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纂言总例卷七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纂言總例卷七 元 吳澄 撰
吉禮
郊
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襄七】
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僖三十一】
四月四卜郊不從乃不郊【襄十一】
四月四卜郊不從乃不郊【成十】
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宣三】
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不郊【成七】
正月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四月辛亥郊【定十四】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四月辛巳郊【哀元】九月辛丑用郊【成十七】
【經書天神之祀此其一趙氏曰郊者天子所以事上帝也魯曷為有之成王尊周公故錫天子之禮不於日至避王室也卜用夏正於農耕之始也啖氏曰天子以冬至祭上帝又以夏之孟春祈穀於上帝謂之郊魯以周公之故得以孟春祈穀於郊郊皆用辛二月卜三月上辛不吉則卜中辛又不吉則卜下辛陸氏曰卜三旬皆不吉則不郊凡牲必養二牲一以祀上帝一以祀后稷帝牛有變則改卜稷牛以代之而别以他牛為稷牛者卜稷牛不吉及稷牛又死亦皆不郊凡不郊皆卜免牲卜免牲吉則免之不吉則但不郊而已不敢免繫牲待明年元牲時不用未成牲曰卜牲傷者亦曰牛澄按經之書郊者九龜違者四牛災者四非時大不敬者一□魯郊雖僭然行之已久視為常事故亦不書惟卜之不從牛之有變及時之大異於常而後書因以見其僭郊之非禮也三卜不從而不郊正也三不吉而至四卜四不吉而乃免牲瀆甚矣牛災洊作亦可見魯郊之僭鬼神亦弗之與也四月之郊固為不時然猶是夏時之春也九月則孟秋建申之月豈郊之時乎不卜日不卜牲而彊用其禮焉故特書曰用非時之甚不敬之大也】
雩
大雩【二十】
【七月上辛大雩一季辛大雩附趙氏曰季辛不言大從上文可知也昭二十五八月大雩四○僖十一○襄二十八○昭三○昭二十四】
【九月大雩七○僖十三○襄八○襄十七○昭六○昭十六○定元○定七】
【秋大雩七○桓三○成三○襄五○襄十六○昭八○定七○定十二】
【冬大雩一○成七】
【經書天神之祀此其二雩祀為祈澤設諸侯雩于境内山川則祭地示也唯天子雩于上帝者為祀天神魯郊既僭王禮故其雩祀亦僭王禮經特書曰大雩以表其為天子祀上帝之雩而非諸侯祭山川之雩也左傳謂龍見而雩過則書龍見者孟夏建已之月經無書六月雩者盖得禮則不書七月八月九月則皆過時故書也書秋者史失其月然不出乎七八九之三月書冬則建酉之月穀已成熟尤為非時也魯有舞雩壇盖祀帝于壇如郊焉而用盛樂歌舞於壇上故名其壇為舞雩而日亦如郊之用辛也月令大雩帝在仲夏彼盖秦禮與古異】
社
日食鼓用牲于社【莊二十五○莊三十○文十五】
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門【莊二十五】
【經書地示之祭此其一社者祭地示也其祭存常祭其日有常日其事為常事故皆不書經所書社凡四非為社書也以遭日食大水之變而乃用牲于社為非禮故書爾】
望
乃免牲猶三望【僖三十一】
乃不郊猶三望【宣三】
