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七

嘉靖三十年九月丙戌朔巡抚河南右佥都御史陆邦以疾乞休许之

○升制敕房办事通政使司通政使张文宪为工部右侍郎办事如故以九年秩满也 命原任总兵官张凤充京营练勇参将

○咸宁侯仇鸾言顷间妒臣者谓臣家丁劫赵时春所统民兵营被其杀戮夫兵虽有军民之分悉臣节制臣何怨于民兵而令家丁劫之此由去冬臣欲调遣边兵而尚书王邦瑞郎中尹耕欲寡民兵以阻挠军机不遂故值臣出兵于外遂驾此浮词摇乱国是伏望收臣重权俾得全首牖下 上手书慰之曰卿竭忠戎务今秋果贼未犯岂可以群嫉求退宜益尽心运思以慰朕望不允辞

○己丑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礼遣恭顺侯吴继爵祭 景陵

○荆府京山王厚焌薨赐祭葬如例

○升光禄寺卿高澄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升通政使司右参议李登云为右通政

○升工科左给事中姜良翰为都给事中礼科右给事中乌从善兵部右给事中马汝松户科右给事中石鲸俱左给事中吏科给事中为右给事中从善吏科汝松礼科良翰鲸俱刑科登之本科

○乙未 上谕兵部风作竟日防虏之计不可少怠不知连日何如尚书赵锦对言虏住近边无所向往但今秋高马肥正彼驰骋之候边臣戒备不容少弛 上以为然令各边加谨备之毋怠毋忽

○京师地震有声诏二十二日为始修省三日

○戈阳王拱樻薨赐祭葬如例

○戊戌

○霜降节遣定国公徐延德武定侯郭守乾恭顺侯吴继爵长宁伯周大经分祭 八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王田伯蒋荣祭 孝洁皇后彭城伯张熊祭 哀冲 庄敬太子各陵坟

○录故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王守仁子正亿为国子生初守仁历正三品俸余三年以在军中未及考满至是其妻张氏陈乞特许之

○都给事中何光裕等御史龚恺等劾奏兵部尚书史道兹以边陲多事特起之废弃之市中任市马之责正宜宣布恩威阴伐虏谋称 上任使乃敢传送虏言委靡迁马市开矣即欲易米谷米谷塞矣即欲请封号今观虏表意在请乞而道以为谢恩况表文又不系虏撰其设心谓何道不去则马市封册之议不已夷虏无厌之请难从人怀两可之疑士无必战之志国是纷纷无日而定亟宜罢黜以为谋国不忠之戒入 上怒曰史道已有旨令回京道未回时尔等何在既有所知当不移刻陈奏何专一探试朝廷左劾道本欲论鸾光裕恺各廷杖八十余姑夺俸一年

○己亥

○经略紫荆等关都御史于敖等言各州县殚民财以筑墎堡业已落成今欲如仇鸾议悉仿都督佥事黄振所建复令改 民力何堪乞敕部臣议所以修筑之费得旨墩堡既完即不必改造重劳民力 诏贵州思南石阡思州铜仁四府属新设抚苦在参议管理都匀镇远黎平三府及龙里新添平越清平都匀兴隆黄平等七卫所属额设右参议管理

○庚子 命督理粮饷侍郎葛守礼及经理主事周镐陈天祐张邦彦李敬回部

○工部覆巡按山西御史吴杲言各卫所军器造作滥恶起角□羊愆期皆武职侵费料价所致以后请以每年徵完料价付有司收贮委府州清军官同该卫所督委局官收买物料成造务令制造如法依期起角□羊报可

○大学士严嵩以制诰两房缺官办礼奏改礼部主事张大复兵部主事徐学诗为吏部主事户部主事吴兰郭东藩大理寺评事陆从大为礼部主事进士吴国伦严杰为中书舍人分送两房办事

○巡按狭西御史姚一元勘上二十九年宁夏失事诸臣罪状言虏于九月内以七千余骑由宁夏磨口石入至玉泉营分为三部肆掠魏信诸堡杀卤人蓄无算副总兵孙贤等择地自卫已复割首献酋□咸掩败为功指挥吴相等皆观望不前副总兵韩钦等闻警不援总兵吉象等虽未后期兵竟罔功而督抚大臣王以旂张镐等亦调度无策其奖率孤军力抗强虏者仅游击苑隆而已今虏患方殷宜重惩诸偾事者于法以惩其后诏械副总兵孙贤游击赵河守备李隆张世德镇抚高旸至京治罪下指挥吴相等二十七人按臣问拟夺副总兵韩钦等俸一年总兵吉象巡抚张镐各半年总督王以旂三月游击苑隆行总督军门犒赏

