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芾传

李芾字叔章,他的祖先是广平人,中间迁居汴京。高祖父李升进士起家,任官吏享有廉洁的声名。靖康年中,金人攻破汴京,用刀逼迫他的父亲,李升前去保护父亲,与父亲都死去。曾祖父李椿把家迁到衡州,于是成为衡州人。

李芾生下来就聪明敏悟,从小自己树立,把他的书斋取名叫“无暴弃”。魏了翁一见到他就以礼相待,认为他有祖风,改书斋的名字叫“肯斋”。开始以恩荫补南安司户,征辟为祁阳县尉,出来赈济灾荒,就有政声。代理祁阳县令,该县大治,征召为湖南安抚司幕僚官。当时盗贼起自永州,朝廷予以招抚,一年多没有攻克。李芾与参议邓炯提调一千三百人攻破其巢穴,擒获贼人首领蒋时选父子返回,其余党徒于是平息。兼理湘潭县,县多大家巨族,前任县令束手无策不敢冒犯,李芾考核户籍出查赋税,不避权贵势要,赋税徭役大大平均。

进入朝廷,差任德清知县。适值浙西发生饥荒,李芾设置保伍赈济百姓,救活的人数以万计。迁任主管酒库所。德清有妖人煽动百姓作乱,百姓蜂起依附,达到几万人,朝廷派遣李芾讨伐,盗贼听说李芾来到,众人立即溃散回家。被任为司农寺丞,历知永州,有惠政,永州人祭祀他。以浙东提刑的身份知温州。温州濒临大海,多强盗出没,李芾到州盗匪平息,于是以浙东提刑移任浙西提刑。当时浙西也多盗匪,诸巢穴在太湖中,李芾追寻踪迹得知他们的出没之所,于是逮捕他们,盗匪也惊骇散离。建造虎丘书院以祭祀尹火享,设置学官,亲自制订学规来教育学生,来学习的人很盛。

咸淳元年(1265),李芾入官为临安知府。当时贾似道当权,前方官事无论大小首先禀告才能实行,李芾独无所禀问。福王府有逼迫他人致死的,贾似道极力为之营救,李芾写信往复辩论,终于把凶手置之于法。李芾曾出去巡视火器具,百姓有人不制作火具,李芾询问什么原因,说:“是贾似道的家人。”李芾立即对这人施以杖刑。贾似道大怒,指使台谏大臣黄万石诬陷他犯有贪赃罪,罢免了他的官职。

北军攻取鄂州,才起任湖南提刑。当时郡县强盗扰乱,李芾命令所部发动民兵自卫,每县给予一面黑色旗帜,下令说“:作乱的人斩杀在旗帜下。”百姓才安定。于是号召派遣军队,挑选壮士三千人,使乡里豪强尹奋忠率领救援朝廷,另外招募民兵集中在衡州做防御的准备。没有多久,贾似道在芜湖兵溃,于是恢复李芾的官职,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当时湖北州郡都已经归附北兵,李芾的朋友劝他不要去,说:“没有办法,就单人前往就行了。”李芾哭泣说“:我难道贪于为自己计议吗?只因世代受到国家的恩惠,即使是在被废弃期间我还想着如何报国,今天侥幸任用我,我以家许国了。”当时他的爱女死了,李芾痛哭一场而出发。

德..元年(1275)七月,到潭州,潭州军队被调走将尽,敌人游骑已进入湘阴、益阳诸县,李芾急急忙忙招募了不满三千人的军队,又结交溪峒蛮作为声援,修缮器械,储备粮草,在江中植立栅栏修筑营垒,命令刘孝忠统领各军。吴继明从湖北来到,陈义、陈元从戍守巴蜀回来,李芾奏请留下他们戍守潭州,推许诚心任用他们,都得到他们的拼死效力。

大元右丞阿里海牙已攻克江陵,分军戍守常德遏制诸溪峒蛮,而以大兵进入潭州。李芾派遣将领於兴率兵在湘阴抵御,於兴战死。九月,又调遣吴继明出城抵御,军队来不及出发,而元大军已经包围潭州城。李芾意气激昂登上城墙,与诸将分地守御,百姓不管老弱也都出来,结成军保协助作战,没有命令而自动集合起来。十月,元兵攻打西边营垒,刘孝忠等人奋力战斗,李芾冒着箭石亲自督战。城中箭用完了,有旧箭都是箭羽坏了,李芾命令收集民间羽扇,箭羽立即备办。又苦于没有盐吃,李芾取出府库中的积盐席,焚烧提取盐供给。有受伤的,李芾亲自抚问慰劳,每天用忠义勉励他的将士。死伤的人杂乱众多,人们还是含忍血泪登城殊死战斗。有来招降的人,李芾把他杀掉来对人宣示。

