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五回 刘太监榜斥群贤 张吏部强夺彼美

  却说刘瑾用事,肆行排击,焦芳又与他联络,表里为奸,所有一切政令,无非是变更成宪,桎梏臣工,杜塞言路,酷虐军民等情。给事中刘、吕翀,上疏论刘瑾奸邪,弃逐顾命大臣,乞留刘健、谢迁,置瑾极典云云。武宗览疏大怒,立饬下狱。这疏草传至南京,兵部尚书林瀚,一读一击节道:“这正是今世直臣,不可多得呢!”南京给事中戴铣,素有直声,闻林瀚称赏吕、刘,遂与御史薄彦徽,拜疏入京,大旨言元老不可去,宦竖不可任,说得淋漓感慨,当由刘瑾瞧着,忿恨的了不得。适值武宗击球为乐,他竟送上奏本,请为省决。恶极。武宗略阅数语,便掷交刘瑾道:“朕不耐看这等胡言,交你去办罢!”昏愦之至。刘瑾巴不得有此一语,遂传旨尽逮谏臣,均予廷杖,连刘、吕翀两人,亦牵出狱中,一并杖讫。南京御史蒋钦,亦坐戴铣党得罪,杖后削籍为民。出狱甫三日,钦复具疏劾瑾,得旨重逮入狱,再杖三十,旧创未复,新杖更加,打得两股上血肉模糊,伏在地上,呻吟不绝。锦衣卫问道:“你再敢胡言乱道么?”钦忽厉声道:“一日不死,一日要尽言责。”愚不可及。锦衣卫复将他系狱,昏昏沉沉了三昼夜,才有点苏醒起来,心中越想越愤,又向狱中乞了纸笔,起草劾瑾,方握管写了数语,忽闻有声出自壁间,凄凄楚楚,好象鬼啸,不禁为之搁笔。听了一回,声已少息,复提笔再书,将要脱稿,鬼声又起,案上残灯,绿焰荧荧,似灭未灭,不由的毛发森竖,默忖道:“此疏一入,谅有奇祸,想系先灵默示,不欲我草此疏呢。”当下整了衣冠,忍痛起立,向灯下祝道:“果是先人,请厉声以告。”祝祷方罢,果然声凄且厉,顿令心神俱灰,揭起奏稿,拟付残焰,忽又转念道:“既已委身事主,何忍缄默负国,贻先人羞?”遂奋笔草成,念了一遍,矍然道:“除死无大难,此稿断不可易呢。”鬼声亦止。钦竟属狱吏代为递入,旨下又杖三十,这次加杖,比前次更加厉害,昏晕了好几次。杖止三十,连前亦不过九十,安能立刻毙人,这明是暗中受嘱,加杖过重,令其速毙耳。至拖入狱中,已是人事不省,挨了两夜,竟尔毙命。惟谏草流传不朽,其最末一奏,小子还是记得,因录述于后。其词道:

  臣与贼瑾,势不两立,贼瑾蓄恶,已非一朝,乘间启衅,乃其本志。陛下日与嬉游,茫不知悟,内外臣庶,懔如冰渊,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漓,伏枕狱中,终难自默,愿借上方剑斩之。朱云何人,臣肯稍让。臣骨肉都销,涕泗交作,七十二岁之老父,不复顾养,死何足惜?但陛下覆国亡家之祸,起于旦夕,是大可惜也。陛下诚杀瑾,枭之午门,使天下知臣钦有敢谏之直,陛下有诛贼之明。陛下不杀此贼,当先杀臣,使臣得与龙逄、比干,同游地下,臣诚不愿与此贼并生也。临死哀鸣,伏冀裁择。