○壬寅

○升吏部右侍郎应大猷为本部左侍郎改户部右侍郎葛守礼为吏部右侍郎升兵部右侍郎聂豹为本部左侍郎改太仆寺卿高燿为光禄寺卿

○以灾伤免江西九江饶州等府各州县卫所田粮有差仍以九江钞关明年二季税银折补王府禄粮免湖广承天襄阳等府州县卫所田粮如例仍命所司发仓粟赈之

○癸卯

○发太仓银三千九百余两于辽东充新抽军士粮饷

○曲周县强贼李邦珍等紏亡命数十人劫库夺囚流掠山东钜野河南大康等县转入直隶亳州四省骚动给事中彭范言今岁淮頴间大饥不急扑灭此贼恐酿成大患下兵部请责守土诸臣及时擒捕仍命蓟辽总督何栋于北直隶山东河南三兵备官所领民兵内各选骁徤五百名委谋勇偏禆统领随贼所向往剿之得旨强贼奔逸为患所过地方官本宜重处姑令戴罪剿贼如仍观望避事巡按御史指名参奏闻民兵且勿调发

○先是山东乐安县贼首孟尚守等聚众行劫所司捕之急贼贿莒州同知贺朝宣得纵去既而以二十余骑簿日照县城典史范邦彦百户李济追逐之贼执二人去已又流劫邳州楼北门外玄武祠官兵围之纵火焚祠贼尽死火中邦彦二人亦死焉至是事闻 上命巡按御史逮莒州知州吴川楫日照县知县冯舜田及指挥等官张云汉等九人治罪朝宣追赃发戍邦彦等恤其家巡抚及兵备等官以事平姑不问

○甲辰

○刑科都给事中姜良翰等以审录重囚初覆奏 上以是日行 大享礼责良翰以刑名渎奏为不敬夺良翰俸半年余皆四月仍不许升转

○丙午 大享礼于 玄极宝殿先期视牲请 皇考配 帝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以 哀冲 庄敬二太子启迁告 太庙遣都督陆炳行礼

○丁未 上谕礼部今岁太享自视牲始风曀冈间实以百司不恭杂之迁坟卖之三覆自后凡祈谷 大享悉准大报行

○戊申

○荫工部尚书欧阳必进弟必述为国子生初必进提督两广有军功得荫子以无子乞荫其弟许之夺南京吏部尚书屠楷等俸一月革南京国子监祭酒阎朴职闲住以朴赴任迟缓又不遵例自陈而楷等失于查参为给事中何云鴈等劾奏也

○己酉

○升顺天府府尹窦一桂为太仆寺卿江西道御史吕光洵为南京光禄寺少卿

○灾伤免应天苏松常镇宁国太平凤阳等府并徐邳宿頴等州县南京锦衣各卫所河南开封河南怀庆卫辉彰德南阳汝宁归德汝州诸州县卫所田粮有差仍许折徵蓟州仓兑军米七万石及扣留输保定诸仓粮八分之三河间诸仓粮六分之一

○甲寅

○以水灾诏淮安所属州县及扬州之宝泰凤阳之泗时五河徐州之萧砀改兑米于德州仓支运二万石仍如例蠲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谢庄 王景文·沈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五·李心传
  卷六 光武·王夫之
  第九十二回  遣军队冯河间宣战 劫兵械徐树铮逞谋·蔡东藩
  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一四○一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达奚震传·令狐德棻
  李敏传·李延寿
  赵南星传·张廷玉
  卷十五下·沈枢
  汉纪二十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司马光
  六一 我的母亲·邹韬奋
  歴代建元考卷八·钟渊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张彭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莘·唐圭璋

      莘字叔耕,休宁(在今安徽省)人。生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屏居黄山。研究易义,傍究韬钤、释、老诸书。嘉定中,尝诣阙三上书,不报。徐谊欲以遗逸荐,不果。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有方壶存稿,词二卷。   水调歌头   东坡云

