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四十五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  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癸丑以盖州卫知事王昱为审刑司左审刑大理寺左少卿王范为大理寺卿

○镇西卫指挥使司言保德州所属府谷县在黄河之西田野荒芜人烟稀少本卫既分兵戍保德绥德卫复分兵戍府谷其太原府河曲县接连东胜乃险要之地无兵屯守请以本卫兵戍保德者移戍河曲诏从之

○乙卯监察御史雷励坐入人徒罪  上责之曰朝廷所以使顽恶慑伏良善得所者在法耳少有偏重民无所守尔为御史执法不平何以激浊扬清伸理冤枉且徒罪尚可改正若死罪论决可以再生乎命法司论励罪以戒深刻者

○丁巳命刑官凡囹圄囚徒贫不能自给者人给米日一升

○敕谕辽东都指挥使潘敬等曰天地所覆载日月所照临凡有民必有君主封疆之大小虽殊而治民之道则一也前者三韩之酋为其臣所弑叠遣使来贡朕却之再三特以岁贡难之欲其止也今不止而固请欲以数年之献合为一岁之贡暗为愚侮是生隙也朕观东夷之人不怀恩而好构祸纵使暂臣亦何益哉尔守辽诸将固守我疆毋与较其细微听彼自为声教

○己未新建太学成其制庙学皆南向庙在太学东中为大成殿殿左右两庑前为大成门门左右列戟二十四门外东为牺牲厨西为祭器库又前为灵星门太学正堂曰彝伦堂中为祭酒司业公署左为祭酒司业讲授之所右西列席东向为博士课试之所前为太学门又前为集贤门彝伦堂之后为六堂曰率性曰修道曰诚心曰正意曰崇志曰广业诸生肄业居之堂之东西皆列二馆助教学正学录居之丞簿有署会馔有堂厨库井湢以次而列学之旁以宿诸生谓之号房有妻子者居外月给米赡之自经始以来驾数临视至是落成遣官祭先师孔子命翰林院学士宋讷记其始末于石仍以旧国子学为应天府学

○以起居注单仲祐为国子监助教赐袭衣冠带

○复置吉安府龙泉县北乡巡检司

○庚午五色云见

○辛酉命礼部遣官祭武昌右卫指挥佥事孙靖延平卫指挥佥事马骥虎贲右卫千户杨贵百户严整骁骑右卫千户余清靖与贵整征云南清征施州皆战死骥征龙岩病卒故各遣官祭之给靖家米三十石布十五匹钞二百锭织金文绮帛各十匹贵整清家米各二十石布各十五匹钞各百锭俱为营坟追赠官加三等骥家米十五石布七匹追赠官加二等清弟钞二十锭

○壬戌赐国子监生衣人一袭

○以茶陵卫知事王原试大理寺左少卿

○上谓礼部尚书刘仲质曰国学新成朕将释菜令诸儒议礼议者曰孔子虽圣人臣也礼宜一奠而再拜朕以为孔子明道德以教后世岂可以职位论哉昔周太祖如孔子祠将拜左右曰孔子陪臣不宜拜周太祖曰百世帝王之师敢不拜乎遂再拜朕深嘉其明断不惑于左右之言今朕君天下敬礼百神于先师之礼宜加尊崇仲质乃与儒臣定议其仪前期一日有司洒扫设御幄于大成门外是日旦上至御幄礼官入奏请具皮弁服次请行礼导引官导  上出御幄就御位百官各就位导引官导  上诣盥洗位搢圭盥帨出圭诣酒尊所酌酒诣先师再拜百官皆再拜搢圭执事官跪进爵  上献爵授执事官献于神位前出圭又再拜百官皆再拜四配十哲两庑分献如常仪导引官导  上复御幄易服乘舆诣学学官率诸生先列于堂下东西  上御彝伦堂赞唱学官诸生行礼五拜叩头东西序立于堂下三品以上及侍从官以次入堂西门东西序立赞进讲祭酒司业博士助教四人以次升堂由西门入至堂中赞举案礼部官奏请授经祭酒跪受赐讲官坐乃以经置讲案叩头就西南隅设几榻坐讲赐侍臣以次坐皆叩头序坐于东西诸生北面以听讲毕祭酒叩头退就本位司业博士助教各进讲如前仪毕出堂门复位赞唱有制学官诸生列班俱北面跪听讫五拜叩头礼毕学官率诸生先序立成贤街恭伺驾还明日祭酒率学官上表谢  上从之

