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八

死义诸臣列传

刘斯球

华允诚

杨廷枢

刘曙

续孔教

沈履祥(唐禧)

邝露

蔡孺法

·刘斯球,号大容,江西南昌人;万曆丙辰进士。由吏科都给事,昇大理寺右寺丞。崇祯中,推右佥都御史。命未下,国变;贼诛金,创甚。清师入,间归田居。

及金声桓反正,清以固山谭太率京兵恢复;斯球隐紫溪,绝迹城市。己丑春正旦,斯球以主岁预挂一单堂柱,黎明各冠带俨来,意私腊其祖。仇者高承龙侦得之,以胁斯球;责货不满,伪告密于清。清以密骑猝就其家庙擒之,则峨冠大袍、髮完加网如明制。时督抚朱延庆欲姑生之,谭太不可,必以为违清;并其子明经北京武学教授元鉴,于二月十三日父子对戮于市。幼子元■〈金尽〉避他处,不及难。

又上元吴汉章,亦宦裔。尝一见金声桓江右中兴檄,持归,吟哦不去口;以硃笔颜色之,复加评赞。有叛奴窃此纸闻当事,当事疑其与声桓合,刑之通市。头既落,身移时不倒;行刑之人亦惊,遁去。

·华允诚,号凤超,常州无锡人;天启壬戌进士。癸亥,选工部都水司主事。会魏奄用事,诸名贤皆放逐,允诚假归。崇祯己已,起补营缮司主事;寻昇员外郎。其冬,东兵入塞,都城戒严,诸曹郎守城门,多以守御不备杖阙下,有死者;而允诚守德胜门独完,调兵部职方员外。乞休,不允。允诚见当时铨阁比周,举错徇私,上疏言「三大可惜、四大可忧」;可忧一条言:『国家罢设丞相,用人之职,吏部掌之;阁臣不得侵焉。今次辅、冢臣,以同邑为朋比,惟异己之驱除。阁臣兼操吏部之权,吏部惟阿阁臣之意;线索呼吸,机关首尾:庇同乡则逆党可公然保举,排正类则讲官可借题逼逐』。又言:『丧师误国之王化贞,宜正罪;洁己爱民之余大成,有可矜』。疏入,奉旨切责回话。又再疏直纠次辅温体仁、冢臣闵洪学罪状,言尤切直;体仁、洪学疏辩。幸上明察,颇得其情,允诚仅得罚俸。未几,以终养归。上寻释余大成于狱、置王化贞于法、逐唐世济而罢闵洪学,皆用允诚之言。里居十余年,而有京师之变。

南渡后,起补吏部验封司员外郎,署选司事。允诚见时事日非,曰:『内无李、赵,外无韩、岳,欲为建炎、绍兴,亦何可得』!遂谢归。南京陷,允诚惟饰巾待尽,杜门者三年。戊子,以不剃髮,为人所告,执去见杀。从孙尚濂,字静观,年十九;平日举动,皆效允诚。同日遇害。

允诚登第,出贺文忠之门,而师事高忠宪;尝帅弟子静坐终日,如泥塑人。忠宪临难,特书一帖授允诚曰:『心如太虚,本无生死』!是时,允诚遂豁然于生死之际矣。临刑,神色不变。义僕朱孝、薛成从死。

