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焦、胡列传(赵印选王永柞附)

  焦琏,字瑞庭,陕西人。以行伍起家,积功最,历官参将,为平蛮将军杨国威中军官。崇祯十六年,张献忠破永州,游骑掠全州,国威起师御之,琏为前锋,败贼于黄沙驿,击降贼党唐苗子,遂复永州。

  隆武元年,国威挟靖江庶人反,琏见胁迫,不能自拔。庶人劫瞿式耜,式耜不屈,将遇害,琏说国威营护之,得免。因密与式耜谋,阴遣人报丁魁楚、陈邦傅,扼之于梧、肇间,两军相压,琏挟式耜从中起夹攻,斩国威,擒靖江庶人,琏功第一。邦傅善事魁楚,得首叙,代国威为平蛮将军,而琏加副总兵衔,协守桂林。

  永历元年二月,粤东陷,上幸桂林,加琏总兵官都督同知。已而上自全州幸武冈,琏扈跸至全,甫归,清兵由阳朔上,直抵桂林,入文昌门。琏未释鞍,即与巷战,搏斩冲锋者数十骑,敌乃却,屯阳朔。琏保孤城,粮濒尽,清兵复来围,琏誓死登陴守,寻启门出接战,鏖斗两日夕,敌衄退,琏纵兵蹑之,遂收阳朔。十一月,上自象州复驻桂林,录前功,加琏太子少师、左都督,封新兴伯。未几,楚师溃,皆退屯桂林。琏恶其逼,移屯阳朔,攻平乐,复之,留守平乐。

  永历二年春,清兵破全州,上奔南宁,郝永忠大掠桂林,自全至桂,三百里无人迹。敌乘虚直扣桂林北门,瞿式耜急召琏自平乐返,昼夜驰至,未释鞍,与敌骑遇于北门,巷战搏斩十数人,距?固守。会胡一青救至,琏与一青歃血誓死,出城力战,破之于北关,又破之于甘棠渡,追及于大榕江,压敌而阵。方会战,大风起,霾雾障天,琏率死士呼噪乘之,敌惊,弃营走。琏遂与一青随何腾蛟围全州,攻下之。会攻永州,十一月,拔之。楚师大集,兵冗粮匮,琏归屯桂林,论功,晋封新兴侯。

  琏敢战耻走,身为士卒先,而与诸将交,谦让不竞,诸将皆安之。恶陈邦傅之奸懦也,而阴戒部曲不得与争。曹志建尤轾戾,日寻诸将相?牾,独敬爱琏,与相亲好。自隆武来,武帅或假便宜,因之骄横,往往廷参监司,鞭笞守令。琏遇文吏,不失中朝旧制,州县皆亲诣署报谒,有所征会,以咨移手本行事。尤敛束部兵,于民无扰。恂恂如文吏,言笑和煦,而时闻寇警,则蓐食驰赴,不畏危险,顾以粮响不给,兵不满万,故不能成大功。

  永历三年春,湖南复陷。赵印选、胡一青、杨国栋、马养麟之兵,聚保桂林,粮益乏。琏曰:“桂林固吾泛地,然诸帅至,有客主谊,空营舍为诸帅居,悉桂赋为诸帅食,吾礼也。”遂屯平乐。

  永历四年,上幸梧州。琏入见,会诏狱起,琏抗疏言:“金堡之忠邪,臣不敢知,但楚、粤、黔、蜀诸将,下至厮养贱卒编户细民,莫不以堡为直者。陛下欲收人心而亟罪堡,似不相应。”疏入,报闻。琏乃移书马进忠、赵印选、曹志建,言堡忠直,宜为代理。诸将韪之,皆争救堡,堡得减死论戍,琏先发之也。已而式耜表其历战功出诸将上,徒以不为竞求,爵列诸将下,非驭臣之道。乃晋封宣国公。

  孙可望据伪敕称王,胁诸将降附。琏移书诸将,请公疏攻私王可望者,因合兵责可望削号归命,不从,则奉天子讨之。方振旅待命,会清兵攻破镇峡关,曹志建大败,收残兵保贺县,告急于琏。琏星驰至贺,与志建会。以上驻梧州,琏结志建连营椅角,扼敌攻梧道。十一月,孔有德陷桂林,马蛟麟自恭城攻平乐,陷。琏乃东南走,渡昭江,屯平、浔间。陈邦傅自肇庆旋兵,将降,伪遣使约琏合兵保浔、南,密发兵夜袭其营,琏败,遇害。邦傅以其首降于清。