○甲子礼部尚书刘仲质言神乐观职掌乐舞以备大祀天地神祇及宗庙社稷之祭与道录司无相统属本观提点秩从六品知观从九品今道录司已为正六品宜改升提点亦正六品知观从八品凡遇朝会提点列于僧录左善世之下道录左正一之上从之

○乙丑  上幸国子监谒先师孔子释菜礼成退御讲筵祭酒吴颙等以次讲毕  上谓之曰中正之道无踰于儒上古圣人不以儒名而德行实儒后世儒之名立虽有儒名或无其实孔子生于周末身儒道行儒行立儒教率天下后世之人皆欲其中正惜乎鲁国君臣无能用之者当时独一公父文伯之母知其贤责其子之不能从则一国之君臣可愧矣卿等为师表正当以孔子之道为教使诸生咸趋于正则朝廷得人矣复命取尚书大禹皋陶谟洪范亲为讲说反覆开谕群臣闻者莫不悚悦遂赐宴竟日而还

○丙寅国子祭酒吴颙率学官上表谢人赐衣二袭

○赐云南来归之民二十三户钞一百七十二锭

○府军左卫指挥佥事徐质征云南还赐织金文绮帛各一匹

○丁卯以散骑舍人耿瑄为尚宝司卿瑄长兴侯炳文子也

○置阳春守御千户所

○戊辰金筑安抚使密定来朝贡马十六匹诏赐衣靴及文绮帛各十三匹钞五百四十八锭寻又赐文绮绫罗六十匹

○庚午命礼部颁学规于国子监俾师生遵守祭酒每旦升堂属官序进行揖礼祭酒坐受属官分列东西相向对揖毕六堂诸生进揖如之唯无分揖礼属官升堂禀议事务或质问经史须拱立听命不得违越礼法监丞之职凡教官怠于训诲生员有戾规矩课业不精廪馔房舍不洁并从紏举惩治博士助教学正学录职专训教生员讲读经史明体适用以待任使有不遵师教废业者罚之典簿掌馔务致廪食豊洁钱榖出入明白及课业进呈以时他无所预

○赐翰林院学士宋讷衣帽

○辛未以户部试右侍郎朱安仁为试左侍郎

○癸酉以贤良方正郭允道为户部尚书兵部侍郎王琚为户部侍郎

○赐监察御史赵仁李宏李尚文衣各一袭

○甲戌给松江等府工匠仓大钞五千四百三十九锭

○丙子广平府吏王允道言磁州临水镇地产铁元时尝于此置铁冶都提举司总辖沙窝等八冶炉丁万五千户岁收铁百余万斤请如旧置炉冶铁  上曰朕闻治世天下无遗贤不闻天下无遗利且利不在官则在民民得其利则利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今各冶铁数尚多军需不乏而民生业已定若复设此必重扰之是又欲驱万五千家于铁冶之中也杖之流海外

○龙虎卫百户王英督造海舟于昌国县俄有大鱼一铁力木二各长三丈五尺漂至沙上因以鱼取油七百余斤木制柁为用事闻  上曰此天所以苏民力也

○安南陈炜遣其大中大夫谢师言等奉表进阍者十五人赐师言等钞锭

○河南布政使司请建钟楼  上从之因命自今凡有劳民之事必奏请而后行毋擅役吾民也

○丁丑遣行人赍敕谕天下郡县访求经明行修之士年七十以下三十以上有司以币聘之遣送至京共论治道以安生民其见任教授学正教谕训导职专教训不在举例

○敕谕国子监生曰仲尼之道上师天子下教臣民自汉及今未有逾斯道而能久者朕统一寰宇君主斯民切惟学校国之首务乃今年春命工曹构庙学五越月而成于是博选师儒教训生徒期在育君子以履仲尼之道以助我后嗣以安天下苍生苟教之不以其道学之不尽其心则恐餋非君子用非贤人徒劳民供无益国家尔诸学者当谦柔恭谨存礼义之勇去血气之刚持守仲尼四勿之训积日经旬以踰岁月不变其所学则贤人君子矣由是出为国用致君尧舜跻民于雍熙显扬其亲永世不磨岂不伟哉宜体朕意立乃志务乃学正尔仪慎尔言勉务进修无间昼夜讲于友必正道以相辅问于师必致恭而听受有乖此礼者监丞紏之毋忽

