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

正统十三年冬十月甲寅朔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井之神

○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复给镇远侯顾兴祖成安侯郭晟永康侯徐安驸马都尉焦敬永顺伯薛绶遂安伯陈埙都督佥事陈友俸禄兴祖等先以失误朝参奉旨免问但住俸禄一年至是命复之

○乙卯命浙江桐乡县知县田玉复任先是玉丁父忧去县民相率赴布按二司言玉在任能均役兴学戢奸植良乞夺情视事二司以闻不允至是服阕巡抚侍郎周忱又具民词奏保复任从之

○升美峪守御千户所指挥佥事杨文署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事

○命司设监太监吴亮侄江为锦衣卫百户因亮叙年劳以请故也

○命南京工部补造南京光禄寺朱红戗金龙凤膳亭膳盒等器千六百有奇以前有者毁于火也

○刑科给事中鲍辉言寇贼奸宄恒潜伏于承平之时威武戎兵当豫防于无事之日故有虞虽文教诞敷而犹继以奋武卫成周虽德化熙洽而犹戒以诘戎兵古昔帝王制治保邦率由斯道钦惟 皇上统御万方图惟至治既亲幸近郊以大阅师旅复肇兴武举以网罗英豪是即虞周奋武训兵之意夫何天下都司卫所官员罔体 上意溺于晏安兵器残缺而不修军士饥寒而不恤或私役耕艺田囿或纵令兴贩鱼盐或假托巡捕以扰民或放回原籍而取贿科扰侵欺逼迫逃窜遂至军伍空缺武备不修间遇上司按临多方觅人应点粮赏则冒名关支调发则临时规避比者福建延平寇起朝命两都司调遣官军一万征进迁延旬月不能会集及至临阵辄复畏缩向非朝廷宣布恩信使其感悔自新而欲俟彼翦除曷克有济原其所以盖由承平日久将不知兵兵不习战苟非思患而预防之仓卒何以应变乞敕兵部计议行下巡按及清军御史会同三司正官将各都司并直隶卫所旗军大加简选军士老疾者汰之行伍空缺者补之其管军头目又必推择存心公正颇有智勇之人不才者不得与乎其间仍敕御史等官尝加体访敢有仍踵旧蔽苦害军士者即奏闻治罪如此则官旗警戒威武奋扬寇贼无觊觎之心海隅有安靖之期矣 上是其言

○宣府总兵官左都督杨洪奏蔚州卫城周环八里其垣墉楼橹雄丽壮健旧为边城之冠近年以来边庭多警官军调遣岁无虚月遂致颓坏今本卫指挥佥事赵瑜颇有才干见在宣府操备乞量升职事俾回本卫督军修理庶边城壮固易于守据 上从其言命瑜署指挥使事

○京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李胜等奏臣等往戍甘肃所用军装无从营办乞以今岁七月至来年六月止该支俸米折色预支为便从之

○命少监林寿赍敕往赐甘肃总兵等官任礼王敬王喜刘法贵都御史马昂等以哨闻口北烟火众多虑有虏寇侵边宜整兵以防不虞也

○丙辰河南都指挥佥事张昊以盗反狱下巡按御史逮治论赎杖还职从之

○晓刻水星犯亢宿

○丁巳大兴隆寺工完赐督工太监尚义纻丝一表里钞一千贯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纻丝一表里钞五百贯内官黎贤主事蒯祥把总作头工匠官军各赏钞有差

○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遣头目哈三等来朝贡马赐晏及彩币等物陛辞命赍敕及金织表里归赐其王

○谪礼部仪制司带俸郎中胡穜戍边穜妻淩辱穜妾妾家诉其强取己女下狱坐绞穜称冤不已法司论情可矜不允临刑三覆奏乃有是命穜故文渊阁大学士广子也

○戊午直隶真定府定州行唐县知县金鼎言本县在府南七十里在州东北九十里路隔沙河凡有事赴州夏月河涨冬天冰冻路阻转往新乐县绕行往反二百余里动经数日方得到府乞将本县径属府辖从之

○免山东兖州府所属州县逃户税粮一万三千九百五十余石农桑绢五十疋马草二万六千四十余束直隶池州府所属被灾秋粮四万七千七百七十余石马草六万八千七百二十余包

○己未山西右参政林厚见有贫鬻子女以输王府禄米者怜之自倡率官吏为代输因奏请各郡王府禄米俱输代府广赡仓怀仁王府教授万钟以不得与其事衔之因奏厚公差娶所属故指挥张安妾申氏为继室事下巡按监察御史请逮厚及钟等治罪从之

