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三十三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二十六

傅作霖 李若星 张同敞(于元烨、程峋) 章旷 米寿图耿廷箓 郭承汾(许荩忠) 张孝起 洪淯鳌

傅作霖李若星张同敞(于元烨、程峋)章旷米寿图

耿廷箓郭承汾(许荩忠)张孝起洪淯鳌

傅作霖,武陵人。由乡举,仕闽中。大学士苏观生荐为职方主事,监纪其军。观生殁,依何腾蛟于长沙,改监军御史。

丁亥(一六四七),永历帝驻全州,擢兵部左侍郎掌部事;寻进尚书,从至武冈。作霖夙与刘承胤善,故得骤迁;及大清兵逼武冈,承胤将降,作霖勃然大骂曰:『吾始以汝为人!汝挟天子作威福,惟所欲为,致天子蒙尘,罪已不容于死。拥兵数万、糜饷十年,平日夸谓天下莫当;今议降,真狗彘不如也』!承胤不顾。王师入城,作霖冠带坐堂上;承胤又与偏沅巡抚傅上瑞劝之降。作霖唾其面,遂遇害。妾郑氏,有姿色;被执过桥,跃入水死。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李若星字紫垣,息县人。万历甲辰(一六○四)进士。由知县,擢御史;巡视库藏,阵蠹国、病商四弊。巡按山西,请撤税使;再劾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缵为沈一贯私人汤宾尹死友。皆不报。出为福建右参议,移疾归。

天启初,起官陕西;召为尚宝少卿,迁大理右少卿。三年(一六二三)春,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陛辞,发客、魏之奸。明年,遣将讨河套、松山诸部镇番,斩二百四十级。会有讹传若星起兵清君侧者,魏阉诬以贿赵南星得节钺;除名,下河南抚按提问,拟杖、戍廉州。崇祯初,赦还;起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追论甘肃功,进秩二品。黄河大决,请修祖陵,徙睢宁县治;从之。病归,丁父忧。久之,召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朱燮元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兼巡抚贵州。讨安位余孽,有功。闻京师戒严,遣兵入援;未至而南都立,谕止之。寻受代解职,侨居贵州。

永历帝迁武冈,召为吏部尚书;未赴,遭乱,死于兵(或曰死武冈之难)。我朝赐通谥,曰「忠烈」。

张同敞字别山,江陵人;大学士居正之曾孙也。崇祯中,都御史邹元标、礼部侍郎罗喻义先后讼居正冤,同敞得以武荫补锦衣卫,改中书舍人。同敞负志节,感恩益自奋。十五年(一六四二),奉敕慰问湖广诸王,因令调兵云南;未复命而北都陷,携所悬牙牌徒步南奔。妻许氏,亦奉居正神主自江陵来,遇于江西。痛思宗之死,服丧三年,誓不仕。

南都陷,走福建。时隆武帝博求先朝旧臣,宰臣以同敞言;召见,命之官,力辞。上曰:『此尔祖荫;今不受职,此爵湮矣。尔纵欲报先帝,奈祖爵何!尔文臣不当授武职,强为朕服锦衣官,毋过辞』!未几,堵胤锡收降李赤心,表至行在;上谓同敞曰:『尔家世有名于楚;今贼在楚地,为朕抚之』!

汀州破,依何腾蛟于武冈。永历帝以廷臣荐,改翰林院侍读学士。刘承胤忌之,言「翰林、吏部、督学,必用科甲』。乃改尚宝卿。武冈之变,为乱兵所掠,避入黔中。时粤、黔隔绝,数月不闻行在消息,川、黔官绅议立荣、韩二藩;同敞与钱邦芑、郑逢元、杨乔然力争之,众议乃沮。戊子(一六四八),间道赴行在,擢詹事府詹事。瞿式耜荐其知兵得士心,乃命以兵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总督诸路军务。王师败王永祚于永州,同敞驰扼全州,檄武陵侯杨国栋救之;乃解去。

同敞健瘦而髯,有胆气。诗文数千言,援笔立就。年四十无子,萧然一榻。每督战,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则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取胜。还自全州,遇庶吉士钱秉镫于漓江,悲歌痛饮,自誓必死;手诗文一卷曰:『余无子,此即余子也』!秉镫慰之曰:『往时封疆,朝廷为政;今者,我为政。我在,则失者可复也』!同敞曰:『无可为矣!往时兵败吾不去,将士去而复回取胜者有之;昨兵败,踣我而去矣。士心如此,不死何为』!桂林破,与瞿式耜同殉难(事详「式耜传」);绝命诗云:『一日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谁知!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诗。破碎山河休葬骨,颠连君父未舒眉!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事闻,赠江陵伯,谥「文烈」。我朝赐通谥,曰「忠烈」。