  这时候的姚江王守仁,任兵部主事,王文成为一代大儒,所以特书籍贯。见戴铣等因谏受罪,也觉忍耐不住,竟诚诚恳恳的奏了一本。哪知这疏并未达帝前,由刘瑾私阅一遍,即矫诏予杖五十,已毙复甦,谪贵州龙场驿丞。守仁被谪出京,至钱塘,觉有人尾蹑而来,料系为瑾所遣,将置诸死,遂设下一计,乘着夜间,佯为投江,浮冠履于水上,遗诗有“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潮泣子胥”二语。自己隐姓埋名,遁入福建武夷山中。嗣因父华就职南京,恐致受累,乃仍赴龙场驿。那时父华已接到中旨,勒令归休去了。户部尚书韩文,为瑾所嗛,日伺彼短,适有伪银输入内库,遂责他失察,诏降一级致仕。给事中徐昂疏救,亦获谴除名。文乘一鸁而去。瑾又恨及李梦阳,矫诏下梦阳狱中,因前时为文草疏,竟欲加以死罪。梦阳与修撰康海,素以诗文相倡和,至是浼康设法,代为转圜。康与瑾同乡,瑾颇慕康文名,屡招不往。此时顾着友谊,不得已往谒刘瑾。瑾倒屣出迎,相见甚欢。康乃替梦阳缓颊,才得释狱。为友说情,不得谓康海无耻。嗣是阉焰熏天,朝廷黜陟,尽由刘瑾主持,批答章奏,归焦芳主政。所有内外奏本,分为红本白本二种。廷臣入奏,必向刘瑾处先上红本。一日,都察院奏事,封章内偶犯刘瑾名号,瑾即命人诘问,吓得掌院都御史屠滽,魂飞天外,忙率十三道御史,至瑾宅谢罪,大家跪伏阶前,任瑾辱骂。瑾骂一声,大众磕一个响头,至瑾已骂毕,还是不敢仰视,直待他厉声叱退,方起身告归。屠滽等原是可鄙,一经演述,愈觉龌龊不堪。瑾以大权在手,索性将老成正士,一古脑儿目为奸党,尽行摈斥,免得他来反对。当下矫传诏旨,榜示朝堂,其文云:

  朕以幼冲嗣位,惟赖廷臣辅弼其不逮,岂意去岁奸臣王岳、范亨、徐智窃弄威福,颠倒是非,私与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韩文、杨守随、林瀚,都御史张敷萃、戴珊,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王纶、孙槃、黄昭,检讨刘瑞,给事中汤礼敬、陈霆、徐昂、陶谐、刘、艾洪、吕翀、任惠、李光翰、戴铣、徐蕃、牧相、徐暹、张良弼、葛嵩、赵仕贤,御史陈琳、贡安甫、史良佐、曾兰、王弘、任诺、李熙、王蕃、葛浩、陆昆、张鸣凤、萧乾元、姚学礼、黄昭道、蒋钦、薄彦徽、潘镗、王良臣、赵祐、何天衢、徐珏、杨璋、熊倬、朱廷声、刘玉翰、倪宗正递相交通,彼此穿凿,各反侧不安,因自陈休致。其敕内有名者,吏部查令致仕,毋俟恶稔,追悔难及。切切特谕!

  榜示后,且召群臣至金水桥南,一律跪伏,由鸿胪寺官朗读此谕,作为宣戒的意思。群臣听罢诏书,个个惊疑满面,悲愤填膺。自是与瑾等不合的人,见机的多半乞休,稍稍恋栈,不遭贬谪,即受枷杖,真所谓豺狼当道,善类一空呢。到了正德三年,午朝方罢,车驾将要还宫,忽见有遗书一函,拾将起来,大略一瞧,乃是匿名揭帖,内中所说,无非是刘瑾不法情事,当即饬交刘瑾自阅。瑾心下大愤,仗着口材,辩了数语,武宗也无暇理论,径自返宫。想是游戏要紧。瑾即至奉天门,立传众官到来,一起一起的跪在门外,前列的是翰林官,俯首泣请道:“内官优待我等,我等方感激不遑,何敢私讦刘公公?”哀求如此,斯文扫地。刘瑾闻言,把头略点,举起右肱一挥,着翰林官起去。后列的是御史等官,见翰林院脱了干系,也照着哀诉道:“我等身为台官,悉知朝廷法度,哪敢平空诬人?”谏官如此,亦足齿冷。瑾闻言狞笑道:“诸君都系好人,独我乃是佞贼,你不是佞贼,何人是佞贼?如果与我反对,尽可出头告发,何必匿名攻讦,设计中伤。”说至此,竟恨恨的退入内室去了。众官不得发放,只好仍作矮人,可怜时当盛暑,红日炎蒸,大众衣冠跪着,不由的臭汗直淋,点滴不止。太监李荣看他狼狈情状,颇觉不忍,恰令小太监持与冰瓜,掷给众官,俾他解渴,一面低声劝慰道:“现时刘爷已经入内,众位暂且自由起立。”众官正疲倦得很,巴不得稍舒筋骨,彼此听了李荣言语,起立食瓜,瓜未食完,只见李荣急急走报道:“刘爷来了!来了!”大众忙丢下瓜皮,还跪不迭。犬豕不如。刘瑾已远远窥见情形,一双怪眼,睁得如铜铃相似,至走近众官面前,恨不得吞将下去。还是太监黄伟,看了旁气不服,对众官道,“书中所言,都是为国为民的事,究竟哪一个所写?好男子,一身做事一身当,何必嫁祸他人?”刘瑾听了为国为民四字,怒目视黄伟道:“什么为国为民,御道荡平,乃敢置诸匿名揭帖,好男子岂干此事?”说罢,复返身入内。未几有中旨传出,撤去李荣、黄伟差使。荣与伟太息而去。等到日暮,众官等尚是跪着,统是气息奄奄,当由小太监奉了瑾命,一齐驱入锦衣卫狱中,共计三百多名,一大半受了暑症。越日,李东阳上疏救解,尚未邀准,过了半日,由瑾察得匿名揭帖,乃是同类的阉人所为,乐得卖个人情,把众官放出狱中。三百人踉跄回家,刑部主事何钺,顺天推官周臣,礼部进士陆伸,已受暑过重,竟尔毙命。死得不值。

