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康熙十六年八月丁未,命遣猓猓总兵官陆道清还云南。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猓猓总兵官陆道清请还云南从中举事,相机鼓动土司;可否发往,伏俟睿裁!上命遣陆道清回云南宣布宽大德意,晓谕土司;倘未便举事,亦听其还乡,使彼父母妻子得以完聚。其布政使周昌、黄九畴仍留安亲王所,俟有机会,题明遣往招抚。
  命总督董卫国领兵剿逆朱统锠。卫国奏:逆贼朱统锠复犯江右,已破贵溪、滤溪诸县;臣请亲率所部官兵,前往扑剿。上命卫国便宜进剿。
  命备养马匹于南昌诸处。上谕议政王等曰:外藩蒙古王等捐马甚多,江西邻近湖广、广东,乃适中之地,可拨五千匹发往南昌,令总督董卫国遴委贤能官员督视秣养。后又命简选兵部喂养马及营驿马二千匹发往湖广武昌,饲秣备用。
  臣谨按:马匹为大兵急需,所关綦重。时禁旅徂征已历数载,皇上虑军行日久,战马不无疲损;若进剿逆寇,或有缺乏。则江、楚诸省素非产马之区,一时不能骤得;从京师发往,道里遥远,必致有误事机。故前此屡谕兵部,解马军前。至是,复令拨马于南昌、武昌豫为备养,以待不时之用。其后大兵克定湖南,分路前进,即以此马分给士卒;故征讨所至,甚得其力。盖由皇上先事区画、戎备充周,所以王师规取滇南,无少稽滞也。
  乙卯,命诛逆贼谢厥扶等。尚之信奏:祖泽清以所执伪顺德水师总兵谢厥扶、随征总兵邓震奇、监纪同知谢济、水师游击韩达、戎旗守备韩元龙、中军守备欧国勋、邓骏解送到臣,今监锢候旨。上命之信,文到日即将谢厥扶等七犯正法。
  丙辰,命选便习舟楫者。先是,上命总督阿席熙招募鸟船所需舵工、水手;至是,阿席熙奏:舵工、水手若于八月内召足,随船解送,似难必得。上谕:鸟船需用舵工、水手,最为要紧;宜用精熟谙练之人。河南、山东、湖广、江南、江西、浙江、山西俱有福建投诚开垦官兵,多习水性;其行令各该巡抚遴选便于舟楫者报部。其舵工、水手仍听总督阿席熙多方召募;如不能足数,即以各省所报官兵酌量发往。
  丁巳,敕将军穆占规断贼后。总督金光祖奏:广西马逆及孙延龄交战,抚臣傅宏烈已统兵西行。又楚逆方逼韶城与我兵对垒,乞多遣满兵以资剿御。上谕:逆贼吴三桂分遣贼兵侵犯广东韶州、广西桂林诸处,皆由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将军穆占等拥兵坐守长沙,不即破贼平定湖南所致也。岳乐等其以文到日,即分兵令穆占率赴乐昌诸处,以断来犯韶州贼兵后路,夹而攻之;度未可行,穆占即会同大将军简亲王喇布进取衡、永诸处,以断侵犯两粤贼兵后路。其抚蛮灭寇将军巡抚傅宏烈既统兵赴援广西,听其相机堵剿、平定地方。
  癸亥,趣尚之信赴韶州。时将军莽依图奏:臣自省城启行,于七月十四日抵韶州,见城北陆路逆贼掘壕数重与官军对垒;请发大兵星驰赴援。尚之信又奏;粤地土寇尚多,潮、惠人心未定,且高州四府屡报贼警;臣属官兵,不得不留镇省会。上谕:令将军拉哈达、赖塔等大兵至潮州,刘进忠等俱已归顺,海寇败遁,粤境悉平;而尚之信又以土寇为辞,不离省城:则逆贼各路来犯粤东,又复可虞。不但广西难复、楚贼难灭,而广东势亦难保。尚之信其以文到日即亲统官兵速赴韶州,与将军莽依图等并力却贼。