  • 卷十三·陈廷敬

    目  录 三十调六十三体,起五十八字至六十一字小重山四体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 踏莎行三体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转调踏莎行 宜男草二体 花上月令一体 倚西楼一体 扫地舞一体又名

  • 卷十七·唐圭璋

    ○无梦令四十一首赠景公物外先生姓景。酒色气财常警。稍稍觉偏颇,不待他人自儆。自儆。自儆。得步长生内境。○无梦令赠蓬莱散人一志孤清守道。十地遍生芝草。百行谨行持,千日炼成真宝。真宝。真宝。万

  • 卷三百七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七十八茯苓类五言律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唐】杜 甫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防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七言律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

  • 书竹斋先生诗集后·王冕

    书竹斋先生诗集後竹斋先生诗集者诸暨骆称大年之所彚稡者也先生世诸暨人名冕字元章竹斋其别号豪放不羁士也其为人槩具学士宋公所撰王冕传谓马不覂驾不足以见其奇才冕亦类是夫予又闻之先生善写梅自成一家其法则出入杨无

  •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范晔

    卓茂 鲁恭 弟丕 魏霸 刘宽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

  • 卷五·佚名

    商誓解第四十三题解:此武王灭商后对商的旧臣、百姓的一篇诰辞。誓,读为“哲”。篇名取自文中“商先誓王”。王若曰:“告尔伊旧何父□□□□几耿肃执,乃殷之旧官人序文□□□□,及太史比、小史昔,及百官里居

  • 卷第六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汉纪六十〔起强圉作噩(丁酉),尽屠维大渊献(己亥),凡三

  • 世家卷第七 高丽史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文宗一。文宗章圣仁孝大王讳徽字烛幽古讳緖显宗第三子母曰元惠太后金氏显宗十年己未十二月癸未生十三年封乐浪君靖宗三年册为内史令。

  • 卷下·郑兴裔

    钦定四库全书郑忠肃奏议遗集卷下宋 郑兴裔 撰杂着与周侍郎必大书行都相别倏已逾年仰怀温谕不去於心前月中进奏吏报云张都承【名说其妻吴氏皇后女弟也】复拜签枢【先是夤缘亲属擢拜枢府张栻切谏范成大不草勅说遂与祠

  • 六年·佚名

    (辛未)六年大明正德六年春正月1月1日○壬子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因賀大妃殿,平明受本朝賀禮。禮訖,會二品以上及經筵官入直諸將于殿庭,賜酒樂。○臺諫啓廢寺撤取人推鞫事,具壽永、金貞幹、申壽麟事。又啓曰:「掌樂院僉正任浩,前

  • 汉藏教理院记·太虚

    汉藏教理院之设缙云山,创始于民十九之秋。先是、予弘化欧、美,曾有世界佛学苑之发起,于教理研究概分汉藏、华日、华梵、华欧四院。是秋、入川礼普贤,刘公甫澄治渝州军次,高瞩康藏政俗,胥依佛教,方有选汉僧赴藏留学之议。予语

  • 成实论大意·太虚

    序论本论 一 十二偈与发聚 二 苦谛聚 三 集谛聚 四 灭谛聚 五 道谛聚结论  序论  成实论十六卷,诃黎跋摩论师造。罗什三藏译后,颇讲习之,未尝判为小乘。梁武朝诸德盛弘此论,一时有成实宗之称。后高丽道朗法

  • 佛说须达经·佚名

    萧齐中印度三藏求那毗地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须达居士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须达居士却坐一面已。世尊告曰。颇有居士在家施与不。唯世尊。在家有施与者。所有施不能妙食。有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弟子品第四(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所谓阿若拘邻比丘是。初受法味。思惟四谛。亦是阿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该书共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等6章。主要总结清末以来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改造,论述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主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王道渊

    明王玠纂图解注。以周敦颐《太极图》和金丹说为引,主要以佛教四大假合释清静说。又劝人持诵。

  • 大江东去·张恨水

    《大江东去》是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的抗战三部曲之一,1940年连载于香港《国民日报》,1943年出单行本时又作了改写。小说描写一位青年军人,由于战争,妻子离他而去,家庭遭到破坏。书中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保卫中华门战斗及日军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