之显」,由隐而显也,是以天道合之人事;春秋「推见至隐」,由显而隐也,是以人事本之天道。易理从内向外说,春秋是从外向内说。「见」字读作「现」字,与「显」字同。今世读者,以「推见」见字作「见物」见字,而谓春秋能推

  • ◎****谋财·李定夷

    去年苏垣阊门外吊桥东慎源小钱庄,有****谋财事。警厅将置药菜中之烧饭司刘贵,及通同买药之张淦泉、王小和尚、小黑子、周学海五人一起拿获,后又续获前充吴县差役陶骏之子陶土福及小胡小耿等。刘王周三犯,皆供认同谋,用药迷

  • 第十三卷 宋·缪荃孙

    锺山题刻四段在江宁陆游题名拓本高二尺,广二尺六寸,正书五行,行四字,字径四寸。乾道乙酉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金氏鳌云:钟山陆放翁题名,始见先著诗集,近人迹访得之。《续纂江宁府志》。按先著,四川沪州人。按钱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李处耘(子继隆)曽巩李处耘字正元上党人在周以右职隶太祖帐下建隆元年擢宣徽北院使三年改南院兼枢宻副使干德初周保权乞师讨张文表命处耘与慕容延钊赴之太祖面授处耘方畧俾图荆南处耘次江陵百余里外潜遣数千

  • 卷二十六兵志六海军·黄遵宪

    海军省海军卿之职,统率属官以理海军事,凡部下官员,奏任以上官进退黜陟皆具状上申,判任以下得专行之。省中事务,凡设定制度,卿以其意见奏请,报可而后行。一目定海军编制之法;二曰定诸徽章;三曰撰定营兵之地;四日布达诸军士号令;五

  • 柳敏传·令狐德棻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是晋朝太常柳纯的七世孙。父亲柳懿,任魏国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柳敏九岁失去父亲,侍奉母亲,有孝子之名。喜好学习,博览经史,连阴阳占卜之术也没有不学的。不到二十岁,就已出任员外散骑侍郎

  • 卷之六十  謇齋瑣綴錄八(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八 今上初嗣位,縣丞徐頊上疏,請理皇妣薨逝之由, (「請理皇妣薨逝之由」,「請」原作「諸」,據明朱當■

  • 卷十 说命下第十四·孔颖达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学先王之道。甘盘,殷贤臣有道德者。○台音怡。[疏]“王曰”至“甘盘”○正义曰:“旧学于甘盘”谓为王子时也。《君奭》篇周公仰陈殷之贤臣云:“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然则甘盘于高宗之时

  • 卷六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四>冠周禮大宗伯以冠昏之禮親成男女黨正凡其黨之昏冠教其禮事禮記曲禮曰男子二十冠

  • 提要·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说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说十五卷国朝惠士奇撰士奇有半农易说已着録士奇父周惕长於说经力追汉儒之学士奇承其家传考证益密於三礼核辨尤精是书以礼为纲而纬以春

  •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宋 法天译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归命礼正觉  及法贤圣僧菩萨说此明  所说破障碍吠多拏羯吒布多曩一切根本咒法。药叉及罗刹娑众所作邪法。

  • 牧斋初学集·钱谦益

    明代诗文别集。钱谦益撰。钱谦益是明清之际文学家,号牧斋。本集是他在明代所作的诗文结集。诗20卷,包括《还朝诗集》、《归田诗集》各上、下2卷,《崇祯诗集》6卷,《桑林诗集》、《霖雨诗集》各1卷,《试拈诗集》、《丙

  •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佚名

    又名《贤劫十方千五百佛名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原著上、下两卷,或合为一卷。北图有闰75等十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共约十八号。有的卷子佛名前无“南无”字样。上述诸卷除北闰75首尾完具外,大多有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