  胡一青,?南临安人。赵印选,其中表兄弟也。一青本名一清,隆武中;□□□□□,改名一青。一青短小轻捷,尤长于马槊。腋挟二槊,飞掷三十步外,中重铠,皆洞中,追及夺槊,迭掷迭夺,每驰陷阵,辄手殪数十人以为常。所乘马号沙兔子,高不满五尺,腾蹑辄度万马前。而印选故为里魁,雄长诸土、汉。

  弘光元年,御史陈荩巡按?南,事竣,复命,因言?南故有贮帑银二十万两,为不虞赀,请发此金募滇兵入卫。敕如其请,遣之。荩,大名人,以崇祯辛未进士,历官台端,性简傲,戎事非其所长。因临安推官朱寿钅林展转召募,阅岁余,乃募兵五六千人,土、汉各半,多骁勇士,马仗皆精好,以胡绍虞为总统,印选副之,而一青为偏裨,未为荩所知。荩闻南都陷,意趑趄,留连黔、楚间。隆武二年,更奉敕,促赴闽。荩乃率兵出湖南,亦踌躇无趋阙意。何腾蛟欲留之协守长沙,荩傲岸,与腾蛟意异,东去。过吉安,万元吉留之守吉。居数月,荩方遣印选率一青屯安福,刘良佐、高进库以清兵数万围吉安,元吉请荩出兵击之,绍虞登堞睨敌,忄匡惧坠地。一青闻吉安被围,自安福率轻骑驰归,蹂良佐老营,斩杀披靡,敌半歼,转战至城下,围城兵忽溃走,城中犹不知。俄一青跃马追击大呼,城中出兵夹击,追奔十余里,吉安围解。绍虞愧诎,让一青为总统。一青以印选齿长,声望较重,以让印选。印选肥钝,实不能战,倚一青为重。王永祚者,少于一青,?悍亚之,一青尤与永祚相得,而营务则推印选。印选顾睚眦自尊,一青安之,以是滇营称和辑,临敌无二心。是年冬,清兵大举攻吉安,元吉、荩先以言语相触忤,荩引兵退南安。吉、赣陷,元吉死之。荩零落失意,率诸军居郴、韶间,郁邑死。

  印选、一青无所听命,欲解甲归滇,楚、粤诸将欲并得之,转战至永州,顾梗阻孤危,乃请命于何腾蛟。腾蛟大喜,收恤之,为奏授印选、一青各副总兵,屯永州,待调。已而湖南陷,上居武冈,腾蛟入见,印选、一青亦率军至,刘承胤欲致为己属,诱胁备至,一青、印选治兵屯武冈郊外自保,睥睨承胤肘腋间,承胤不敢谁何焉。敕召入见,赐号御滇营,皆授总兵官都督同知,挂将军印。承胤怨腾蛟不遣出师,腾蛟奉敕,不能行。印选、一青乃拔营起,护腾蛟出,承胤发兵追之。承胤兵至,一青下马揖追兵曰:“吾兄弟荷刘公宠遇,岂忍相背。特督相奉诏出图恢复,吾义当从,愿公等返报刘公,他日当有以相报。若必欲邀我者,则今日与公等并命于此尔!”遂上马挟槊,火炮齐发,军以次行,一青缓辔殿,追军莫敢前,遂由间道达义宁。

  桂林溃,瞿式耜率焦琏入城婴守,请援于腾蛟。腾蛟以印选、一青至,大败清兵于北关。追及之,又败之于甘棠渡,皆一青陷阵,手馘数百人。追至大榕江,两军相接,清将线国安与一青交马,国安举刀斫一青,一青从胁下持国安。国安惫,拔刀将斫。会救至,国安乃脱走。会大风,尘蔽天,清兵惊溃,一青尽夺其马仗幕帘。轻骑追蹑之,清兵走楚。一青遂会印选、琏攻全州,大战于飞鸾桥。一青跃马飞槊,敌尽披靡,大败之,众几歼,遂复全州,进围永州。余世忠出兵拒战,一青屡大败之。军中获谍者,得密书,知清将魏□□自宝庆来救,一青自帅兵伏于文明铺待之。寇至,夜安营竟,猝起攻之,斩获无算。纵所俘入城告败,世忠溃围走,复永州。一青遂攻衡州,下之。腾蛟列上其功,封印选新兴侯,一青兴宁伯。

