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一

嘉靖三十六年九月辛亥朔革原任工部尚书赵文华职为民谪其子锦衣卫千户怿思戍边 上既稔知文华罪恶虽斥去意犹未平而言官无攻发之者 上怒无所洩会其子怿思请假送亲回籍是时以 圣旦祈典停封事期八月终止怿思遂以晦日具计御览在朔日吉期外矣 上因以是为文华罪曰文华吉修限内引疾欺亵已甚况杀无辜生命朕大宥之以劝后任事者而其子扰乃明书二十九日是为故冒吉期不敬君上至矣文华黜为民怿思发边卫充军因诘礼科失纠令对状都给事中谢江右给事中郑国宾给事中周启大操守经陈麟杨乾亨俱引罪 上责其党护同欺而犹饰辞以对命锦衣卫执诸端门杖之俱黜为民 上乃以文华江南诸不法罪状示大学士严嵩且谕以勿以弟子而挂念焉嵩惶恐对文华平日任情作事不令臣知昨岁南征获功臣为之喜不意近日人言其过失多端诚如 圣谕然彼时实未有与臣言者 皇上不加诛殛曲从宽贷以来后人任事诚天地坐全之德臣系师生不能救正又不能早知以告 皇上臣罪无可辞所以日来惴惴怀惧非挂念于彼也荷 皇上俯鉴臣衷猥加谕慰臣无任感幸初文华凭藉嵩资要结 上宠既以睚眦杀张经陷李默及再出江南人畏如纣虎所至望风媚奉稍后即获罪赃赂填溢其后则择取黄金纳之江南金价顿增数倍及攘将士之功旋而奏凯骄盈滋甚与嵩子世蕃比周作恶根盘固互朝野以目忧为祸未已赖 圣明烛照其奸一旦毅然去之若发蒙振落中外鼓舞称快焉 加太仆寺带俸卿徐果俸一级以九年秩满也 先是户部议陕西茶法易马正额茶外类有嬴余节年陈腐可惜所以先年广为开纳以助军饷赈济之用如巡抚陈寿等开中四百万斤布政林元甫开中五百万斤系弘治年为内郡赈荒而增者御史刘良卿开中一百万斤系近年为边方军饷而增者后御史刘希龙始议每岁止开中八十万斤并课茶私茶通计仅九十余万是虽约开中以便招易然茶多报少徒滋商贩私易之弊今全陕灾震边饷告急国用诎乏至极宜下巡茶御史详议果产茶广盛且于茶法马政无碍即照先年纳粮备赈事例酌量多寡名商报纳候岁丰停止至是巡茶御史杨美益言陕西岁祲且十年茶户无资课额逋损迩年即九十万斤所司新旧辏补尚不能敷安有赢羡兹者奉谕督行该司招纳并无一人告报夫人情异于往时法行在于通变今第宜守每年九十万斤招番易马之规凡通内郡以息私贩增问中以备赈荒等项悉从停罢毋使与马分利庶便遵守下户部竟以帑藏匮竭请如弘治六年例除正额茶九十万斤易马外仍开一百万斤召纳边镇以备军饷俟边储稍给遵照旧额专备易马诏从部议 裁革陕西故县仓攒增设褒城县递运所

○壬子 授服阕翰林院庶吉士姚弘谟为编修 长宁安抚司并韩胡碉恰列等各差都纲头目麻儿列等入贡宴赉如例 巡按福建御史吉澄言去年十月间浙江丘家洋残倭数百人由海州海洋突入福宁州闾峡三沙等处守土诸臣不能防遏以致蔓延地方多所残害因列上文武诸臣失事罪状及诸死事当恤者兵部议覆得旨海道副使陶大年降一级都指挥等官来熙等革任指挥刘继良等下御史问布政司赵维垣而下夺俸有差阵亡百户黄宏袭升其子一级生员陈坡量增官职伊男准与冠带俱立祠岁祀

