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而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元起朔漠,本乏纪录,开国以后,即略有载籍,而语不雅驯,专属蒙文土语,搢绅先生难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实录,相沿至于宁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阙略,世祖以后,则往往详于记善,略于惩恶。史为国讳,无足怪也。元亡明兴,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实录,命修元史,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二月开局,八月书成。惟顺帝一朝,史犹未备。又命儒士欧阳佑等,往北平采遗事,明年二月,重开史局,阅六月书成,颁行后,已有窃窃然滋议者。盖其时距元之亡,第阅二、三年,私家著述,尠有所闻,无由裒合众说,覈定异同,观徐一夔与王祎书,谓:“考史莫备于日历及起居注,元不置日历,不设起居注,惟中书时政科,遣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即据以修实录,其于史事已多疏略。至顺帝一朝,且无实录可据,唯凭采访以足成之,恐事未必,覈言未必,驯首尾未必贯穿”云云。然则元史之仓卒告成,不克完善,在徐氏已豫知之矣。厥后商辂等续撰《纲目》,薛应旗复作《通鉴》,陈邦瞻又著《纪事本末》,体制不同,而所采事实,不出正史之外,其阙漏固犹昔也。他若《皇元圣武亲征录》,记太祖、太宗事,元秘史亦如之,语仍鄙俚,脱略亦多。《丙子平宋录》,记世祖事,《庚申外史》,记顺帝事,一斑之窥,无补全史。而《元朝名臣事略》,暨《元儒考略》等书,更无论已。自明迄今,又阅两朝,后人所作,可为元史之考证者,惟《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及《元史译文证补》等书。《元史译文证补》,出自近年,系清侍郎洪钧所辑,谓从西书辗转译成,其足正元史之阙误者颇多,顾仅至定宪二宗而止。《蒙鞑备录》及《蒙古源流》亦一秘史类耳。明清二代多宿儒,容有钩隐索沈,独成善本,惜鄙人见闻局隘,未能一一尽窥也。本年春,以橐笔之暇,偶阅东西洋史籍译本,于蒙古西征时,较中史为详,且于四汗分封,及其存亡始末,亦足补中史之阙,倘所谓礼失求野者非耶?不揣谫陋,窃欲融合中西史籍,编成元代野乘以资参考。寻以材力未逮,戏成演义,都六十回。事皆有本,不敢臆造,语则从俗,不欲求深。而于元代先世及深宫轶事,外域异闻,凡正史之所已载者,酌量援引,或详或略,正史之所未载者,则旁征博采,多半演入,茶余酒后,取而阅之,非特足供消遣,抑亦藉广见闻,海内大雅,其毋笑我芜杂乎?是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一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海上寓庐。

猜你喜欢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司马迁
  卷第二百七十四·胡三省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七·乾隆
  第十一章荆公之政术(三)军政·梁启超
  卷之七十六·佚名
  第六章 官制·吕思勉
  ●郑氏史料续编卷七目录·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六·杜大珪
  陆瞨传·李延寿
  李怀光传·刘昫
  汤绍恩传·张廷玉
  卷三十九·佚名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傅斯年
  罗运炎·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六·郑方坤

    ○明张以宁张以宁学士奉使安南御制诗送之至则其国王陈日煃卒其世子日坚遣陪臣阮亮求诏玺以宁不许曰此吉礼非凶事也且既易世矣当以奉闻因留居洱江俾人往谕之安南世子遂复遣陪臣杜顺卿来告讣太祖喜以宁称任使亲为祭文遣

  • 第二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片刻。地点 头人家里。人物 大姐 二姐 三姐 仆甲 头人 仆乙 男女仆若干蛙儿〔幕启:一间相当阔绰的大厅。大姐与二姐闷坐无聊。大 姐 天下什幺最虚空?二姐 莫非是青山寂寂,花儿为谁红?大姐 不对!清

  • 卷四百八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一李绅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青莎满地无三径白髪缘【一作簪】头忝四人官职谬齐商岭客姓名那重汉廷臣圣朝寡罪容衰齿愚叟多慙未