  腾蛟下湘潭,留一青守衡州。腾蛟败没,一青请援于印选。印选坐桂林,不为出,分遣偏将札祁阳,为虚声应援。一青与王永祚合,薄清兵于衡山,败之。已而敌大至,战青草桥,不利,乃退入严关。一青所将滇中骁卒,转战三年,死伤过半,益招楚、粤间新兵万余人,印选所募近二万人,永祚亦五千人。蒲缨,亦滇将也,与合营,亦二三千人,然脆弱,徒为冗食,类不能战,威亦挫矣。印选以总统论功,封开国公,益骄蹇,廷议不平,式耜乃奏晋一青爵卫国公,封永祚宁远伯。一青朴率无威仪,言多造次,而恭谨不骄。在军中,能茹荼苦,坐卧草泥,食糗饮浊水,自如也。印选开帅府于桂林,拥歌舞自奉,恒踞?待一青,一青亦弗较。每出师,一青辄先驱,印选乃遣部将尾之。桂林地褊赋薄,饷恽不给,式耜措给其军,印选取赢自给,次乃及一青、永祚。一青比岁扼全、永,不获。已,野掠而食。

  永历四年夏,式耜催诸军出楚,一青独与永祚及马养麟围永州,将拔之。会孔有德复南犯,兵大至,一青乃全军归垒严关,与有德前部相持不下者五月。野无所掠,兵皆馁,采菽以食。一青驰归,泣告之印选,印选弗应。会于元晔以其女许配永祚,既纳采,永祚说一青戴元晔为督师,元晔遂以滇营戴己自陈,晋枢贰,督楚师。印选知之,乃蛊元晔令改妻己,元晔叛永祚盟,以适印选。永祚怒,欲刺杀印选,一青劝止之,而永祚称病,卧桂林不出。一青孤军与敌相拒,印选方盛饰迎元晔女,置疆场不问。一青恚甚,欲弃桂去,式耜强挽之。十一月,孔有德攻榕江栅垒,一青方拒战间,印选遽撤诸军,护其妻走柳州。一青惊遽,乃弃垒去。桂林陷,永祚遂降。印选既老悖狂惑,部曲解体,失众以死,而一青失永祚,又累挫衄,亦不自振,退左江土司中。孙可望僭逼猜杀,一青不欲为之下。李定**南宁,将迎上攻?南,请一青为向导。一青为导,自泗城州进师,然不肯与定国偕。屯聚既久,众益散,为清将全节所困,乃披剃为僧,求与其徒种山而食。居数年,线国安以榕江之怨,遣兵就其山攻之,遂见杀。王永祚既降,复为僧,逸去。见擒孔有德,缢杀之。

  

  

猜你喜欢
  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房玄龄
  卷四百五十八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三十六 淳化五年(甲午,994)·李焘
  序·李贤
  卷之一千一百二·佚名
  卷之六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纪昀
  通志卷十六·郑樵
  一一一 往来的路·周作人
  薛序·邹漪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范晔
  天竺迦毗黎国传·沈约
  任·李延寿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吕思勉
  卷第廿五·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集第五之下·钱谦益

    高太史启《姑苏杂咏一百首【吴趋行】仆本吴乡士,请歌《吴趋行。吴中实豪都,胜丽古所名。五湖汹巨泽,八门洞高城。飞观被山起,游舰沸川横。土物既繁雄,民风亦和平。泰伯德让在,言游文学成。长沙启伯基,异

  • 列传第四十八 韦叡 裴邃·李延寿

    叡事继母以孝闻。祖征累爲郡守,每携叡之职,视之如子。时叡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叡曰:“汝自谓何如憕、恽?”叡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外兄杜幼文爲梁州

  • 卷三百二十九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六月盡其月   八月庚戌朔,詔工部郎中范子奇與都水監同相度滑州天臺埽、衛州齊賈上埽,如浮梁壅遏水勢,權拆去以聞。工部言二埽危急故也。   封御侍武氏為才人。   詔吏部限三日選差團教保甲巡檢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一景泰三年十一月己未朔日食 太上皇帝居南宫○钦天监进景泰四年大统历 帝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文武百官颁行天下先是本监以是日日食请改日进历诏不必改○命左军都督同知范广署掌本府事以右都督孙

