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鸾舆

现在让我们再为皇太后的“鸾舆”写一些记事。其实“鸾舆”这两个字,只是一个习用的名称,那东西根本不是什么“舆”,只是一辆藤轿而已。  无论在哪一队的仪仗中,或是在哪一次的大典中,这辆藤轿总是占着一个极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好象是太后的家一样,就是当太后自己并不坐这辆藤轿里的时候,一切大臣还得恭恭敬敬地向它磕头。——这也是历代帝皇相沿下来的一种习惯,只要是皇帝或皇太后所有的,或是所用过的东西,臣下见了,就得一般的足恭致敬,不得亵渎。  单只为了这一乘鸾舆,又特地多备一辆车来装载它。

这一辆鸾舆不但也有一辆专车,而且还有一个特制的木架,给它衬着,使它不致接触着底下的木板;——就是车上的地板——为的是这些地板,都曾给寻常的人践踏过,当然不能再玷污太后的鸾舆。从北平到奉天去的路上,太后还屡次需要用到它,而在每一次使用的时候,全列的火车就得停下来,先在太后所坐的那辆车子的门口,搁上了那一块在伊上车时所用过的木板,然后再在这一块木板和那鸾舆的中间,架上一条跳板似的东西;这前后两条木板上当然都有很厚的绒毡垫着,太后在上面走过,便可以象走在粉絮上一样的温软舒适了。

若问这一乘鸾舆的外观和装饰,那可真是光彩极了!象这样美丽的一乘轿子,的确配有一辆专车来装载它!  因为它是太华贵了,太美丽了,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的形容它才适当!

鸾舆的内部全是用杏黄色的贡缎帽起来的,那些贡缎的颜色,都是特别的鲜艳,而且是时常在更换着的。待到太后快要使用到它的时候,李莲英便亲自走过去用心察看一番,倘有什么污渍,或缺少了什么东西的话,便立即调补好。及至太后走进鸾舆的时候,旁边还得临时加上一道布幔,团团地围着,使一切的人,都不能偷看伊,连被派着扛抬这乘鸾舆的那些太监,也绝对看不见伊。一直等到伊在鸾舆里坐稳之后,那一道布幔才撤去;同时那些轿夫,便小心翼翼地担负起这副千斤重担来。  如果万一不幸而因为其中有一个轿夫走错了一步路,以致于使坐在鸾舆里的太后一跤翻下舆来,或虽不曾翻下,而已受了一些惊吓,那就闹大了!至多在半天功夫以内,这十六名轿夫的脑袋便得一齐掉下来了!不过据我所知道,这样的事情,事实上是从没有发生过的;因为给太后抬这乘鸾舆的十六名轿夫,可说是打全中国几万几千名轿夫里头所挑出来的顶儿,尖儿,无论如何,决不会走错一步的。就是他们自己,也往往自负得了不得;而且以为能给太后当差,真是一桩最光荣的事情。他们所穿的服装,又是十二分美丽的;头上是戴着普通的围帽,却没有顶子或翎毛一类的装饰物,上身穿的是淡红色的背心;下面穿的是湖绿色的长裤;脚上是深黑色的靴子,但并不是长统。

他们不论在起步的时候,或行走的时候,都是十二分的小心;当然,他们也知道杀头不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情!  在这一乘鸾舆的前面,有一道短短的小门,当太后上轿的时候,便由李莲英先把它打开;太后就从这空隙里跨进去,进去之后,再慢慢地旋过身来,把背部靠在后面的软垫上,脸朝着前面,很舒服地安坐在这一间匣子形的活动屋子里。我们寻常人坐轿子,轿夫往往很不经意地让他们的肩膀上下耸动,使坐在轿子里的人,给他们颠簸得非常难受;可是这些抬鸾舆的人,却再也不敢使出这种性子来了。  在太后的座位的两边,各装着一个扶手的东西,都是用黄色缎子包着丝绵做的,专备太后搁置手臂之用。除掉这两个扶手之外,贴对着伊的胸前,——就是那一道象短门似的东西,上面也有一条狭长的木板,一般的也有黄缎包着,十分柔软平整;太后如其想俯向前去话,尽可很舒适地伏在这门上,因为它的两端各有铁纽扣着,所以是绝对不会摇动的。

