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词之有图谱,犹诗之有体格也。诗本于古歌谣,词本于周诗三百篇,皆可歌。凡散见于《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者,班班可考也。汉初乐府亦期协律,魏晋讫唐,诸体杂出,而比于律者盖寡。唐之中叶,始为填词,制调倚声,历五代、北宋而极盛。崇宁间《大晟乐府》所集,有十二律六十家八十四调,后遂增至二百余,换羽移商,品目详具。逮南渡后,宫调失传,而词学亦渐紊矣。夫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否则,音节乖舛,体制混淆,此图谱之所以不可略也。间览近代《啸余》、《词统》、《词汇》、《词律》诸书,原本《尊前》、《花间》、《草堂》遗说,颇能发明,尚有未备。既命儒臣,先辑历代诗余,亲加裁定;复命校勘词谱一编,详次调体,剖析异同,中分句读,旁列平仄,一字一韵,务正传讹。按谱填词,沨沨乎可赴节族而谐筦弦矣。《乐记》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哀乐喜怒感于心,而传于声。词之有调,亦各以类应,不可牵合,而起调毕曲,七声一均,旋相为宫,更与周礼大司乐三宫、汉制三统之制相准。故紫阳大儒而诗余不废,是编之集,不独俾承学之士,摅情缀采,有所据依,从此讨论宫商,审定调曲,庶几古昔乐章之遗响,亦可窥见于万一云。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三级陈邦彦奉勅敬书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二·彭定求
  姚镛·唐圭璋
  第九出 悬标·李渔
  第三十六章 众生业报·屠隆
  第十四出 励志·叶宪祖
  北郭集原序·许恕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译诗)·徐志摩
  二集卷四十一·乾隆
  卷三百七十四·陈思
  卷八十九·陈思
  文公集补钞·吴之振
  卷四十三·吴之振
  卷一百三十二·陈廷敬
  赠赵公·张说
  黄机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冯去非·唐圭璋

      去非字可迁,号深居,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人。绍熙三年(1192)生。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干办淮东转运。宝祐四年(1256),召为宗学谕。理宗下诏立石,禁三学诸生上书,去非不肯书名,遂罢归。年八十馀卒。   八声甘州   过松江  

  • 卷一百四十四·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四 ∷起阏逢敦牂正月,尽旃蒙协洽十二月,凡二年。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淳熙元年金大定十四年   春,正月,庚子,帝以衢州措置会子比佗州稽缓,提刑赵彦端特降两官。曾怀言

  • 第九十七回 御苑赏花巧演古剧 隋堤种柳快意南游·蔡东藩

      却说炀帝抚侯女遗骸,且泣且语道:“朕本爱才好色,不意宫帏里面,有卿才貌,偏不相逢,朕虽未免负卿,但卿亦命薄,朕又缘悭,此去泉台,幸勿怨朕。”说罢又哭,哭罢又说,絮絮叨叨,好似潘岳悼亡,感念不休。忽有侍卫入报道:“许廷辅拿到了

  • 卷二十六·佚名

    七日十七日(壬午),孙士毅奏言:粤省先调兵丁二千名,已于六月中旬陆续抵厦,此时应已全数到台。至续调二千名内:督标及增城惠来营一千名,七月初五、六等日,即可出境;右翼镇标一千名,距潮较远,七月二十日外亦可点送赴闽。所有现在添调

  • 二百六十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江南蝗灾情形并报米价摺·佚名

    雍正二年五月初六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 江南因去冬雪少,今年闰四月间,蝗蝻生发,幸在二麦登收之时,不能为害。今自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连得大雨,淋漓沾沛,蝗蝻僵灭大半,百姓俱现在插苗,及时播种,人心慰悦,太平无事。 目下米

  • 通志卷一百七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上后汉卓茂 鲁恭【弟丕】魏霸 刘寛 伏湛【子隆】侯霸【韩歆】宋【则】蔡茂【郭贺】冯勤 赵熹 牟融 韦彪【族子义义兄豹】宣秉 张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郭

  • 卷四十二之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二之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昭公二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刘氏敞曰谷梁云着有疾非也但云至河乃复安知有疾乎】【李氏亷曰案左氏晋之辞公未为失春秋止罪公之轻动耳若胡无乃成少姜

  • 十国春秋卷二十二·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八王崇文王彦俦何敬洙柴克宏王崇文字光福吴功臣绾之子也为人重厚儒雅博综经史以门第壻于义祖出为歙吉二州刺史庐陵民尚气喜讼以先止为怯号难治崇文一以法治之不少贷讼为衰息迁百胜军节度使建州初平以

  •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陈寿

    (王粲传、卫觊传、刘睼传、刘劭传、傅嘏传)王粲传,(附徐睷等传)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县人。曾祖父王龚,顺帝时为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为司空,他们都是位列三公的汉室重臣。父亲王谦,当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因为是名公后裔,何进

  • 第四章以七事为证·孙中山

    前三章所引以为“知难行易”之证者,其一为饮食,则人类全部行之者;其二为用钱,则人类之文明部分行之者;其三为作文,则文明部分中之士人行之者。此三事也,人类之行之不为不久矣,不为不习矣,然考其实,则只能行之,而不能知

  • 梅华铨·周诒春

    梅华铨 字华权。年二十九岁。生于广东台山县。父炳垣。业商。已婚。本籍住址。广东台山县良州村。自费游美。光緖三十年。入纽约高等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

  • 卷九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九目録书经钦明文思安安监察御史【臣】熊学鹏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监察御史【臣】彭肇洙帝曰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嵗允厘

  • 譬喻品第十二·佚名

    佛告善业。譬若大海中船卒坏。其船中人不取板樯不能得渡必於水死。若得板若樯有健者乘骑便不死。当知顺随海水出也。闿士大士有信乐有定行有精进。欲得无上正真道而不得明度。变谋明慧不得学。当中道得应仪缘一觉道。

  •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道宣

      习禅初 正传二十三 附见十五。   梁钟定林寺释僧副传一。   梁钟山延贤寺释慧胜传二(慧初)   梁江州庐山释道珍传三(法归 慧景)   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四。   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五(道宵

  • 灵济真君注生堂灵签·佚名

    灵济真君注生堂灵签,撰人不详。此书亦为「洪恩灵济真君」灵签,当出于明代。原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全书有签诗六十四首。皆为七言绝句。如第一签云:「上吉。夜来吉梦叶熊罴,嘉庆盈门立可期。孔子释氏亲抱送,定

  •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佚名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叙述传授洞神经箓之科仪。书中首先论述洞神部经箓源出始末,并列举其篇目,据称洞神部经箓包括《大有箓图三皇文》、《八帝妙精经》、《玄

  • 绥广纪事·高拱

    广东久遭寇乱敝甚予为计处吏治颇殚心力又推殷石汀为总督经略其地遂以底宁凡予所筹划不能悉记惟疏书一二尚存特录藏之备故实云

  • 法苑珠林·道世

    佛教类书。道世撰,100卷。自宋以后开始入藏。宋、元、明、清各藏皆录为100卷。但嘉兴藏为120卷。道世,中国唐代僧人。俗姓韩,字玄恽。原藉伊阙(今河南洛阳),迁居京兆(今西安市)。12岁时,在青龙寺出家,“律宗研核,书籍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