  • 第一○三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三日一一三○四-一二·佚名

    脱逃跑勇温天送三求宽限据温天送供:现在小的母亲甘愿认赔,因银项未齐,不敢缴案。今蒙提比,总求再限三日,备齐缴案。如无,甘愿坐罪。恩典就是。堂谕:提比,据称:伊母承认,求再限三日呈缴。姑准免究,着仍交差带

  • 敬乡录卷三·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钱遹字徳循浦江人中熈寜丙辰进士第五人任洪州推官累迁殿中侍御史中丞以丰稷论调提举湖北常平崇寜初召为都官员外郎殿中侍御史劾曽布罢之而蔡京遂相阅两月进中丞转户部侍郎兼侍读逾年以枢宻直学士知颍昌

  • ●附绿·佚名

    阿计替本末 金阜昌七年,阿计替手持所记上皇少帝及郑朱二后生死诸事实录,授予曰:「秘之!」盖予与阿计替姻侄也。阿计替常曰:我本河北棣州民。靖康中,贼将攻城,守臣王若思投降。我时为州介吏,虏将铁力炽憾入城,王若思与之相见拜

  • 七年·佚名

    (壬子)七年清大正三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五〉一日。〈陰曆癸丑十二月初六日〉臨于宣政殿,王妃同臨,受李堈公、李埈公、侯爵李載完以下宗戚、貴族及本職高等官等祝賀。○行啓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道体类论道即本之説未安答张南轩此段谓道体中自有要约根本处道即本也却恐文意未安盖莫非道也而道体中又自有要约根本处非离道而别有本也如云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此所谓本也无它达之天下也则是本既立而道生矣

  • 提要·岳珂

    【臣】等谨按刋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宋岳珂撰珂字肃之号倦翁汤阴人居嘉兴鄂忠武王飞之孙敷文阁待制霖之子也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宋时九经刋板以建安余氏兴国于氏二本为善廖刚又厘订重刻当时称为精审珂复取廖本

  • 谷风·佚名

    --堡垒最容易从外部攻破【原文】习习谷风(1),以阴以雨。黾勉同心(2),不宜有怒。采葑采菲(3),无以下体(4)。德音莫违(5),及尔同死。行道迟迟(6),中心有违(7)。不远伊迩(8),薄送我畿(9)。谁谓茶苦(10),其甘如荠(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双品第四(有五经双品本有十经分后五经属第五诵故曰双品)(第四分别诵)马邑及马邑牛角娑罗林牛角娑罗林求解最在后(一八二)中阿含双品马邑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鸯骑国。与大比丘众俱。往

  •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惟舍梨大黎树间。有精舍名交路庄挍。与摩呵比丘僧三十万人俱。时佛欲放躯命。自期三月当般泥洹。尔时佛告贤者摩目[加/心]兰。令到三千大千国土。尽呼其中声闻辟支佛种

  • 卷第三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九之二如是别释。静虑事已。诸等至得云何。颂曰。全不成而得  净由离染生无漏由离染  染由生及退论曰。八本等至随其所应。若全不成而获得者。

  • 卷第十·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十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定志慧见陀罗尼一首 八兄弟陀罗尼一首 观世音说应现与愿陀罗尼一首 日藏经中除罪见佛陀罗尼一首 获果利神增善陀罗尼一首 善护除病陀罗尼一首 进果获证修业陀罗尼一首 结缕除睡蒙

  • 如蕤集·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5月初版。列入“创作文库”。内收《如蕤》、《三个女性》、《上城里来的人》、《生》、《早上——一堆土一个兵》、《泥涂》、《即日》、《白日》、《黄昏》、《黑夜》

  • 针灸问对·汪机

    明代汪机著,成书于1530年。汪氏取《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诸家针灸之书,条析其说,设为问答,以阐发其义。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从内容可以看出,本书推崇《内经》、《难经》,在84对问答中,完全引录《黄帝内经

  • 杨家府演义·佚名

    明代长篇小说,又名《杨家将演义》,全称《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明人作。现存最早刊本为明万历本,题“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共八卷,五十八则。系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创作。主要讲述杨继业祖孙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