这条可以伏着的木板约有五六寸阔,而且是可以揭起来的。

说明白一些,这板下面虽然在名义是这一乘鸾舆的短门,其实却是一具长方形的扁匣子。因为做得和鸾舆的阔度恰好相等的缘故,便一举两得的又把它当做了一扇短门;而它的匣盖,同时又可给太后当搁儿用。这个设计的人,在那时候真可算是别具巧思了!那末在这一具长方形的扁匣子里面,可有什么东西安放着呢?当然是有的!第一件便是太后用的粉扑,第二件是一根短短的醉玉尺,不过这根尺是圆的,太后时常用以磨擦面部,它的功用似乎能够减少伊脸上的皱纹。除此以外,象手巾,粉、胭脂、梳、蓖——等等,凡一个女皇帝理妆时需用的东西,无不应有尽有。最灵巧的要算是这个匣盖了,放下来时既可当做扶手,待到揭起来,立刻又变为一方狭长的镜子;因此太后虽在途中,也可尽情的打扮,不虞为人窥见。  伊是绝对不许伊的子民向伊偷看的,所以伊的鸾舆在街上经过的时候,从没有人敢伫立着观看的。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那些小老百姓们往往在纸窗上挑破几个小洞,私下窥看御驾在他们的门前经过;所不知道的,只有太后自己。就是有人告诉伊,伊也不会相信这些人竟是这样的胆大。不过伊为着要求格外的周密起见,在这一乘鸾舆两边的窗上,都挂着一种特别的帘子,每一边的窗上,各挂着两幅帘子,长短是相同的,不过靠近里面的一幅,——左右共两幅——因为正好贴近着伊所坐的地方,所以是用黄缎裹着丝棉做的,不但外面的人望不进来,就是伊自己也望不出去。这样不是太气闷吗?于是在外面的一幅,(也是左右共两幅)便改用透明的轻纱,使伊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外面的景色,而不为外面的人所看见。倘若伊还嫌隔着重轻纱看得太不清楚,或太吃力的话,伊尽可把身子俯向前去,轻轻地拉开一些纱帘,侧着脸张望着。就是这样,外面的也不用想窥见伊,即使眼力最好的角色,至多也只能窥见伊的几根手指。

上面我不是已经说过,这一乘鸾舆的内部,全是用黄缎裱裹着的吗?而在这些黄色的缎子上,除掉两旁的帘幔和底下的踏步以外,都还有极美丽的花样扎绣着咧!这些花样一共有八种,名为“八宝”;也象目下最流行的糊墙壁的花纸上的图案画一样,一行一行地排列着。每一种花样都有无量数。它们的大小,约摸有二寸见方。因此,我们如果走进鸾舆中去瞧一瞧的话,眼前所见到的便尽是些横七竖八的花样了。而且它们又不只是用一种颜色的丝线所扎就的,差不多每一种花样,要用二三套的颜色;再加它们的绣工,更是特别的精致,所以这一项工程的艰苦伟大,实在不是寻常的中国绣货所能比拟的!读者如能亲眼见到它,一定可以相信我这话不是过誉了。若论它的价值,自然又是很够骇人听闻的,依我估计起来,就是照最便宜的工资计算,也得花上六七千两银子才行;而太后却有同样的两乘鸾舆。这次从火车上带到奉天去的,只是二者之中的一乘而已。

所谓“八宝”也者,究竟是怎样的八种宝贝呢?在从前的时候,也许知道的人很多,可以无须作者详加说明;到此刻,这种图案画已是不再流行了,怕有多数的人不会知道,那末下面的八段说明,或者可以说是必需的了。