  是时东厂以外,已重设西厂,应上文且补前未明之意。刘瑾意尚未足,更立内厂,自领厂务,益发喜怒任情,淫刑求逞。逮前兵部刘大夏下狱,坐戍极边,黜前大学士刘健、谢迁为民,外此如前户部尚书韩文,及前都御史杨一清等,统以旧事干连,先后逮系。经李东阳、王鏊等,连疏力救,虽得释出,仍令他罚米若干,充输塞下。众大臣两袖清风,素鲜蓄积,免不得鬻产以偿。还有一班中等人民,偶犯小过,动遭械系,一家坐罪,无不累及亲邻。又矫旨驱逐客籍佣民,勒令中年以下寡妇尽行再醮;停棺未葬的,一概焚弃。名为肃清辇毂,实是借端婪索。京中人情汹汹,未免街谈巷议。瑾且令人监谤,遇有所闻,立饬拿问,杖笞兼施,无不立毙。他还恐武宗干涉,乘间怂恿,请在西华门内,造一密室,勾连栉比,名曰豹房,广选谐童歌女,入豹房中,陪侍武宗,日夜纵乐。武宗性耽声色,还道是刘瑾好意,越加宠任。因此瑾屡屡矫旨,武宗全然未闻。李东阳委蛇避祸,与瑾尚没甚嫌隙。王鏊初留阁中,还想极力斡旋,嗣见瑾益骄悖,无可与言,乃屡疏求去。廷臣还防他因此致祸,迨经中旨传出,准他乘传归乡,人人称为异数。鏊亦自幸卸肩,即日去讫。乞休都要防祸,真是荆棘盈塗。

  此时各部尚书,统系刘瑾私人,都御史刘宇,本由焦芳介绍,得充是职,他一意奉承刘瑾,与同济恶。凡御史中小有过失,辄加笞责,所以深合瑾意。瑾初通贿赂,不过数百金,至多亦只千金,宇一出手,即以万金为贽仪。可谓慷慨。瑾喜出望外,尝谓刘先生厚我。宇闻言,益多馈献。未几即升任兵部尚书,又未几晋职吏部尚书。宇在兵部,得内外武官贿赂,中饱甚多,他自己享受了一半,还有一半送奉刘瑾。及做了吏部尚书,进帐反觉有限,更兼铨选郎张襘,系刘瑾心腹,从中把持,所有好处,被他夺去不少。宇尝自叹道:“兵部甚好,何必吏部。”这语传入瑾耳,瑾即邀刘宇至第,与饮甚欢,酒至数巡,瑾语刘宇道:“闻阁下厌任吏部,现拟转调入阁,未知尊意何如?”宇大喜,千恩万谢,尽兴而去。次日早起,穿好公服,先往刘瑾处申谢,再拟入阁办事。瑾微哂道:“阁下真欲入相么?这内阁岂可轻入?”想是万金,未曾到手。宇闻此言,好似失去了神魂一般,呆坐了好半天,方怏怏告别。次日即递上乞省祖墓的表章,致仕去了。腰缠已足,何必恋栈,刘宇此去,还算知机。