于元烨,东阿人;大学士慎行子也。永历帝建号,以荫生起家,历官兵部右侍郎,督粤西军;被劾去。留守瞿式耜庇之甚力;明年,奉命督楚军。楚地失,请复督广西,颇与式耜相忤。滇将开国公赵印选方强,元烨欲结以自助;有少女,许字宁远伯王永诈之子矣,乃改嫁为印选子妇。由是赵、王不睦,诸将心益离。庚寅(一六五○)十一月,王师逼桂林,微服遁;甫出城,为乱兵所杀。

程峋,吉安进士。崇祯末,官苏松粮道。南都立,大理寺卿郑瑄荐峋才可大用;适以争妾事,与乡绅彭某相讦,弘光帝命部臣严议。峋去官,犹拥乡勇三百人自随;用是,不为乡里所喜。隆武帝授为惠潮巡抚,因尽室至粤西。永历时,擢兵部侍郎。己丑(一六四九)正月,江西已陷,行在犹不知,命峋赍敕■〈走耴〉李赤心往援;赤心佯言:『清兵已逼,当亟入卫』。因自为殿,而以子女行装托峋护之先行。界口守将张祥利其赀,发炮毙峋而取之。事闻,以不戒军士,诛其将领杨宏远焉(或曰李元胤恶峋,召忠贞营入行在,使祥杀之)(补)。

章旷字于野,华亭人。崇祯丁丑(一六三七)进士,授沔阳知州。十六年(一六四三),贼陷州城,同知马飙死之;旷走免。谒总督袁继咸于九江,署为监纪推官。从诸将方国安等复汉阳,署推官兼摄府事;寻署分巡道。明年四月,承德巡抚王扬基檄旷守德安;城空无人,有卫官数人赍印送贼,旷收而斩之,日夕为警备。居三月,代者李藻至;巡抚何腾蛟檄旷署荆西道。旷去,藻失将士心,城复失。旷亦以沔阳失城罪,为给事中熊汝霖、御史游有伦所劾,候讯黄州;用腾蛟荐,令戴罪立功。

乙酉(一六四五)夏四月,左良玉犯南都;腾蛟脱身至长沙,以旷为监军。副将黄朝宣者,故巡抚宋一鹤部将也,驻燕子窝;张先壁以精兵三千屯溆浦。腾蛟悉令旷召之来,留先璧为标下亲军,而以朝宣戍茶陵;又令旷召刘承胤于武冈。闯贼死,其党刘体仁等六大部拥众数万逼湘阴;乃用旷谋,尽抚其众。会良玉亦死,部将马进忠、王允成无所归,突至岳州;偏沅巡抚,傅上瑞大惧。旷曰:『此亦无主之兵,可抚也』!入其营,与进忠握手指泉为誓;进忠皆从之(进忠,即贼中渠魁混十万也)。南都既覆,王师逼湖南,旷悉力御之。隆武帝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北。旷有智略,行军不避锋镝。尝战岳州,以后军不继而还。又大战于大荆驿,身扼湘阴、平江之间,湘南恃以无恐;永历帝加兵部右侍郎。

丁亥(一六四七)四月长沙之失也,何腾蛟走衡州,旷亦走宝庆;寻至祁阳与腾蛟会。腾蛟将谒上武冈,乃以兵事属之,驻东安。已复移驻永州;见诸大将拥兵闻警辄走,抑郁成疾。徇永安,卒于军。

子有谟,字载谋;孤露无所归。衡阳王夫之招之,同居双髻山。饭糗然脂,三年学成,为夫之高弟子焉。

米寿图,宛平人。崇祯中,由举人知新乡县;破土贼,斩千二百级。以治行,征授南京道御史。杨嗣昌倡练兵之议,寿图疏陈十害;寻劾偏沅巡抚陈睿谟、广西巡抚林贽贪黩,监军张若骐冒功罔上。帝皆纳之。

甲申(一六四四)五月,南都建国,寿图与推戴。马士英之荐起阮大铖也,寿图论之。时川省已为献贼所据,命寿图巡按;又命吏部简堪任监司、守令者,从之西行。至则与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联络诸将,收复川南郡县;隆武帝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丁亥(一六四七)春,献贼余党孙可望由川入黔,布政使张耀请发民兵守御;寿图难之。俄,贼奄至贵阳,出奔沅州;寻沅州亦陷,死之。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耿廷箓,临安河西人。天启甲子(一六二四)举人。崇祯中,以知州疏陈时政;言『将多不若良,兵多不若练,饷多不若核』。又言:『诸臣恩怨当忘,廉耻当励』。优旨褒纳。擢山西佥事,改监宣府军。

