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附录

初四日,城陷,杀声喧哄,城中鼎沸。已而,贼大队入汉阳门,传令云:「官兵不留,百姓勿伤。」贼入狱释诸罪囚出,而报复雪仇,凶暴弥甚。夜三鼓,贼执械明火巡街,鬼声四起,或至打居入门户。自是夜静,往往皆然,闻者心悸。

初五日,杀人盈街,太阳惨黯无色。贼三五为群,入人家搜括财物,如刃于颈,逼索金宝,如是者累日。夜,新街失火,贼惊起往救,寻扑灭。贼因有戒心,下令云:「倘更有失火延烧者,四邻皆斩。」于是人各惴惴,惟恐祝融造孽也。

初六日,贼入城日,众皆居长街列肆及人家大厦。贼收罗军器,使人舁火药局硝磺入船。伪东王杨秀清传令止杀。胁城中人相从,谓之拜上,盖入彼教,必以拜上帝为重也。分设写名数馆,从之者皆至馆报明名氏年籍,登簿记注。既写名则群居一所,初以十人为一馆,旋以二十五人为一馆,皆没头目领之。荆门知州金云门,休宁人,以寒素起家,洁身爱民,荆楚之人甚德之。是时奉檄在外,家留城中官邸,城破,室汪氏二女,皆自缢。弟人铭守尸三日不食。贼至,排闼大呼杀妖,人铭凭楼栏从容云:「我兄为清白吏,何妖之云?」贼怒登楼,既见三尸,始相视叹息。已欲胁人铭降,人铭据胡床仰视大言曰:「死耳,降则不能也。」意态自若。贼目壮之,往复婉言,劝使拜上。乃曰:「无论大节万无可逾,且我一降,对此三尸何?」贼目知其心不可回,遂弗强。贼以巾蒙首,不戴小帽,衣无领,无马蹄袖,使民间效其服饰,故帽领等物,亦皆弃置弗敢御。惟人铭一无更易,自始至终,抗义不挠,可谓难矣。徽言尝书其事,汇入文集中。而识其崖略于此。贼搜城中米盐,日分给各馆,使人毁窗棂及木具为薪。贼杀伪圣库于长街汪姓绸店,凡珍贵之物咸纳焉。贼于城之东南北三方,距城半里许,筑长墙固守于内,而城上不多设备,仅十数贼居敌楼。又于黄鹄山脊起望楼,高数丈,我兵来攻,两阵相接,贼于望楼中窥见,即以次飞报,乃整众凭城而守,余日未尝登陴也。

初七日,提督向荣,与张国梁两路兵大举剿贼,守备萨国亮,独争先上小龟山,众奋勇继之。贼于东郊日暮引还,国亮阵亡,自是,间一二日辄进攻。闻贼每不利,未知其详,不能缕述。后凡我兵大胜,得确耗则书之。伪东王传令,使民间收拾积尸,洁净街衢,违者斩,于是多舁至汉阳门投之江。城上被戕官弁兵勇,贼皆抛掷城下,积柴焚毁,秽气熏天。

初八日,大雪。土著痞棍不良之人既降贼,以红帕裹首,日持刀四出,恣意搜括,视长发贼弥凶而狡。虽穷巷瓮牖之家,亦莫不囊空瓶罄,寸物无遗。时因目之为本地王爷,盖民畏长发贼,呼曰王爷,故于若辈云然。贼妇入城,皆大脚高髻,力能任重,可胜二百斤。服饰都丽,雅不称体。贼造浮桥,自对岸晴川阁至汉阳门江岸,以巨缆横缚大木,上覆板障,人马来往,履如坦途。

初九日,贼令民间扫雪,贼首伪太平王洪秀全入城,伪王伪官等从之者甚众。伪太平王居抚署,以黄纸粘大门首,朱书天朝门,大堂书天朝殿。伪东王居藩署,伪西王居督署,伪北王居臬署,伪翼王居学政署。亦以黄纸粘大门首,朱书某王府,大堂书某王殿。伪南王冯云山,贼中今无其人,盖先败死全州。贼窜出全州,同知江忠源,独带楚勇扼之于蓑衣渡,拦截鏖战,三昼夜无少休,复伐大木于下游筑坝塞河。贼大窘,夜悉弃舟遁。是役也,阵斩云山,并伪国宗韦正足闻亦击断,贼死者二千余。所遗辎重,皆为我有。惜河东无营断贼右臂。