  宇既去位,张綵即顶补遗缺,不如馈瑾若干。变乱选格,贿赂公行,金帛奇货,输纳不绝。苏州知府刘介,夤缘张綵,由綵一力提拔,入为太常少卿。介在京纳妾,虽系小家碧玉,却是著名尤物。綵素好色,闻着此事,便盛服往贺,介慌忙迎接,殷勤款待。饮了几觥美酒,綵便要尝识佳人,介不能却,只得令新人盛妆出见,屏门开处,但见两名侍女,拥着一个丽姝,慢步出来,环珮声清,脂粉气馥,已足令人心醉,加以体态轻盈,身材袅娜,仿佛似嫦娥出现,仙女下凡,走至席前,轻轻的道声万福,敛衽下拜。惊得张綵还礼不及,急忙离座,竟将酒杯儿撞翻。綵尚不及觉,至新人礼毕入内,方知袍袖间被酒淋湿,连自己也笑将起来。描摹尽致。早有值席的侍役,上前揩抹,另斟佳酿,接连又饮了数杯。酒意已有了七八分,綵忽问介道:“足下今日富贵,从何处得来?”介答道:“全出我公赏赐。”綵微笑道:“既然如此,何物相报?”介不暇思索,信口答道:“一身以外,统是公物。凭公吩咐,不敢有私。”綵即起座道:“足下已有明命,兄弟何敢不遵?”一面说着,一面即令随人入内,密嘱数语,那随役竟抢入房中,拥出那位美人儿,上舆而去。綵亦一跃登舆,与介拱手道:“生受了,生受了。”两语甫毕,已似风驰电掣一般,无从追挽。刘介只好眼睁睁的由他所为,宾众亦惊得目瞪口呆,好一歇,方大家告别,劝慰主人数语,分道散去。介只有自懊自恼罢了。到口的肥羊肉,被人夺去,安得不恼。

  张綵夺了美人,任情取乐,自在意中。过了数月,又不觉厌弃起来,闻得平阳知府张恕家,有一爱妾,艳丽绝伦,便遣人至张恕家,讽他献纳。恕自然不肯,立即拒复。綵讨了没趣,怀恨在心,便与御史张襘密商。綵即运动同僚,诬劾恕贪墨不职,立逮入京。法司按问,应得谪官论戍,恕受此风浪,未免惊骇,正要钻营门路,打点疏通,忽见前番的说客,又复到来,嘻嘻大笑道:“不听我言,致有此祸。”恕听着,方知被祸的根苗,为珍惜爱妾起见,愈想愈恼,对了来使,复痛骂张綵不绝。来使待他骂毕,方插口道:“足下已将张尚书骂彀了,试问他身上,有一毫觉着么?足下罪已坐定了,官又丢掉了,将来还恐性命难保,世间有几个绿珠,甘心殉节,足下倘罹不测,几个妾媵,总是散归别人,何不先此回头?失了一个美人,保全无数好处哩。”说得有理。恕沈吟一回,叹了口气,垂首无言。来使知恕意已转,即刻趋出,竟着驿使至平阳,取了张恕爱妾,送入张綵府中,恕方得免罪。

  小子有诗叹道:

  毕竟倾城是祸胎,为奴受辱费迟徊。

  红颜一献官如故,我道黄堂尚有才。

  阉党窃权,朝政浊乱,忽报安化王寘鐇,戕杀总兵官,传檄远近,声言讨瑾,居然造反起来。欲知成败情形,且待下回续表。

  ----------

  本回纯为刘瑾立传,见得刘瑾无恶不为,比前时王振、曹吉祥、汪直一流人物,尤为狠戾,读之尤令人切齿。李东阳委蛇其间,尚得久居相位,无怪世人以靦颜讥之。然陈太邱之吊张让,亦自有枉尺直寻之见,不得全为东阳咎也。刘宇、张綵,皆系阉党,刘宇去而张綵得势,两夺他人爱妾,无人讦发,明廷尚有公理乎?吾谓明臣未必畏张綵,实畏刘瑾,金水桥之听诏,奉天门之跪伏,令人胆怵心惊,何苦为刘介、张恕一伸冤愤。且介亦自取其咎,恕复仍得好官,多得少失,无怪其尽为仗马寒蝉也。武宗不明,甘听阉党之播弄,国之不亡,犹幸事耳。

猜你喜欢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十七·佚名
  尚史卷三·李锴
  大事记通释卷三·吕祖谦
  皇王大纪卷六十七·胡宏
  七三八 河南巡抚雅德奏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郑覃传·刘昫
  余继登传·张廷玉
  徐忠传·张廷玉
  唐纪四十四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亥、783)·司马光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司马光
  附录三·孙中山
  卷九十·佚名
  卷十八·佚名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176_1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 提要·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李太白集注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 李太白集注三十六卷国朝王琦撰琦字琢崖钱塘人注李诗者自杨齐贤萧士贇後明林兆珂有李诗钞述注十六卷简陋殊甚胡震亨驳正旧注作李

  • 卷六·乾隆

    卷六陇西李白诗六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萧曹安山兒屼。耿贾摧欃枪。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 南湖集巻上·贡性之