(一)和合所谓和合,乃是一个六角形的小盒子。它的意义是说这个盒子里头的东西是永远富余的。当它们绣在鸾舆的内部所幔着的黄缎上面时,它们的颜色是淡红的,而且是绣得非常的端整。

(二)鼓板鼓板就是我们唱京戏,唱昆腔时候所见的一根绳拴着两块木板的那种乐器。它的意义是“整齐有度”。因为鼓板在中国乐器中,本是调整节奏的东西。在戏班里头,教师们每当教练他们的徒弟唱曲的当儿,就得用到它。真正的鼓板多半是用紫檀木做的,所以它们的颜色总是深得象墨一样的紫色;可是当它们绣在鸾舆的内部所幔着的黄缎上面时,因为要求美观起见,便改用一种浅黑色。

(三)龙门龙门就是谷语所说的“鲤鱼跳龙门”的龙门。

它的形式和牌坊差不多;就是和此刻我们在足球场上所见的球门,也并无多大差别。但是当女工们扎绣这一种花样的时候,却是特别的讨好,几乎把所有的颜色,全引用到了;聚得象虹一般的美丽。我正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绣就的?而它——龙门——的意义,却只是用以代表一种灵异的神物。

(四)玉鱼它的意义是昌盛和繁殖。式样很简单,不过是两条相并的小鱼。也许一条算是雄的,一条算是雌的,它们相并在一起,便是夫妇和好,子孙昌盛的意思。论鱼的本身,还并不怎样费事,可是它背部上的鱼鳞,乃是极纤细的,绣的时候,当然是十二分的辛苦。鱼的其他部分都是用灰色丝线所绣的,而鱼鳞是用一种发光的银色,看去真象活的一样。

(五)仙鹤仙鹤就是我们在动物园里所见到的白鹤。这个“仙”字,只是一个形容词而已。因为中国人有许多的传说,是讲神仙的故事的,而在这些故事里面,神仙所骑的代步的东西,往往是“鹤”。于是鹤也变为一种仙物了。并且因为鹤的寿命比较长一些,所以特地请它来担任“八宝”中的一宝,作为“长生不老”的表征。当它绣在鸾舆里所幔着的那幅黄缎的上面时,它的身子是纯白色,而它的头顶是紫红色;这样浓艳的色调,真是美丽得不能形容了。  (六)灵芝这灵芝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实在无从解说,也许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我所能说明的,只是“一种菌类植物”。它的意义是祥瑞和权威的表现。那时候太后还在摄政,伊就等于天子一样,整个的中国,全笼罩在伊的权威之下,那末就说这种灵芝是代表伊的权威的东西,亦无不可。它们的颜色是深绿的,和老的冬青叶相仿佛。

(七)磬磬也是中国古代乐器中的一种。它是一个缺口的三角形,象“人”字差不多。敲起来用一根很细的木梗,木梗头上装着一颗象算盘子似的东西。但是敲的人不能用力过大,必须轻轻地敲,才能发出种清越而温和的声音来;杂在许多乐器里头,听去是很美妙的!至于它何以会列入“八宝”之一,那可考究不出来了。它在黄缎上所绣出来的颜色是白玉色的,可算是“八宝”中最单纯的一种。

(八)松松就是普通的松树,并无其它花式,它的意思是象征“巩固”和“一统”。它的颜色因为事实所限,不能随意点缀,便只是一抹的纯绿色了。

这样看起来,读者就可以知道光是扎绣这几幅黄缎上的花式的工程,已是何等的艰难精细,我先前估计它的价值约在六七千两银子左右,真可说是最少限度的代价了!然而这还只是用以表裹那鸾舆底内部的一种点缀品,也许太后竟从不曾注意过呢!但是论实在情形,太后在这些绣件上面,除掉原料之外,确也不曾化过多少银子;因为织绣的工人都是长期留养在宫禁内的,他们对于工资,是决不计较的。就是工作时间的久暂,他们也得悉听懿旨,自己是绝对不知道的;也许一件工作做一两个月就完了,也许做三四年还不能完,也许这个人已做得精疲力竭,连眼睛也瞎了,而他的工作却还不曾完成,这样就得另外派人继续做去,务必使这件工作做到圆满为止。  这鸾舆的本身是用藤制的,制工当然是特别的精巧耐用。