·杨廷枢,苏州吴县人;举崇祯庚午南京解元。以文名世,学者称为「维斗先生」。

乙酉,金陵失守,廷枢携其妻费氏并其女匿洞庭山中,三年不至城市。一日,为县官所迹,报闻土国宝,差兵擒获。诸校缚置舟中,索笔墨不得,咬断一指,以白衫写遗嘱曰:『苏州有明朝遗士杨廷枢者,幼读圣贤之书,长怀忠孝之志。作士林乡党之规模,庶几东京郭有道;负纲常名教之重任,愿为宋室文文山。为孝廉者一十五载,生世间者五十三年。嗟时命之不犹,未登朝而食禄;值中原之多故,遂蒙难以捐生。其年则丁亥之岁,某日则孟夏之中:方隐山阿,忽罹罗网;时遭其变,命付于天。虽云突如其来,亦已知之久矣。有妻费氏,归余一十余载;有女观慧,年已二十余龄。骂贼全贞,不媿丈夫气概;舍生就死,绝胜男子鬚眉。一家视死如归,举室成仁何恨!但怀忠莫展,报国无能;未竟生平欲完之事,尚辜累朝所受之恩!魂炯炯而昇天,愿为厉鬼;气英英以堕地,将待来生。舟中书此,不能尽言。留此血衣,付儿永诀;如痛父母,即思忠孝』!写毕,付诸校曰:『小儿来赎,必有以相酬;幸藏之毋失』!诸校拥见国宝,国宝下阶相劳曰:『杨先生负天下重名,奈何不目爱,尚靳此数茎髮,以自取僇辱耶』!廷枢曰:『廷枢世受国恩,不能即死以报先帝,赧颜实甚!今既见收,有死无二。惟愿早杀,以遂生平』!国宝曰:『杨先生天下名士,养其身以有用,何得轻死!即不屑用世,少芟数茎,优游林下,何如』?廷枢曰:『此与鼠尾何异!廷枢惟有一死,不敢奉命』!国宝曰:『今亦有剃髮为僧者,先生何不出此』?廷枢曰:『全髮偷生,已非本愿;况剃髮逃死,愈趋愈下矣。廷枢无颜再活人世,愿即赐死』!国宝乃曰:『杨先生忠义如此,不得不为先生成此大节』。廷枢点首谢曰:『敬受赐』!遂慷慨就戮。临刑,但呼「太祖高皇帝」!不屈膝。头将落,犹呼「大明」二字而死。后交游醵五十金赎出血衣,流传海内。其乡人叶襄云:『维斗妻女尚在,无死节事』。

·刘曙,号稚圭,南直长洲人;崇祯癸未进士。生时,母徐梦汉寿亭侯持送雷雨中。幼敏慧,年十三知名。庚午,试南闱,已拟第一;知贡举者争不可,竟落。壬午,举于乡;明年,捷南宫。盖自曙为名士者三十年,困棘闱者九而始一遇。

甲申,曙家居闻变,与徐太史汧、顾同年咸正草檄讨其乡之从贼某者,义声着三吴。乙酉,就选南都,得南昌知县,不果行。六月,自浙归吴,丁外艰,护髮蠡口,绝迹城市;当事心衔之。而往从贼蒙讨者益恨不欲与曙俱生,倡言诸当事:『曙等必欲为忠臣,可畏』!丁亥六月,抚军使人即曙伺虚实,曙呼侦者入,露髮示之曰:『吾头可付,一茎髮不与也。负髮者在,若可令某自来』!侦者如曙言告抚军。十三日,乘吴鸿、钦浩事,猝拘曙蠡口,并繫二子蕃、荪于郡城。曙诀母曰:『儿今日以忠报吾君,以得为忠臣报吾母』。顾蕃、荪:『吾以身诏矣』!佔绝命一词,洒泣去。比见抚军,南向立。左右声曰「屈膝」;曙怒叱之:『屈谁膝!我世受国恩,起义复仇其分。惜父死未葬、生母在堂,今死不足塞责』!语不择音。卒箠楚下,头创血濡地,曙不为屈。缚谳金陵,人见有衣冠长丈余者随其后,异之;谓生时梦中之人翼之也。清臬坐鞫曙为明两榜,曙以义督之。引谒内院,为极陈先皇帝恩眷种种语。未卒,辄引狱候报。时二子亦被繫,曙虑同死,书以决之;有云:『我为忠臣,汝为孝子;当作吉祥善事观,弗以为苦』!狱中倣文信国,亦自为年谱。而从父刘晋允百艰难为奔走,几不免。久之,复与子书曰:『吾得死所矣!先帝自从社稷,吾死不愧为先帝臣。先座师汪先生文烈从容殉节,同门孟章明从之、顾咸建继之。吾死,不愧为汪夫子门人,孟、顾两君子同年及友。吾先世仲理公政以解首出方正学之门,后靖难兵起,不食七日,呕血死。吾死,不愧为先靖节裔。吾祖母胡与从祖母,兄弟也;偕苦寡,邀恩得旌双节。吾死,不愧为两节母孙。吾得死所矣;死若不识,观吾左膊创痕。初,汝祖疾笃,吾刲寸肉以疗,此不化耳』。告刑者:『善语诸公,吾刘某今日死欢喜』!连呼二祖、列宗而尽。二子得免死——为丁亥九月之十有九日。