十二月,州城围困日益危急,刘孝忠被炮击中,瘫痪不能起身,诸将哭泣请求说“:事情已危急了,我们为国而死是可以的,但百姓怎么办?”李芾骂说:“国家平时之所以厚禄善待你们,是为了今天要你们报国。你们但死死守住,以后有说此话的我先杀了你们。”年三十之夜,元兵登上城楼,刚打退,旋即元兵像蚂蚁一样附墙而登,衡州太守尹..及其家人自焚,李芾命令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因而留下宾客佐僚一起饮酒,晚上传令,还亲自书写“尽忠”字样作为号召,饮酒一直到天亮,诸宾客佐僚出来,参议杨震投花园水池而死。李芾坐在熊湘阁召来部下沈忠,赠金子给他说:“我力量已尽,职分当死,我的家人也不可以被俘侮辱,你全部把他们杀掉,然后杀死我。”沈忠伏地叩头,推辞不能这样做,李芾坚决命令他去做,沈忠哭泣允诺,拿酒使李芾的家人全部喝醉,就全部用刀杀死。李芾也引颈受刃。沈忠纵火焚烧他们的居所,回家杀掉他的妻子儿女,又到火场,大声恸哭,举身投地,于是自杀。幕僚茶陵颜应蕍、安仁陈亿孙都死。潭州百姓听说这一消息,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死于树林的人累累相比。吴继明等人以城投降,陈毅冲破包围,将要奔往闽地,中途战死。事情被朝廷听见后,赠李芾端明殿大学士,谥号“忠节”。李芾刚到潭州,遣送他的儿子裕孙出城,说“:保存你以祭祀。”他的孙子辅叔当时也在温州亲侄女家迎娶,都得以不死。南宋二王把他们都召入闽以他们为官。

李芾为人刚直忠介,不畏强暴权贵,临事精细敏悟,奸猾之人不能够欺骗他。而且精力过人,从清晨治理公事到傍晚毫无倦色,晚上通常到半夜才休息,五更时分又起床处理公事。望见他凛然不可犯,像神明一样,但他喜好贤能礼遇士人,与他接触感到温暖,虽然是一小小优点也诚恳奖掖推荐。平生居官清廉,等到被排斥,家里没有剩余的资产。

猜你喜欢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范晔
  卷二十四·连横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二·徐乾学
  绥寇纪畧卷十二·吴伟业
  一四五三 《御批通鉴辑览》小字板凡例遵旨添删式·佚名
  卷一·佚名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魏收
  卷二十二·佚名
  卷十九 达兰构乱·李有棠
  卷三十七·黄训
  卷一百一·佚名
  卷二百十七之一·雍正
  卷三·允禄
  卷之十五·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康桥再会罢·徐志摩

    康桥,再会罢;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算来一秋二秋,已过了四度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欧洲)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渺茫明灭,在我灵府

  • 为要寻一个明星·徐志摩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欧阳修

    ○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钞,以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五曰表;六曰状。自露布以上乃审,其

  • ●卷一百七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七。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四月。   诏遣使诣建康府佛寺为太上皇帝祈福。   刘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张浚屡荐兼文武两器真在将才至是行在平江府会侍卫马军司解潜与沿边制置

  • 卷第五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起重光作噩(辛酉),尽强圉单阏,(丁卯),凡

  • 目录·孔克齐

     卷一  杂记直笔  上都避暑  文宗潜邸  周王妃  古雁  酸斋乐府  佥厅失妻  文山审音  中原雅音  罗太无高节  惜儿惜食  富州奇闻  徐州奇闻  戏婚  防微杜渐  脱欢报应  脱欢恶

  • 纲目续麟卷六·张自勋

    【乙酉】世祖光武皇帝秀建武元年春正月方望以前定安公婴称帝于临泾遣兵击斩之书法【定安公前书莽废则不宜废者也此其不书故太子何书故太子则宜帝矣长大不能名六畜尚足以帝乎故书以称帝以者见以于人也帝王所自立者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七月庚寅朔黄花镇雷火毁台垣及神火器具○壬辰大学士张位廿□寺以戒谕百官请 上御文华门面发谕文旨暂免○礼部上戒谕群臣及诏告天下仪注○吏科给事中张正学言天变异常辅臣张位言矿店二事逢迎迁就甚为欺罔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万历二年十月壬寅朔夜三更电 上御皇极殿钦天监进大统历传制给赐百官颁行天下○是日 上亲享 太庙○升赏辽东中辽河斩获功次官兵吴梦豹等一百五十六名○癸卯以 孝肃皇后忌辰免讲读一日○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王篆

  •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七八二 军机大臣奏查勘总目之汪如藻等请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片·佚名

    七八二 军机大臣奏查勘总目之汪如藻等请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片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查乾隆四十三年四库馆五年期满议叙,所有提调、纂修各员,请旨酌量加恩。奉旨:着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升用。钦此。今查勘总目之编修

  • 卷十八·郭良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諡纪汇编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十八明 郭良翰 撰臣谥下武臣刚毅李彬【丰城侯赠荗     强毅果敢 南直隶国公永乐      致果杀敌 定远人】刚勇张钦【都督佥事赠     强

  • 卷一·王引之

    與鄭注《禮記·檀弓》曰:「與,及也。」常語也。與,猶「以」也。《易·係辭傳》曰:「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言可以酬酢,可以祐神也。《禮記·檀弓》曰:「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言以賓主

  • 卷三十六·赜藏主

      ○投子(大同)和尚语录师示众云:“你诸人。来者里觅言觅语。新鲜句簇花。四六徒口里。有可道。我老儿气力稍劣。口觜迟钝。亦无闲言语与你。你若问我。我便随你问答。也无玄歼可及你。亦不教你垛根。终不向上向下。布

  • 佛说法灭尽经 原文·佚名

        佛说法灭尽经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

  • 注维摩诘经卷第四·僧肇

    菩萨品第三于是佛告弥勒菩萨什曰。弥勒既绍尊位。又当于此土而成佛。众情所宗故先命之。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维摩虽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弥勒虽大将有为而故辞行或此是分身弥勒非其正体。以此三缘故

  • 观音义疏记·知礼

    凡四卷。宋代知礼撰。又称观音经义疏记、观音别行疏记、别行义疏记、别行疏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内容注解智顗之观音义疏。与‘观音玄义记’同为阐扬天台性恶法门之要书。其注释书有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等。

  • 无常三启经·佚名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