○庚申给已故定国公徐显忠庶长子永宁月食米一十石时永宁八岁未应袭爵故给米优养之从其嫡母耿氏奏请也

○工部右侍郎王佑致仕佑绍兴人初授武选主事以谄媚权贵进擢侍郎贪淫不检近奔父丧夤缘夺情至京权贵者厌之言于 上令调除外任佑自诉病体尪羸难胜繁剧乞赐骸归以延残喘从之

○夜月犯垒壁阵

○辛酉迤北瓦剌遣正使太尉完耆帖木儿副使平章乌马儿等来朝 上命太监刘增迎劳之

○监察御史丁瑄奏臣奉敕抚捕福建反贼至彼先遣千户褚斌赍敕谕榜文揭于沙县贼徒闻调天兵将至俯伏跪拜祈恩悔罪臣与布政使宋彰等躬临沙县设法抚谕 上敕瑄等会福建四司官善为抚谕并敕都督刘聚佥都御史张楷所调官军如已入境俾于行都司暂操酌量进止务在得宜不许轻进以疑众心

○浙江备倭署都指挥佥事脱纲奏沿海卫所告讦日盛多者牵连百余人其赴理道远有误边备中间无重情而所连多者请就令按察司巡海官听理 上可其奏

○壬戌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尾迹有光出天津北行至渐台三小星随之

○赏守备庄浪镇番等卫军士银四千两先是朝廷赏甘州等处守备军士银人各一两而庄浪等卫屯军新选守备者不与至是总兵官任礼比例具奏 上命减半给之

○户部主事沈翼奏奉命踏勘庐州府及庐州六安二卫田地未起科者五千六百八十九顷有奇从轻起科得粮一万一千九百九十九石九斗有奇乞下所司每岁如数徵纳从之

○乙丑擢行人顾曤为福建道监察御史以理刑考称故也

○省直隶抚宁卫仓设界岭口刘家口二仓俱置大使副使各一员从通政司右参议邹来学奏请也

○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张信年老乞致仕命其子斌代为本卫指挥同知

○命镇守狭西右都御史王文及布按二司官库银绢买马一千四百一十六匹送甘肃给军骑操从总兵官任礼奏请也

○免直隶安庆府及安庆宣州二卫去年被灾秋粮子粒八万二千八百六十余石

○湖广辰州府溆浦县考满知县潘衡奏所辖三十四里徵粮一万五千余石设粮长十二名领之粮少役多徒尔扰人乞革去为便事下户部覆实从之

○丙寅福建都指挥佥事邓安奏贼邓茂七等初作乱时都指挥同知雍野不即起发旁近卫所官军扑灭却调隔远卫分以致延缓养成贼势及至野领军与都指挥范真等于延平城外秋竹铺与贼对敌而野辄先登舟以为众先致贼乘机追逐将真与指挥彭玺等杀死水中野隐其败却称真暮夜行舟溺死欺蔽朝廷切详此贼因府县官吏收粮拘迫遂至啸聚为非而野受方面重寄不能防微杜渐及至临敌则又畏缩以致军威挫损贼势猖獗 上命御史丁瑄追究野失机之罪

○丁卯夜月犯昴宿

○戊辰朵颜卫达子察忽答儿来归送隶南京锦衣卫给赐如例

○己巳赐永兴王长子公鉐次子镇国将军公金□冉公矿使女二十人从王奏请也

○徙湖广武昌县金子矶镇巡检司于樊口港从本县儒学教谕杜巽言也

○巡按四川监察御史张洪等奏董卜韩胡宣慰使司都指挥同知克罗俄坚粲移文四川三司称杂谷安抚司故安抚阿漂小妻毒死其夫及子并用银货赂威州千户唐泰诬己欲叛今其见备马匹方物来贡欲从铜门山西罗朴头开山通道乞遣官军于地名日驻迓之臣等窃观杂谷安抚司内联威州保县外邻董卜韩胡杂谷虽弱欲抗董卜实倚重于威保董卜虽强欲通威保却受阻于杂谷以此仇杀素不相能其铜门山西罗朴头目驻等寨乃杂谷威保交界要害之处今董卜欺杂谷之妻寡子孤瞰我军之远征麓川故假以进贡为名开通道路意在吞并杂谷杀害唐泰事下兵部请命镇守佥都御史寇深等官从长处治从之