·续孔教,处州卫世袭指挥。甲申国变,即捐赀集义旅,守卫本州。

丙戌,北兵入括苍,力不敌;乃散家资,与麾下士入山避之。有言孔教姓名于当道者;孔教命僕自言于太守曰:『续孔教固不剃头,剃则宁死』!太守遣人捕之,索其资。孔教手数金予之曰:『家赀向已散尽;今所存者,赀身物也。除予就死前支给外,悉以予若』。入见太守,不少屈。太守亦心敬之,劝令去髮;孔教不可。乃解至省,冠服雍容,谈笑自若。人问之曰:『何惜髮乃尔』?曰:『余欲往见先皇帝故尔』。比至省,抚按亦劝之曰:『去髮即可得生』。孔教坚不肯;曰:『江山已失,何惜一头』!遂笑而受戮。

·沈履祥,字其旋,浙江慈谿人。崇祯丁丑进士,授侯官知县,忧去;补瓯宁。

乙酉,鲁王监国,以御史奉差台州运米,因留台。明年六月,绍兴失守,监国复至台入海,履祥不及扈驾。清兵至台,台人皆奉令剃髮,履祥独否。遂与总戎李唐禧同被执。欲降之,履祥不屈;口占一律,有「山河破碎遗今恨,家室飘零任去尘」之句。收狱。寻赴刑,索明冠带,西向拜者再、南向拜者再,然后出,谈笑不改色。

唐禧,松江金山卫指挥,钦命总理恢剿浙直总兵;亦以护髮死之。

·邝露,字湛若,广东南海人。少有才名,为诸生,纵放不羁,喜诙谐。工书,尝以五家书法。应督学岁试,□劣弃去。游吴、越、燕、赵,睥睨一时。为诗绵丽清和,婉而多风。鹤然俦伍之中,缓熊清言,有晋代风流;故一时少年争慕效之。永曆初,以荐,授中书舍人;不屑也。

清初下广,护髮还乡里。庚寅冬,清复入广,露幅巾缟衣,抱其所爱绿绮古琴步。遇兵中途,褫其衣巾尽,乃赤身仍抱琴立,甚雨中不去。兵以刃睨之,露曰:『此何物,乃以相戏』!兵以为疯,释之。剃髮令下,曰:『岂有此理』!走入官衙,悬树死——时年四十有七也。

·蔡孺法,浙德清诸生也。乙酉至九月,诸义败,无不奉令剃髮;有不奉令,乡之人群妒发之。故非深山密林,无漏者;又强无赖,每指为奇货,索金钱。孺法独抗不如制,群以其素刚干畏之。举兵二百余舟,走应陈万良德清城下。战不利,徐懋功死之,万良脱,孺法亦亡去。清当事蹟缚其父与弟,索孺法。孺法出,髮犹在顶;争曰:『独孺法受江东命,事不遂,当死。父、弟常苦诤我』!因活父、弟而孺法死。

石匮书曰:余尝读「文文山集」,有剃髮诗云:『回看鬓少原非我,只要心存尚是人』;则文山亦曾剃髮。诸君子之死护髡头至以身殉,非谓此髮不剃,为胜过文山;第恐文山之髮一落、文山之心与髮俱落,故不若留发杀身,反得保全。此鲁男子之所以善学柳下惠也。呜呼,难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叛臣·欧阳修
  卷一百十六·毕沅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佚名
  八七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卷五·司马迁
  高祖本纪·姚思廉
  危素传·张廷玉
  卷五·阿桂
  台澎水陆十六营额设官兵马船数·佚名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甲、360)·司马光
  卷五十二·佚名
  卷七·纪昀
  唐律疏义序·长孙无忌
  卷九·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沈鲸

    第十一齣 遇淫持正【生查子】〔旦上〕残红积满庭。悄悄伤流景。风力逗疎櫺。暗觉春衫冷。〔菩萨蛮〕游丝上下牵轻絮。愁闻一霎淸明雨。雨过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虚簷明尙迥。寂寂栖孤影。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奴

  • 卷三十六·徐世昌

    张英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雍正初赠太子太傅。有《存诚堂诗集》。平陵宜山堂诗我闻宜山堂,结构平陵阳。群公争赋诗,佳咏皆琅琅。何处

  • 卷三 茕斋歌诗三十一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三茕斋歌诗三十一首乐府一○ 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云凭凭兮欲