初十日,冰雪交融,檐溜声滴沥竟日,泥淖满街。贼见人着油靴皮履者,辄强取之。汉阳门外有乡民来,肩挑贸易,皆鸡豚鱼虾饼饵之属。贼许人出城买物,自是亡者甚众。后贼觉之,始命守门贼舟查严密,然脱逃者如故,不幸见获,亦甘殒命。贼僭设伪进贡公所,使民间进贡。凡金银、钱米、鸡鸭、茶叶,皆可弃贡。且云进贡者仍各归本业,盖进贡与拜上异,拜上则为兵,进贡者依然为民也,于是人争趋之。时城中钱米富有者无几,皆捧盘米,上压百钱或千钱。惟典商及素封之家,有贡黄金多至数百两,贡银铤累置案上,前后使四人舁之者,然亦寥寥可得而偻指也。初,贼谓埋藏金银,搜出阖门斩首,胆怯者遂束手无策,任其取携。及其闻进贡仍得为民,皆不惜倾囷倒廪出之。至伪公所次第挤入,数长发贼各以其汇收讫,予一纸,上钤伪印,大书进贡二字。其贡金银者,给伪执照,署杨秀清、萧朝贵二逆左辅右弼伪衔号。贼使妇女归宿,以数姓并居一家,亦以二十五人为率。

十一日,凌晨,贼往阅马厂讲道理。贼本邪教,讲道理者,如禅家说法之类,先期建高台,有戴红毡大帽贼,年四十许,面瘦削,系玻璃眼镜,手持白箑,俨然踞上座。旁一童子,执刀传贼,挥箑招人近台下,若相亲状。所言荒渺无稽,皆煽惑愚民之语。有壮者排众直前,抗论折之。贼怒甚,以五马缚其首与四肢,鞭马四驶,卒不能死,乃刃杀之。其人濒死笑曰:「吾得死所,吾可见祖宗地下矣。」惜当时不传其名氏。

十二日,贼至贡院点名,使人鸣锣传呼于街曰:「凡城中人及进贡者,皆往听点,迟误者斩。」于是人麇至,满堂满院,语声喧杂。数长发贼据案拈笔,呼唱名势,纷纷不暇给。已而人逾众,一虬须贼,起视晷影已西,人意欲归,共事者议不合,至相诟厉,推案而起,遂罢点。是日贼入黄州。

十三日,贼使城中人分驻城外。又有过汉阳城者,不分老幼,率以四五十人为一营,使二长发贼为正副营长领之。自是贼搜人出城,殆无虚日,百姓得居城中者,十无二三矣。

十四日,贼传令驻城外已入营者,概行短装挂号布,长衣皆裁半,虽紫貂海龙外套,亦一剪断之。贼分十军,曰前一、前二、后一、后二、左一、左二、右一、右二、中军、中一、中二。其号布锲木印刷,截黄布方长可半尺余,前曰太平某军,后曰圣兵。贼始谓进贡者,仍各归本业,至是皆挂兵字号布,乃知前言诈也。贼营伪正副长缮人数清单,简一能书写者掌书记,少壮有力者二十五人为正牌,老幼为牌尾。有疾者为能人,送入能人馆,有医为诊治。贼忌病字,故有疾人谓能人,然不解其命义何居。

十五日,贼率胁从之人,往蔡店掳米谷财物,途次贼潜逃七十余人。倩人剃发,酬钱一贯,胁从人逃者尤众。

十六日,贼传令城外已入营者,各执器械。

十七日,大风断贼江中浮桥。

十八日,我兵乘风纵火,焚贼寮篷,败之中和门外,杀贼甚众,夺踞其营,获器械无算。

十九日,贼复缚木为浮桥,更多系大铁锚,重三四千斤者,抛江中,视前益稳固,虽大风浪不能动。贼令城中妇女,更迁往火巷,归馆迟延者鞭棰促之。时各家男子多已出城,妇女虽青年弓足者,莫不躬自负担,抱儿挈女,络绎衢巷。至则有贼妇领之,服饰华美,有钗钏者,辄为贼妇所夺。每馆贼日发油一杯,人各发谷三合。其居僻巷,先与四邻联数十人为一馆者,得不迁。贼于城外长墙,多建更棚,夜间使人更番击鼓,时有伪官巡查。