    (元)贡性之 撰送赖孝子并序赖生闽之清流人也国初大军下闽生兄弟俱幼母陷军中生既长南北走万里寻其母不得阅二十年后始克见于淛江之杭州以母名在官籍中求去不许钱塘柴芝坞闻而悯之力陈其事于当道始得奉母南还时清流茂宰

  • 第四十五出 收监送饭·佚名

    【水底鱼儿】(净)我是都牢头,做人爱欧留。有人落(洛)牢门,定是落我阄。骗得钱银,诸般都齐到。返去还我都牢娘,叫我实是爻,叫我实是爻。我做都牢有名声,因人见我尽着惊。面前叫我都牢叔,背后叫我充军兄。小人不是别

  • 太祖纪一·薛居正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或云本常氏之子,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 《五代会要》:周虢叔之后。 高祖讳璟,广顺初,追尊为睿和皇帝,庙号信祖,陵曰温陵;高祖妣张氏,追谥睿恭皇后。曾祖讳谌,汉赠太保

  • 卷四百九十七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己卯朔,上批:宗室右侍禁士實修進藝業,可特授承務郎。   庚辰,鄜延路經略使呂惠卿言,修築開光堡畢工,乞賜名。詔賜名開光堡。(三月十九日。)   奉國軍留後安定郡王世開卒。輟朝,臨

  • 邢文伟传·刘昫

    邢文伟,滁州全椒县人。年轻时与和州高子贡、寿州裴怀贵都以学问广博闻名于江淮之间。咸亨年间,升任太子典膳丞。当时皇太子李弘在东宫,很少接见东宫大臣,文伟就减少肴馔,上书道:“臣下见《礼·戴记》中记载:‘太子受冠礼成人

  • 第十七节 加里波的之辞职·梁启超

    加富尔既去,王慰留不可,乃以拉达志代之。拉达志者,无主义,无定见,因循姑息,非乱世宰相才也。受事之后,即命撤散义勇兵(义勇兵,爱国人民报效而来,加里波的所统也)。加里波的不可,乃自下令于军中曰:“政事之方针,非吾侪军人所得与闻。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八仪仗下皇后卤簿    皇太子卤簿杂録皇后卤簿大定十九年昭德皇后吉仪用唐令皇后卤簿共二千八百四十四人清游旗队三十人执带横刀二人夹并带弓箭横刀并平巾帻绯裲裆大口袴金吾卫折冲都尉

  • 卷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七十二歌颂十二【词臣四】万寿颂【有序】翰 林 院 侍 读 【臣】 魏 方泰【臣】闻太极肇分上元初辟斗枢电绕华渚星流暨白气与黄云越瑶光而石纽载诸信史各有奇徵盖宝籙之膺璇图之握百

  • 卷十一·张自超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十一高淳张自超撰定公元年春王【据左氏昭公丧至壤隤公子宋先入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戊辰公即位则是年旷六月无君矣何以纪元哉诸儒以为追书之也是已当是旧

  • 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佚名

    尔时观自在,复说三摩地。最上清净法,是即金刚手。调伏於诸恶,而现莲花部。诸佛方便力,利益众生故。忿怒大明王,清净诸三有。以众生性欲,未远离诸染。诸佛无碍力,起大悲愍心。尚未能救度,是故观自在。说此三摩地,是三世诸佛。大

  •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名梵摩难。常供养佛及众僧。每得斋日。王辄宿敕群臣严驾。王便导从数千人到佛所。五体投地。稽首佛足。佛每为诸天人民说经

  • 序·知玄

    御制水忏序夫三昧水忏者。因唐悟达国师知玄。遇迦诺迦尊者。以三昧水为濯积世怨仇。知玄遂演大觉之旨。述为忏文。普利将来甚盛心也。其为福德莫可涯涘。所谓三昧者。正受之名也。不受诸受乃为正受。真空寂定此心不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第三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初举友依正。后汝可往下劝往教问。今初。国名胜乐者。次下知识寄当初住。胜过前位是信所乐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义。一寂静不动义。二高出周览义。以况初住。解心创立依定发慧。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法云

    律分五部篇第四十一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食讫。令罗云洗涤失手[打-丁+暴]钵。以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故迦叶阿难末田和。修鞠

  • 希腊棺材之谜·埃勒里·奎因

    《希腊棺材之谜》被誉为推理小说中的圣经,埃勒里·奎因作品里的绝世经典。在《希腊棺材之谜》中,奎因从不“顾左右而言他”,而是从头至尾以单刀直入的方式,将读者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事件推理的若干个关键逻辑点上,如遗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