京师陷,走南都。以张献忠乱蜀,加太仆少卿,赴云南监沙定洲军,由建昌入川讨贼。寻命以佥都御史代马干为巡抚;未赴而定洲乱作,蜀地亦尽失,遂止不行。

丁亥(一六四七)三月,李定国陷河西,廷箓赴水死。妻杨氏,被执不屈,亦见杀。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郭承汾字懋衮,晋江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由淮安府推官,入为浙江道御史。隆武帝命以原官巡按贵州,与定番侯皮熊、总制范爌协力剿抚o闽亡,粤中命未下,熊、爌疏留;诏晋太仆卿兼佥都御史,巡抚黔南。

孙可望之纳款也,令李定国与承汾等会盟于龙里。可望入贵州,承汾贻书责之;谓『牛耳之血未干,北门之师夜至。君父可欺,天地神明不可昧也』!可望袭执之;同执者见可望皆跪,承汾与平越知府黄应运独挺然不屈曰:『头可断,膝不可屈』!可望羁之民舍中,饿十四日死(或曰与应运等同日遇害);总兵许荩忠瘗其尸焉。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许荩忠,不知何许人。永历时,官平虏将军。孙可望之杀郭承汾、黄应运等六人也,荩忠赂张护卫使说可望曰:『大王将建大业,宜袚除不祥。陈尸四衢,非宜也;曷瘗之』!乃列葬六棺于贵阳之毛家庵侧。葬毕,语所亲曰:『猘犬饥狼,逢人即噬;吾肉喂犬狼何益』!潜入顶耙苗洞,不复出。辛丑(一六六一)之春,应运子培鼎扶榇归;见荩忠率卒屯田,自食其力,犹服旧时衣冠云。

张孝起,吴江人。举于乡,为廉州推官。避兵海隅,举兵谋恢复。战败,被获;妻妾俱投海死。孝起羁军中久之,李成栋归附,得脱去。

永历帝以为吏科给事中,清介不与流俗伍。从至梧州;时刘湘客、丁时魁、金堡、蒙正发失李元胤援,并辞职,乃以孝起掌吏科印。高必正为刘湘客乡人,疾孝起之排湘客党也,怒骂于朝;上为解之,始已。

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高、廉、雷、琼四府。城破,走避龙门岛。岛破,被执;不食七日死。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洪淯鳌字六生,晋江人;崇祯间,拔贡生。谒隆武帝于闽,授衡州通判;督师何腾蛟奇之,请改知道州。

闽亡,李赤心等十三镇以所部奉使称臣于粤,出道州;淯鳌迎,说曰:『兵所以异贼者,畏法、受官节制也。今纵劫,则依然贼耳』!诸将皆瞋目;独郝永忠奇之曰:『子非百里才,行当佐吾军』!偕之见永历帝,擢右佥都御史,监诸镇军;驻湖南。何腾蛟死,孙可望入滇,朝问阻绝;乃与十三镇退入西山,据楚之夷陵、归州、巴东、均州、蜀之巫山、涪州等七州县,屯田固守。久之,得安龙驻跸信,间道上书;言『十三镇公忠无二,今扼险据冲,窥晋、楚、蜀;有衅,随时而动』。议者多其功,诏加淯鳌兵部右侍郎,总督粤、滇、黔、晋、楚、豫军务。缅甸既覆,淯鳌犹偕诸镇崛强湖、湘间。

康熙三年(一六六四),王师分道定巴东,李来亨自焚死;或曰:『子未可以去乎』?淯鳌曰:『师亡与亡,去将何之』!遂被执;谕降,不从。临刑之日,神色不变;投尸巫峰三峡中。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猜你喜欢
  通鉴续编卷二十三·陈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佚名
  尚史卷一百五·李锴
  ◎卖鱼娘出嫁·吴虞公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纪昀
  清宣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一四七七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审拟四库馆议叙候选供事陈逵叩阍案由招·佚名
  卷之一百十二·祁韵士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二·阿桂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五 在封锁中·溥仪
  一四一、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考·钱穆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第五十一章 第五战区初期防御战·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佚名

    (刘玄德引祗从上,诗云)急离江东趱路归,荆州还隔彩云偎。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回。某刘备自到江东,已经旬日。孙权意欲将我拘留在国,索换荆州。昨日孔明着刘封推送暖衣,故坠锦囊,赚某还家。孙权不知是计,即日打发俺夫妻