乃免牛不郊猶三望【成七】
【經書地示之祭此其二望者望祭山川也天子祭四望謂望東西南北四方之山川而祭之每郊祀上帝必望祭山川天子郊禮舉則祭四望魯諸侯也以成王之賜雖許用王禮然郊祀不得用冬至而但得為孟春之郊郊後不得祭四望而闕其一方但祭三望皆殺於王禮也望祭在郊祀之後因郊而望也郊禮既廢則望禮可以不舉魯既不郊而猶三望故書以譏其非傳云猶者可以已之辭也又云不郊亦無望可也】
禘
禘于太廟【禘者廟享之大禮自昔帝王之興推其基業功德之所起者為太祖太祖居第一廟曰太廟其尊蔑以加矣猶以報本反始之意為未足又推太祖之所自出追享于太祖之廟而太祖降居子孫之位以配食是之謂禘后稷為周太祖后稷出自帝嚳故禘嚳於太祖后稷之廟而以后稷配嚳也成王賜魯得禘則以文王為周公所自出故禘文王於太祖周公之廟而以周公配文王也逸禮有禘于太廟禮今篇名存而其禮亡】用致夫人【禘于太廟之禮雖大然經不書所以書者因用致夫人之非禮而書也用致夫人義見經註此不重釋僖八】○吉禘于莊公【夫禘者追享無廟之上世位于太廟之尊位而本廟之正主降居卑位以配食也此乃享新祔之莊公于其廟而已非别有所追饗而降莊公為配食也然則何以謂之禘欲尊莊公故僭用禘禮之盛樂於其廟而因名之曰禘爾非禘而曰禘書之以見僭用禘樂竊用禘名之罪喪未二十七月而遽吉祭故加吉字於禘之上新祔未可以稱宫故不曰莊宫而曰莊公其時閔公幼事出亂臣淫妻之所為無知不孝非禮非義而其名非實一舉而五惡具書法五字諸罪畢見真聖筆也閔二】
【經書人鬼之享此其一按吉禘于莊公有禘之名無禘之實雖是僖公以前事因其竊用禘名而附于僖公禘太廟之後以著其非焉】
祫
大事于太廟【大事者祫也祫亦廟享之大禮亞於禘者也天子四親廟之上有二祧廟四親二祧為三昭三穆矣太祖之廟而七二祧之上親盡廟毁不與時享矣若有功德則别立為宗其廟百世不毁與太祖同非百世不毁之宗者其主皆藏於太廟之夾室三年一祫則太祖而下祧廟而上毁廟之主皆合食於太廟是之謂祫斯禮也天子有之諸侯則否魯既得禘又得祫是以毁廟之主亦有時合食於太祖之廟經所書大事于太廟是也先儒名此禮為大祫盖以又有時享之祫故加大字以别於時祫有祫者四親廟之主共享于太廟而毁廟之主不與也今正其名不以時享之祫為祫惟此大祫得專祫之名既專其名則不須加大字以别之也】躋僖公【有事于太廟之禮雖大然經亦不書所以書者因躋僖公之非禮而書也文二】○從祀先公【從者順也先公謂閔僖二公也文公時躋僖公於閔公之上後君位于前前君位于後是為逆祀今再復閔公位僖公之上而昔之逆者順矣故曰從祀定八】
【經書人鬼之享此其二因躋僖公而附從祀先公於後以備一事之始終】
時享
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廟【大事者祫享之大禮也有事者時享之常禮也先儒名此為時祫禮記孔氏疏云迎高曾祖禰於太祖之廟合祭秦溪楊氏云為四時禴祠烝嘗祭羣廟禮煩乃於太祖之廟合高曾祖禰之主共祭之澄按時享之禮或分享於五廟或合享於太廟分享煩而難合享簡而易合享則書有事于太廟分享則書四時祭名或分或合均為時享故今謂此禮不得名為祫也】仲遂卒于垂壬午猶繹萬入去籥【有事于太廟常事不書為卿卒猶繹之非禮而書也宣八】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諸侯惟祭禰祖曾高四親廟成公之時宣公文公僖公閔公為親廟上距武公十二世矣廟已久毁乃於戰鞌之後復祭其廟武公既有廟則亦以時而行享禮故書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樂卒事【有事于武宫本不書因為叔弓卒於祭所其事非常故書昭十五】