○庚午封沈府镇国将军幼土□丽妻王氏幼堮妻申氏为夫人赐诰命冠服

○辛未 诚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 献陵

○赐永兴王志墣冕服一袭从王奏请也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迹有光自鬼宿东南行至翼

○甲戌给代府怀仁王逊烠宣宁王逊炓菜户各一户

○命狭西沿边囚犯纳草赎罪从镇守都御史王文等奏请也

○乙亥命工部巡河官三年更代旧制巡河官九载更代后有言其久住敝民者命一年更代未几复旧至是又有言其岁久因循误事者乃有是命

○丙子命刑部右侍郎杨宁往江西大理寺少卿张骥往浙江抚安人民操练军马堤备贼寇时十三道监察御史周鉴等言福建贼邓茂七处州贼叶宗留煽乱浙江江西地与相连恐其不靖请命大臣往镇抚之故有是命

○巡按广东监察御史杨刚等言近年广东州县多被寇掠虽以地接广西之所致亦由有司抚字之失宜故化州知州泷水新会二县知县皆尝激变失机虽已坐罪去官亦何补于生民今臣等访得广东都司经历司都事邓敏老成干济布政司广丰库大使周刚练达勤慎南海县典史杨杰刚方有断咸堪委任乞量加擢用署敏于化州刚于泷水杰于新会俾各尽所长勤于抚字则不惟末僚有所激劝而斯民亦有所依归矣<锍-釒>闻 上谓吏部臣曰此数处人民皆创残之余正须得人抚绥今御史所会举者必称任使其不限资擢用之

○夜有流星大如碗色青白光明出五车东北行至五诸侯

○丁丑四川杂谷安抚司番僧南哥藏等乌思藏温卜让伯等朵颜卫头目古歹遣达子兀孙答木儿海西兀者等二十八卫野人女直都指挥昂克等来朝贡马赐宴并钞币等物有差

○浙江按察司副使冯诚鞫囚论罪有不当者命巡按御史逮问论当杖赎还职从之

○戊寅命复广东三司官布政使等官吴扬等俸先是扬等坐致贼入境罪罚俸至是以捕获贼徒地方颇宁故命复之

○己卯擢进士宋玺为户部主事周旋礼部主事田瑧兵部主事王敞大理寺右寺正监生金湜为中书舍人

○敕谕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曰尔奏瓦剌太师也先因亲戚之故遣人邀尔往见彼母及也先声言出军回尔亦当往见并所有尔遗民候尔到时俱与领回等因具见尔忠敬之意朕以天下为家一视同仁固无分彼此但尔世膺王爵守御近边洊受恩宠忠诚尤笃凡有事务宜与尔图长久也先虽与尔为亲戚其部属安能尽体也先之心倘为利害所惑一言不合必生嫌隙况相去窎远山坂溪涧之间或为小人所乘祸患难测古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尔以王爵统守一方亦当知所自重思患豫防斯无后悔也先果促尔行尔以保守地方之事明白回答或选一良使往彼致意用全交好亦无嫌疑尔尤须谨守礼法不许轻听奸诈怵诱妄谈是非自速后祸盖朝廷选将练兵赏善诛恶行之未尝或爽尔宜体国厚恩益坚臣节庶几永保富贵尔等其钦承之

○<锍-釒>山西涑水河以其淤塞水涨妨民稼穑也

○庚辰减免直隶安庆徽州宁国淮安凤阳扬州六府及中都留守司淮安大河等卫被灾田地粮草

○调在京五军神机等营官军二万征福建贼

○给南京各营骑操马二千余匹

○辛巳调浙江漕运军二万人江西漕运军七千人往总兵宁阳侯陈懋处征福建贼

○调羽林前卫带俸都指挥同知秦敏都指挥佥事刘宽于福建都司羽林前卫带俸都指挥使王亮留守中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刘宽于行都司

○壬午命修武伯沈荣掌左军都督府事

○直隶池州府民章禧远四川泸州民陈文广魏仁广东琼山县民王贤嗣各出谷千石有奇赈济赐玺书旌劳复其家

○敕福建备倭署都指挥佥事王胜近命大军征剿沙尤叛寇虑贼徒计穷潜谋窜海尔等宜严加堤备哨探贼情如能相机剿杀一体升赏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司马迁
  卷一百八十二·志第一百三十五·食货下四·脱脱
  前汉孝武皇帝纪一卷第十·荀悦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附录·吴缜
  一一五 蔡孑民一·周作人
  一八 四弟·周作人
  赵繴传·欧阳修
  王淮传·脱脱
  汉纪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27)·司马光
  论译书·梁启超
  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清代入主】·钱穆
  卷八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出至第十二出·柯丹邱

