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繴传

赵韜,先世是青州人。世代当陈州牙将。年幼时与一群儿童在路上游戏,组成行伍,指挥时像将帅一样,虽然有一些大儿也都听他指挥,他的父亲叔文见了,吃惊的说:“将来有出息的是此儿呀!”长大后善用弓剑,为人勇敢果决,重义气,刺史听说他的才干,召来当部下,升忠武军马步军都虞候。

王仙芝进攻河南,攻占汝州,准备攻东都,引兵击败他,仙芝才南下。不久,黄巢起兵,所到州县往往被攻占。陈州豪杰数百人,相约到忠武军,要求韜当刺史以求自保,忠武军上表任命韜为陈州刺史。不久,黄巢攻陷长安,韜对众将吏说“:我估计,巢若不被长安市民杀掉,必定率众东走,我州恰恰首当其冲!”就加固城池作为防备,把六十里以内的民众迁到城里,选民子弟配以兵甲,用弟昶、繩为将。巢败果然东走,先派孟楷占据项城,昶击破项城,把楷捉回。巢军后到,听说楷被捉,大怒。

不久,秦宗权以蔡州归附黄巢,巢的势力很强盛,用全军包围,设置舂和磨,把人肉捣碎来吃。陈州人惊恐,韜对部下说“:我家三代都是陈将,一定能保住陈州。你们男子应当在死中求生,建功立业,未必不在这时。”陈州人听了都很踊跃。巢栅离城北三里为八仙营,建宫殿,设百官,收集粮饷,想长久围困,大军号称二十万人。陈州人以前有巨弩数百,都坏了,后生弩工都不懂得修理。繩用心修理好,弩箭射五百步,能洞穿人马,所以使巢兵不敢靠近。被围三百天,军粮快完了,才向梁求救。梁太祖与李克用都自己率兵到陈会师,在西华击败巢将黄邺。西华有存粮,是巢的粮饷供应站,邺败,巢只得解围而去。

梁太祖入陈州,韜兄弟迎谒马首非常恭敬。然而韜暗地认识到太祖必成大事,尽心侍奉,为自己日后打算。借梁援己之恩,给太祖立生祠,朝夕拜见。为子岩娶太祖女,即长乐公主。巢已去,秦宗权又到淮西作乱,攻占二十余州,陈州离蔡州最近,兄弟竭力抵抗得以保存。后来巢、宗权败死,唐昭宗以陈州为忠武军,任命韜当节度使。韜病,让位给弟昶,过几个月死了。

昶乘大盗新灭,休兵督农,奉梁谨慎。梁军攻战四方,昶供应钱粮,从不懈怠。昶死,繩继位。

繩读书很多,寻邓艾故迹,挖开翟王陂灌溉民田。兄弟在陈二十多年,陈州民众赖以生存。梁太祖已迫降韩建,取得同、华二州,升繩为同州留后。入唐,当右金吾卫上将军。一年后,因病免官归家,死在家里,陈州人为他罢市致哀。

次子岩,梁末帝时为户部尚书、租庸使,与张汉杰、汉伦等居中用事。梁从太祖时起以暴虐杀戮为能事,然而末帝为人特别和气恭谨,但为人昏庸愚昧,以为汉杰是外戚,岩是女婿,就特别亲信,大臣老将都切齿,末帝却执迷不悟,以致灭亡。

起初,友皀弑太祖自立,用末帝当东都留守。岩往东都,末帝和他饮酒,从容以实话相告,岩帮末帝谋划,派人召杨师厚发兵起事。岩回西都,就与袁象先用禁兵杀友皀,取传国宝给末帝。

末帝即位,岩自以为有功,又娶公主为妻,听说唐驸马杜..位至将相,所得俸禄收入很多,耻于不及,就强占天下良田大宅,搜刮商旅,门庭如市,租庸的一半吞为私有,岩每餐饭必费万钱。

以前,魏州牙兵骄横,多次作乱,罗绍威全部杀掉。太祖死,杨师厚驱逐罗氏,占据魏州,又招牙兵二千,末帝很忧虑。师厚死,岩与租庸判官邵赞议论说:“魏是唐的祸患有一百多年,先帝时曾切齿痛恨绍威,因他先恭顺而后骄横。现在先帝才死,师厚又成为陛下的忧患;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魏州地大兵多。陛下现在不制服,哪知后人会不会不学师厚呢?不如分相、魏为两镇,就无北顾之忧了。”末帝认为很对,就分相、澶、卫为昭德军。牙兵作乱,以魏博降晋,梁因此完全丢掉河北。

那时,梁将刘寻阝等与庄宗在澶、魏间相峙,多次战败。岩说:“古代帝王必须郊祀天地,陛下即位后没有到郊外祭天,议论的人认为朝廷和藩镇没有区别,这样怎能使威望播于天下?现在河北虽然失去,天下所幸平安,愿陛下努力去做祭天的事。”敬翔认为不可,说:“现在府库空虚,到处搜交军饷,如果郊祀,就必须赏赐;是取虚名而受实弊。”末帝不听,仍按郊祀的规矩备大驾卤簿仪仗等到西京,这时庄宗攻占杨刘,谣传“:晋兵入东都了!”又传:“到汜水了!”又传:“攻下郓、濮了!”京城大风拔掉树木,末帝大惊,从官互相看着哭泣,末帝才还东都,没有能够郊祀。

镇州张文礼杀王..,派人对梁说:“臣已招契丹兵来,希望梁派兵万人到德州、棣州,晋兵就疲于应付了。”敬翔同意,岩与汉杰都认为不行,未成。后来贬王彦章,起用段凝,都是岩造成的。