  •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臧懋循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杂剧(元)王晔撰●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七星官增寿延彭祖 正名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楔子〔老旦扮卜儿上诗云

  • 三集卷三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二古今体一百十八首【癸未六】出丽正门恭迎皇太后驾至山庄策骢山市迓金舆七日翘心一日纾仙地清凉宜摄养云斋松?奉兴居【山庄内  皇太后所御内殿名松鹤斋】爱看昼影偏迟砌便有炎风解避

  •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刘昫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 ,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 ,遂

  • 卷三十四·毕沅

      ◎宋纪三十四 ∷起著雍敦牂正月,尽上章涒滩七月,凡二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天禧二年辽开泰七年   春,正月,乙未朔,永州大雪,六昼夜方止。江陵溪鱼皆冻死。   己亥,以赵安仁

  • 東觀漢記卷十八·多人

      傳十三   衛颯   衛颯為桂陽太守,〔一〕鑿山通道,列亭置驛。〔二〕六帖卷九   視事十年,徵還。〔三〕颯到即引見,賜食於前。從吏二人,賜冠幘,錢人五千。范曄後漢書卷七六衛颯傳李賢注   〔一〕 「衛颯」,范曄後

  • 卷五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七庆祝五【贡献四】吏部尚书【臣】富寜安【臣】吴一蜚侍郎【臣】孙柱【臣】李旭升【臣】传伸【臣】王顼龄恭进吕氏家塾读诗记一部柳宗元文集一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六·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廵盛典卷九十六奏议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大学士公傅恒等奏言恭照圣驾廵幸所至随从各行档向地方官取具印结一事前钦奉谕防传谕方观承设法禁革并详细确查具奏今据该督将取结各行档开具清单进呈【

  • 春秋集传纂例卷三·陆淳

    唐 陆淳 撰崩薨卒塟例第十四左氏曰凡崩薨来告则书不然则否啖子曰天子卒曰崩诸侯卒曰薨皆臣子之辞外诸侯则曰卒卒终也本国不言卒【言卒如合终然】故异其文如今凶仪称亲属亡没异于吊者之辞情礼然也公羊曰天子曰崩诸侯

  • 卷一百七·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防第五十五定公五年考异宋板传夏归粟于蔡上越入呉上共有圈 袒而示之背曰示作视正嘉同 足利本报观虎之役

  • 卷三十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三十目録性理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编修【臣】白 瀛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箴】        编修【臣】丁一焘诚者圣人之本侍读学士【臣】周长发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监察御史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一·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歌贊銘說敘疏佛事十二時歌半夜子,睜開兩眼翻身起,滿天星斗墜寒簷,錯認金花放玉蕊。雞鳴丑,啟鎖開門放出狗,撥火燒香探有無,堂中禮佛忙稽首。平旦寅,舀水添柴煮菜根,古灶鍋前吹把火,半升羅裏解翻身

  • 顾太清词选·顾太清

    顾太清著,词集

  • 拙政园诗余·徐灿

    词集。清人徐灿撰。三卷。灿字湘苹,号深明。茂苑(今江苏苏州)人。海宁陈之遴妻。之遴为明崇祯进士,官中允。入清,累官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以贿结内监吴良辅论斩,免死流徙,死于徙所。灿善属文,并精书画。此集冠其夫

  •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传》,清代易顺鼎撰,记明末清初益阳民间学者曹宗先(号野人)生平事迹。当时学高识远而又名声不显如曹氏者当不在少数,由易氏此传可见其梗概。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

  • 上蔡语录·曾恬

    南宋曾恬、胡安国所记录谢良佐的言行录,后经朱熹删定,于绍兴29年(1139)成书,共3卷。《四库全书》列入子部儒家类。有浙江巡捕采进本。黄宗羲所编《宋元学案·上蔡学案》,对《语录》作了精细摘录。此书详尽地记述了谢

  • 春秋平义·俞汝言

    十二卷。俞汝言(1614-1679)撰。俞汝言字石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经学家。俞汝言在明末为诸生,孤贫力学,具有经世之才,恰值明清动乱,故闭门着书。俞氏精研经史,尤熟于明代典故。除此书外,尚有《春秋四传纠正》、《宰相列卿

  •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佚名

    梵名Maha^tantrara^ja -ma^ya^kalpa ,或 Hevajra-d!a^kini^ja^la-sambara-tantra。凡五卷二十品。宋代法护译。又作大悲空智金刚经、喜金刚本续王、喜金刚本续。此系一般通用之名称,印度、西藏注释家则多用二仪轨(梵Dv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