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兵五

○处降

典属国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百官表。)文帝时,弓高侯韩隤当以匈奴相国降,侯。(功臣表。)

襄城侯韩婴以匈奴相国降,侯。(同上。)

景帝时,匈奴徐卢等五人降汉,上欲侯之以劝后,周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将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上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周亚夫传。)

武帝元狩二年,(表作三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本纪。)安定。(三水。)天水。(勇士。)

上郡。(龟兹。)西河。(美稷。)

五原。(蒲泽。)以上并属国都尉治。(地理志。)宣帝神爵二年,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五凤三年,置西河北地属国,以处匈奴降者。(并宣纪。)

诸从蛮夷来归谊,及以亡名数自占者,内史县令主。(淮南厉王传。)越骑校尉掌越骑。(百官表,如淳曰,越人丙附以为骑也。)

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长水,胡名也,宣曲,观名,胡骑之屯于宣曲者。)

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以上并百官表,师古曰,胡骑之屯于池阳者也。)武帝遣赵破匈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以击胡。(张骞传。)

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本传。)

宣帝神爵元年,发胡越骑羌骑诣金城。(本纪,徐天麟按,羌骑亦以羌人内附者为之。)

杜侯复陵支,以匈奴归义,因孰王从骠骑将军击左王,以少破多,捕虏三千一百,侯千三百户。(功臣表。)

众利侯伊即轩,以匈奴归义,楼剸王从骠骑将军击左土手剑合,侯千一百户。(同上。)○捕盗

武帝时,杜周任用,是时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洋有梅免百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于是上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使督之,犹弗能禁,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部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都,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寝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咸宣传。)

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督三辅盗贼。(本传。)天汉元年,闭城门大搜。

二年,大搜,(索奸人也。)泰山琅邪群盗徐勃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郡逐捕,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诛,十一月,诏关都尉曰,今豪杰多远交东方群盗,其谨察出入者。

征和元年,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十一日乃解。(以上并本纪。)

宣帝即位,久之,勃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勃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勃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滨遐远,不霑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勃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器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勃海又多劫掠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龚遂传。)

尹翁归守右扶风,选用廉平,疾奸吏,以为右职,奸邪罪名,亦县县有名籍,盗贼发共比伍中,翁归辄召其县长吏,晓告以奸黠主名,教使用类推迹盗贼所过抵,类常如翁归言,无有遗脱,缓于小弱,急于豪强,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责以员程,不得取代,不中程,辄笞督,极者至以??自刭而死,京师畏其威严,扶风大治,盗贼课常为三辅最。(尹翁归传。)

宣帝时,勃海胶东盗贼并起,张敞上书自请治之,曰山阳郡户九万三千,口五十万以上讫,计盗贼未得者七十七人,他课诸事亦略如此,臣敞愚驽,既无以佐思虑,久处闲郡,身逸乐而忘国事,非忠孝之节也,伏闻胶东勃海左右郡,岁数不登,盗贼并起,至攻官寺,篡囚徒,搜市朝,劫列侯,吏失纲纪,奸轨不禁,臣敞不敢爱身避死,唯明诏之所处,愿尽力摧挫其暴虐,存抚其孤弱,事即有业,所至郡,条奏其所由废及所以兴之状,书奏,天子召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谓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壹切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张敞守京兆尹,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壹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敞拜冀州刺史,既到部,而广川王国群辈不道,贼连发不得,敞以耳目发起贼主名区处,诛其渠帅,广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刘调等,通行为之囊橐,吏逐捕穷窘,踪迹皆入王宫,敞自将郡国吏车数百两,围守王宫,搜索调等,果得之殿屋重尞中,敞傅吏皆捕格断头,县其头王宫门外,因劾奏广川王,天子不忍致法,削其户,敞居部岁余,冀州盗贼禁止。(以上,并张敞传。)

建平侯杜缓为太常,坐盗贼多,免。(百官表。)