○癸丑 礼部类进五岳及方内名山所获鲜芝凡千本有奇 升兵科左给事中郭敬贤为都给事中刑科给事中袁汝是为右给事中俱礼科 发太仓银贰万两于昌平备客兵之用 录去年十一月内大同围城于林御虏阵亡功赠参将张桓都指挥使仍袭升其子三级录三十四年十二月延绥大柏氵□臼堡等处获功阵亡被伤官旗军舍赵岩等一百二十一人各升赏有差

○甲寅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景陵 祀故大学士顾鼎臣于其乡鼎臣苏州昆山人昆初无城鼎臣始议建之比岁倭奴入寇东南诸郡邑无城者悉遭屠戮而昆山独以保城多所全济乡人追思之请祠邑里以示崇报守臣以闻报可 御史万民英论劾新升巡抚顺天大理寺右寺丞张祉才识庸劣不堪重镇诏调外任用荫工部右侍郎陆杰子光畿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王梦弼子岸为国子生杰以督修玄岳梦弼以总镇三边功也 改南京工部尚书马坤为南京户部尚书 追论三十二年大同弘赐等堡失事谪镇守都督同知吴瑛中路参将企江指挥佥事马镇等十人戍边夺北路参将麻禄北东路参将郭震乃指挥王良臣等六员各俸半年余降罚有差

○乙卯 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茅王□赞三年秩满荫其子藉吉为国子生 总督浙直侍郎胡宗宪以本年五月内倭犯淮扬高邮仪真天长盱眙清河宝应安东地方失事状闻请优录参将刘显力战破贼之功及褒恤死事都指挥沃田冠带把总岳君宠等而治诸将之选愞不职及有司之治境被残掠者诏升显三级赏银肆拾两夺凤阳巡抚都御史王诰总兵官黄印俸半年降宝应知县马仲芳清河知县吴希旦边方杂职下天长知县黄泰然等十人御史问赠田都督佥事袭升其子二级君宠千户给其子冠带仍复其家 录三十四年延绥孤山堡等获功阵亡官军尤月等三百人升赏有差

○丙辰 升山西按察司副使马佩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以三十四年五月甎井等堡失事谪绥德卫署指挥佥事李世贤许世功等七人戍边狭西都司都指挥同知施霖坐科歛军财当调卫巡按御史刘应态言霖有秋防斩获功应赎请发军门戴罪立功从之

○戊午 升光禄寺少卿吕光洵为太仆寺少卿

○己未 沈府荣和王铨金□亶薨赐祭葬如例

○辛酉行 大享礼于 玄极宝殿先期视牲遣英国公张溶代请 皇考配 帝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癸亥 杀原任锦衣卫经历沈炼于宣府市先是庚戌虏犯都门腾书求贡 上命文武群臣杂议而炼语稍侵执政大臣明日又上请以数万骑当一面必大胜虏不报已复抗言严嵩父子入将帅贿数寝抑边事误国大计请僇之以谢天下诏以炼诬诋大臣自为名廷榜之发口外为民编籍宣府之新保安炼自负狂直悻悻不得志乃开书院招四方游士与相讲论公议朝政得失凡遇缙绅往来必斥毁严氏父子或时驰马至居庸关下南望戟手唾骂继以恸哭人咸以为颠又传檄京师欲起义以清君侧之恶是时赵文华既得罪嵩父子疑惧思以自保会有人以炼状来告者嵩父子益惧欲杀炼以灭口乃授指宣大总督杨顺图之顺故憸狡以赂严氏进用且边事日坏方倚嵩父子为庇覆间指即勃马以杀炼为己任以语巡按御史路楷啖以事成嵩且酬以京擢楷亦许诺时捕获蔚州卫妖人闰浩杨胤夔等皆以白莲教术蛊惑远近出入虏地与丘富乔源等为奸者辞所及及株蔓甚众缉捕偏于山狭畿南诸处顺因与楷谋即以此陷炼诬浩等师事炼浩等煽妖作奸勾虏谋逆咸炼教诏之因并构炼子襄诸不法事具狱辞奏之请诛炼浩等而赏诸有功者下兵部时举朝知其诬枉无不骇叹尚书许论依违自顾竟悉如顺楷议覆之得旨令巡按御史即时斩决炼等逮炼子襄戍极边荫顺一子为国子生升巡抚张锅三品服俸楷俟京堂缺升用参将王诰守备罗铠分守参议朱天俸分巡佥事许用中经历金绍鲁及家丁胡汝清等十五人皆以捕获及讯拟功升赉有差