  丁卯,将军巡抚傅宏烈奏复梧州。宏烈率官兵进取广西,会伪将军赵天元等七人拥众万余,据守梧州。是月二十六日,贼出城迎战;我兵水陆奋击,败之,斩首无算,乘胜遂复梧州,天元等仅率百人弃马遁。
  戊辰,命大将军安亲王岳乐遣兵守醴陵。岳乐奏:醴陵,江、楚接壤要地;乞敕简亲王遣无事地方兵每佐领三人驻守。上谕:近览简亲王奏,江西大兵调发诸处剿贼,防守要汛;兵力既分,无可复调。将军穆占自岳州带往兵令分每佐领四人留驻长沙,听安亲王酌量遣发,赴醴陵防守。
  甲戌,命署副都统赫埒布等协剿叛贼黄四标。将军莽依图奏:投诚总兵黄四标逃奔入山;又据始兴县报投诚总兵薛起龙叛变,率贼众四千屯驻江口,掳掠民间子女。臣调兵省城今尚未至,韶州官兵又不可动;乞调附近之兵,以资扑剿。上命驻守南安署副都统赫埒布就近领兵前往,会同南雄总兵官宋四箴等协力速灭叛贼黄四标、薛起龙等,以靖地方。
  九月丙子,诏增荆州兵。先是,上谕兵部:今广东底定,正当破贼之时;亟宜添发大兵平定湖南,剿灭逆贼吴三桂。顷大将军公图海报我兵已经撤回陕西,见有大将军、将军、提督剿贼防汛,自无不足;且满洲大兵,又复不少,宜分满兵每佐领三人并酌选将军、提督所部绿旗兵,同京师兵每佐领三人遣赴湖广。其令图海会同各将军、提督确议以闻。至是,图海等奏:臣等本宜拨满兵每佐领三人发往湖广,但陕西幅员辽阔,所在防汛;今议分满兵每佐领二人,酌遣三将军、二提督标下绿旗兵三千人同满洲大兵付大臣一人率赴荆州,余兵分守各隘。上谕:前览大将军顺承郡王奏,欲自荆州渡江,请发将军鄂鼐所携舟师并将军穆占所部精兵每佐领五人及前锋兵绿旗兵以资进剿。又大将军贝勒尚善等奏,请留将军鄂鼐每佐领兵五人仍驻岳州;仍如前请,添发鸟船四十艘、精兵每佐领四人,庶贼船可破。今当秋爽,正进兵破贼之时。且吴逆现驻湘潭,分遣荆、岳贼兵侵犯两粤;宜乘逆贼势分,增荆州诸处兵,令顺承郡王统率渡江鼓行灭贼。即势有未便,仍当临江扬兵,以牵制逆贼。俟鸟船告竣,即将所添官兵发遣贝勒尚善军前,令击破贼船,水陆夹攻岳州。大将军公图海等速分满兵每佐领二人,委大臣一人速赴荆州。其绿旗官兵可减一千,止拨二千;令原统辖官率往。又山西提督周卜世,亦令率所辖官兵同赴湖广。所调山、陕绿旗兵,其酌予赏赉,官各加一级。更拨京师兵每佐领护军二人、骁骑一人添发湖广,令公温齐统之,副都统杭奇、穆舒为两翼;温齐、杭奇参赞军务。
  命一等候马三奇为潮州总兵官。先是,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请以一等侯马三奇补授平阳总兵官;上允之。至是,杰书等又奏:潮州重地,非得材能不可。马三奇材力骁壮,着有战功;且潮州官兵,大半马得功旧部。若以三奇为潮州总兵官,则众心俱服。上乃授三奇为潮州总兵官;其前授总兵官王国栋,着以粤东要地总兵缺补用。