王尊以病免,会南山群盗傰宗等数百人,为吏民害,拜故宏农太守傅刚为校尉,将迹射士千人逐捕,岁余不能禽,或说大将军凤,贼数百人在毂下,发军击之不能得,难以视四夷,独选贤京兆尹乃可,于是凤荐尊,召为谏大夫,守京辅都尉,行京兆尹事,旬月间,盗贼清。(本传。)

成帝河平中,单于来朝,上使班伯持节迎于塞下,会定襄大姓石季,群辈报怨,杀追捕吏,伯上状,因自请愿试守期月,上遣侍中中郎将王舜驰传代伯护单于,并奉玺书印绶,即拜为定襄太守,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伯至请问耆老父祖故人有旧恩者,迎延满堂,日为供具,执子孙礼,郡中益弛,诸所宾礼,皆名豪,怀恩醉酒,共谏伯宜颇摄录盗贼,具言本谋无匿处,伯曰,是所望于父师矣,乃召属县长吏,选精选掾史,分部收捕及他隐伏,旬日尽得,郡中震,咸称神明。(叙传。)

阳朔三年,颍川铁官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九郡,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逐捕,以军兴从事,皆伏辜。(查前汉书成帝纪“铁官”应改作“铁官徒”再版者)

鸿嘉三年,广汉男子郑躬等六十余人攻官寺,篡囚徒,盗库兵,自称山君,四年,党与寝广,犯历四县,众且万人,拜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发郡中及蜀郡合三万人击之,或相捕斩除罪,旬月平,迁护为执金吾,赐黄金百斤。(并本纪。)

鸿嘉中,广汉群盗起,选孙宝为益州刺史,广汉太守扈商者,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姊子,软弱不任职,宝到部,亲入山谷,谕告群盗,非本造意渠率,皆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自劾矫制,奏商为乱首,春秋之义诛首恶而已,商亦奏宝所纵,或有渠率当坐者,商下狱,宝坐失死罪免,益州吏民多陈宝功效,言为车骑将军所排,上复拜宝为冀州刺史。(孙宝传。)

永始二年,丞相薛宣坐西州盗贼群辈免。(恩泽侯传。)

永始三年十一月,尉氏男子樊并等十三人,谋反,杀陈留太守,劫略吏民,自称将军,徒李谭等五人共格杀并等,皆封为列侯。

永始三年十二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捕,汝南太守严捕斩令等,迁为大司农,赐黄金百斤。

平帝元始二年,遣执金吾侯陈茂,假以钲鼓,募汝南南阳勇敢吏士三百人,谕说江湖贼成重等二百余人,皆自出,送家在所收事,重徙云阳,赐公田宅。

三年,阳陵任横等,自称将军,盗库兵,攻官寺,出囚徒,大司徒掾督逐,皆伏辜。(以上并本纪。)

猜你喜欢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一·乾隆
  ◎横行浙东的谢文达·佚名
  卷五十八·杨士奇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二十二·吕中
  卷二十三·司马迁
  读例存疑卷二十四·薛允升
  李芾传·脱脱
  樊知古传·脱脱
  ●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丁传靖
  七○、田桓公在位十八年非六年·钱穆
  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700)·司马光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八·高晋
  朱成章·周诒春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良玉·唐圭璋

      良玉,宋宗室。属太宗六子镇王元偓房。见宋史卷二百三十三宗室世系表十九。   满庭芳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春水泠泠。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时有迁莺。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   风

  • 卷一百三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七 徐仪【东海郯人陵之第三子少聪警仕陈位尚书殿中监入隋炀帝召为学士寻除着作佐郎】 暮秋望月示学士各释愁应教 碣石寒光远【阙】 秋色高长洲正下叶曲岸巳

  • 卷十九·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九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三十二首詶谈少府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太平御覧梅福於是弃南昌尉去妻子

  •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冉季,冉季最少。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

  • 卷四十·黄以周

      徽宗   △宣和元年(己亥,一一一九)   1、六月(案:钱大昕《朔闰考》:六月丙子朔。) 戊寅,呼庆等至阿骨打军前,阿骨打及粘罕等责以中辍,且言登州不当行牒。呼庆对:“本朝知贵朝与契丹通好,又以使人至登州,缘疾告终,(案:原本误“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十有一月乙巳朔金人至庐州守臣徽猷阁直学士淮南西路安抚使李会以城降先是王善自淮宁分军由宿亳而南无驻兵之地遂犯庐州闻金人至乃移屯于巢县既又以其众降金遂拘善于军中尽散其众其将祝友张渊辈各