○甲子 升总理河道右都御史王学益为南京工部尚书以灾伤免山西蒲绛各州县税粮有差 录三十五年六月延绥威武堡等处获功阵亡官军赵贤等四十二人蒋镇抚沟等处获功阵亡官军周四四十等四十四人各升赏有差 以倭患诏通泰高邮三州宝应如皋泰兴安东山阳江都清河盱眙八县是年本折马匹尽行蠲免其海州邳州仪真兴化盐城宿迁桃源沐阳赣榆睢宁诸州县本色马匹尽徵其值并原折马价减银二两从抚臣王诰请也 裁南京锦衣卫左佥书一员

○戊辰 彗星见于天市垣内列肆星旁芒长尺余东北指至十月二十三日始灭

○庚午 霜降节遣玉田伯蒋荣清平伯吴家彦都督佥事王朝用兴安伯徐梦旸分祭 诸陵都指挥同知王极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都督佥事沉至祭 孝洁皇后及 哀冲 庄敬二太子各陵坟梦旸复命中称前诣 上让其不虔夺禄米半年

○丙子 升陕西左布政使王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山东按察使朱用为山西布政使 以漂流漕米至万捌千肆百余石夺参将王延鹤俸三月 以水灾免直隶徐萧定远三州县税粮以倭患免宝应清河天长盱眙安东五县税粮各如例仍命赈恤伤重之家 哈密卫都督米儿马黑木乞贡许之米儿马黑木为土鲁畨所侵乞内附既处之甘肃至是援沙洲都督日羔剌例陈乞时 其请 改山西总兵官署都督佥事孙朝镇守甘肃

○丁丑 以盗越南京城劫上元县狱罢抚宁侯朱岳守备太监郭土□放任回京闲住夺兵部尚书张鏊俸三月下知县刘以贞等南京法司问 以三十四年威胡等堡失事谪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王钰及指挥千户等官沈继武等戍边余罚治有差 刑科都给事中彭范等言律开官吏受赃枉法满贯者及故禁故勘平人致死者皆罪死其为禁甚严迩因法纪纵弛有司恬不知畏节据各该抚按参奏若遵化知县刘鸣阳新淦知县黄仁惠昆山知县曾梅芜湖知县潘铨皆贪酷异常大为民害若但如近日事例止以停罢不叙为罚是适遂彼贪淫之私富厚之计不足为戒宜敕所司据律严断务尽本法以为贪酷之戒仍通行抚按参劾纠举不得狥情废法违者事发连坐以罪下刑部都察院会覆得旨近年有司任意贪酷抚按多不从实纠举以致人心玩恣民受殃害刘鸣阳等令各巡按御史严鞫以闻今后贪酷有司巡按官即时参问吏部不许概拟闲住

○己卯 升狭西右参政窦一桂为山东按察使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脱脱
  在厄第二十·王肃
  卷三·岳珂
  卷一·商辂
  卷二十三文·何良俊
  尚史卷二十七·李锴
  中兴小纪卷七·熊克
  贾黯传·脱脱
  顾宪成传·张廷玉
  ●礼部祠祭司主事易斋袁公墓志铭·袁守定
  卷二百八十二·杨士奇
  卷五十四·佚名
  卷十四·佚名
  原序·郭良翰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城春景·林徽因

    时代把握不住时代自己的烦恼,——轻率的不满,就不叫它这时代牢骚——要泥黄色风沙,顺着白洋灰街沿,来支撑城墙下小果摊,那红鲜的冰糖葫芦怪得这嫩灰色一片,带疑问的春天寻去,不必有新奇的新发现,旧有保障喷出烟囱,那矗立的新观