正月己卯烝五月丁丑烝【建子之月冬烝得禮無譏為下建辰之月再烝非時而黷祀故先書正月之烝以起下文桓八】
八月壬申御廪災乙亥嘗【趙氏曰譏不時又不改卜也澄按不時謂夏之季夏而秋嘗也改卜謂御廪災之後當用改卜次月之日也桓十四】
【經書人鬼之享此其三按王制所紀四時禴祠烝嘗之禮或特或祫程子云祭諸廟禮煩故每年四祭之中三祭合食於祖廟張子云天子七廟一日而行則力不給故禮有一特一祫之說特則祭一祫則徧祭春祭高祖夏祫羣廟秋祭曾冬又祫來春祭祖夏又祫秋祭禰冬又祫秦溪楊氏云張子一特一祫之說雖可通但言特者只祭一廟遺其餘廟恐有所不安不若程子之言簡而意備澄謂程子之言雖簡而意亦未備盖不言七廟之享是一日而行禮乎抑各日而行禮乎一日行禮則力不給若各日行禮諸廟皆須卜日齋戒必兩三月始可畢七廟之祭若諸廟不復卜日齋戒但連日接續行禮亦精神困憊無復可交神明今以張子特則祭一之說而釋之曰祭一者謂人君自祭此一廟也餘廟則大臣攝行其人君自祭之廟今年一時祭高一時祭曾明年一時祭祖之時祭禰周而復始四時四享一年特祠特嘗一年特禴特烝不專是春秋特而夏冬祫也如此庶幾近之又按有事于武宫叔弓涖事亦是以臣攝行君不在也姑附論于此俟精深於禮者議之】
廟【公羊傳曰周公稱太廟魯公稱世室羣公稱宫】
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太廟【桓二】
【經書太廟者四其三見前并此凡四】
世室屋壞【文十三】
【經書世室者一左氏穀梁世作大非也今從公羊】
立煬宫【定元】○立武宫【成六】○丹桓宫楹【莊二十三】○刻桓宫桷【莊二十四】○桓宫僖宫災【哀三】○新宫災【成三】○考仲子之宫【隱五】
【經書宫者八煬宫一武宫二其一見前桓宫三僖宫一新宫一仲子之宫附見】
主
作僖公主【此主謂栗主也桑主作於虞祔之時栗主作於小祥之時既有栗主則埋其桑主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薨文公元年十二月及一朞矣二年二月喪已十五月始作粟主怠慢於喪事無孝敬之心也文二年三月丁丑】
【天子諸侯之廟享必有主故以此附於宫廟之後】
告朔
閏月不告朔猶朝於廟【趙氏曰天子常以今年冬頒明年正朔於諸侯諸侯受之每月奉月朔甲子以告于廟所謂禀正朔也文公以閏非正不行告朔禮但以其朔日至廟拜謁而已不告朔而至廟謁故譏之文六】○五月公四不視朔【文公齊昭公之壻也文十四年齊昭公卒其弟懿公商人弑昭公之子舍而簒立執魯臣魯女以辱魯又侵伐不已文公遣季文子往求盟齊懿弗與之盟要文公親出文公憚於一往託為有疾以詐齊而不視其年二月三月四月五月之朔詐稱有疾不能出乃遣襄仲納賂求盟而後得盟既盟之後又復來伐至十七年文公強勉一出親與齊懿盟而後得免侵伐次年齊懿被弑矣視朔者告朔朝廟畢退而視朝聽政也前時閏月雖不告朔而朝廟聽政自若今既詐齊而不視朔則不告朔不朝廟可知文十六】
【告朔者一月一至太廟也故亦附於宫廟之後】
【初獻六羽隱五肆大眚莊二十二】
【以上事之無例可附者二附綴八十八例之終云】
春秋纂言總例卷七
猜你喜欢 陈士义第十四·孔鲋 提要·周宗建 卷七十二·程公说 卷七·车垓 气寿篇第四·王充 春秋传卷四·胡安国 卷六十九·王与之 禹贡指南六韵·毛晃 卷三十五·佚名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佚名 体念观音菩萨的精神·太虚 覆日本佐伯定胤书·太虚 太子须大拏经·佚名 卷七十六·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