    第一出 家门 【临江仙】(末上)一段新奇真故事,须教两极驰名。三千今古腹中存,开言惊四座,打动五灵神。六府齐才并七步,八方豪气凌云,歌声遏住九霄云。十分全会者,少不得仁义礼先行。〔问答照常〕。 【沁园春】才子王生,佳人

  • 卷441 ·佚名

    杨长孺 王蕊花 才入平园便有声,唐昌观里久知名。 已堆玉瑆分金粟,更插银花小翠罂。 萝蔓春风藤薜长,山礬香气晋齐盟。 世间百卉应无恨,不遇王公枉一生。 杨长孺 小飞来亭二首 阴森古木石心栽,清

  • 卷五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七权德舆德舆字载之略阳人起家河南幕府德宗闻其名召为左补阙知制诰中书舍人歴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元和五年以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罢守本官后为东都留守又镇兴元卒赠左仆射諡文德舆三嵗能变四

  • 卷之八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鲲瀛日记·施景琛

    长乐施景琛壬子年正月初三日,晚六时,由南台户部前同陈君贾森乘四十号夹板船开赴马江,大雨竟夕,严寒逼人。侵晨,始登抚顺丸。闻日领事官高洲太助于四时在大阪公司送别,适农学堂教员洪君礼修先到,已将介绍书付洪君转交矣。初四

  • 邢君牙传·欧阳修

    邢君牙是瀛州乐寿县人。年轻时到幽蓟、平卢等军镇当兵。凭战功历任果毅、折冲郎将。安禄山反叛,跟随侯希逸渡海进入青州。田神功任兖郓节度使,派邢君牙领兵驻扎好田寺保卫边境秋收。吐蕃侵犯京城,代宗皇帝流亡陕州,因为护

  • 王益柔传·脱脱

    王益柔,字胜之。为人刚直尚气节,喜谈论天下大事。因荫庇入仕,官至殿中丞。西夏赵元昊叛乱时,上奏边防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时,益柔写信给他们说:“河外兵饷无法筹措,非要换帅臣、转运使不可。”并推荐可胜任的人。杜

  • 爪哇传·宋濂

    爪哇在海外,比占城更远。自泉州之南登舟下海的人,总是先至占城,再到爪哇。爪哇风俗土产不可考,但大致和海外诸蕃国相似,多出奇宝,在中国很受欢迎。但其人则丑怪,性情语言与中国不能相通。元世祖时,四周的小国归附,在需出兵征讨

  • 卷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八圣治三康熙四十七年戊子闰三月甲午上谕大学士等曰前命直隶各省督抚将钦件部案限内完结及未完结之处逐季奏报是以迩来盗案按限具题者

  • 卷六·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六      宋 沈棐 撰晋悼公【名周成十八年立襄十五年卒在位十六年】晋自文公兴霸其子孙更五君皆无显迹足以昭前人悼公自外至国人贤而立之遂能率服诸侯外强内安用成霸业比功重耳可谓盛矣

  • 卷八·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八     明 湛若水 撰莊公【莊王十一年】八年【齊襄十二年弑晉緡十九年衛惠十四年蔡哀九年鄭厲十五年子儀八年曹莊十六年陳宣七年杞靖十八年宋閔六年秦武十二年楚文四年】春王正月師次于

  • 礼经会元卷三下·叶时

    宋 叶时 撰祭祀中庸曰武王周公其逹孝矣乎郊社之礼所以祀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盖天之胙君实为神主君之受命惟典神天商辛惟不祀上帝神只遗厥先宗庙不祀此天之所以致罚于商而武王之所以数罪于受也周公继志述事

  • 卷第七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 尔时善财童子。於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闻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

  • 大洞金华玉经·佚名

    述回风大混合帝一之道存修九图、大洞内法存修雌雄真一十三图,皆为存神法。又述帝君十二愿,是为诵咒。该经称,若受大洞诀,可“不必俱持《大洞真经》而一通之也”。可知该经继承《大洞真经》,但取捷径,有所创新。

  • 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昙噩

    简称《布袋和尚传》。佛教传记。元昙噩撰。一卷。是五代僧契此的传记。契此,浙江奉化人,居杭州岳林寺,号“长汀子”、“布袋和尚”。传记中叙述了关于布袋和尚的种种神话传说和后世奉其为大肚弥勒佛的历史过程。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