舆的两旁,在半腰里,各有一根木棍拴着;这两根木棍都是用最坚实的木料做的,中部浑圆,两端略扁。而在前后两端上,又各有一根横木连系着。横纵四根木棍,恰巧架成了一个长方形,鸾舆就夹在这长方形的中间。抬的时候,有八个轿夫分占着这长方形的四角;在中间另有两根横木梗着,一在前,一在后,它们的位置;正好介乎舆的本身和头尾两根横木的中间,不过略长一二尺;四个头上,也各有两名轿夫抬着。所以合并算起来,一起便有十六名轿夫了。  鸾舆的外部是更光彩了!前后左右所用的,全是用金线界就的薄绸缎衬着里面的黄缎,便格外的华贵富丽,无从形容。

何况在四面又有四条蓝色的飞龙绘着,这气象便越发的雄壮灿烂了!轿顶的格式是完全照宫殿的式样制的,一般也有翘起的飞檐,涂着金翠,闪闪生光。正中顶上,还安放着一个黄色的圆球,约摸有一串葡萄那样大小;这个球虽然是空的,却全是用纯金制的。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虽然这乘鸾舆的式样难免太古一些,但是无论它的外部,内部,上部,下部,都是十分美观的。

人坐在里面,也必然是非常舒适的!不过论到坐的话,那我可没有尝试过。据我所知道,除却太后自己以外,只有李莲英因为负着清洁和整理这鸾舆的责任,当太后不在舆中的时候,可以走进里头去收拾;其他的人,谁也不敢伸腿跨进去一步,不说乘坐了!就是那内里幔着的黄缎上所绣的“八宝”的花样,也只有在太后所用的东西上,才可以引用。从我这么一长篇话看起来,这座鸾舆能在我们这列御用火车上独占一辆车子,实在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也可以说是“理该如此”的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二十二·柯劭忞
  冠颂第三十三·王肃
  卷十七大内规制纪略·刘若愚
  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
  第十卷 乡镇表二·缪荃孙
  第二册 辛亥年至癸丑年·佚名
  一五○二 军机大臣奏查《御批通鉴辑览》内「邪」系「牙」之误应请一体改缮片·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杜大珪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第七章 法国乐魁索城·林语堂
  平阳公主传·刘昫
  郝和尚拔都传·宋濂
  张臣传·张廷玉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蜡书·周履靖

    【唐多令】〔旦上〕咄咄日书空。从敎绿鬓蓬。〔小旦上〕相思无药谁攻。浪说杏林董奉。〔合〕香玉减。钏围松。〔旦〕绝弦与断丝。犹有接续时。惟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芳春。我愁烦日积。憔悴日增了。〔小旦〕小姐

  • 黑老五·隋树森

    黑老五,又称梨园黑老五。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中吕】粉蝶儿 集中州韵 从东陇风动松呼,听叮咛定睛睁觑,望苍茫圹广黄芦。却樵夫,遇渔父,递知机携物。便盘旋千转前湖,看寒山晚关滩渡。 【醉春风】

  • 卷七·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七(明)袁华 撰○古诗(七言)送朱道原归京师君不见范蠡谋成吴社屋归来扁舟五湖曲之齐之陶变姓名治产积居与时逐又不见子贡学成退仕卫废举鬻财齐鲁地高车结驷聘诸侯所至分庭咸抗礼马医洒削业虽微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六月丁酉朔上谓赵鼎曰朕于宫中亲种一方稻数日雨既沾足昨日令人验之顿长四寸半真可喜也 诏提举淮南盐事蒋璨提督措置控扼海道事务先是分海舟八十艘屯通州之料角故命璨领之己亥权尚书吏部侍郎晏敦