  • 卷三十六·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六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四十八首 【时在惠州作施注缺今补】 真一酒【并引】 米麦水三一而已此东坡先生真一酒也 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蠭又欲醉先生【公自注真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三年岁次癸酉 金海陵炀王亮贞元元年春正月按是月辛卯朔己亥左朝散郎致仕高闶卒闶退居明州太师秦桧欲卜其向背因其乡人姚孚者达意于闶欲以弟之女予其子闶辞之遂致其仕绝口不言时政杜门观书卒免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弘治元年七月壬戌朔孟秋享 太庙告 宪宗纯皇帝几筵请神诣 庙享祀○遣内官祭司门之神○都察院覆奏吏科给事中林廷玉所言赵玉芝父母赐葬碑刻请下有司撤毁从之○癸亥命户部运银四万两于狭西以给固原靖虏兰州河州边储从镇

  •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九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五【九则】     宋 岳珂 撰 永固更号 永固陵之易中兴会要不载所以惟张澄奏不犯历代陵名一语粗见微意而王明清挥麈録乃自以为其父所建明明清之言曰绍兴戊午徽宗梓宫

  • 一四六二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并无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六二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并无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江西巡抚臣陈淮跪奏,为遵例具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遵照钦定改本于坊版内一律铲改,刷印发换

  • ●一二 徙源昌州·佚名

    太上死数日后,始有金主文字到,内云:「移赵桓往源昌州安置。」帝闻之,惨恸更甚。阿计替甚喜,帝怪而问之曰:「何故?闻移徙源昌州,汝转有喜色,何也?」阿计替曰:「此地至源昌州六百里,却是往南行,去燕京少近。此乃北国皇帝知太上已死,故

  • 范镇传·脱脱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为蜀守,一见到范镇就很喜欢他,把他召到府舍中,使他给子弟讲学。范镇更加自谦恭退,每每步行到官府门口,一年以后,人们还不知道他是守帅的客人。等到薛奎回到朝廷,就带着范镇一起到京城。有人问薛奎

  • 唐纪十二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贞观十五年(辛丑、641)·司马光

    唐纪十二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辛丑,公元641年) [1]春,正月,甲戌,以吐蕃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上嘉禄东赞善应对,以琅邪公主外孙段氏妻之;辞曰:“臣国中自有妇,父母所聘,不可弃也。且赞普未得谒公主,陪臣何敢先娶!”上益贤之,然欲抚以厚

  •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义;养民不苛,而防之以刑辟;所求于下者,不务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守于民财,无亏之以利;立于仪法,不犯之以邪。苟所求于民,不以身害之,故下之劝从其教也。称事以

  • 卷三·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三    元 程端学 撰隠公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康侯胡氏曰叔姬伯姬之妹非夫人也存耕赵氏曰书叔姬为归于酅起也胡氏曰春秋不书媵为其贱者也此何以书庄三十年葬叔姬故

  • 率性篇第八·王充

    【题解】本篇着重论述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引导改变的。王充认为,人性是人承受了具有仁、勇的气形成的,“禀气有厚泊(薄),故性有善有恶”。但他更强调人的善恶本性是可以改变的,“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遊行經第二之二   佛告阿難世有八衆.何謂八.一曰刹利衆二曰婆羅門衆三曰居士衆四曰沙門衆五   曰四天王衆六曰忉利天衆七曰魔衆八曰梵天衆.我自憶念昔者往來與刹利

  • 第五 正勤相应·佚名

    第一 恒河广说[一~一二]第一~一二一~二舍卫城。于此,世尊对诸比丘说示曰:“诸比丘!有四正勤。以何为四正勤耶?三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为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不令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四为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起志欲

  • 何典·张南庄

    长篇小说。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清张南庄撰。题“缠夹二先生评”,“过路人编定”。十回。南庄号过路人,约于清同治间在世。该书以滑稽幽默、口无遮拦的吴方言,虚构了一部鬼话连篇的鬼世间的鬼故事,通过鬼的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元来

    凡三十五卷。明代僧无异元来(1575~1630)撰,法孙弘瀚、弘裕共编。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称博山大舣和尚广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本书系集无异元来禅师一代语录之大成,内容包括无异禅师语录序、锡类法檀序、剩录序、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