  命耿精忠仍驻潮州。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奏言:漳、泉诸处稍定,臣等随授都统赖塔平南将军印,选前锋护军共二千余暂守潮州。其内府佐领兵及喀喇沁土默特兵,令将军拉哈达率赴会城。靖南王下官兵,亦留守潮州。令耿精忠但携其护卫亲军与拉哈达偕来。上命耿精忠仍驻潮州,复敕谕杰书及尚书介山、侍郎吴努春等曰:今当剿灭吴逆、招携拊顺之时,不宜遽调精忠还会城,以疑众心。王及大臣等不将兹事预请,即撤精忠,殊为失计。嗣今凡重有关系若此等事者,务熟筹请旨,毋得轻忽。
  癸未,调和硕额驸华善等领兵赴江西。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奏;臣等或进取衡、永,或救援韶州,必厚增兵力,始克有济;乞多拨就近官兵,星驰前至。上谕:和硕额驸华善、学士萨海率江宁所有盛京兵三百、自京拨往汉军兵三百、徽州驻守满兵五十、蒙古兵六百速赴江西;抵南昌日,合多诺等兵多选有马者,率赴简亲王军前,以听调遣。
  华善所佩平寇将军印,留付署副都统科尔扩岱管理江宁事务。至安庆见有抚标兵提督王永誉,可量率所部兵往守徽州。
  己丑,总督董卫国奏泸溪诸贼平。卫国率官兵进剿逆贼朱统锠,是月初三日大败贼众于泸溪诸处,擒伪总兵金洪、尹文郁及统锠子议涵、侄议汉,尽歼余贼;统锠为贼党执送闽省,地方悉定。
  乙未,诏责将军穆占。穆占奏:臣等于本月初二日赴袁州察访进兵道路,即赴乐昌;如有未便,则会合简亲王进取衡、永。又前议留臣兵每佐领四人于安亲王所,适兵部遣咨以文到日即分兵赴乐昌,用是悉师以往,未获分留长沙。上责之曰:穆占不进取乐昌,不赴茶陵、攸县,径回袁州,以会同简亲王为辞;又自违本议,自荆、岳所带官兵尽携赴袁,不分留长沙:殊属不合!穆占其速如前议,分每佐领兵四人留安亲王军前,其或进取乐昌,或由茶陵、攸县进取衡、永,作速定议前进;一面奏闻。
  戊戌,命增造战舰。先是,上谕议政王等:逆贼吴三桂凭江湖之险抗拒大兵,为日已久;若不速行剿灭,湖南民困无有已时。闻逆贼多备鸟船战舰,死拒我师。我师亦宜倍制鸟船、沙船,更令捐助盐船多载粮米,由岳江入洞庭尽占江湖,断贼粮道,夹攻岳州;如事属可行,应遣贤能大臣官员会同督、抚克期造船,多设水师营绿旗兵同大兵齐进,期于一举灭贼。但增船破贼,事关机要。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贝勒尚善等身在地方,与贼逼近;应否举行?着速议以闻。至是,勒尔锦等议奏:若令舟师入洞庭尽占江湖,断贼粮道;即合新旧船舰,亦不敷用。久泊风涛,我船不利;若泊于南浔港一带,非并设陆路重兵,则我船不得傍岸,势不能久占江湖、阻贼饷路也。但逆贼造船未已,长江关系最重,目前计之,造船虽无大益,然贼舟渐增之时,我舟又非可骤得,预行添造,甚属有稗。鸟船、沙船可载数月之米,其捐助盐船似应停止。上命造鸟船六十艘、沙船二百艘,户部尚书伊桑阿赴江南同该督、抚速行督造;俟船将告竣,更添发绿旗官兵,盐船停其捐助。
  臣谨按:逆贼所以久踞岳州者,恃有江湖之险、舟舰之众;苟不夺其所恃,岳州难以遽拔。皇上因多造鸟船、沙船,毕占江湖,断贼饷道,诚为制胜要算;而行间诸将犹以风涛可虑,不能久泊为辞。赖皇上神谟独断,特遣大臣克期督造,配兵入湖,扼其险要、断其资粮。未几,贼果食尽援绝,弃岳州而溃遁矣。由是观之,凡水陆情形、攻围机要,无一不在圣明睿照之中;洵非诸将所能仰窥万一也。
 