○礼部尚书刘仲质奏应天府学生员比外郡数多宜增设训导二员从之

○赐儒士郭振衣一袭

○给苏州府工匠钞四千九百七十锭

○是月颁释奠先师孔子仪注于天下府州县学先师孔子位酒尊一爵三登一盛大羹铏二盛和羹笾八实形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脯豆八实以韭葅菁葅芹葅笋葅醓醢鹿醢兔醢鱼醢簠二盛黍稷簋二盛稻梁篚一实以帛牲羊一豕一四配位共酒尊一各爵三登一盛大羹铏二盛和羹笾六实以形盐藁鱼枣栗菱鹿脯豆六实菁笋芹葅鹿兔鱼醢簠一盛黍簋一盛稷篚一实帛牲共羊一豕一解为四体十哲位共酒尊一东五位爵五铏一盛和羹笾四实以形盐枣栗鹿脯豆四实菁芹葅鹿兔醢簠一盛黍簋一盛稷篚一实帛牲用豕一解为五体西五位如之东西庑每四位共一案爵四笾二实盐鹿脯豆二实菁葅鹿醢簠一盛黍簋一盛稷牲用豕二解为百五分两庑各设香案一篚一实帛三献府州县各以正官行之有布政司则以布政司官行其分献则以本学儒职及老成儒士充十哲两庑一献祭服则主祭陪祀官与执事者服之陪祀儒士则用深衣幅巾每岁以春秋二仲月上丁日行事

○士卒馈运渡海有溺死者  上闻之命群臣议屯田之法谕之曰昔辽左之地在元为富庶至朕即位之二年元臣来归因时任之其时有劝复立辽阳行省者朕以其地早寒土旷人稀不欲建置劳民但立卫以兵戍之其粮饷岁输海上每闻一夫有航海之行家人怀诀别之意然事非获已忧在朕心至其复命士卒无虞心乃释然近闻有溺死者朕终夕不寐尔等其议屯田之法以图长久之利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姚思廉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三十三·柯劭忞
  第三十一回 大将奇谋鏖兵垓下 美人惨别走死江滨·蔡东藩
  第九十二回 中敌计冤沉碧血 遇岁饥啸聚绿林·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六·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佚名
  第二十五卷明正统·缪荃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六·杜大珪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一上·袁枢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九·佚名
  ● 附录·陈徽言
  卷之二十  革除遺事一(明)黃佐 撰·邓士龙
  秘书志卷第一·王士点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吴公辞亲·王世贞

    【金珑璁】〔老旦上〕桑楡方暮景。那堪半世孤灯。希孟母。敎曾参。堂前丛驷马。囊底乏嬴金。儿郞惟愿达承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断机投杼心犹在。只是朱

  • 卷五百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卷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七李频李频字德新睦州夀昌人少秀悟逮长庐西山多所记览其属辞於诗尤长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奬挹以女妻之大中八年擢进士第调秘书

  • 十集 二卷·钱德苍

    义侠记打虎(净,末上)【水红花】官司悬赏有明文,捕山君,看看着紧。咱每猎户受灾迍,枉劳辛,徘徊难进。退只恐违严限,进又恐亡身。算来总是命难存也啰!我每乃阳谷县中猎户是也。近日景阳岗上出了一个吊睛白额大虫,伤人无数。本县太

  •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柯劭忞

      ○武宗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拉第二子也。顺宗三子:长曰魏王阿木哥,其母微;帝与仁宗皆昭献元圣皇后宏吉剌氏所出,所谓兴圣皇太后也。帝以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成宗大德三年,命帝代宁远王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七·王祎