二十日,贼至青山,沿江村舍掳人归,乡民惧贼裹胁,来售食物者渐稀。

二十一日,贼有闯入女馆欲行奸者,妇女号呼不从,贼目闻之,骈戮数贼,悬首汉阳门外。

二十二日,僻巷人家,尚有藏匿未出者,贼搜出决臀数十,即于城中归馆。其老耋聋瞽残疾者,分别设老疾馆处之。

二十三日,贼传令凡衣服美者,皆须有圣库印,方许服袭。城内外伪官十数人,分途钤印,纷纷竟日。遇狐貉轻裘,伪官辄攫去曰:「若何堪服此?」贼日使胁从人担城中各仓谷米入船,力弱不能胜者,沿途少休,辄遭鞭斥。人不堪其辱,或复投水死。丰备仓谷最多,贼一时不能空之,窜后犹余数百石。

二十四日,天气严寒,附郭诸湖,冰冻坚厚,上可行人。潮勇二百余人降贼,潮勇及广西捷勇,俱极跋扈。沿途肆扰,抢夺财物,褫人衣履,奸淫妇女,强占村舍。濒行则焚毁天寒所居,左右林木尽伐,为害与贼相埒。古云旅舍无烟,剿禽无树,不幸于今日见之。提督向荣驻营卓刀泉,尝于姚氏祠堂诱诛百余,其党遂有降贼者。

二十五日,贼私造伪时宪书,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节序凌乱,以是日为岁除。首逆僭称选妃,使民间女子往阅马厂听讲,至则选十余龄有殊色者六十人,即逼令入抚署。从此沈溺狂澜,遂与父母永诀矣。贼伪官等进贡首逆,贼妇进贡伪妃,皆铺黄纸案上,罗列巨碗,所盛蔬肴饼果,务期丰满。使二人舁之,鼓吹前导,备诸丑态。每营贼给猪一头,钱数贯,为度岁之需,亦间有给牛羊者。

二十六日,伪官诣首逆庆贺,贼妇诣伪妃庆贺,皆着梨园衣甲,是处金鼓镗鞳,楚会俨然一大剧场。城内爆竹如雷,街巷地上爆竹纸厚寸许。

二十七日,我兵进攻,大获胜仗,歼贼千余,斩伪官八,杀伤者尤众。贼于是震恐,遂有窜志。布政司广储库银七十余万,粮储道库银十余万,合盐道府县库银总计之,约银百万,贼悉舁之登舟。

二十八日,贼舁铜铁炮入舟。

二十九日,贼传令各营备一月粮,锄锹四具。

三十日,夜四鼓,贼于府监后空屋举火,邻舍妇女,睡梦中惊觉,披衣曳履,逃出四窜,包裹绣鞋簪珥之属,狼戾道上。天将曙,暴雨沛然,火乃熄。

三年癸丑正月朔,提督向荣,总兵和春、秦定三,都司张国梁,共督兵进攻,大败贼于东郊。贼治装登舟,贼妇亦纷纷捆载出城。驱火巷女馆妇女,概行登舟。人众,舟不能悉载,有坐江干冻馁彻夜者,有登舟奋身掷入江涛者,有死力挽贼妇共入水死者。

初二日,贼妇入僻巷各女馆搜括财物。伪王伪官等,诣首逆辞行,退至伪东王府会齐,以次出城。须臾,首逆僭乘黄毡轿起行,其后肩舆百余乘。城外各营贼皆由浮桥过汉口,惟东门外有贼千余,抗拒我兵,薄暮始仓皇渡江。半渡,贼即传令焚浮桥。

夜,城中焚庐火环起,赤光烛天,明如白昼,照见江中贼舟往来,纤悉毕见。我兵由忠孝门、中和门两路攻入,城中贼奔窜,蹑踪掩击,中炮落水死者无算。侵早,贼舟皆于对岸不逸,提督向荣率兵追剿,留副将瞿腾龙守城,武昌克复。

猜你喜欢
  列传十二·薛居正
  卷一百九·列传第四十七·脱脱
  卷八十六 晉紀八·司马光
  卷三十八·毕沅
  ●卷二百十一·徐梦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第二十卷 清咸丰·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纪昀
  卷二十四·高士奇
  ●崇祯记闻录卷一·佚名
  州军总音释【凡州军三十八】·陆游
  读例存疑卷二十一·薛允升
  卷四下·沈枢
  卷二十八、乾隆极盛·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据诗渊,仍次侯寘后。   水调歌头   八月秋欲半,后夜月将圆。天潢当日流润,□派落人寰。尘扫长淮千里,威振南蛮八郡,梓里绣衣还。芳毓燕山桂,庆衍谢庭兰。   小山阴,长松下,白云间。壶中自有天地,闻早挂逢冠。笑指横