  • 提要·范公偁

    《过庭录》一卷,宋范公偁撰。公偁仕履未详。据其所言,乃仲淹之元孙,而不言其曾祖为谁。观其称纯礼为右丞,纯粹为五侍郎,则必非纯礼、纯粹二人之后。纯祐惟一子曰正臣,官太常寺太祝,与所言祖光禄者不合,则亦非纯祐之后。考纯仁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二·徐乾学

    宋纪七十二【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英宗体干应厯隆功盛徳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帝名曙濮安懿玉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复戏于空中其一龙视王曰吾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叁拾柒景泰三年八月辛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命总督边储参赞军务右佥都御史李秉出官价银于宣府召□纳豆○赏提督独石马营等处都督同知孙安等七十一人彩币表里银绢布有差以修复马营独石城堡故也○命都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七月。戊午。谕军机大臣等、巡视中城御史韫德等奏、平粜局销售无多。请即停止一摺。着照所请。即由户部咨行顺天府直隶总督遵照办理。现月  ○又谕、李鸿章奏、海防急需军器。北洋无款可筹。请暂

  • ◎腹中花蛇·李定夷

    江西上饶县郑家坞地方,有刘某者。一子,名歪头,父子务农为业。娶媳王氏,年二十余。入门一年,腹中膨胀。家人咸疑为有孕,乃迄兹三年,腹日渐大,而仍未临盆。但腹中屡觉蠕蠕然动,如有物出。旧岁六月间,该氏沐浴,俯首见一花蛇伸头自产

  • 清波杂志序·周煇

    余故人周昭礼嗜学攻于文当世名公卿多折节下之余与昭礼定交今不翅二十年矣每一别再见喜其论议益该洽文益工今老矣而志益壮一日示余以所撰清波杂志十有二卷纪前言往行及耳目所接虽寻常细事多有益风教及可补野史所阙遗者

  • 提要·宋葛洪

    【臣】等谨案涉史随笔一卷宋葛洪撰洪字容甫自号蟠室老人婺州东阳人淳熙十一年进士嘉定间官至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卒諡端简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前有自序大畧谓防官洎布衣求进谒于庙堂者自匄进乞怜外往往讫无他説是直相与

  • 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第三十六·班固

    (公孙贺,刘屈牦,田千秋,王?,杨敞,蔡义,陈万年,郑弘)【原文】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

  • 吴百朋传·张廷玉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职为永丰知县。他受征召,就任御史,历任淮、扬、湖广的按察使。晋升为大理寺丞、右少卿。嘉靖四十二年(1563)夏天,他升任右佥都御史、郧阳巡抚。改任提督,负责军务,巡视南

  • 卷八十五 礼二·黎靖德

      ◎仪礼   △总论   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想必有可观。但当时君臣间有所不晓,遂至无传。故先儒谓圣经不亡於秦火,而坏於汉儒,其说亦好。温公论景帝太子既亡,当时若立献王为嗣,则汉之礼乐制度必有可观。又"致堂谓:'

  • 提要·胡渭

    【臣】等谨案大学翼真七卷国朝胡渭撰渭有禹贡锥指别着録是书卷一分四目曰大学二字音义曰先王学校之制曰子弟入学之年曰乡学之教卷二分三目曰小学之教曰大学之教曰学校选举之法卷三分三目曰大学经传撰人曰古本大学曰改

  • 卷二十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目録春秋春王正月【隐公元年】监察御史【臣】刘方蔼冬十有二月祭伯来【隠公元年】侍讲【臣】刘 藻春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桓公三年】编修【臣】金 相夏五【桓公十有四年】监察御史【臣

  •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最上成就供养大明分第六尔时那拏天。说献阏伽大明曰。那谟吠设啰(二合)嚩拏苏多(引)野(一)那拏酤钵啰(引)野(二)唵那拏酤钵啰坌惹莎贺(引三)以此大明加持阏伽水七

  • 重刻菩萨戒本疏序·义寂

    梵网经菩萨戒本者。盖三世出兴之鸿规。七众入位之要门也。以故注疏节分殆十有余家。今之存者唯法藏天台明旷太贤也已。余皆成废典。於戏可惜矣。四家之述作兰菊擅美。即世戒子多附贤师也。然彼疏中往往引法藏义寂两疏

  • 愤怒的乡村·鲁彦

    长篇小说。王鲁彦著。写于1936年。同年6月曾以《野火》为题,连载于巴金和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1948年10月上海中兴出版社初版时改名为《愤怒的乡村》。它是一部以旧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