  • 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金毓黻

    吾国史家,能自造一史垂之百代,实始于司马迁,而成于班固,故吾前撰专章述之。至取诸家所作之史,为之阐明义例,商榷利病,则又始于刘知幾,而章学诚继之,前之马、班为作史家,未必不能评史,后之刘、章为评史家,亦尝有意于作史,必合而一之

  • 浙语七(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浙语七(查东山笔、沈墨庵阅)陆培、王道焜(王均、陆圻)陆培号鲲庭,浙仁和人。父运昌,崇祯甲戌进士。鲲庭少年好淹搏,务为奇丽之文,以务工时目。时目不甚解,则声和曰良越俗,卒以奇丽得隽。己卯、庚辰,属两榜盛名。壬午,丁外艰,以行

  • 十国春秋卷六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汉四列传武皇后韦氏 段氏髙祖皇后马氏太妃赵氏中宗丽姬李氏李蟾妃后主贵妃李氏美人李氏【素馨】波斯女卢琼仙武皇后韦氏唐丞相韦宙从女也宙出镇南海代祖时为小校气宇殊异宙欲以后妻之宙夫人以贵贱非耦

  • 刘宣传·宋濂

    刘宣字伯宣,其先祖本潞州人,后由陕西移居太原。宣禀性沉静刚毅,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自幼好读书,有治理国家的大志。宣抚张德辉至河东,见刘宣,很器重他,回朝举荐任中书省官员。宣在闲暇时去听国子祭酒许衡讲解理学。后任命

  • 明代的殉葬制度·吴晗

    ——“美德组成的黄金世界”之一斑明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144]这是明史上一件大事。在此以前,宫妃殉葬是明代的成例。毛奇龄《彤史拾遗记》说:“初太祖……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唯宫人十数人

  • 春秋书法钩元原序·石光霁

    礼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圣人修经因鲁史之旧笔削褒贬归诸王道孟轲氏不曰修而曰作可谓深知春秋者矣夫春秋一经其文为至简其义为至明然不属辞以考之比事以求之则圣人所书之法岂易识哉先师翠屏张先生以是经登巍科既已深探其

  • 卷中·惠周惕

    诗说卷中其风肆好风之义也风自火出家人关雎之义也观风之所被君子知及物之理焉求风之所自君子悟反身之学焉葛覃之诗曰曷澣曷否归宁父母言女子之适人者有省父母之礼也泉水螮蝀竹竿之诗曰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言女子之适人

  • (九)新与旧·钱穆

    今人好作新旧之争,又莫不喜新而厌旧。实则新旧只是一名词分别。就时间言,今日之新明日已成旧。就空间言,彼此两地亦必互见,为新。新与旧只是各人心理上一感觉,并无绝对客观之存在。安于旧,乐于旧,则觉新亦可喜。喜新厌旧,则会

  • 贤愚经卷第五·佚名

      (二四)沙弥守戒自杀品第二十三(丹本此品在第七卷为三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安陀国。尔时世尊。殷勤赞叹持戒之人。护持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之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若持

  • 钦定国子监志·陆宗楷

    六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国子监祭酒陆宗楷等奉敕撰。陆宗楷,浙江仁和 (今杭州)人。雍正元年 (172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国子监遗失书籍而降职。陆氏曾辑《太学志》进呈,该书所述沿革故实载及唐、宋以前,高

  • 阅藏知津·智旭

    中国佛教经录。四十四卷。明智旭著。智旭(1599—1655),俗姓锺,名际明、字蕅益,号八不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习儒学,誓灭释老,曾撰《辟佛论》。后读莲池《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己非,取所著《辟佛论》烧毁。二十

  • 大乘缘生论·佚名

    一卷,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缘生论》同,实小乘之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