  • ●卷四·宋一·王奕清

    ◎宋初帝王以不词见词盛於宋,而国初宸翰无闻,然观钱ㄈ之"金凤欲飞遭掣搦",为艺祖所赏。李煜之"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太宗所忌。开创之主,非不知词,不以词见耳。嗣则有金珠乞诗之宫嫔,有提举大晟之官僚,按月律进词承宣,命珥笔宠诸

  • 第三十九出 私祭·洪昇

    【南吕引子·小女冠子】〔老旦、贴道扮同上〕〔老旦〕旧时云髻抛宫样,〔贴〕依古观共焚香。〔合〕叹夜来风雨催花葬,洗心好细翻经藏。〔老旦〕寂寂云房掩竹扃,〔贴〕春泉漱玉响泠泠。〔老旦〕舞衣施尽余香在,〔贴〕

  • ●序二·金朝觐

    叙 人之富贵贫贱莫不有命存焉至于学识之浅深似非气数之所得而拘也而余则以为人之愚智与人之穷通皆若有命存焉而非可以预必也何则人有意于为学而苦于无自及得一二良师友而处之非其地遇之非其时虽欲从之末由也又有一人

  • 提要·袁易

    (臣)等谨案静春堂集四卷元袁易撰易字通甫长洲人不求仕进部使者拟荐于朝谢不应行中书省署徽州府石洞书院山长旋亦罢归居呉淞具区之间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定或掉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俯尝为画卧雪图称易与龚

  • 卷二百三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晚堂诗集郑清之谢虚斋和诗闗心穑事恐春迟暂许花风入绣旗翠浪半天岐麦咏玉簮数筯刈蒌诗【兄山谷过土山塞诗】野亭寄韵追唐什【严郑公有寄题野亭见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十八·柯劭忞

      博尔术(玉昔帖木儿、阿鲁图、纽的该) 博尔忽(布而古儿、月赤察儿、塔剌海、■〈亻瓜〉头塔察儿、密里察而、宋都台、伯里阁不花、赤老温、察剌、脱帖穆儿、月鲁不花、阿剌罕、健都班)   博尔术,阿鲁剌特氏。与太祖

  • 清朝前纪·孟森

    ●纲领清世自太祖以后,纪事始有本末。太祖以前之事,寥寥数行,惟恐人知。而于明人官私著述,禁之毁之,株连瓜蔓,大兴文字之狱,以冀掩灭之。二百数十年来,学士大夫,口不敢言。人人心中,皆以为清之先世,必有大不可告人者。革命以后,乃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四夷附录·欧阳修

    (一)唉,夷狄之人居住饮食,随水草寒暑迁徙,有首领部号但无世族、文字记别,至于弦弓毒箭,强弱相食,国土大小,兴亡交替,这些都不足以考述!只有他们服叛去来,与中国有利害关系的,这不能不知道。夷狄自古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治理得

  • 二·沈从文

    两人回到上海后,大约还是由于上帝的意思,使她们在一些男子的殷勤待遇中,性情也柔和了一些,原有观念也变更了些,王女士与瞿同居后;丁玲女士似乎也与瞿的一个兄弟,有过一度较亲切的友谊。几人在这种生活中,得到了些什么意义,别人

  • 八·钱穆

    近代中国人尤所最醉心者,厥推近代西方政治上之主权论,即政府主权谁属,一切主权在民众的理论。在西方,首先是由民众选举代表来监督政府,继之则由民众代表中之多数党来实际地掌握政权,组织政府。这一演变在西方,也有他们一段很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九·允禄

    雍正九年二月初十日吏部带领月官引见奉上谕王光含等依拟用掣得山东邹平县之艾深系旗人奏对履歴不能清语朕屡经降防令旗员学习今艾深又系少年而履歴数语尚不能陈奏甚属怠惰着扣除俟伊习熟清语时再行铨选将此防并谕八旗

  • 昭公·昭公十九年·左丘明

    【经】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己卯,地震。秋,齐高发帅师伐莒。冬,葬许悼公。【传】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令尹子瑕城郏。叔孙昭子曰:「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楚子之在蔡

  •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周梦颜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

  • 法成译·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

  • 菩提资粮论卷第一·龙树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今于诸佛所  合掌而顶敬  我当如教说  佛菩提资粮  佛者。于一切所应知中得觉。此为佛义。如所应知而知故。又于无智睡眠中觉故。觉者。

  • 人参谱·陆烜

    笔记。清陆烜辑。不分卷。烜字子章,平湖(今属浙江)人。乾隆时人。人参为中国特有之名贵药材,有延年益寿之功,关于其奇异的药效,传说亦多。王士祯(渔洋)欲撰人参谱而未成,其诗文见于《池北偶谈》等书。陆烜因生病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