  • 卷三十二·宋卫·佚名

    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荆王大说,许救甚劝。臧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有忧色何也。”臧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于小宋而恶于大齐,此王之所忧也;而荆王说甚,必以坚我。我坚而齐弊,荆之利也。”

  • 建康实録卷十二·许嵩

    宋太祖文皇帝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晋义熈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渉经史善书是嵗来朝防武帝当聴讼乃遣上讯狱囚辩断称防武帝甚

  • 靖難功臣錄·佚名

    太宗文皇帝于洪武三十二年七月初五日为奸臣齐泰等变乱 祖宗成法调兵杀害亲王车驾奉天征讨克怀来八月克雄县漠州攻围真定九月接应永平十月攻克大同十一月郑村坝大战大捷十二月取广昌三十三年正月取蔚州攻围大同四月白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唐书卷四·马令

    宋 马令 撰嗣主书第四十有四年春正月遣司空孙晟礼部侍郎王崇质奉表于周辞益卑服削去帝号天子犹不答留晟等弗遣钟谟请归取表尽献江北之地天子许之遣崇质德明还始赐江南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歩多艰六纪于兹分鼎峙自为声

  • 志第三十舆服下(原文)·范晔

    冕冠 长冠 委貌冠 皮弁冠 爵弁冠 通天冠 远游冠高山冠 进贤冠 法冠 武冠 建华冠 方山冠 巧士冠却非冠 却敌冠 樊哙冠 术氏冠 鹖冠 帻 佩 刀印 黄赤绶 赤绶 绿绶 紫绶 青绶 黑绶 黄绶青绀纶 后夫人服上古穴居而野处,衣

  • 王睿传·魏收

    王睿,字洛城,自称是太原晋陽人。六世祖王横,系张轨的参军。东晋动乱之时,其子孙就居住在武威的姑臧。父亲王桥,字法生,懂得天文卜筮。凉州平定后,移居京城,家中贫穷,靠天文历法之术维持生活。历任官职,终为侍御中散。天安初年(4

  • 一四 初出茅庐·邹韬奋

    我是在一九二一年毕业于约翰的。向例在行毕业礼的那一天,各同学都一律要穿西装,要罩上宽袍大袖的学士礼服,戴上方帽子。这在富家的子弟,到了这一天,当然可以出钱特制很讲究的西装和礼服,在我这穷学生,却又是一个问题了。学士

  • 提要·吕柟

    【臣】等谨案泾野子内篇二十七卷明吕柟撰柟字仲木号泾野髙陵人正徳戊辰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諡文简事迹具明史儒林柟师事渭南薛敬之接河东薛瑄之在南都与湛若水邹守益同主讲席是书乃其门人所编

  • 卷五·江永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五婺源江永撰衣服上始制衣服考礼运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治其麻丝以为布帛防云治麻丝为布帛谓五帝时○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上衣

  •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复次持诵者往于河岸。用白檀香作曼拏罗。献广大供养。时诵真言一阿庾多。至第七日复作广大供养。至夜半彼摩拏贺哩尼夜叉女。即来现身甚大苦恼。女言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超宣等编建宁百山景星禅院语录入院指山门云解脱门不二门门门相似最初一步毕竟从这里入。佛殿云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政当恁么时把柄在阿谁手里撒开坐具云欲识是非面目

  •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佚名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乃三天法师玄一真人为仙人云度讲说生死因缘之事。谓天地与人皆随因缘轮转相生,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皆非常会,死

  • 无双传·薛调

    《无双传》一卷,唐·薛调作,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又篇名或题作《刘无双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又有《虞初志》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鲁迅辑《唐宋传奇集

  • 雨村词话·李调元

    清代词话著作。4卷。李调元撰。李调元著此词话的目的很明确,他在自序中说:“存前人之是,正所以正今人之非”,“择其可学者取以为法,其不可学者取以为鉴”。古为今用,以利于时人创作,态度是可取的。全书杂评前人词作优劣,间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