庄宗即将入汴,末帝惶恐不知怎么办,登建国楼问群臣,有人说“:晋孤军远来,必然难以持久,虽然能入汴,也守不住。应该到洛阳,占据险要,召集天下兵马,慢慢应付,胜负还不一定。”末帝犹豫不决,岩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一下这楼,哪个能保证安全?”末帝后来就死于楼上。

当岩专权时,许州温韬俯首侍奉岩,岩因此对左右的人说:“我平时待韬厚,现在危急去投靠他,必不肯拿我去取利。”就去投靠韬,韬斩了他的头献给庄宗。庄宗已经灭梁,岩平时所重用的段凝奏请诛岩家属,就灭其族。

唉!祸福的道理,哪里都一样!君子小人的祸福不一样。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后世谈祸福的人,都认为这是至理名言。然而为善受福,怎能得祸?为恶受祸,又怎能得福?唯独君子遭到不应有的祸害,未必得不到福,小人求非分之福,未必不得祸,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开始,韜自认为有先见之明,深结梁太祖,使他的子孙都享受禄利,自以为有了依靠,哪里知道全族最终和梁一起灭亡呢?韜求福于梁,正是老子所谓的福,不是君子应该求的,怎能不作为借鉴啊!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表第六·功臣世表一·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六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四·乾隆
  原序·张廷玉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十七·胡宏
  八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闻悉十八阿哥薨逝及异常之变摺[注]·佚名
  通志卷九·郑樵
  三六四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查办应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刘耕孙传·宋濂
  孙炎传·张廷玉
  卷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所见·周作人

    三座门的底下,两个人并排着慢慢地走来。骑马的跨在他同伴的背上了。聚在一处游戏。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皇城根的河边,拖下一根青麻的索子。我知道一个人是拴在腕上,大家说一声再会,只是两边的袖子底下,几个破衣的小孩们,但我

  • 卷一百四·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山民诗钞真山民不传名字亦不知何许人也但自呼山民云李生乔叹以为不愧乃祖文忠西山以是知其姓真矣痛值乱亡深自湮没世无得而称焉惟所至好题咏因流

  • 卷三百·列传第五十九·脱脱

        杨偕 王沿杜杞 杨畋 周湛 徐的 姚仲孙 陈太素李虚己 张傅 俞献卿 陈从易 杨大雅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唐左仆射于陵六世孙。父守庆,仕广南刘氏,归朝,为坊州司马,因家焉。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

  • 卷一百十二 明道二年(癸酉,1033)·李焘

      起仁宗明道二年正月盡是年七月   春正月,壬申,契丹遣右金吾衛上將軍耶律霸、昭德軍節度使韓橁來賀長寧節。   戊寅,直集賢院李淑上耕籍類事五卷,又王后儀範三卷。   己卯,詔:「淮南、江、浙、荊湖發運司比留上供

  • 卷七·辛文房

      ○杨发   发,大和四年礼部侍郎郑澣下第二人及第。工诗,亦当时声韵之伟者。略举一篇,《宿黄花馆》云:"孤馆萧条槐叶稀,暮蝉声隔水声微。年年为客路长在,日日送人身未归。何处离鸿迷浦月,谁家愁妇捣寒衣。夜深不卧帘犹卷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广蛮区希范内寇   庆历四年二月。广西环州隶宜州羁縻,领思恩、都亳二县。蛮区希范者,思恩人也,狡黠颇知书。尝举进士试礼部,景祐末,与其叔正辞应募,从官军讨安化州叛蛮,既而希范击登闻鼓求录用。事下宜州

  • 读礼通考卷四十一·徐乾学

    丧仪节四初终下唐开元礼三品以上丧干学案开元礼原本分三品以上五品以上六品以下为三篇杜氏通典及新唐书凶礼志则彚而为一今依通典取三品以上为主而四品以下之异者则仍采通典之注以别之庶便于观览云初终 有疾丈夫妇人

  • 卷五【九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五【九则】     宋 岳珂 撰 永固更号 永固陵之易中兴会要不载所以惟张澄奏不犯历代陵名一语粗见微意而王明清挥麈録乃自以为其父所建明明清之言曰绍兴戊午徽宗梓宫

  • 卷一百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田制後魏文成帝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主客给事中李安世上疏曰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

  • 卷二十五·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五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杂记下如三年之丧则既顈其练祥皆行集说既顈者既虞受服之时以葛絰易要之麻絰也顈草名无葛之乡以顈代【顈犬迥反】窃案此本郑注初无可疑而大全反引山阴陆氏说以

  • 卷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八圜丘祀天元史文宗本纪至顺元年九月敕有司缮治南郊斋宫祭祀志至顺元年将亲郊十月辛亥太常博士言亲祀仪注已具事有未尽者案前代典礼亲

  • 三十七  鲁问·墨子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说忠行义,取天下;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雠怨行暴,失天下。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共法中二。一举数标名。二依名别释。且初举数标名者。论云。如是已辨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

  • 上洞心丹经诀·佚名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

  •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佚名

    太上道君向广信真人述穷魂入地狱之咎由,劝人诵经。另有《太上说通真高皇解冤经》与本经同。

  • 郁离子·刘基

    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

  • 新水浒·陆士谔

    清末民初小说家陆士谔所作的小说,是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水浒传》的续书,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本书以略带科幻色彩的奇思妙想和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

    全一卷。又称法界无差别论。印度坚慧菩萨造,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菩提心之义,并论述法界之无差别平等。初举归敬颂,次列菩提心之十二义(果、因、自性、异名、无差别、分位、无染、常恒、相应