  • 卷之三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辛纂传·魏收

    辛雄从父兄辛纂,字伯将。学业博涉文史,性情温良雅正。初为官任兖州安东府主簿。与秘书丞同郡李伯尚有旧交,伯尚与咸陽王元禧一同叛逆,事败后逃窜到辛纂处。事情被发觉后,被免去官职。过了十多年,应朝请为官。渐转为太尉骑兵

  • 李冲传·魏收

    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敦煌公李宝的小儿子。少小便成孤儿,被长兄荥陽太守李承所抚养教育。李承常说:“这孩子器量非同常人,正是我李门的希望之星。”李冲深沉儒雅,心胸宽广,跟随长兄到其任所。当时牧守的子弟大多侵犯百姓,动不动

  • 裴仁基传·魏徵

    河东人裴仁基,字德本。 祖父裴伯凤,北周汾州刺史。 父亲裴定,上仪同。 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习弓马。 开皇初,裴仁基为亲卫。 平定陈国时,他冲锋陷阵,授仪同,赐缣纟采上千段。 后以本官身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亲信。 炀帝继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五明 俞汝楫 编颁令备考传制传制仪凡大祀前三日陈设如常仪文武官各具朝服诣丹墀拜位钟声止仪礼司跪奏请陞殿乐作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出陞座乐止鸣鞭讫

  • 卷一百六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宋高宗建炎四年赵元镇上奏曰臣访闻湖南北及江东西诸路帅守往往阙人行在侍从除台谏外止有綦崈礼汪藻两人近汪藻在假不出而郎官百司局务多差外官权摄昨虽有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 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己丑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乌思藏必力公尚师辇卜阇搠思吉结卜遣使坚敦真等以所获故元云南行省银印来献,及黑胜等寺僧吉剌思巴星吉等遣喃哥等来贡马及方物,诏赐

  • 梁如浩·周诒春

    梁如浩 字孟亭。年五十七岁。生于广东。已婚。子六女一。同治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史梯文工业学校。习工程。光緖七年回国。历任山海关内外铁路总办。津海关监督。天津海关道。上海海关道。外务部丞参。外交部总长

  • 心隐第二十二·佚名

    二仪之大,可以章程(廿九年为程限也)测也,三纲之动,可以表里度也。雷霆之声,可以钟鼓传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和也。故其象可观,不能匿其影;有形可见,不能隐其迹;有声可闻,不能藏其响;有色可察,不能灭其情。夫天地阴阳之难明,犹可以术

  • (二)·钱穆

    《近思录》第二卷为学大要,凡百十一条,兹亦随拈两条为例。明道言:&ldquo;为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言忠孝,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佚名

    於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诸所有者皆无所有。菩萨为见何等。为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告须菩提,菩萨以所有皆无所有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诸有倚著者难得解脱。有倚相者不得逮觉。亦不能成阿耨

  • 圆满一切愿金刚宝仪轨分第十九·佚名

    尔时金刚手,现大文字相。遍满於虚空,施灌顶胜义。变化於宝部,安住三摩地。观照清净故,觉寤於诸法。根本诸胜义,尽空界有情。如水见星象,入宝三摩地。观彼虚空界,如净琉璃色。金刚宝菩萨,从虚空藏生。是时以坚固,依本相而祝观想

  • 祠部集·强至

    诗文别集。北宋强至(1023—1076)撰。三十五卷。至,字几圣,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庆历进士,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员外郎中。原有集四十卷,久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抄诗文,析分三十五卷。诗十二卷,古诗五言

  • 金光明经·佚名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有十八品,按此经同《金光明最胜王经》,而来未尽。但因智者依此译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