    【周太祖皇帝郭威广顺元年 南唐元宗皇帝保大九年 南汉中宗皇帝干和九年 蜀秦国公广政十四年 东汉帝刘旻干祐四年 楚王马希蕚 南平王髙保融 吴越淮海王钱俶 辽穆宗皇帝耶律舒噜应厯元年】春正月丁夘汉监国威即

  • 第十一节 郑氏兵力再振时间·陈匪石

    呜呼!谁谓中国民无民族观念?三寸之舌,一尺之纸,填塞夷夏,咳唾华戎,罗罗而不可数也。而奈何未闻有以民族立国也?舌既挢矣,笔既秃矣,一般绝对之名词,有如泰山之云,不崇朝而遍天下。郑氏金陵之役,吾岂无以征之。彼之将、彼之师、彼之

  • 卷六十八·杨士奇

    永乐五年六月癸未朔以安南平 以安南平诏天下曰 朕祗奉 皇图恪遵成宪弘敷至化期四海之乐康永保太和俾万物之咸遂夙夜兢业弗敢怠遑仰惟 皇考太祖高皇帝混一天下怀柔远人安南陈日煃慕义向风率先职贡遂封为安南王者世

  • 卷之九十五·佚名

      顺治十二年。乙未。十一月。辛巳朔。升福建提学道佥事宋徵舆、为尚宝司卿。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马尔汉、为吏部理事官阿达哈哈番鄂莫会为户部理事官。  ○以阵亡拖沙喇哈番喀代子马塞、袭职。  ○二等阿

  • 卷三十八·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八盛事十四夀民夀妇【四】乾隆五十二年旌表夀民魏怀朴夀妇范氏等二十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山东廵抚明兴疏称太和保合如天之大德曰生纯嘏缉熙薄

  •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司马光

    汉纪—汉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 [1]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1]冬季,十月,沛公刘邦

  • 黄文骏·周诒春

    黄文骏 字英麒。年二十三岁。生于广州。未婚。初学于上海靑年会。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摩尔登高等学校。宣统二年。入高地陆军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以六百码二百码及七十五码紧急放射枪法。先后得有奖牌。

  • 卷十五·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五汉 高诱 注兵略训【兵防也防乱之萌皆在略谋解喻至论用师之意也故曰兵略】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略获也】将以存亡继絶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

  • 卷七·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七元 汪克寛 撰莊公上【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夫人哀姜年十四歲即位在位三十二年】【戊莊王子四年】元年【齊襄五年晉緡十二年衛惠七年黔年三年蔡哀二

  • 卷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觧卷十二【丁未】敬王二十有六年【三十有九年春秋终】哀公名蒋定公庻子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假报怨以淩蔡也陈从楚罪陈也昔与蔡同灭于楚而忘之耶随自僖公二十年楚伐之后不

  •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第二分善达品第七十七之二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相。谓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如芭蕉树叶叶析除实不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行相。善现,云何菩萨摩

  • 地藏菩萨仪轨·佚名

        中天竺输婆迦罗奉 诏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彳*去]罗提耶山。与无量诸菩萨十俱胝比丘比丘尼及天龙八部诸鬼神俱无量百千大众围绕而为说法。尔时大众中有一大士名曰地藏。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

  • 正德姑苏志·王鏊

    明苏州都邑志。六十卷。明王鏊撰。成书于正德元年(1506年)。早在弘治年间,吴宽尝与张习都修《姑苏志》未成而卒。后林世远为苏州牧守,请王鏊继续修《姑苏志》。王鏊依据吴、张遗稿,“芟繁订伪”,经八个月修订成书。姑

  • 於陵子·陈仲子

    一卷。旧本题齐陈仲子 (生卒年不详)撰。据王士祯 《居易录》记载: “万历间学士,多撰伪书以欺世,如 《天禄阁外史》之类,人多知之。今类书中所刻唐韩鄂《岁华纪丽》,乃海盐胡震亨孝辕所造。《於陵子》,其友姚士粦叔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