猜你喜欢
  ●靖康稗史之二·确庵耐庵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一、应将曾静案及其主犯押送·雍正
  第一百五回 遭旁殴章宗祥受伤 逾后垣曹汝霖奔命·蔡东藩
  千百年眼卷一·张燧
  元明事类钞卷八·姚之骃
  元明事类钞卷七·姚之骃
  总目录·商辂
  ◎曾毓隽幸脱虎口·刘以芬
  第四章亲子·佚名
  七三八 河南巡抚雅德奏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六○六 谕着四库馆总裁福隆安等专司考核督催以期迅速蒇事·佚名
  第七章 副目 哨长 队官·冯玉祥
  一五 鲁老太太·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十四·薛允升
  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关汉卿

    (末、小旦云了)(打救外了)(正旦共夫人相逐慌走上了)(夫人云了)怎想有这场祸事!(做住了,唱) 【仙吕】【点烽唇】锦绣华夷,忽从西北天兵起。觑那关口城池,马到处成平地。 【混江龙】许来大中都城内,各家烦恼各家知。且说君臣分散,想俺父

  •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十八·张廷玉

        蔡时鼎 万国钦 饶伸 汤显祖瑽中立 杨恂 姜士昌 马孟祯 汪若霖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进士。历知桐乡、元城,为治清严。征授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玉兼分守事,时鼎言不可,并及玉不法状。御史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五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曹参世家第二十四    史记五十四 平阳侯【晋州城即平阳故城也】曹参者沛人也【按沛今徐州县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明 俞汝楫 编圣训英宗睿皇帝祀礼之训宣德十年六月勅行在太常寺官曰朕惟祀神国之大事庙宇坛墠惟修惟洁犠牲粢盛惟丰惟备珪币香祝荐献之具乐舞之设咸用整饬惟尔之职凡典守坛庙及诸执事尔恒戒

  • 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宋敏求

    唐大诏令集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

  • 凡封爵·朱元璋

    职制凡封爵皇太子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亲王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公主授以金册,婿皆称驸马都尉,赐诰命。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

  • 张廷金·周诒春

    张廷金 字贡九。年三十岁。生于江苏无锡。已婚。永久通信处。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收转。初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电气工程。宣统三年。入鄂海阿省立大学。民国二年。得电气工

  • 读春秋纲领·李廉

    孔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又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又曰如有用我者吾其

  • 提要·汪绂

    【臣】等谨案参读礼志疑二卷国朝汪绂撰绂一名烜字灿人婺源人是书取陆陇其所着读礼志疑毎条标列而以己意附参于各条之下其于三礼大端若谓南郊即为圜丘大社即为北郊禘非祭天之名路寝不得仿明堂之制又力斥大飨明堂文王配

  • 卷七十七·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论语先进第十一白圭章疏诗云至为也○故反覆读此也【监本也字阙反误三】顔路章疏孔曰至辞也○然鲁终不能用孔子【下脱孔子

  • 卷三十二·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说卷三十二  宋 时澜 撰康王之诰第二十五   周书舜除尧之丧格庙而咨岳牧成王除武王之丧朝庙而访羣臣皆百代之正礼然成汤方没伊尹遽偕羣后侯甸训太甲焉礼固有时而变矣说者不疑太甲受伊尹

  • 嘱累品第二十八·佚名

    於是总{敖力}王菩萨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善分别说此经典义。所演微妙其辞粲丽。菩萨元首所当行者,降制一切诸魔异学。方便随时导御诸典。而复悦可得众生心。出生一切诸乘之行。悉入如来无极功勋。亲具诸愿显现大道。

  • 百論卷下·欧阳竟无

      提婆菩薩造 婆藪開士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破情品第五   外曰.   定[一]有我所.有法現前有故.〈修妬路〉   情塵意合故知生.此知是現前知.是知實有故情塵意有。內曰.   見色已知生何用。〈

  • 一窒六窗·佚名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ldquo;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rdquo;洪恩禅师回答道:&ldquo;我向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

  •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言。有一菩萨名摩里支。而彼菩萨恒行

  • 台湾旅行记·佚名

    本书(一册一一○面六六、○○○字)合刊三篇「台湾旅行记」,分由邱文鸾、刘范征、谢鸣珂撰着。按民国四年十二月间,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何缵(系甫)尝率领学生渡台旅行,辑有「台湾修学旅行报告书」一种,内载何氏「绪言」一

  •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本善

    参学门人悟深编集。上堂,普说,示五羊深禅人,示本空禅人,示徒悟玄,嘱大川关主,普说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